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99635U - 气缸 - Google Patents

气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99635U
CN206299635U CN201620654459.8U CN201620654459U CN206299635U CN 206299635 U CN206299635 U CN 206299635U CN 201620654459 U CN201620654459 U CN 201620654459U CN 206299635 U CN206299635 U CN 206299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hole
stomata
shaft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544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文科
孔建斌
张正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544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99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99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996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缸。该气缸包括缸体,活塞轴,活塞及夹持组件。该缸体上设置有活塞轴孔、与该活塞轴孔相通的夹持孔及与该夹持孔相通的活塞腔。该活塞轴孔与一气孔相通。该活塞轴设置于该活塞轴孔内。该活塞设置于该活塞腔内,将该活塞腔分割为两个独立的腔体,该两个腔体分别与一气孔相通。该夹持组件枢接设置于该夹持孔内,并与该活塞相抵。该夹持组件允许该活塞轴从中穿过。该活塞轴能够被气压驱动伸出该缸体。该活塞能够被气压驱动向靠近该夹持组件的一侧运动,并迫使该夹持组件的两个夹持件相向转动而夹紧该活塞轴,使得该活塞轴在轴向任意位置时被夹紧。本实用新型的气缸可实现活塞轴轴向任意位置时被夹紧。

Description

气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缸,尤其涉及一种可轴向任意位置夹紧的气缸。
背景技术
目前气缸的活塞轴只能伸出固定的长度,无法实现活塞轴沿其轴向任意位置被夹紧,因而,在不同的工作场合下,需使用活塞轴伸出长度不同的气缸,成本高,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气缸,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缸。该气缸包括:缸体,行程组件,活塞,夹持组件和两个枢接轴。该缸体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该缸体于该第一面上设置有第一气孔、第二气孔和第三气孔,该缸体于该第二面上设有活塞轴孔,该活塞轴孔的底端与该第一气孔相通,该缸体还于该第三面上设有与该活塞轴孔相通的夹持孔,及与该夹持孔相通的活塞腔。该行程组件包括活塞轴,该活塞轴设置于该活塞轴孔内。该活塞设置于活塞腔内,并将该活塞腔分割为两个独立的腔体,该两个腔体其中之一与该第二气孔相通,另一通过该夹持孔与该第三气孔相通,该活塞靠近该活塞轴孔的一侧上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斜面。该夹持组件设置于该夹持孔内,该夹持组件包括相对而设的两个夹持件,每个夹持件包括夹持柄,与该夹持柄相连的夹持部,及与该夹持部相连的枢接部,每个夹持件通过其枢接部枢接于该夹持孔的内壁上,每个夹持柄的自由端设置有抵持部,该抵持部与该活塞的相应的斜面配合,该两个夹持部之间形成供该活塞轴穿过的一穿设孔。该第一气孔进气,该活塞轴被气压驱动伸出该缸体;该第二气孔进气,该第三气孔相应地出气,该活塞被气压驱动向靠近绕其对应的枢接轴相向转动而缩小该穿设孔的内径以夹紧该活塞轴。
进一步地,该第三气孔进气,该第二气孔相应地出气,该活塞被气压驱动向远离该夹持孔的一侧运动,该活塞因而解除对该两个夹持件的抵持并释放该活塞轴。
进一步地,每一该夹持柄的外侧设置一让位槽,该让位槽邻近该抵持部设置,该让位槽允许该活塞朝向该夹持件运动一段距离。
进一步地,该两个斜面之间的距离由靠近该夹持孔的一端向远离该夹持孔的一端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该夹持组件还包括两个枢接轴,每一该枢接部上设置有一第一枢接孔,该缸体于该夹持孔的底壁对应每一该枢接轴设置一第二枢接孔,每一该枢接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一该第一枢接孔及一该第二枢接孔内。
进一步地,该活塞腔与夹持孔的轴线同轴。
进一步地,该活塞轴孔与的轴向该夹持孔轴线相垂直。
进一步地,该活塞轴靠近该第一气孔的一端开设有导杆孔,该行程组件还包括导杆,该导杆设置于该导杆孔内,且固设于该缸体上,该活塞轴能够在该导杆的导向下运动。
