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41241U - 一种浇铸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浇铸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41241U
CN206241241U CN201621271093.2U CN201621271093U CN206241241U CN 206241241 U CN206241241 U CN 206241241U CN 201621271093 U CN201621271093 U CN 201621271093U CN 206241241 U CN206241241 U CN 206241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on
spoon body
joint
knock
mou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7109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永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Vibra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Vibra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Vibra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Vibra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7109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41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41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412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浇铸勺,包括勺体、设置于所述勺体外周面上的勺嘴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勺体外壁的手柄,所述勺体和勺嘴相连通,所述勺嘴沿勺体周向设有若干个,所有所述勺嘴均位于所述勺体同一侧。在将金属熔融液倒入不同铸模模具内时,可通过将不同的勺嘴对准不同的铸模模具,同时将勺体内的金属液通过勺嘴倒入铸模模具内,从而使倒入每一个模具内的金属液从离开熔融炉到进入铸模模具的时间是相同的,从而使位于每一个铸模模具内的金属液冷却时间是一致的,从而减少了由于冷却时间不一而导致铸件质量不一的现象,从而减小了废品率。

Description

一种浇铸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模的浇铸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浇铸勺。
背景技术
浇铸勺是一种用于铸造车间进行浇铸作业的装置。浇铸勺在熔融炉前承接熔融金属液体后,运送到铸型处,然后将浇铸勺内的熔融金属液体倒入到铸模型腔中即可。
如公告号为CN201537696U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浇包,包括勺体、包嘴和手柄,所述包嘴设置在勺体上部的外周面,且与勺体制成一个整体,所述手柄倾斜设置,其下端与勺体下侧固定连接,所述包嘴为端部小根部大的鸭嘴状结构,所述鸭嘴状结构的长度及其根部轮廓的宽度与所述勺体的直径大体相等。
该专利的缺点在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浇铸机上会同时放置多个铸模模具,此时需分次向不同的铸模模具内倒入熔融金属液。则每个铸模模具内的熔融金属液,从离开熔融炉到进入铸模模具的的时间是不同的,则其冷却时间是不同的,导致生产出来的铸件的质量不一,废品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浇铸勺,通过在勺体同一侧设置若个干勺嘴,从而实现同时向对多个铸模模具内倒入熔融金属液,从而使每个铸模模具内的金属液冷却时间相同,使减少了由于冷却时间不一而导致铸件质量不一的现象,从而减小了废品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浇铸勺,包括勺体、设置于所述勺体外周面上的勺嘴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勺体外壁的手柄,所述勺体和勺嘴相连通,所述勺嘴沿勺体周向设有若干个,所有所述勺嘴均位于所述勺体同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金属熔融液倒入不同铸模模具内时,可通过将不同的勺嘴对准不同的铸模模具,同时将勺体内的金属液通过勺嘴倒入铸模模具内,从而使倒入每一个模具内的金属液从离开熔融炉到进入铸模模具的的时间是相同的,从而使位于每一个铸模模具内的金属液冷却时间是一致的,从而减少了由于冷却时间不一而导致铸件质量不一的现象,从而减小了废品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勺嘴呈鸭嘴状设置,所述勺嘴相对勺体底部一端小且背对勺体底部一端大,所述勺嘴相对勺体底部一端与勺体内底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勺嘴背对勺体底部一端与勺体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勺嘴对金属液有一个引流的作用,从而使在倾覆勺体时,勺体底部的金属液会沿着勺嘴流到铸模模具内,可更好的控制金属液的流出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勺体横截面呈腰形,所述手柄位于勺体沿宽度方向一侧且与勺体呈同轴设置,所述勺嘴位于勺体沿长度方向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倒出金属液时,只需站在铸模模具一侧,使勺嘴对准铸模模具,握住手柄使手柄转动即可带动勺体倾覆,使金属液体流出。