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34746U - 车辆用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34746U
CN206234746U CN201621167862.4U CN201621167862U CN206234746U CN 206234746 U CN206234746 U CN 206234746U CN 201621167862 U CN201621167862 U CN 201621167862U CN 206234746 U CN206234746 U CN 206234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llumination device
vehicular illumination
light
flang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678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杉大资
畑中登志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34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347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具有车辆用配光特性,且能够提高散热性。车辆用照明装置包括:载置部;基板,设在所述载置部的其中一个端部侧;多个发光元件,电连接于所述基板表面所设的配线图案,且沿第1方向排列设置成一列;以及多个供电端子,电连接于所述基板表面所设的所述配线图案,且沿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排列设置成一列。

Description

车辆用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有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其具备灯座(socket)与发光模块(module),该发光模块设在灯座的其中一个端部侧且具有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
若在发光二极管中产生的热的散热不够充分,则有可能无法抑制发光二极管的温度变高。若发光二极管的温度变得过高,则有可能导致发光二极管的寿命缩短,或者无法提高对发光二极管施加的电压而无法实现光量的增大。
因此,提出一种能够将发光二极管中产生的热效率良好地散发至外部的车辆用照明装置。
此处,在汽车等车辆中所设的车辆用照明装置的情况下,有时要求在水平方向(左右方向)上宽、在铅垂方向(上下方向)上窄的车辆用配光特性。
因此,期望开发出一种具有车辆用配光特性,且能够提高散热性的车辆用照明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4375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车辆用配光特性,且能够提高散热性的车辆用照明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包括:载置部;基板,设在所述载置部的其中一个端部侧;多个发光元件,电连接于所述基板表面所设的配线图案,且沿第1方向排列设置成一列;以及多个供电端子,电连接于所述基板表面所设的所述配线图案,且沿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排列设置成一列。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具有车辆用配光特性,且能够提高散热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在图1中从A方向观察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B-B线方向的示意剖面图。
图4(a)~图4(d)是用于例示安装部11的凸缘(flange)14侧的端面11a的位置、及绝缘部13的凸缘14侧的端面13a的位置的示意剖面图。
图5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20a的示意平面图。
图6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安装部11、绝缘部13及载置部15的示意剖面图。
图7是用于例示车辆用灯具100的示意局部剖面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车辆用照明装置
1a:中心轴
10:灯座
10a:收纳部
10b:散热部
11:安装部
11a、13a:端面
11b、13b、17:凸部
12:卡销
13:绝缘部
14:凸缘
14a、14b、15b:面
15:载置部
15a、15c、15d、17a:凹部
16:散热鳍片
17b、21a1:孔
20、20a:发光模块
21:基板
21a:第1部分
21b:第2部分
22:发光元件
23、24:控制元件
25:连接部
26:配线图案
30:供电部
31:供电端子
100:车辆用灯具
101:框体
101a:安装孔
102:罩
103:光学要素部
104、105a:密封构件
105:连接器
300:上升气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实用新型是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其包括:载置部;基板,设在所述载置部的其中一个端部侧;多个发光元件,电连接于所述基板表面所设的配线图案,且沿第1方向排列设置成一列;以及多个供电端子,电连接于所述基板表面所设的所述配线图案,且沿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排列设置成一列。
