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25920U - 护线卡和护线卡组件 - Google Patents

护线卡和护线卡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25920U
CN206225920U CN201621167198.3U CN201621167198U CN206225920U CN 206225920 U CN206225920 U CN 206225920U CN 201621167198 U CN201621167198 U CN 201621167198U CN 206225920 U CN206225920 U CN 2062259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protecting
protecting clip
supporting plate
leg
installati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671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骆福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671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259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259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2592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护线卡和护线卡组件,其中,护线卡包括本体、限位部、插接安装部以及卡接安装部;所述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脚,以及连接两个支脚的连接部,所述两个支脚和连接部共同围设形成一个设有开口的安装孔;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支脚上且向所述安装孔内延伸;所述插接安装部凸设于所述连接部的背向所述开口的一侧,用以与所述支撑板的插接孔插接连接;所述卡接安装部设于所述支脚的背向所述安装孔一侧,用以与所述支撑板的让位缺口的边沿卡合固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提高护线卡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护线卡和护线卡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护线卡和护线卡组件。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空调外机上,内外机连接、通讯线及电源线均需要利用护线卡固定。现有的护线卡均只有一种安装结构,安装时只能与特定的支撑板配合,无法适用于不同的安装环境,通用性差,利用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护线卡,旨在提高护线卡的通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护线卡包括本体、限位部、插接安装部以及卡接安装部;所述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脚,以及连接两个支脚的连接部,所述两个支脚和连接部共同围设形成一个设有开口的安装孔;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支脚上且向所述安装孔内延伸;所述插接安装部凸设于所述连接部的背向所述开口的一侧,用以与所述支撑板的插接孔插接连接;所述卡接安装部设于所述支脚的背向所述安装孔一侧,用以与所述支撑板的让位缺口的边沿卡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插接安装部包括与连接部相连的安装柱,以及设于所述安装柱远离所述连接部一端的弹性防退部,所述安装柱用以安装于所述插接孔中,所述弹性防退部用以抵靠所述支撑板背向所述本体的板面。
优选地,所述插接安装部还包括环绕所述安装柱设置的多个弹性抵靠部,所述弹性抵靠部用以抵靠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本体的板面。
优选地,所述卡接安装部包括设于所述支脚上的第一导向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卡接安装部还包括设于所述支脚背向所述安装孔的一侧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两端与所述支脚相连,所述弹性片的中部朝向远离支脚的方向外凸设置;所述弹性片背向所述支脚的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安装槽对接的第二导向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支脚对应所述弹性片的位置设有镂空部。
优选地,两个所述支脚上分别设有一所述限位部,两个所述支脚上的所述限位部相对设置,所述限位部包括自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安装孔内部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所述第一挡片和所述第二挡片自所述支脚延伸至所述安装孔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还包括设于第二挡片背向所述第一挡片一侧的第一支撑条,所述第一挡片与所述第二挡片通过第二支撑条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护线卡组件,包括支撑板和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的护线卡,所述护线卡包括本体、限位部、插接安装部以及卡接安装部;所述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脚,以及连接两个支脚的连接部,所述两个支脚和连接部共同围设形成一个设有开口的安装孔;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支脚上且向所述安装孔内延伸;所述插接安装部凸设于所述连接部的背向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卡接安装部设于所述支脚的背向所述安装孔一侧;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插接孔,所述护线卡的插接安装部插入所述插接孔中,以将所述护线卡垂直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护线