CN206312755U - 一种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12755U
CN206312755U CN201720031937.4U CN201720031937U CN206312755U CN 206312755 U CN206312755 U CN 206312755U CN 201720031937 U CN201720031937 U CN 201720031937U CN 206312755 U CN206312755 U CN 206312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shaft hole
binding face
mandrel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3193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晶
王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Meige Knight Amorphous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Meige Knight Amorphous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Meige Knight Amorphous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Meige Knight Amorphous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3193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12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12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127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包括上芯模、下芯模和芯轴,上芯模上设有倾斜的上贴合面,上贴合面上设有上轴孔,下芯模上设有倾斜的下贴合面,下贴合面上设有下轴孔,上芯模的上贴合面与下芯模的下贴合面完全贴合后形成圆柱体,上轴孔和下轴孔孔径相同,且贴合时上轴孔和下轴孔的轴线与圆柱体的轴线重合,芯轴经上轴孔和下轴孔贯穿上芯模和下芯模。本实用新型通过斜面将芯模径向上的受力转化为轴向上的受力,从而使上芯模和下芯模在上贴合面和下贴合面上产生相对滑动,使芯轴整体的径向尺寸向内减小,便于芯模的取出,且不影响绕制的铁芯的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晶带绕芯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
背景技术
非晶纳米晶材料均为厚度约0.025mm的长条带状形态,用于制造铁芯10多为叠绕方法,在绕制圆环或者矩形铁芯10时,需要内部芯模支撑,如图1所示,芯模通常采用固定在卷绕设备上的铁质模,包括柱形的本体1和穿过本体1中心的芯轴2,通过绕模做旋转运动将非晶纳米晶薄带层叠在芯模本体1的表面到制定厚度。绕制时需要对非晶纳米晶薄带提供一定的拉力,使绕制好的铁芯10具有一定的收紧度。由于芯模通常为如图1所示结构,绕制完成后,铁芯10紧密包覆在芯模本体1的表面,导致在绕好铁芯10时不易脱模,甚至弄坏铁芯10。如果铁芯10内径较大,则实心铁模重量太重,操作难度加大,取下的铁芯10也容易变形。
另外,由于非晶纳米晶薄带的宽度相对较小,在绕制时,容易产生轴向的错位,使后续加工工艺处理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绕制好的铁芯不易从芯模上取下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包括上芯模、下芯模和芯轴,所述上芯模上设有倾斜的上贴合面,所述上贴合面上设有贯穿上芯模底面与上贴合面的上轴孔,所述下芯模上设有倾斜的下贴合面,所述下贴合面上设有贯穿下芯模底面与下贴合面的下轴孔,所述上芯模的上贴合面与所述下芯模的下贴合面完全贴合后形成圆柱体,所述上轴孔和下轴孔孔径相同,且贴合时所述上轴孔和下轴孔的轴线与所述圆柱体的轴线重合,所述芯轴经所述上轴孔和下轴孔贯穿所述上芯模和下芯模。
芯轴用于将分体的上芯模和下芯模进行连接固定,保证紧密贴合,使外壁形成需要的形状,倾斜的上贴合面和下贴合面上产生的相互作用力与上贴合面和下贴合面具有一定的角度,因此,当上芯模和下芯模在周向上受力时,会在上贴合面和下贴合面上产生相对滑动,因此,使芯轴整体的径向尺寸向内减小。
进一步,为了使拆卸时,上芯模和下芯模能够快速自动分离,所述上芯模的底面尺寸和下芯模的底面尺寸均小于所述圆柱体的底面尺寸。
进一步,为了保证非晶带绕制时整齐,还包括底板,所述上芯模和下芯模位于所述底板的一侧且与所述底板表面紧密贴合,所述芯轴将上芯模和下芯模固定在所述底板表面。采用底板作为基准面,使非晶带的一侧紧贴在底板上进行绕制,能够保证绕制出的铁芯更加整齐。
芯轴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实现上芯模、下芯模和底板之间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芯轴为螺栓,所述底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芯轴与所述底板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轴孔和下轴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螺栓配合的内螺纹。