根据该车辆用照明装置,具有车辆用配光特性,且能够提高散热性。
此时,所述第1方向是将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安装于车辆用灯具时成为水平方向的方向,所述第2方向是将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安装于车辆用灯具时成为铅垂方向的方向。
如此,能够获得在水平方向(左右方向)上宽、在铅垂方向(上下方向)上窄的车辆用配光特性。而且,能够缩短水平方向上的凸部17的尺寸(或者连接器(connector)105的尺寸),因此能够扩大设置有多个散热鳍片16的区域。其结果,能够增加散热鳍片16的数量,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性。
而且,能够更包括:多个散热鳍片,设在所述载置部的设有所述基板的一侧的相反侧,且沿所述第1方向排列设置成一列。
如此,能够抑制设有多个散热鳍片16的区域内的上升气流300的流动被多个散热鳍片妨碍。
而且,所述散热鳍片能够呈平板状,且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
如此,能够抑制设有多个散热鳍片16的区域内的上升气流300的流动被多个散热鳍片妨碍。
而且,所述基板能够包括:第1部分,具有贯穿厚度方向的孔,设有供所述多个供电端子电连接的所述配线图案;以及第2部分,设在所述第1部分的孔的内部,具有比所述第1部分高的导热率,且设有供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电连接的所述配线图案。
如此,能够实现散热性的提高与制造成本的降低。
以下,参照附图来例示实施方式。另外,各附图中,对于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例如能够设置在汽车或轨道车辆等中。作为设在汽车中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例如能够例示被用于前组合灯(例如将日间行车灯(DaytimeRunning Lamp,DRL)、示廓灯(position lamp)、转向信号灯(turn signal lamp)等适当组合而成的)或者后组合灯(例如将停车灯(stop lamp)、尾灯(tail lamp)、转向信号灯、后灯(back lamp)、雾灯(fog lamp)等适当组合而成的)等中的。但是,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用途并不限定于这些。
图1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在图1中从A方向观察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B-B线方向的示意剖面图。
图4(a)~图4(d)是用于例示安装部11的凸缘14侧的端面11a的位置、及绝缘部13的凸缘14侧的端面13a的位置的示意剖面图。
另外,各图中的X方向、Y方向、Z方向表示彼此正交的三方向。例如,可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时,成为左右方向(水平方向)的方向设为X方向、成为前后方向(水平方向)的方向设为Y方向、成为上下方向(铅垂方向)的方向设为Z方向。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谓正交,是指在90°±5°的范围内交叉。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中,设有灯座10、发光模块20及供电部30。
灯座10具有收纳部10a及散热部10b。
收纳部10a具有安装部11、卡销(bayonet)12及绝缘部13。
安装部11呈筒状。安装部11例如可采用呈圆筒状的。安装部11被设在凸缘14的设有散热鳍片16的一侧的相反侧。安装部11包围载置部15。与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中心轴1a正交的方向(X方向或Z方向)上的安装部11的外形尺寸小于凸缘14的外形尺寸。
卡销12被设在安装部11的侧面,朝向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外侧突出。卡销12是与凸缘14对置。卡销12设有多个。
当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框体101时,安装部11的设有卡销12的部分被插入至框体101上所设的安装孔101a内(参照图7)。并且,通过使车辆用照明装置1旋转,以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保持于框体101中。即,卡销12被用于旋锁(twist lock)。
绝缘部13被设在安装部11的内部。
此处,如图3及图4(a)所示,安装部11的凸缘14侧的端面11a可位于凸缘14的与设有散热鳍片16的一侧为相反侧的面14a上。
而且,绝缘部13的凸缘14侧的端面13a可位于凸缘14的内部。
如图4(b)所示,安装部11的凸缘14侧的端面11a可位于凸缘14的面14a上。
而且,绝缘部13的凸缘14侧的端面13a可位于凸缘14的面14a上。
如图4(c)所示,安装部11的凸缘14侧的端面11a可位于凸缘14的内部。
而且,绝缘部13的凸缘14侧的端面13a可位于凸缘14的内部。
如图4(d)所示,安装部11的凸缘14侧的端面11a可位于凸缘14的内部。
而且,绝缘部13的凸缘14侧的端面13a可位于凸缘14的面14a上。
而且,也可在安装部11的凸缘14侧的端面11a与凸缘14的面14a之间设置未图示的构件。也可在绝缘部13的凸缘14侧的端面13a与凸缘14的面14a之间设置未图示的构件。
而且,也可在凸缘14的面14a上设置朝向安装部11及绝缘部13突出的突出部。
即,安装部11的凸缘14侧的端面11a的位置及绝缘部13的凸缘14侧的端面13a的位置只要位于凸缘14的较设有散热鳍片16的面14b的位置更靠发光模块20侧即可。