卡组件,包括支撑板和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的护线卡,所述护线卡包括本体、限位部、插接安装部以及卡接安装部;所述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脚,以及连接两个支脚的连接部,所述两个支脚和连接部共同围设形成一个设有开口的安装孔;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支脚上且向所述安装孔内延伸;所述插接安装部凸设于所述连接部的背向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卡接安装部设于所述支脚的背向所述安装孔一侧;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护线卡的外轮廓开设有让位缺口,所述护线卡设于所述让位缺口中且所述卡接安装部与所述让位缺口的边沿卡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设置了插接安装部和卡接安装部,其中插接安装部可以与所述支撑板的插接孔插接连接,以将护线卡垂直安装到支撑板上,卡接安装部可以与所述支撑板的让位缺口的边沿卡合固定,以将护线卡沿平行于支撑板的方向安装到支撑板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护线卡可以与不同的支撑板配合安装,针对不同的安装环境选取不同的安装方式和方向,通用性得到的较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护线卡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护线卡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护线卡组件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护线卡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护线卡组件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护线卡 200或200’ 支撑板
300 线体 110 本体
120 限位部 130 插接安装部
140 卡接安装部 111 支脚
112 连接部 113 安装孔
114 镂空部 121 第一挡片
122 第二挡片 123 第一支撑条
124 第二支撑条 131 安装柱
132 弹性防退部 133 弹性抵靠部
141 第一导向安装槽 142 弹性片
143 第二导向安装槽 210 插接孔
220 让位缺口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护线卡,能够采用不同方式与支撑板配合安装。
请参阅图1,其中带箭头的线指示的是空间(例如孔、腔、槽)或者面,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护线卡100包括本体110、限位部120、插接安装部130以及卡接安装部140;所述本体1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脚111,以及连接两个支脚111的连接部112,所述两个支脚111和连接部112共同围设形成一个设有开口的安装孔113;所述限位部120设于所述支脚111上且向所述安装孔113内延伸;所述插接安装部130凸设于所述连接部112的背向所述开口的一侧,用以与所述支撑板200的插接孔210(请参阅图2)插接连接;所述卡接安装部140设于所述支脚111的背向所述安装孔113一侧,用以与所述支撑板200的让位缺口220(请参阅图4)的边沿卡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设置了插接安装部130和卡接安装部140,其中插接安装部130可以与所述支撑板200的插接孔210插接连接,以将护线卡100垂直安装到支撑板200上,卡接安装部140可以与所述支撑板200的让位缺口220的边沿卡合固定,以将护线卡100沿平行于支撑板200的方向安装到支撑板200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护线卡100可以与不同的支撑板200配合安装,针对不同的安装环境选取不同的安装方式和方向,通用性得到的较大的提高。
所述本体110的连接部112呈弧形设置,以使得本体110整体大致呈U形,安装孔113位于本体110的中部,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护线卡100沿上下方向布置时,其中安装孔113的开口朝上,本体110的两个支脚111沿上下方向延伸,本体110的内壁面且邻近安装孔113的开口处设有限位部120,限位部120部分封堵该开口以形成用于安装线体300的入线口,线体300可以从入线口进入安装孔113,而当线体300设在安装孔113内时,限位部120可以避免线体300从开口处滑出,从而起到固定、保护线体300的作用。护线卡100可以是塑料材质或者是金属材质,既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方便装配到钣金支撑板或塑料支撑板中,同时也方便线体300的卡入,且可以防止线体300的脱出。
插接安装部130用于与所述支撑板200的插接孔210插接连接,插接安装部130和插接孔210能够互相配合实现护线卡100和支撑板200的固定,即可以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例如:插接安装部130呈柱状,其和插接孔210过盈配合实现插接固定;请进一步参阅图1并结合图2进行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插接安装部130包括与连接部112相连的安装柱131,以及设于所述安装柱131远离所述连接部112一端的弹性防退部132,插接安装部130与插接孔210配合时,所述安装柱131安装于所述插接孔210中,所述弹性防退部132抵靠于所述支撑板200背向所述本体110的板面。弹性防退部132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后弹性防退部132可以从插接孔210穿过,恢复形变后,弹性防退部132具有限位作用,能够防止插接安装部130从插接孔210中滑出,为了使得弹性防退部132具有较好的弹性,可以在弹性防退部132的中间设置掏空结构,从而方便护线卡100的装配和取出。为了使得护线卡100在插接安装后更可靠和稳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安装部130还包括环绕所述安装柱131设置的多个弹性抵靠部133,插接安装部130与插接孔210配合时,所述安装柱131安装于所述插接孔210中,所述弹性防退部132抵靠于所述支撑板200背向所述本体110的板面,所述弹性抵靠部133抵靠所述支撑板200朝向所述本体110的板面,此时,弹性抵靠部133和弹性防退部132分别抵靠支撑板200的两个板面,从而夹紧支撑板200,能够防止护线卡100和支撑板200发生相对移动,提高护线卡100的安装可靠性。弹性抵靠部133的具体个数和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弹性抵靠部133可以为橡胶材质的凸起;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抵靠部133的数量为2个,两个弹性抵靠部133呈条形设置与安装柱131的两侧,弹性抵靠部133由靠近本体110的一端至远离本体110的一端朝向远离安装柱131的方向倾斜,即,两个弹性抵靠部133整体大致呈“八”字型设置;在弹性抵靠部133受力时,其倾斜度可以发生改变。