进一步地,该导杆背离该活塞轴的一端还设有法兰孔,该行程组件还包括法兰,该法兰的一端设置于该法兰孔内,另一端盖设于该活塞轴孔以封盖该活塞轴孔,使得该活塞轴与该法兰之间形成一气腔,该气腔与该第一气孔相通,当该气腔中的气体通过该第一气孔增加时,该活塞轴被推动从该活塞轴孔内伸出,当该气腔中的气体通过该第一气孔排出时,该活塞轴逐渐缩回该活塞轴孔。
进一步地,该行程组件还包括消音器,该消音器收容于该导杆孔内,且位于该导杆与该活塞轴之间,以降低该活塞轴内空气流动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夹持件可在该活塞轴沿其轴向运动至任何一位置时,均可相向运动而夹紧该活塞轴,使得该活塞轴不再沿其轴向运动,因而实现该活塞轴沿其轴向任意位置被夹紧,该气缸可应用不多种不同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气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气缸在III-III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缸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气缸在V-V处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气缸在VI-VI处的剖视图。
图7为图2中气缸在VII-VII处的剖视图。
图8为图1中气缸的部分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气缸 100
缸体 10
第一面 12
第一气孔 122
第二气孔 124
第三气孔 126
第二面 14
活塞轴孔 142
第三面 16
活塞腔 162
腔体 1621、1622
夹持孔 164
第二枢接孔 1642
行程组件 20
活塞轴 22
导杆孔 222
导杆 24
法兰孔 242
消音器 26
法兰 28
气腔 282
活塞 30
开口 32
斜面 322
夹持组件 40
夹持件 42
夹持柄 422
让位槽 4222
抵持部 4224
夹持部 424
穿设孔 4242
枢接部 426
第一枢接孔 4262
枢接轴 44
前盖 60
端盖 7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缸100的立体示意图。气缸100包括缸体10。请一并参考图2和图3,缸体10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面12、第二面14和第三面16。本实施方式中,缸体10呈立方体状,因此,该第一面12与该第二面14垂直,该第二面14与该第三面16垂直,且该第一面12与该第三面16平行。可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缸体10可不局限于立方体状,缸体10也可为不规则状,因此,该第一面12、第二面14和第三面16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平行或者垂直。请一并参考图4,缸体10还于第一面12上设置有第一气孔122、第二气孔124和第三气孔126。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气孔122位于该第二气孔124和第三气孔126的下方。
该缸体10上设有活塞轴孔142。本实施方式中,该活塞轴孔142的轴线与该第一面12平行,与该第二面14垂直。可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该活塞轴孔142的轴线可与该第一面12和第二面14之间均具有一定的夹角。该活塞轴孔142的底端与该第一气孔122相通,用于向该活塞轴孔142通气。缸体10还于第三面16上设有活塞腔162及与该活塞腔162轴线平行的夹持孔164。本实施方式中,该活塞腔162与夹持孔164的轴线同轴。如图7所示,该活塞腔162与该第二气孔124相通,用于向该活塞腔162通气。夹持孔164位于该活塞轴孔142和该第三气孔126之间,且三者连通,该第三气孔126能够通过该夹持孔164向该活塞腔162通气。
请一并参考图1和图3,气缸100还包括行程组件20。行程组件20包括活塞轴22。活塞轴22设置于活塞轴孔142内。
请一并参考图5,本实施方式中,活塞轴22靠近第一气孔122的一端开设有导杆孔222。行程组件20还包括导杆24。导杆24设置于导杆孔222内,且固设于缸体10上。导杆24可对活塞轴22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
本实施方式中,行程组件20还包括消音器26。消音器26收容于导杆孔222内,且位于导杆24的端部并盖设于该导杆24的端部的开口处。可理解,消音器26由柔软材料制成,消音器26可以降低甚至消除活塞轴22内空气流动产生的噪音。
本实施方式中,导杆24背离活塞轴22的一端还设有法兰孔242。行程组件20还包括法兰28。法兰28呈T形状。法兰28的一端设置于该法兰孔242内,另一端盖设于活塞轴孔142以封盖该活塞轴孔142,使得活塞轴22与法兰28之间形成一气腔282,该气腔282与该第一气孔122相通。当该气腔282中的气体通过该第一气孔122增加时,该活塞轴22便被推动以从该活塞轴孔142内伸出。当该气腔282中的气体通过该第一气孔122排出时,该活塞轴22便缩回该活塞轴孔142内。