收纳部10a既可使安装部11、卡销12及绝缘部13一体成形而形成,也可将它们接合而形成。但是,若使安装部11、卡销12及绝缘部13一体成形,则能够实现对外力的耐性的提高、制造成本的降低等。
收纳部10a具有收纳发光模块20的功能和使供电端子31绝缘的功能。
因此,安装部11、卡销12及绝缘部13优选由绝缘性材料所形成。绝缘性材料例如可采用树脂等有机材料、陶瓷(ceramics)(例如氧化铝或氮化铝等)等无机材料等。
此时,考虑到将发光模块20中产生的热传递至外部,也可使安装部11、卡销12及绝缘部13由具有绝缘性和高导热率的材料所形成。具有绝缘性和高导热率的材料例如可采用陶瓷(例如氧化铝或氮化铝等)、高导热性树脂等。高导热性树脂例如是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尼龙(nylon)等树脂中混合包含导热率高的氧化铝等的纤维或粒子而成的。
另外,安装部11、卡销12及绝缘部13也可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所形成。但是,必须在供电端子31与绝缘部13之间设置包含绝缘性材料的层,或者仅使绝缘部13由绝缘性材料所形成。
散热部10b具有凸缘14、载置部15、散热鳍片16及凸部17。
凸缘14呈板状。凸缘14例如可采用呈圆板状的。凸缘14的外侧面与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中心轴1a之间的距离长于卡销12的外侧面与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中心轴1a之间的距离。即,凸缘14的外侧面较卡销12的外侧面而位于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外侧。
载置部15可采用呈圆筒状的。载置部15被设在凸缘14的与设有散热鳍片16的一侧为相反侧的面14a上。在载置部15的侧面设有凹部15a。在凹部15a的内部设有绝缘部13。在载置部15的与凸缘14侧为相反侧的面15b上,设有发光模块20(基板21)。
散热鳍片16被设在凸缘14的与设有载置部15的一侧为相反侧的面14b上。散热鳍片16可设置多个。多个散热鳍片16能够以彼此平行的方式设置。散热鳍片16可采用呈平板状的。
凸部17具有保护供电端子31的端部的功能和保持连接器105的功能。凸部17被设在凸缘14的设有散热鳍片16的面14b上。凸部17可采用呈方块(block)状的。在凸部17的外侧面设有凹部17a。凹部17a朝凸部17的外侧面开口。
在凸部17上设有孔17b。孔17b贯穿凸部17的与凸缘14侧为相反侧的端面、和凸缘14的与设有散热鳍片16的一侧为相反侧的面14a之间。在孔17b的凸缘14侧,突出有供电端子31的端部。在孔17b的凸缘14侧,露出有绝缘部13的一部分。即,孔17b的凸缘14侧的开口由绝缘部13所封闭。孔17b不与凹部17a相连。
在孔17b内,插入有具有密封(seal)构件105a的连接器105。因此,孔17b的剖面形状成为适合于具有密封构件105a的连接器105的剖面的。
而且,与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中心轴1a正交的方向上的孔17b的剖面尺寸稍小于连接器105的本体中所设的密封构件105a的外形尺寸。因此,当具有密封构件105a的连接器105被插入至孔17b时,孔17b被密闭以成为水密。
散热部10b既可使凸缘14、载置部15、散热鳍片16及凸部17一体成形而形成,也可使它们独立地形成并接合。但是,若使凸缘14、载置部15、散热鳍片16及凸部17一体成形,则能够实现散热性的提高、对外力的耐性的提高、制造成本的降低等。
散热部10b具有载置发光模块20的功能和将发光模块20中产生的热散发至外部的功能。
因此,考虑到使热散发的功能,凸缘14、载置部15、散热鳍片16及凸部17优选由导热率高的材料所形成。导热率高的材料例如可采用铝或铝合金等金属、氧化铝或氮化铝等陶瓷、高导热性树脂等。
此时,收纳部10a的材料与散热部10b的材料可采用彼此不同的。例如,可使收纳部10a由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所形成,而使散热部10b由金属(例如铝合金等)等导热率高的材料所形成。
此处,安装部11被设在凸缘14的设有散热鳍片16的一侧的相反侧。而且,安装部11包围载置部15。但是,安装部11未包围凸缘14、散热鳍片16及凸部17。
因此,能够将发光模块20中产生的热经由以导热率高的材料所形成的凸缘14、散热鳍片16及凸部17而效率良好地散发至外部。即,能够提高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散热性。
而且,散热部10b与收纳部10a接合。此时,收纳部10a的绝缘部13被插入至散热部10b的凹部15a的内部。散热部10b的载置部15被插入至收纳部10a的安装部11的内部。
收纳部10a与散热部10b既可嵌合,也可使用粘合剂等而接合,也可通过嵌入(insert)成型来接合收纳部10a与散热部10b,还可通过加热熔接来接合收纳部10a与散热部10b。
此处,当接合收纳部10a与散热部10b时,在收纳部10a与散热部10b之间形成界面。若在收纳部10a与散热部10b之间形成有界面,则水分有可能从界面浸入。此时,若将收纳部10a与散热部10b粘合等,则能够抑制水分从界面浸入。但是,难以完全密封界面。
而且,在设于汽车中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情况下,使用环境的温度为-40℃~85℃。因此,即使最初是水密的,也有可能会因热膨胀率之差产生的热应力,而导致水密性随着时间的经过下降。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11的凸缘14侧的端面11a的位置及绝缘部13的凸缘14侧的端面13a的位置较凸缘14的面14b的位置而位于发光模块20侧。