卡接安装部140用于与所述支撑板200的让位缺口220的边沿卡合固定,以将护线卡100沿平行于支撑板200的方向安装到支撑板200上。请进一步参阅图1并结合图4进行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安装部140包括设于所述支脚111上的第一导向安装槽141。第一导向安装槽141形成凹形导轨结构,让位缺口220的边沿可以滑入凹形导轨中,实现护线卡100与支撑板200的卡合安装。在让位缺口220的尺寸误差较大时,护线卡100容易脱出,装配会不牢靠,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安装部140还包括设于所述支脚111背向所述安装孔113的一侧的弹性片142;所述弹性片142的两端与所述支脚111相连,所述弹性片142的中部朝向远离支脚111的方向外凸设置;所述弹性片142背向所述支脚111的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安装槽141对接的第二导向安装槽143。通过设置弹性片142,并设置第二导向安装槽143,护线卡100与支撑板200卡合连接装配后,让位缺口220的边沿安装于第一导向安装槽141和第二导向安装槽143中,弹性片142形成弧形的凸出结构在支撑板200的挤压下产生形变,弹性片142的应力使得弹性片142紧密的顶靠让位缺口220的边沿,使护线卡100固定牢靠,无法脱出。为了增加弹性效果,所述支脚111对应所述弹性片142的位置设有镂空部114,通过设置镂空部114可以防止支脚111对弹性片142的运动产生阻碍,有利于保证弹性片142的弹性。
请进一步参阅图1,两个所述支脚111上分别设有一所述限位部120,两个所述支脚111上的所述限位部120相对设置,所述限位部120包括自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安装孔113内部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挡片121和第二挡片122,所述第一挡片121和所述第二挡片122自所述支脚111延伸至所述安装孔113的中部。第一挡片121和第二挡片122自固定端至自由端朝向背离开口的方向倾斜设置,且都具有弹性,两个第二挡片122的倾斜度大于第一挡片121的倾斜度,两个第一挡片121构成一个喇叭口状的结构,两个第二挡片122也构成一个喇叭口状的结构,方便线体300的导入;第一挡片121和第二挡片122之间形成一定的卡线空间,第二挡片与支脚111和连接部112之间形成另一卡线空间,可以分离固定住一部分线体300,且第一挡片121的自由端设有导向圆弧,防止卡线过程中割线,同时也方便线体300的卡入或取出;第二挡片122的自由端也设有导向圆弧,防止卡线过程中割线,同时也方便线体300的卡入或取出,第一挡片121和第二挡片122在弹性作用下,喇叭口型的入线口可变大,方便批量的线体300同时一起卡入,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了避免第一挡片121和第二挡片122变形而导致入线口变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120还包括设于第二挡片122背向所述第一挡片121一侧的第一支撑条123,所述第一挡片121与所述第二挡片122通过第二支撑条124相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条123可以防止第二挡片122过度形变,通过设置第二支撑条124可以防止第一挡片121过度形变;第一支撑条123也可以具有弹性特征,线体300装入安装孔113时,限位部120向安装孔113内发生形变,线体300安装完成后,第一支撑条123在弹性的作用下,顶起第二挡片122,限位部120恢复到原来状态,保证线体300不能从该入线口中脱出。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护线卡组件,该护线卡组件包括支撑板200和护线卡100,该护线卡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护线卡组件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在本实用新型护线卡组件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200上设有插接孔210,所述护线卡100的插接安装部130插入所述插接孔210中,以将所述护线卡100垂直安装于所述支撑板200上。
请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护线卡组件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200’对应所述护线卡100的外轮廓开设有让位缺口220,所述护线卡100设于所述让位缺口220中且所述卡接安装部140与所述让位缺口220的边沿卡合连接。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护线卡,能够与支撑板配合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线卡包括本体、限位部、插接安装部以及卡接安装部;
所述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脚,以及连接两个支脚的连接部,所述两个支脚和连接部共同围设形成一个设有开口的安装孔;
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支脚上且向所述安装孔内延伸;
所述插接安装部凸设于所述连接部的背向所述开口的一侧,用以与所述支撑板的插接孔插接连接;