请一并参考图6和图7,气缸100还包括活塞30。活塞30设置于活塞腔162内。活塞30将活塞腔162分成两个独立的腔体1621和1622。该两个腔体1621和1622分别与该第二气孔124和第三气孔126相通。本实施例中,活塞30呈圆柱状。活塞30的一端设有开口32。开口32的内壁上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斜面322。该两个斜面322之间的距离由靠近该夹持孔164的一端向远离该夹持孔164的一端逐渐减小。
请一并参考图5,图6和图8,气缸100还包括夹持组件40。夹持组件40呈夹子状。夹持组件40包括两个夹持件42和两个枢接轴44。每个夹持件42包括夹持柄422及与该夹持柄422相连的夹持部424。每个夹持柄422的外侧设有让位槽4222,该让位槽4222允许该活塞30朝向该夹持件42运动一段距离。夹持柄422邻近该让位槽4222的端部还设有抵持部4224。当该两个夹持件42部分伸入该活塞30的开口32内时,该两个夹持件42的抵持部4224分别与一该斜面322相互配合。夹持部424的内侧壁为半圆柱状。该两个夹持件42相对而设时,该两个夹持部424之间形成一柱形的穿设孔4242。该穿设孔4242供该活塞轴22穿过。每个夹持件42还包括设于该夹持部424背离该夹持柄422一侧的枢接部426。每个枢接部426上设置有第一枢接孔4262。缸体10还于夹持孔164的底壁上设有两个第二枢接孔1642。每个枢接轴44的一端设置于第一枢接孔4262内,另一端设置于第二枢接孔1642内,使得该两个夹持件42枢接于该缸体10上。该两个夹持件42相对而设时,该两个夹持件42的夹持柄422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允许该两个夹持件42相对转动。
请一并参考图5,气缸100还包括前盖60。该前盖60盖设于该活塞轴孔142在该第二面14的开口上。
请一并参考图7和图8,气缸100还包括端盖70。该端盖70盖设于该活塞腔162在该第三面16上的开口上。
可理解,气缸100还包括若干密封件。若干密封件能对该气缸100任意需要密封的位置进行密封,此处不再赘述。
运动时,请参考图3,图6和图7,第一气孔122进气,活塞轴22被推动且在导杆24的导向下从活塞轴孔142内伸出。当该活塞轴22在该活塞轴孔142内伸出预设距离后。第二气孔124进气,活塞30被推动向靠近活塞轴22的方向运动,活塞30的斜面322向两个夹持件42的抵持部4224施加压力,使得该两个夹持件42能够绕其对应的枢接轴44相向运动,该穿设孔4242的内径因而被减小,当该穿设孔4242的内径减小且刚好等于该活塞轴22的直径时,该活塞轴22可被该两个夹持件42夹紧而不能沿其轴向运动。当第三气孔126进气时,活塞30被推动向远离活塞轴22的方向运动,活塞30不再对两个夹持件42施加压力,活塞轴22可被驱动在该穿设孔4242内沿其轴向上下运动。
该两个夹持件42可在该活塞轴22沿其径向运动至任何一位置时夹紧该活塞轴22,使得该活塞轴22不再沿其轴向运动,因而实现该活塞轴22被轴向任意位置夹紧,该活塞轴22可在伸出任意长度时而被夹紧,使得该气缸100可应用于多种不同的场合。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气缸,包括:
缸体,该缸体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该缸体于该第一面上设置有第一气孔、第二气孔和第三气孔,该缸体于该第二面上设有活塞轴孔,该活塞轴孔的底端与该第一气孔相通,该缸体还于该第三面上设有与该活塞轴孔相通的夹持孔,及与该夹持孔相通的活塞腔;
行程组件,该行程组件包括活塞轴,该活塞轴设置于该活塞轴孔内;
活塞,该活塞设置于活塞腔内,并将该活塞腔分割为两个独立的腔体,该两个腔体之一与该第二气孔相通,另一通过该夹持孔与该第三气孔相通,该活塞靠近该活塞轴孔的一侧上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斜面,
夹持组件,该夹持组件设置于该夹持孔内,该夹持组件包括相对而设的两个夹持件,每个夹持件包括夹持柄,与该夹持柄相连的夹持部,及与该夹持部相连的枢接部,每个夹持件通过其枢接部枢接于该夹持孔的内壁上,每个夹持柄的自由端设置有抵持部,该抵持部与该活塞的相应的该斜面配合,该两个夹持部之间形成供该活塞轴穿过的一穿设孔;
该第一气孔进气,该活塞轴被气压驱动伸出该缸体;该第二气孔进气,该第三气孔相应地出气,该活塞被气压驱动向靠近该夹持孔的一侧运动,该活塞的两个斜面迫使该两个夹持件相向转动而缩小该穿设孔的内径以夹紧该活塞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气孔进气,该第二气孔相应地出气,该活塞被气压驱动向远离该夹持孔的一侧运动,该活塞因而解除对该两个夹持件的抵持并释放该活塞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夹持柄的外侧设置一让位槽,该让位槽邻近该抵持部设置,该让位槽允许该活塞朝向该夹持件运动一段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该两个斜面之间的距离由靠近该夹持孔的一端向远离该夹持孔的一端逐渐减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该夹持组件还包括两个枢接轴,每一该枢接部上设置有一第一枢接孔,该缸体于该夹持孔的底壁对应每一该枢接轴设置一第二枢接孔,每一该枢接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一该第一枢接孔及一该第二枢接孔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该活塞腔与夹持孔的轴线同