而且,与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中心轴1a正交的方向上的安装部11的外形尺寸小于凸缘14的外形尺寸。
因此,如图3所示,安装部11与凸缘14之间的界面能够通过密封构件104来密封。
另外,在孔17b的凸缘14侧,露出有绝缘部13的一部分。即,在孔17b的内部,露出有绝缘部13与凸缘14之间的界面。但是,在孔17b内,插入有具有密封构件105a的连接器105。
因此,当具有密封构件105a的连接器105被插入至孔17b时,孔17b被密闭以成为水密。其结果,能够抑制水分从绝缘部13与凸缘14之间的界面浸入。
另外,水分主要位于车辆用灯具100的框体101的外侧。因此,几乎无从框体101内部浸入至密封构件104内侧的水分。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即使接合收纳部10a与散热部10b,也能够抑制水分从界面浸入。
如图1及图3所示,发光模块20被设在载置部15的与凸缘14侧为相反侧的面15b。
发光模块20具有基板21、发光元件22、控制元件23及控制元件24。
基板21被设在载置部15的面15b上。基板21呈平板状。在基板21的表面,设有配线图案26。
基板21的材料或结构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基板21可由陶瓷(例如氧化铝或氮化铝等)等无机材料、酚醛纸(paper phenol)或环氧玻璃(glass epoxy)等有机材料等所形成。而且,基板21也可为由绝缘性材料包覆金属板表面的。另外,在以绝缘性材料来包覆金属板表面的情况下,绝缘性材料既可包含有机材料,也可包含无机材料。
此时,在发光元件22的发热量多的情况下,就散热的观点而言,优选使用导热率高的材料来形成基板21。作为导热率高的材料,例如可例示氧化铝或氮化铝等陶瓷、高导热性树脂、以绝缘性材料包覆金属板表面的等。
而且,基板21既可为单层,也可为多层。
发光元件22被设在基板21上。发光元件22是与基板21的表面所设的配线图案26电连接。发光元件22例如可采用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等。
发光元件22的形式并无特别限定。
发光元件22例如可采用带引线的塑料芯片载体(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PLCC)型等表面安装型的发光元件。另外,图1及图3中例示的发光元件22是表面安装型的发光元件。
发光元件22也可采用例如炮弹型等的具有导线的发光元件。
而且,发光元件22也可采用通过板上芯片(Chip On Board,COB)来安装的。在采用通过COB来安装的发光元件22的情况下,可将芯片状的发光元件22、电连接发光元件22与配线图案26的配线、包围发光元件22和配线的框状构件、及设在框状构件内部的密封部等设置于基板21上。
此时,可在密封部内包含荧光体。荧光体例如可采用YAG系荧光体(钇铝石榴石(Yttrium Aluminium Garnet)系荧光体)。例如,在发光元件22为蓝色发光二极管、荧光体为YAG系荧光体的情况下,YAG系荧光体受从发光元件22出射的蓝色光激发,从YAG系荧光体放射出黄色的荧光。并且,通过蓝色光与黄色光混合,从而从车辆用照明装置1出射白色光。另外,荧光体的种类或发光元件22的种类并不限定于例示的。荧光体的种类或发光元件22的种类可根据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用途等来适当变更,以获得所需的发光色。
发光元件22的光的出射面朝向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正面侧,主要朝向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正面侧出射光。
发光元件22的数量、大小等并不限定于例示的,可根据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大小或用途等来适当变更。
此处,如图1所示,多个发光元件22沿X方向排列设置成一列。如上所述,X方向是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时成为水平方向的方向。Z方向是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时成为铅垂方向的方向。而且,发光元件22的列在X方向上的尺寸长于发光元件22的列在Z方向上的尺寸。
因此,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配光特性在水平方向上宽,在铅垂方向上窄。即,车辆用照明装置1能够设为具有在水平方向上宽、在铅垂方向上窄的车辆用配光特性的。
控制元件23被设在基板21上。控制元件23是与基板21的表面上所设的配线图案26电连接。控制元件23例如可采用对流经发光元件22的电流进行控制的。
由于发光元件22的顺向电压特性存在偏差,因此若将阳极(anode)端子与接地(ground)端子之间的施加电压设为固定,则发光元件22的亮度(光通量、光亮度、光度、照度)会产生偏差。因此,通过控制元件23来使流经发光元件22的电流的值处于规定范围内,以将发光元件22的亮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控制元件23例如可采用电阻器。控制元件23例如可采用表面安装型的电阻器、具有导线的电阻器(氧化金属皮膜电阻器)、使用丝网(screen)印刷法等而形成的膜状的电阻器等。
另外,图1及图3中例示的控制元件23为表面安装型的电阻器。
此时,通过改变控制元件23的电阻值,从而能够使流经发光元件22的电流的值处于规定范围内。例如,在控制元件23为膜状的电阻器的情况下,针对多个控制元件23中的每一个,将一部分去除而分别形成未图示的去除部。并且,根据去除部的大小等,针对多个控制元件23中的每个来改变电阻值。此时,若去除控制元件23的一部分,则电阻值将会增加。控制元件23的一部分的去除例如可通过对控制元件23照射激光来进行。
控制元件23的数量、大小、配置等并不限定于例示的,可根据发光元件22的数量或规格等来适当变更。