芯轴采用螺栓,通过螺纹连接实现上芯模、下芯模和底板之间的固定,拆卸方便。
优选的,所述芯轴为定位销,所述底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的内径与所述上轴孔和下轴孔的内径匹配。芯轴采用定位销,可以使上芯模、下芯模和底板之间快速连接。
优选的,为了简化设计,节省成本,所述上芯模和下芯模的结构尺寸完全相同。
优选的,所述芯模采用铁木、铁、铝、铜、木头或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将在原有芯模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在圆柱芯模的本体的中心沿轴线开一个通孔,采用一斜面将原有圆柱芯模的本体沿轴向斜切形成上芯模和下芯模两部分,从而使通孔分为上轴孔和下轴孔,斜面经过芯模本体的上下底面,即使上芯模的底面尺寸和下芯模的底面尺寸均小于圆柱芯模本体的底面尺寸,这样取出芯轴后上芯模和下芯模更加容易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通过斜面将芯模径向上的受力转化为轴向上的受力,从而使上芯模和下芯模在上贴合面和下贴合面上产生相对滑动,使芯轴整体的径向尺寸向内减小,便于芯模的取出,且不影响绕制的铁芯的结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芯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安装在底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芯轴,3、上芯模,4、上贴合面,5、上轴孔,6、下芯模,7、下贴合面,8、下轴孔,9、底板,10、铁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包括上芯模3、下芯模6、芯轴2和底板9,所述上芯模3上设有倾斜的上贴合面4,所述上贴合面4上设有贯穿上芯模3底面与上贴合面4的上轴孔5,所述下芯模6上设有倾斜的下贴合面7,所述下贴合面7上设有贯穿下芯模6底面与下贴合面7的下轴孔8,所述上芯模3的上贴合面4与所述下芯模6的下贴合面7完全贴合后形成圆柱体,所述上轴孔5和下轴孔8孔径相同,且贴合时所述上轴孔5和下轴孔8的轴线与所述圆柱体的轴线重合,所述芯轴2经所述上轴孔5和下轴孔8贯穿所述上芯模3和下芯模6。
采用底板9作为基准面,所述上芯模3和下芯模6位于所述底板9的一侧且与所述底板9表面紧密贴合,所述芯轴2将上芯模3和下芯模6固定在所述底板9表面。芯轴2可以采用螺栓或者定位销实现上芯模3、下芯模6和底板9之间的固定。
当芯轴2为螺栓时,所述底板9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芯轴2与所述底板9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上轴孔5和下轴孔8内壁上可以设有与所述螺栓配合的内螺纹,也可以是通孔。
当芯轴2为定位销时,所述底板9上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可以为螺纹孔,使定位销与底板9螺纹连接,定位孔也可以不是螺纹孔,通过其他方式使定位销固定在定位孔内,所述定位销的内径与所述上轴孔5和下轴孔8的内径匹配。芯轴2采用定位销,可以使上芯模3、下芯模6和底板9之间快速连接。
本实施例中芯模的上芯模3和下芯模6是由两块具有形状结构完全相同的两个半圆形组成,铁木是一种电工绝缘材料,具有密度大、强度高、不易变形等特点,因此,本实施例芯模选择铁木材质制成,类似的还有特氟龙棒、尼龙棒等,也可以选择铁、铝、铜、木头、塑料等。两个部分的斜面可以完全贴合,贴合后为一个整圆,两个部分各自有一个圆孔,圆孔的圆心与两部分组合后的圆周同心。
使用时,首先将上芯模3的上贴合面4和下芯模6的下贴合面7贴合,使上轴孔5和下轴孔8对齐,用一根螺栓或定位销同时穿过两个部分的孔即可将两部分结合为一个圆形带绕芯模,并将固定好的上芯模3和下芯模6固定在底板9上,并且使上芯模3和下芯模6与底板9紧密贴合;
接着,将非晶带绕制在上芯模3和下芯模6形成的圆柱体表面,拉紧非晶带使各层之间具有一定的预紧力,并且保证绕制的层数与铁芯10厚度之间的匹配关系,当绕制的厚度达到设置要求时,停止绕制。
绕好铁芯10后,只需将螺栓或定位销取下,由于铁芯10对芯模产生一个径向力,由于斜面的存在,将径向力的一部分转化为轴向力,芯模的两个部分即可实现自滑动,从而轻易的取出芯模。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8)

1.一种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芯模(3)、下芯模(6)和芯轴(2),所述上芯模(3)上设有倾斜的上贴合面(4),所述上贴合面(4)上设有贯穿上芯模(3)底面与上贴合面(4)的上轴孔(5),所述下芯模(6)上设有倾斜的下贴合面(7),所述下贴合面(7)上设有贯穿下芯模(6)底面与下贴合面(7)的下轴孔(8),所述上芯模(3)的上贴合面(4)与所述下芯模(6)的下贴合面(7)完全贴合后形成圆柱体,所述上轴孔(5)和下轴孔(8)孔径相同,且贴合时所述上轴孔(5)和下轴孔(8)的轴线与所述圆柱体的轴线重合,所述芯轴(2)经所述上轴孔(5)和下轴孔(8)贯穿所述上芯模(3)和下芯模(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芯模(3)的底面尺寸和下芯模(6)的底面尺寸均小于所述圆柱体的底面尺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9),所述上芯模(3)和下芯模(6)位于所述底板(9)的一侧且与所述底板(9)表面紧密贴合,所述芯轴(2)将上芯模(3)和下芯模(6)固定在所述底板(9)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2)为螺栓,所述底板(9)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芯轴(2)与所述底板(9)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孔(5)和下轴孔(8)内壁上设有与所述螺栓配合的内螺纹。