从而防止在浇铸过程中金属液溅出将操作者烫伤,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勺体内嵌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勺体分隔成两个对称的储液腔,所述勺嘴设有两个且沿隔板呈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勺体内装满金属液时,两个储液腔内的金属液相等,即经过两个勺嘴倒出的金属液的量相等,从而使倒入模具的金属液量相等,提高了铸件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隔板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勺体从熔融炉内舀出金属液时,金属液可通过通孔在两个储液腔之间流动,直至两个储液腔内的金属液液面相等为止,从而确保了两个储液腔内的金属液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包括调节杆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于勺体,所述调节杆和固定杆之间设有用于调节调节杆和固定杆之间角度的调节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操作者的身高和铸模模具所在高度,调节调节杆和固定杆之间的角度,即调节了调节杆和勺体之间的角度,从而使勺体内的金属液可更方便的倒入铸模模具内。比如铸模模具高度高于操作者手部高度时,可将调节杆调整至背对勺体一端倾斜向下,操作者可握着调节杆背对勺体一端,将勺体轻松的送到铸模模具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栓和固定螺母,所述固定杆相对调节杆一端沿轴向开设有容纳槽,所述调节杆嵌设在容纳槽内,所述调节螺栓穿设过固定杆和调节杆使固定杆和调节杆呈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螺母螺纹连接于调节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调节固定杆和调节杆时,拧松固定螺母,将调节杆转动至合适位置后,拧紧固定螺母。通过固定螺母和调节螺栓将固定杆和调节杆夹紧,从而使调节杆和固定杆固定,使调节杆保持在与勺体呈合适位置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球头和杆接头,所述杆接头固定连接于固定杆,所述球头固定连接于调节杆,所述球头嵌设于杆接头内且于杆接头呈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球头和杆接头,使调节杆和固定杆呈万向转动连接,从而使调节杆和固定杆之间的相对角度可调节。由于球头和杆接头之间有摩擦力,故可直接人工将调节杆转动至合适角度,球头和杆接头之间的摩擦力会使调节杆保持在合适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杆接头呈圆柱形,所述杆接头侧壁沿其轴向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沿杆接头周向设有若干个,所述杆接头外壁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孔呈锥形设置,所述固定套螺纹连接于杆接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固定调节杆时,只需转动固定套,使杆接头相对固定套内孔小头一端运动,从而使杆接头被卡紧,增大了杆接头和球头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球头转动,使调节杆固定。需调节调节杆时,反向转动固定套,使杆接头相对固定套内孔大头一端运动,从而使杆接头不再被固定套卡紧,减小了杆接头和球头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球头可转动,实现了调节杆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球头外壁设有摩擦条,所述摩擦条呈圆弧形设置且经过球头相对杆接头一侧顶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杆接头和球头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了球头在非人为状态下发生转动的概率,使调节杆保持了人为调至合适位置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若干个勺嘴,可同时向多个叫铸模模具内浇铸金属液,使其冷却时间相等,减少了由于冷却时间不一而导致铸件质量不一的现象;
2、通过在勺体内设置隔板和通孔,使两个储液腔内的金属液液体量相等,使浇铸入模具重点金属液相等,提高了铸件质量;
3、通过设置固定杆和调节杆,且调节杆可转动,可根据操作者的身高和铸模模具所在高度来调节调节杆和勺体之间的角度,从而可方便操作者将勺体内的金属液倒入铸模模具内。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剖视图(主要用于体现勺嘴);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勺体;1.1、空腔;1.1.1、储液腔;2、隔板;2.1、通孔;3、勺嘴;4、手柄;4.1、调节杆;4.2、固定杆;4.2.1、容纳槽;4.3、调节机构;4.3.1、调节螺栓;4.3.2、固定螺母;4.3.3、球头;4.3.3.1、摩擦条;4.3.4、杆接头;4.3.4.1、通槽;4.3.4.2、球槽;5、固定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浇铸勺,包括勺体1,勺体1截面呈腰形设置。勺体1上设有用于盛放金属液的空腔1.1。空腔1.1内嵌设有隔板2,隔板2和勺体1呈一体成型。隔板2沿勺体1宽度方向设置,将空腔1.1分隔呈两个对称的储液腔1.1.1。隔板2侧壁开设有通孔2.1,通孔2.1位于隔板2上端。在勺体1内装满金属液时,通孔2.1可使两个储液腔1.1.1内的金属液进行对流,使两个储液腔1.1.1内的金属液液量一致。