控制元件24被设在基板21上。控制元件24是与基板21的表面所设的配线图案26电连接。控制元件24是为了避免逆向电压被施加至发光元件22、及避免来自逆向的脉冲噪声被施加至发光元件22而设置。
控制元件24例如可采用二极管。控制元件24例如可采用表面安装型的二极管、或具有导线的二极管等。图1中例示的控制元件24为表面安装型的二极管。
除此以外,也可为了发光元件22的断线检测或防止误点灯等,而设置下拉(pulldown)电阻。而且,也可设置覆盖配线图案26或膜状电阻器等的包覆部。包覆部例如可采用包含玻璃材料的。
供电部30具有多个供电端子31。多个供电端子31被设在灯座10(绝缘部13)的内部。多个供电端子31在绝缘部13的内部延伸。多个供电端子31的其中一个端部从绝缘部13的与凸缘14侧为相反侧的端面突出,并与基板21上所设的配线图案26电连接。多个供电端子31的另一个端部从绝缘部13的凸缘14侧的端面13a突出。多个供电端子31的另一个端部露出至孔17b的内部。另外,供电端子31的数量、形状等并不限定于例示的,可进行适当变更。
而且,供电部30也可采用具备未图示的基板或电路零件(例如电容器或电阻等)的。另外,未图示的基板或电路零件等例如可设置在收纳部10a的内部或散热部10b的内部等。
接下来,进一步说明具有在水平方向上宽、在铅垂方向上窄的车辆用配光特性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散热性。
在发光模块20中产生的热主要经由载置部15及凸缘14而传导至散热鳍片16。传导至散热鳍片16的热主要从散热鳍片16散发至外部。
此处,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情况下,一般不进行借助风扇(fan)等的强制冷却(强制空冷)。因此,从散热鳍片16进行的散热主要是通过对流来进行(自然空冷)。此时,位于散热鳍片16的周围的气体被从散热鳍片16散发的热加热,因此产生图2所示的上升气流300。
从散热鳍片16进行的散热将取决于上升气流300。因此,若上升气流300的流动受到妨碍,则有可能无法实现散热性的提高。
此处,在凸缘14的面14b上,设有凸部17与散热鳍片16。因此,凸部17被设置于不会妨碍设有多个散热鳍片16的区域中的上升气流300的流动的位置。
例如,如图2所示,凸部17与多个散热鳍片16可沿X方向排列设置。如此,能够抑制设有多个散热鳍片16的区域中的上升气流300的流动被凸部17妨碍。
此时,若减小X方向上的凸部17的尺寸,则可扩大设有多个散热鳍片16的区域。若能够扩大设有多个散热鳍片16的区域,则能够增加散热鳍片16的数量,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性。
另外,也有未设置凸部17的情况。但是,即使在此情况下,也会在凸部17的位置(多个供电端子31的其中一个端部突出的位置)设置连接器105。此时,连接器105也成为妨碍上升气流300流动的因素,因此可与凸部17同样地考虑。
如图2所示,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中,多个供电端子31沿Z方向排列设置成一列。因此,能够减小X方向上的凸部17的尺寸(或者连接器105的尺寸),因此能够扩大设有多个散热鳍片16的区域。其结果,能够增加散热鳍片16的数量,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性。
即,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中,多个发光元件22沿X方向排列设置成一列。而且,多个供电端子31沿与X方向正交的Z方向排列设置成一列。
因此,车辆用照明装置1可设为具有在水平方向上宽、在铅垂方向上窄的车辆用配光特性且提高散热性的。
而且,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中,多个散热鳍片16沿X方向排列设置成一列。而且,散热鳍片16具有沿Z方向笔直地延伸的形态。因此,能够抑制设有多个散热鳍片16的区域中的上升气流300的流动被散热鳍片16妨碍。
即,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中,多个发光元件22沿X方向排列设置成一列。而且,多个散热鳍片16沿X方向排列设置成一列。
因此,车辆用照明装置1可设为具有在水平方向上宽、在铅垂方向上窄的车辆用配光特性且提高散热性的。
图5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20a的示意平面图。
如图5所示,发光模块20a具有第1部分21a、第2部分21b、连接部25、发光元件22、控制元件23及控制元件24。
另外,第1部分21a及第2部分21b是将前述的基板21分割成两个部分而成的。
第1部分21a是与前述的基板21同样地,设在载置部15的面15b上。第1部分21a呈平板状。第1部分21a具有贯穿厚度方向的孔21a1。孔21a1可设在第1部分21a的中央。孔21a1的尺寸大于第2部分21b的外形尺寸。而且,在第1部分21a的表面设有配线图案26。
发光元件22以外的要素,例如控制元件23、控制元件24及未图示的下拉电阻等可设在第1部分21a。控制元件23、控制元件24及未图示的下拉电阻等是与第1部分21a的表面所设的配线图案26电连接。而且,多个供电端子31电连接于第1部分21a的表面所设的配线图案26。而且,也可设置覆盖配线图案26或膜状电阻器等的包覆部。包覆部例如可采用包含玻璃材料的。而且,第1部分21a既可为单层,也可为多层。
第2部分21b是与前述的基板21同样地,设在载置部15的面15b上。第2部分21b呈平板状。第2部分21b被设在孔21a1的内部。第2部分21b既可与第1部分21a接触,也可在第2部分21b与第1部分21a之间存在间隙。而且,在第2部分21b的表面设有配线图案26。
多个发光元件22被设在第2部分21b上。多个发光元件22是与第2部分21b的表面所设的配线图案26电连接。