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该活塞轴孔的轴线与该夹持孔轴线相垂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该活塞轴靠近该第一气孔的一端开设有导杆孔,该行程组件还包括导杆,该导杆设置于该导杆孔内,且固设于该缸体上,该活塞轴能够在该导杆的导向下运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该导杆背离该活塞轴的一端还设有法兰孔,该行程组件还包括法兰,该法兰的一端设置于该法兰孔内,另一端盖设于该活塞轴孔以封盖该活塞轴孔,使得该活塞轴与该法兰之间形成一气腔,该气腔与该第一气孔相通,当该气腔中的气体通过该第一气孔增加时,该活塞轴被推动以从该活塞轴孔内伸出,当该气腔中的气体通过该第一气孔排出时,该活塞轴逐渐缩回该活塞轴孔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该行程组件还包括消音器,该消音器收容于该导杆孔内,且位于该导杆与该活塞轴之间,以消除该活塞轴内空气流动产生的噪音。
CN201620654459.8U 2016-06-28 2016-06-28 气缸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99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54459.8U CN206299635U (zh) 2016-06-28 2016-06-28 气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54459.8U CN206299635U (zh) 2016-06-28 2016-06-28 气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99635U true CN206299635U (zh) 2017-07-04

Family

ID=59201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5445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99635U (zh) 2016-06-28 2016-06-28 气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996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6411A (zh) * 2018-03-19 2018-08-10 深圳市伙伴气动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支撑气缸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6411A (zh) * 2018-03-19 2018-08-10 深圳市伙伴气动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支撑气缸及其工作方法
CN108386411B (zh) * 2018-03-19 2019-08-30 深圳市伙伴气动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支撑气缸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14822U (zh) 一种八工位焊接气动旋转变位装置
CN103273643B (zh) 一种机械手
CN206299635U (zh) 气缸
CN213688848U (zh) 一种注塑模具检测装置
CN206296932U (zh) 一种用于夹取管件的机械手
CN206123214U (zh) 柱状工件外部夹紧工装
CN207042729U (zh) 一种喷涂夹具
CN206811843U (zh) 一种密封环三爪拆卸装置
CN101348178A (zh) 一次性注射器的自动包装机的包装袋撑口装置
CN203479529U (zh) 一种发动机试漏进排气口封堵夹具
CN206085086U (zh) 一种机器人夹持臂
ATE308393T1 (de) Verfahren und formvorrichtung zum verformen eines hohlen werkstücks
CN211250040U (zh) 一种用于薄壁圆管夹持的气动机械手
CN206276989U (zh) 一种环状工件自动加工设备
CN211401581U (zh) 一种进气歧管出气口封堵机构
CN204450330U (zh) 一种可用于机器人调型的随动定位装置
CN204398675U (zh) 一种通用笔圆规
CN203062469U (zh) 一种磨削球面垫片内球面的夹具
CN209376140U (zh) 一种可夹持的吸头快拆结构
CN203558246U (zh) 一种供袋机构
CN207937132U (zh) 消声器出气口的封堵机构
CN2449863Y (zh) 内张式工件夹持机构
CN206513646U (zh) 一种机械式单头回转气缸
CN206351456U (zh) 一种机械手夹持器
CN207261342U (zh) 混合动力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4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