如图1所示,勺体1外周设有勺嘴3,勺嘴3位于勺体1沿长度方向一侧,且勺嘴3与空腔1.1向连通。勺嘴3设有两个且沿隔板2呈对称设置。在金属液从勺体1内倒出时,流经每一个勺嘴3的金属液液量即为这个勺嘴3对应的储液腔1.1.1内的液量,而两个储液腔1.1.1内的液量是相等的,故从两个勺嘴3流出的金属液液量是相同的,则倒入两个铸模模具内的金属液液量相同,从而防止由于金属液液量不一而导致的铸件质量不一。
如图2所示,勺嘴3呈鸭嘴状设置,勺嘴3相对勺体1底部一端小且背对勺体1底部一端大,勺嘴3相对勺体1底部一端与勺体1内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勺嘴3背对勺体1底部一端与勺体1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勺体1倾覆时,金属液可沿着勺嘴3流动,直至流出勺体1为止。可更好的控制金属液倒出的方向,使金属液准确流到铸模模具内。
如图1和图3所示,勺体1外壁固定连接有用于握持的手柄4。手柄4位于勺体1沿宽度方向一侧。手柄4包括调节杆4.1和固定杆4.2,固定杆4.2焊接于勺体1,调节杆4.1连接于固定杆4.2。调节杆4.1和固定杆4.2之间设有调节机构4.3。调节机构4.3包括调节螺栓4.3.1和固定螺母4.3.2,固定杆4.2相对调节杆4.1一端沿轴向开设有容纳槽4.2.1,调节杆4.1嵌设在容纳槽4.2.1内,调节螺栓4.3.1穿设过固定杆4.2和调节杆4.1,从而使固定杆4.2和调节杆4.1呈转动连接,固定螺母4.3.2螺纹连接于调节螺栓4.3.1。通过固定螺母4.3.2和调节螺栓4.3.1将固定杆4.2和调节杆4.1夹紧,从而使调节杆4.1和固定杆4.2固定。
在使用该浇铸勺时,拧松固定螺母4.3.2,使调节杆4.1和相对固定杆4.2转动。然后根据操作者的身高和铸模模具所在高度,转动调节杆4.1,将调节杆4.1和勺体1之间的角度调整至合适位置,然后拧紧固定螺母4.3.2,使固定杆4.2和调节杆4.1相对固定。然后站在铸模模具一侧,手握手柄4,将两个勺嘴3对准两个铸模模具,然后转动手柄4,使两个储液腔1.1.1内的金属液通过勺嘴3倒入两个铸模模具内即可。
由于勺体1是同时将金属液倒入两个模具内的,则倒入每一个模具内的金属液从离开熔融炉到进入铸模模具的的时间是相同的,从而使位于每一个铸模模具内的金属液冷却时间是一致的,从而减少了由于冷却时间不一而导致铸件质量不一的现象,提高了铸件质量。且由于两个储液腔1.1.1体积一致,故倒入铸模模具内的金属液液量是一致的,故铸件的质量一致,即铸件的吸热量一致,从而提高了铸件的质量。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4和图5所示,调节机构4.3不同。调节机构4.3包括球头4.3.3和杆接头4.3.4。杆接头4.3.4呈圆柱形设置,且杆接头4.3.4固定连接于固定杆4.2。杆接头4.3.4上开设有用于嵌设球头4.3.3的球槽4.3.4.2。杆接头4.3.4侧壁沿其轴向开设有通槽4.3.4.1,通槽4.3.4.1沿杆接头4.3.4周向设有若干个。
球头4.3.3固定连接于调节杆4.1。球头4.3.3嵌设于球槽4.3.4.2内且与杆接头4.3.4呈转动连接。球头4.3.3外壁设有摩擦条4.3.3.1,摩擦条4.3.3.1呈圆弧形设置且经过球头4.3.3相对杆接头4.3.4一侧顶端。摩擦条4.3.3.1可增大球头4.3.3和球槽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调节杆4.1在自然状态下和固定杆4.2呈相对固定。
杆接头4.3.4外壁套设有固定套5,固定套5的内孔呈锥形设置。固定套5的内孔相对固定套5一端为大口。固定套5内壁设有内螺纹,杆接头4.3.4外壁设有外螺纹,固定套5螺纹连接于杆接头4.3.4。
在自然状态时,固定套5内壁压紧杆接头4.3.4外壁,从而使杆接头4.3.4变形,使球槽抵紧球头4.3.3,从而使球头4.3.3和杆接头4.3.4呈相对固定,使调节杆4.1和固定杆4.2呈相对固定,即调节杆4.1和勺体1之间的角度是固定的。当需调节调节杆4.1和勺体1之间的角度时,拧动固定套5使其沿朝向固定杆4.2方向运动,此时固定套5对杆接头4.3.4外壁的抵紧力变小,杆接头4.3.4对球头4.3.3的抵紧力变小,从而球头4.3.3可相对杆接头4.3.4转动,即调节杆4.1可转动,使其调节至合适位置。然后再拧动固定套5,使固定套5朝向背对固定杆4.2方向运动,使固定套5对杆接头4.3.4的抵紧力再次变大,使固定杆4.2和调节杆4.1呈相对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浇铸勺,包括勺体(1)、设置于所述勺体(1)外周面上的勺嘴(3)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勺体(1)外壁的手柄(4),所述勺体(1)和勺嘴(3)相连通,其特征是:所述勺嘴(3)沿勺体(1)周向设有若干个,所有所述勺嘴(3)均位于所述勺体(1)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铸勺,其特征是:所述勺嘴(3)呈鸭嘴状设置,所述勺嘴(3)相对勺体(1)底部一端小且背对勺体(1)底部一端大,所述勺嘴(3)相对勺体(1)底部一端与勺体(1)内底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勺嘴(3)背对勺体(1)底部一端与勺体(1)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浇铸勺,其特征是:所述勺体(1)横截面呈腰形,所述手柄(4)位于勺体(1)沿宽度方向一侧且与勺体(1)呈同轴设置,所述勺嘴(3)位于勺体(1)沿长度方向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浇铸勺,其特征是:所述勺体(1)内嵌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