另外,在发光元件22通过COB来安装的情况下,可将芯片状的发光元件22、电连接发光元件22与配线图案26的配线、包围发光元件22和配线的框状构件、及设在框状构件内部的密封部等设置于第2部分21b上。而且,也可设置覆盖配线图案26等的包覆部。包覆部例如可采用包含玻璃材料的。而且,第2部分21b既可为单层,也可为多层。
连接部25将第1部分21a的表面所设的配线图案26与第2部分21b的表面所设的配线图案26电连接。因此,供电端子31经由第1部分21a的表面所设的配线图案26、连接部25及第2部分21b的表面所设的配线图案26来与发光元件22电连接。
连接部25的形式并无特别限定。连接部25例如可采用经焊接的配线构件、具有连接器的配线构件、使用打线接合(wire bonding)法而连接的配线等。
此处,若使用导热率高的材料来形成第1部分21a及第2部分21b,则能够提高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散热性。然而,一般而言,导热率高的材料价格昂贵。因此,若使用导热率高的材料来形成第1部分21a及第2部分21b,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制造成本有可能增大。
此时,发光元件22以外的要素(例如控制元件23、控制元件24及下拉电阻等)中的发热量明显少于发光元件22中的发热量。而且,即使发光元件22以外的要素的温度稍许上升,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功能下降的可能性也小。因此,第1部分21a的导热率可低于第2部分21b的导热率。
一般而言,导热率低的材料较之导热率高的材料而廉价。而且,第2部分21b的面积小于第1部分21a的面积。因此,若使面积小的第2部分21b由导热率高的材料(昂贵的材料)形成,而使面积大的第1部分21a由廉价的材料(导热率低的材料)形成,则能够实现散热性的提高与制造成本的降低。
此时,第1部分21a可由导热率为0.4W/(mk)以上且24W/(mk)以下的材料所形成。第1部分21a例如可由酚醛纸、环氧玻璃、高导热性树脂、氧化铝、以绝缘性材料来包覆金属板表面的等所形成。
第2部分21b可由导热率为1W/(mk)以上且170W/(mk)以下的材料所形成。第2部分21b例如可由高导热性树脂、氧化铝、以绝缘性材料来包覆金属板表面的、氮化硅、氮化铝等所形成。
图6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安装部11、绝缘部13及载置部15的示意剖面图。
如图6所示,可在安装部11的内侧面(内壁)设置凸部11b。可在载置部15的外侧面(外壁)的、与凸部11b对应的位置设置凹部15c。凹部15c可采用适合于凸部11b的。如此,能够提高安装部11与载置部15之间的脱离强度。另外,也可在安装部11的内侧面(内壁)设置凹部,而在载置部15的外侧面(外壁)设置凸部。
可在绝缘部13的内侧面(内壁)设置凸部13b。可在载置部15的外侧面(外壁)的、与凸部13b对应的位置设置凹部15d。凹部15d可采用适合于凸部13b的。如此,能够提高绝缘部13与载置部15之间的脱离强度。另外,也可在绝缘部13的内侧面(内壁)设置凹部,而在载置部15的外侧面(外壁)设置凸部。
凸部11b、凹部15c、凸部13b及凹部15d的数量、配设位置、形状、大小等并不限定于例示的,可进行适当变更。例如,凸部11b既可在安装部11的内侧面(内壁)连续地设置,也可局部地设置。凸部13b既可在绝缘部13的内侧面(内壁)连续地设置,也可局部地设置。凹部15c及凹部15d既可在载置部15的外侧面(外壁)连续地设置,也可局部地设置。而且,凸部11b及凸部13b也可一体地设置。凹部15c及凹部15d也可一体地设置。
而且,凸部11b与凸部13b的配设位置、形状、大小等既可相同,也可不同。凹部15c与凹部15d的配设位置、形状、大小等既可相同,也可不同。
此处,例如也可认为形成具有凸部11b的安装部11与具有凹部15c的载置部15,当将载置部15插入至安装部11时,使凸部11b嵌合至凹部15c。但是,如此就无法使凸部11b(凹部15c)的高度尺寸(突出尺寸)太大。而且,凸部11b(凹部15c)的剖面形状也将限定于具有斜面的等。因此,安装部11与载置部15之间的接合强度有可能产生一定的界限。而且,若使凸部11b嵌合于凹部15c,则安装部11与载置部15之间需要间隙,因此有可能产生晃动。
此时,若使收纳部10a与散热部10b一体成型而形成灯座10,则可同时形成适合于凹部15c的凸部11b。一体成型例如可使用嵌入成型法来进行。另外,也可使用嵌入成型法来使收纳部10a、散热部10b及供电端子31一体成型。
若使收纳部10a与散热部10b一体成型,则凸部11b(凹部15c)的高度尺寸或剖面形状将无限制,因此能够使收纳部10a与散热部10b之间的接合强度处于所需的范围内。而且,也能够消除收纳部10a与散热部10b之间的晃动。
接下来例示车辆用灯具100。
另外,以下,作为一例,对车辆用灯具100为设在汽车中的前组合灯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车辆用灯具100并不限定于设在汽车中的前组合灯。车辆用灯具100只要是设在汽车或轨道车辆等中的车辆用灯具即可。
图7是用于例示车辆用灯具100的示意局部剖面图。
如图7所示,在车辆用灯具100中,设有车辆用照明装置1、框体101、罩(cover)102、光学要素部103、密封构件104及连接器105。
框体101呈其中一个端部侧开口的箱状。框体101例如可由不透光的树脂等所形成。在框体101的底面,设有供安装部11的设有卡销12的部分插入的安装孔101a。在安装孔101a的周缘,设有供设于安装部11的卡销12插入的凹部。另外,例示了在框体101上直接设置安装孔101a的情况,但也可将具有安装孔101a的安装构件设于框体101。
当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时,将安装部11的设有卡销12的部分插入安装孔101a内,并使车辆用照明装置1旋转。于是,卡销12被保持在安装孔101a的周缘所设的凹部。此种安装方法被称作旋锁。
当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时,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沿图1中例示的方向进行安装。