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2)为定位销,所述底板(9)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的内径与所述上轴孔(5)和下轴孔(8)的内径匹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芯模(3)和下芯模(6)的结构尺寸完全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采用铁木、铁、铝、铜、木头或塑料制成。
CN201720031937.4U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12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31937.4U CN206312755U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31937.4U CN206312755U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12755U true CN206312755U (zh) 2017-07-07

Family

ID=59248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3193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12755U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127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0863A (zh) * 2017-01-11 2017-05-24 常州市美格耐特非晶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
CN108766756A (zh) * 2018-08-02 2018-11-06 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铁芯的卷绕芯模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0863A (zh) * 2017-01-11 2017-05-24 常州市美格耐特非晶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
CN108766756A (zh) * 2018-08-02 2018-11-06 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铁芯的卷绕芯模
CN108766756B (zh) * 2018-08-02 2024-03-29 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铁芯的卷绕芯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12755U (zh) 一种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
CN101947606B (zh) 镶块模压式收口机
CN108621447B (zh) 大尺寸缠绕复合材料环的成型装置及方法
CN104393719A (zh) 一种电机铁芯叠片装置及其叠片方法
CN102350469A (zh) 螺旋式冷却管的绕制方法
CN103223553A (zh) 一种双向可调间距的分体式双轴肩搅拌摩擦头
CN203908554U (zh) 一种用于光纤陀螺的无骨架线圈的绕制工装
CN106710863A (zh) 一种自组合拆卸的非晶带绕芯模
CN106346286A (zh) 一种球体类零件车削装夹工装
CN202422996U (zh) 一种长圆形线圈的专用绕线模
CN205212654U (zh) 一种t型定子冲片的压装装置
CN208781707U (zh) 一种无骨架变压器绕线夹具
CN202683755U (zh) 一种冲制内六方孔的模具
CN208408766U (zh) 双联齿轮夹具
CN203636479U (zh) 用于电机机壳的装夹工装
CN205212657U (zh) 一种可调节涨紧胎具
CN204019051U (zh) 卡爪及回转夹持工装
CN202701205U (zh) 马鞍型衬套零件的加工装置
CN206405790U (zh) 滑轮类零件v型槽加工装夹定位装置
CN206104573U (zh) 一种用于冷缩径长轴类的模具装置
CN205080001U (zh) 一种可调型拉力测试夹具
CN203963713U (zh) 应急照明指示灯
CN210880468U (zh) 一种模具固定结构
CN207319907U (zh) 绕线机固定轮及绕线机
CN209111555U (zh) 用于复合材料薄壁高法兰筒的立式缠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7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