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19051U - 卡爪及回转夹持工装 - Google Patents

卡爪及回转夹持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19051U
CN204019051U CN201420130036.7U CN201420130036U CN204019051U CN 204019051 U CN204019051 U CN 204019051U CN 201420130036 U CN201420130036 U CN 201420130036U CN 204019051 U CN204019051 U CN 204019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w
push rod
fixture block
rotating cylinder
holding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300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国
蔡桂英
黄兴亮
吴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ang Boil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ang Boil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ang Boil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ang Boil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300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19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19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1905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方便的卡爪及回转夹持工装,所述卡爪包括卡爪本体和与卡爪本体伸缩调节连接的顶杆,在顶杆的一端连接有夹块,夹块由夹块本体和形状对称的两块压板组成,在夹块本体上设置夹持功能面,顶杆与夹块之间通过半球形端头可拆卸连接。所述回转夹持工装包括回转筒体,回转筒体的一端至少安装了三个所述的卡爪,卡爪的卡爪本体与回转筒体连接,卡爪的顶杆分布在与回转筒体的轴线同心的一个分布圆的径向,卡爪的夹持功能面为有弧度的弧面。本实用新型利于装配、拆卸,简单实用,不会对工件造成损坏,通用性强,尤其适合用于大型管件的夹持。