即,多个发光元件22沿X方向(水平方向)排列成一列。因此,能够获得在水平方向上宽、在铅垂方向上窄的车辆用配光特性。
而且,多个供电端子31沿Z方向(铅垂方向)排列成一列。多个散热鳍片16沿X方向(水平方向)排列成一列。散热鳍片16具有沿Z方向(铅垂方向)笔直地延伸的形态。因此,能够抑制设有多个散热鳍片16的区域中的上升气流300的流动被凸部17、连接器105、散热鳍片16妨碍。
如此,车辆用照明装置1可设为具有在水平方向上宽、在铅垂方向上窄的车辆用配光特性且提高散热性的。
罩102是以封闭框体101的开口的方式设置。罩102可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等所形成。罩102也可采用具有透镜(lens)等的功能的。
从车辆用照明装置1出射的光入射至光学要素部103。光学要素部103进行从车辆用照明装置1出射的光的反射、扩散、导光、聚光、规定配光图案的形成等。
例如,图7中例示的光学要素部103为反射体。此时,光学要素部103对从车辆用照明装置1出射的光进行反射,以形成规定的配光图案。在光学要素部103为反射体的情况下,光学要素部103能以与安装孔101a的中心轴成同心的方式而设于框体101的内部。
密封构件104被设在凸缘14与框体101之间。密封构件104可采用呈环状的。密封构件104可由橡胶或硅酮(silicone)树脂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所形成。
当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时,密封构件104被夹在凸缘14与框体101之间。因此,通过密封构件104,框体101的内部空间被密闭。而且,如上所述,安装部11与凸缘14之间的界面由密封构件104予以密封。而且,借助密封构件104的弹性力,卡销12被按压至框体101。因此,能够抑制车辆用照明装置1从框体101脱离。
连接器105嵌合于露出至孔17b内部的多个供电端子31的端部。未图示的电源等电连接于连接器105。因此,通过将连接器105嵌合至供电端子31的端部,从而未图示的电源等与发光元件22电连接。
而且,连接器105具有阶差部分。并且,密封构件105a被安装于阶差部分(参照图3)。密封构件105a是为了防止水浸入孔17b的内部而设置。当具有密封构件105a的连接器105被插入至孔17b时,孔17b被密闭以成为水密。
密封构件105a可采用呈环状的。密封构件105a可由橡胶或硅酮树脂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所形成。连接器105例如也可使用粘合剂等接合至灯座10侧的要素。
以上,例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仅为例示,并不意图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的各种形态来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等。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包含在实用新型的范围或主旨内,并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及其均等的范围内。而且,前述的各实施方式可相互组合来实施。

Claims (5)

1.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置部;
基板,设在所述载置部的其中一个端部侧;
多个发光元件,电连接于所述基板表面所设的配线图案,且沿第1方向排列设置成一列;以及
多个供电端子,电连接于所述基板表面所设的所述配线图案,且沿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排列设置成一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方向是将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安装于车辆用灯具时成为水平方向的方向,
所述第2方向是将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安装于车辆用灯具时成为铅垂方向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散热鳍片,设在所述载置部的设有所述基板的一侧的相反侧,且沿所述第1方向排列设置成一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鳍片呈平板状,且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包括:
第1部分,具有贯穿厚度方向的孔,设有供多个所述供电端子电连接的所述配线图案;以及
第2部分,设在所述第1部分的孔的内部,具有比所述第1部分高的导热率,且设有供多个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的所述配线图案。
CN201621167862.4U 2015-11-25 2016-10-26 车辆用照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3474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29359 2015-11-25
JP2015-229359 2015-11-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34746U true CN206234746U (zh) 2017-06-09

Family