勺体(1)分隔成两个对称的储液腔(1.1.1),所述勺嘴(3)设有两个且沿隔板(2)呈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浇铸勺,其特征是:所述隔板(2)侧壁上开设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位于隔板(2)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铸勺,其特征是:所述手柄(4)包括调节杆(4.1)和固定杆(4.2),所述固定杆(4.2)固定连接于勺体(1),所述调节杆(4.1)和固定杆(4.2)之间设有用于调节调节杆(4.1)和固定杆(4.2)之间角度的调节机构(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浇铸勺,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机构(4.3)包括调节螺栓(4.3.1)和固定螺母(4.3.2),所述固定杆(4.2)相对调节杆(4.1)一端沿轴向开设有容纳槽(4.2.1),所述调节杆(4.1)嵌设在容纳槽(4.2.1)内,所述调节螺栓(4.3.1)穿设过固定杆(4.2)和调节杆(4.1)使固定杆(4.2)和调节杆(4.1)呈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螺母(4.3.2)螺纹连接于调节螺栓(4.3.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浇铸勺,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机构(4.3)包括球头(4.3.3)和杆接头(4.3.4),所述杆接头(4.3.4)固定连接于固定杆(4.2),所述球头(4.3.3)固定连接于调节杆(4.1),所述球头(4.3.3)嵌设于杆接头(4.3.4)内且于杆接头(4.3.4)呈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浇铸勺,其特征是:所述杆接头(4.3.4)呈圆柱形,所述杆接头(4.3.4)侧壁沿其轴向开设有通槽(4.3.4.1),所述通槽(4.3.4.1)沿杆接头(4.3.4)周向设有若干个,所述杆接头(4.3.4)外壁套设有固定套(5),所述固定套(5)内孔呈锥形设置,所述固定套(5)螺纹连接于杆接头(4.3.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浇铸勺,其特征是:所述球头(4.3.3)外壁设有摩擦条(4.3.3.1),所述摩擦条(4.3.3.1)呈圆弧形设置且经过球头(4.3.3)相对杆接头(4.3.4)一侧顶端。
CN201621271093.2U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浇铸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41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71093.2U CN206241241U (zh)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浇铸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71093.2U CN206241241U (zh)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浇铸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41241U true CN206241241U (zh) 2017-06-13

Family

ID=59002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7109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41241U (zh)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浇铸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412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6074B (zh) 底注式浇包以及使用该底注式浇包的熔融金属的浇注方法
CN206597900U (zh) 浇铸料桶
CN208991739U (zh) 一种锡饼浇铸机
CN108372280A (zh) 一种石墨型钛合金铸件的铸造工艺方法
CN109317614A (zh) 一种熔模精铸全包围式浇注系统
CN206241241U (zh) 一种浇铸勺
CN106670393B (zh) 一种组芯胎具
CN208929196U (zh) 一种钕铁硼加工的浇注装置
CN105750516B (zh) 非晶薄带中间包铁水计量及控制系统
CN204524243U (zh) 一种浇包
CN204420131U (zh) 一种金属溶液流速的控制装置
CN203778754U (zh) 耐磨复合材料浇铸装置
CN205927090U (zh) 一种t型滑槽铸造机
CN212191123U (zh) 浇口杯
CN212469738U (zh) 一种硅锰合金浇铸装置
CN205043150U (zh) 一种用于小型铸件生产的铸造装置
CN210359227U (zh) 一种铁水罐耐火材料施工用内衬胎具
CN209206437U (zh) 一种中频炉浇注装置
CN210587025U (zh) 一种硅钡铝钙合金复合脱氧剂块的生产模具
CN207845121U (zh) 直线式液体灌装机
CN206253622U (zh) 差压式铸造成型装置
CN207952541U (zh) 一种大型工件浇注定位模具
CN206936280U (zh) 一种熔模浇注工具
CN206104834U (zh) 新型炼钢浇注校模棒
CN215544881U (zh) 一种铸铝用浇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