Description

卡爪及回转夹持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夹持工装。
背景技术
高压加热器类产品中,管板与筒节组件环缝焊接时需使用回转夹持工装,该工装与管板的连接一直采用8~10块拉筋板焊接连接。管板与筒节组件重量一般为20~30吨,管板材质多为鉻钼钢,焊接裂纹倾向严重。焊接时需预热、后热,拉筋板拆除后需进行磁粉探伤。这种连接方式既耗费钢板、焊条等材料,又耗费人力并加长了制造周期,同时,管板在拉筋板去除处极易产生裂纹,危害大、处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卡爪及回转夹持工装。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种卡爪,包括卡爪本体和与卡爪本体伸缩调节连接的顶杆,在顶杆的一端连接有夹块,夹块上远离顶杆的一面为夹持功能面。
所述顶杆与卡爪本体之间采用丝杆连接。
所述夹块与顶杆可拆卸连接。
所述夹块由夹块本体和形状对称的两块压板组成,夹持功能面设置在夹块本体上,所述顶杆与夹块连接的一端为半球形端头,夹块本体上设有与顶杆的半球形端头相配合的盲孔,顶杆与半球形端头连接处的轴径小于半球直径,两块压板拼接后两者间有直径与所述连接处轴径一致的通孔,压板通过压板螺栓连接在夹块本体上,将顶杆与夹块连接。
所述夹持功能面为有弧度的弧面。
所述夹持功能面为有齿形刻痕的组合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卡爪的回转夹持工装,该工装包括回转筒体,回转筒体的一端至少安装了三个所述的卡爪,卡爪的卡爪本体与回转筒体连接,卡爪的顶杆分布在与回转筒体的轴线同心的一个分布圆的径向。
所述卡爪的卡爪本体与回转筒体焊接。
所述卡爪相对于回转筒体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布置。
所述卡爪的夹持功能面为有弧度的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于装配、拆卸,简单实用,降低了消耗,避免了工件的定位焊接,消除了裂纹缺陷的隐患,节约资源,提高效率,降低质量风险,通用性强,尤其适合用于大型管件的夹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卡爪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回转夹持工装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夹头的夹头本体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左视图。
图中标记为:1-顶杆,2-固定螺母,3-卡爪本体,4-螺栓,5-压板螺栓,6-垫片,7-压板,8-夹块本体,9-回转筒体,10-工件,11-卡爪,12-夹持功能面,13-球缺形盲孔。
为清楚起见,图2中部分卡爪被简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卡爪11包括卡爪本体3和与卡爪本体3伸缩调节连接的顶杆1,在顶杆1的一端连接有夹块,夹块上远离顶杆1的一面为夹持功能面12,即与待固定工件相接触的面。卡爪本体3用于将卡爪11与回转筒体相连接,作为传力和受力的基座,顶杆1伸缩可调整夹块与卡爪本体3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方便夹紧或松开工件,同时也能在一定范围内适应工件尺寸的变化。
优选所述顶杆1与卡爪本体3之间采用丝杆连接,连接方便,易于调节。例如,如图1所示,卡爪本体3上设有安装孔,另备有与所述安装孔相配合的固定螺母2,固定螺母2设置与卡爪本体3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的定位挡肩,固定螺母2的内螺纹孔与顶杆1上设置的外螺纹段螺纹连接,顶杆1的另一端头上设置有孔,插入手把可方便地旋转顶杆1,旋转顶杆1时,夹头的位置得到调整,更加方便高效,也方便调节卡爪11卡紧工件的夹紧力。
优选所述夹块与顶杆1可拆卸连接,从而可制备适应不同工件的夹头进行替换,以取得更好的夹紧固定效果。
以下的一种结构可实现夹块与顶杆1的可拆卸连接,此外,下述结构还具有受力时自动调节对中的功能,从而大大降低本实用新型回转夹持工装的制造精度要求。如图1所示,所述夹块由夹块本体8和形状对称的两块压板7组成,所述顶杆1与夹块连接的一端为半球形端头,夹块本体8上设有与顶杆1的半球形端头相配合的盲孔,顶杆1与半球形端头连接处的轴径小于半球直径,两块压板7拼接后两者间有直径与所述连接处轴径一致的通孔,压板7通过压板螺栓5连接在夹块本体8上,将顶杆1与夹块连接。固定之后,夹块还可以沿顶杆半球在一定范围内滑动,夹块受力时,利用盲孔与半球形端头的球面配合实现自动调节对中,使夹块在夹紧工件时更好的贴合工件,实现更好的夹紧效果。需要更换夹块的时候,卸下压板,即可更换。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夹持功能面12为有弧度的弧面,弧度的半径与需要固定工件的半径相一致,当夹块夹紧需要固定的工件时,内凹的弧度可以增加夹块与需要固定工件的接触面积,从而取得更好的夹紧效果。
如图5所示,所述夹持功能面12为有齿形刻痕的组合面,夹持更加牢固可靠。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回转夹持工装包括回转筒体9,回转筒体9的一端至少安装了三个所述的卡爪11,卡爪11的卡爪本体3与回转筒体9连接,各卡爪11的顶杆1分布在与回转筒体9的轴线同心的同一个分布圆的径向。通过调整顶杆1与卡爪本体3的连接位置,卡紧所需要固定的工件10,回转筒体9转动即可带动工件10转动,施工完毕后,反向调整顶杆1的位置可以将工件10卸下。该工装及卡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重复利用,节省材料,更重要的不用在需要固定的工件上进行焊接就可以固定工件,避免工件产生裂纹等缺陷,也省略了焊接固定方式的后续处理步骤,省时省力。
卡爪本体3在回转筒体9上的固定方式可以在常规固定方式中进行选择,例如,螺栓连接、榫槽连接等,但为保证工装夹持的稳定可靠,优选卡爪本体3与回转筒体9焊接,这样工装的加工成本也较低。
所述卡爪11相对于回转筒体9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布置,使得工件夹持受力均匀,不易变形。
所述卡爪11的夹持功能面12为有弧度的弧面,形成对工件的抱箍钳制,夹持可靠。
如图2所示,安装在回转筒体9上的卡爪11为八个,八个卡爪平均分布在回转筒体9的外周面上,即使需要固定的工件质量较大,同样可以实现牢靠的固定效果。夹块8的夹持功能面12可以向内侧,夹持工件外圆,此时,夹持功能面12宜为内凹的弧面;也可以向外侧,顶紧工件内圆,此时,夹持功能面12宜为外凸的弧面,通常选择向内侧夹持工件外圆。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固定连接变为可拆卸连接的思路,对类似工艺方法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卡爪的实现过程。
将卡爪11的卡爪本体3制作成L形,顶杆1为丝杆,卡爪本体3通过螺栓4安装上与该顶杆1相配合的固定螺母2,丝杆旋转进该固定螺母2,实现顶杆1与卡爪本体3的连接。顶杆1的一端为半球形端头,半球形端头与顶杆1连接处的轴径小于半球的直径,顶杆1的另一端开孔。夹块由夹板本体8和两块压板7组成,两块压板7拼接之后与夹块本体8大小一致,压板7拼接之后中间有直径等于顶杆半球与顶杆连接处轴径的通孔,夹块本体8上有与顶杆的半球形端头相配合的球缺形盲孔13,夹持功能面12设置在夹块本体8上,该面有内凹的弧度。,压板7用压板螺栓5连接固定在夹块本体8上,实现顶杆1与夹块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回转夹持工装的实现过程和夹持动作:先将回转工装的回转筒体9放置在滚轮架上,八个卡爪11均布在回转筒体9的一端,卡爪11的卡爪本体3与回转筒体9焊接,各卡爪11的顶杆1分布在与回转筒体9的轴线同心的同一个分布圆的径向。工作时,将需要固定的工件10放置在回转筒体有卡爪的那端,旋转各卡爪11的顶杆1向工件10移动,调整至工件10的中心线与回转筒体9的中心线重合或者其它符合加工要求的工件加工固定状态,将工件10夹持固定。

Claims (9)