ID=58982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6786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34746U (zh) 2015-11-25 2016-10-26 车辆用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3474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1675A (zh) * 2018-07-02 2020-01-10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灯具单元及车辆用灯具以及灯具单元制造方法
CN111213007A (zh) * 2017-10-20 2020-05-29 惠伦工程公司 具有水管理配合接口的模块化壳体
CN111503548A (zh) * 2020-04-29 2020-08-07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灯头结构及灯具
CN112984451A (zh) * 2019-12-02 2021-06-18 Sl株式会社 车辆用灯具以及组装车辆用灯具的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3007A (zh) * 2017-10-20 2020-05-29 惠伦工程公司 具有水管理配合接口的模块化壳体
CN110671675A (zh) * 2018-07-02 2020-01-10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灯具单元及车辆用灯具以及灯具单元制造方法
CN110671675B (zh) * 2018-07-02 2022-01-04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灯具单元及车辆用灯具以及灯具单元制造方法
CN112984451A (zh) * 2019-12-02 2021-06-18 Sl株式会社 车辆用灯具以及组装车辆用灯具的方法
CN112984451B (zh) * 2019-12-02 2024-01-19 Sl株式会社 车辆用灯具以及组装车辆用灯具的方法
CN111503548A (zh) * 2020-04-29 2020-08-07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灯头结构及灯具
CN111503548B (zh) * 2020-04-29 2023-04-14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灯头结构及灯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22622B2 (ja) ローアンドハイビームledランプ
KR101695060B1 (ko) 광원 유닛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차량용 전조등
CN205859836U (zh) 车辆用发光装置、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CN206708912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CN206234746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
CN208750635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CN204611579U (zh) 发光装置及车辆用照明装置
CN207962514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CN206958836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US10465898B2 (e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 and vehicle lamp
CN105493281A (zh) 将led裸片与引线框架带的接合
CN205402575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EP3587908A1 (en) Vehicle luminaire and vehicle lamp device
CN106560652B (zh) 车辆用灯具
CN209341137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CN207298779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CN209524440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EP3575678B1 (en) Vehicle luminaire and vehicle lamp device
CN107062114B (zh) 灯具及其制造方法
JP2014235874A (j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車両用前照灯
CN206433222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JP6536327B2 (ja) 車両用灯具
JP6656578B2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及び車両用灯具
CN110118338A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车辆用灯具及灯座的制造方法
KR102310797B1 (ko) 로우 및 하이 빔 led 램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