1.卡爪,其特征是:包括卡爪本体(3)和与卡爪本体(3)伸缩调节连接的顶杆(1),在顶杆(1)的一端连接有夹块,夹块上远离顶杆(1)的一面为夹持功能面(12),所述夹块由夹块本体(8)和形状对称的两块压板(7)组成,夹持功能面(12)设置在夹块本体(8)上,所述顶杆(1)与夹块连接的一端为半球形端头,夹块本体(8)上设有与顶杆(1)的半球形端头相配合的盲孔,顶杆(1)与半球形端头连接处的轴径小于半球直径,两块压板(7)拼接后两者间有直径与所述连接处轴径一致的通孔,压板(7)通过压板螺栓(5)连接在夹块本体(8)上,将顶杆(1)与夹块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爪,其特征是:所述顶杆(1)与卡爪本体(3)之间采用丝杆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爪,其特征是:所述夹块与顶杆(1)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卡爪,其特征是:所述夹持功能面(12)为有弧度的弧面。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卡爪,其特征是:所述夹持功能面(12)为有齿形刻痕的组合面。
6.采用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卡爪的回转夹持工装,该工装包括回转筒体(9),其特征是:回转筒体(9)的一端至少安装了三个所述的卡爪(11),卡爪(11)的卡爪本体(3)与回转筒体(9)连接,各卡爪(11)的顶杆(1)分布在与回转筒体(9)的轴线同心的同一个分布圆的径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转夹持工装,其特征是:所述卡爪本体(3)与回转筒体(9)焊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转夹持工装,其特征是:所述卡爪(11)相对于回转筒体(9)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布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转夹持工装,其特征是:所述卡爪(11)的夹持功能面(12)为有弧度的弧面。
CN201420130036.7U 2014-03-21 2014-03-21 卡爪及回转夹持工装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19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30036.7U CN204019051U (zh) 2014-03-21 2014-03-21 卡爪及回转夹持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30036.7U CN204019051U (zh) 2014-03-21 2014-03-21 卡爪及回转夹持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19051U true CN204019051U (zh) 2014-12-17

Family

ID=52058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30036.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19051U (zh) 2014-03-21 2014-03-21 卡爪及回转夹持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1905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7935A (zh) * 2015-08-20 2015-11-18 江苏华阳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弯管件焊接的转盘机构
CN111673318A (zh) * 2020-05-22 2020-09-18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Phc管桩桩尖焊接辅助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CN114952617A (zh) * 2022-06-29 2022-08-30 安徽誉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汽车衬套定位夹持工装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7935A (zh) * 2015-08-20 2015-11-18 江苏华阳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弯管件焊接的转盘机构
CN111673318A (zh) * 2020-05-22 2020-09-18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Phc管桩桩尖焊接辅助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CN111673318B (zh) * 2020-05-22 2021-09-2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Phc管桩桩尖焊接辅助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CN114952617A (zh) * 2022-06-29 2022-08-30 安徽誉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汽车衬套定位夹持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3939B (zh) 大直径同种薄壁圆筒对接用顶压式焊接胀撑器
CN202336639U (zh) 一种自定心滚齿夹具
CN204019051U (zh) 卡爪及回转夹持工装
CN208322742U (zh) 薄壁管件装夹工装
CN209850201U (zh) 用于热水器搪瓷内胆桶身封头的对接点焊工装夹具
CN102554535A (zh) 叶轮总成的叶片焊接夹具
CN203804344U (zh) 无侧隙定心自动补偿定位装置
CN204954385U (zh) 万向中心架
CN201728507U (zh) 焊接同中心线套筒用胎具
CN104084727A (zh) 大直径同种薄壁圆筒对接用旋转式焊接胀撑器
CN105665998A (zh) 一种用于短管法兰的焊接定位装置
CN211564983U (zh) 一种圆管工件焊接用转动装置
CN104209685A (zh) 一种新型夹紧式焊接工装
CN105081385B (zh) 环类零件卡盘工装
CN208341415U (zh) 一种汽车钢圈整圆机
CN107081549B (zh) 直筒内异形件焊接定位装置
CN105290678A (zh) 一种用于起重机焊接的柔性组合夹具
CN106271355B (zh) 管件限位点成型夹具
CN202479726U (zh) 一种叶轮总成的叶片焊接夹具
CN201907016U (zh) 管磨机筒体夹紧定位装置
CN108723217A (zh) 一种胀管机上管端夹紧装置及其夹紧方法
CN204954619U (zh) 一种轴承内圈外圆磨削夹具定位装置
CN206567554U (zh) 一种用于车床加工制动鼓的夹爪
CN202846188U (zh) 一种薄壁套加工用夹具
CN206747856U (zh) 一种直筒内异形件焊接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