所述卡接安装部设于所述支脚的背向所述安装孔一侧,用以与所述支撑板的让位缺口的边沿卡合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安装部包括与连接部相连的安装柱,以及设于所述安装柱远离所述连接部一端的弹性防退部,所述安装柱用以安装于所述插接孔中,所述弹性防退部用以抵靠所述支撑板背向所述本体的板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安装部还包括环绕所述安装柱设置的多个弹性抵靠部,所述弹性抵靠部用以抵靠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本体的板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安装部包括设于所述支脚上的第一导向安装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安装部还包括设于所述支脚背向所述安装孔的一侧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两端与所述支脚相连,所述弹性片的中部朝向远离支脚的方向外凸设置;所述弹性片背向所述支脚的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安装槽对接的第二导向安装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对应所述弹性片的位置设有镂空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线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脚上分别设有一所述限位部,两个所述支脚上的所述限位部相对设置,所述限位部包括自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安装孔内部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所述第一挡片和所述第二挡片自所述支脚延伸至所述安装孔的中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护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还包括设于第二挡片背向所述第一挡片一侧的第一支撑条,所述第一挡片与所述第二挡片通过第二支撑条相连接。
9.一种护线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和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的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护线卡;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插接孔,所述护线卡的插接安装部插入所述插接孔中,以将所述护线卡垂直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
10.一种护线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和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的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护线卡;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护线卡的外轮廓开设有让位缺口,所述护线卡设于所述让位缺口中且所述卡接安装部与所述让位缺口的边沿卡合连接。
CN201621167198.3U 2016-10-31 2016-10-31 护线卡和护线卡组件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2259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7198.3U CN206225920U (zh) 2016-10-31 2016-10-31 护线卡和护线卡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7198.3U CN206225920U (zh) 2016-10-31 2016-10-31 护线卡和护线卡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25920U true CN206225920U (zh) 2017-06-06

Family

ID=58788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67198.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225920U (zh) 2016-10-31 2016-10-31 护线卡和护线卡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2592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0168A (zh) * 2016-10-31 2017-01-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护线卡和护线卡组件
CN109436956A (zh) * 2018-11-26 2019-03-08 华研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主机箱体机构及收线方法
CN110797811A (zh) * 2019-11-05 2020-02-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同轴线固定结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0168A (zh) * 2016-10-31 2017-01-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护线卡和护线卡组件
CN109436956A (zh) * 2018-11-26 2019-03-08 华研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主机箱体机构及收线方法
CN109436956B (zh) * 2018-11-26 2024-04-30 华研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主机箱体机构及收线方法
CN110797811A (zh) * 2019-11-05 2020-02-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同轴线固定结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25920U (zh) 护线卡和护线卡组件
CN206574953U (zh) 电路板组件和移动终端
CN204078131U (zh) 电阻工型卧式编带
CN106300168B (zh) 护线卡和护线卡组件
CN208384163U (zh) 导光板安装组件和背光模组
CN206743412U (zh) 电视的pcb板装配结构及电视机
CN204887817U (zh) 电路板支撑部件
CN205881350U (zh) 用于显示装置的背光段工装板
CN215072779U (zh) 多系统间数据交换的装置
CN204149981U (zh) 紧固型汽车前格栅
CN205752629U (zh) 电连接器
CN201059392Y (zh) 塑料电缆桥架的拐角连接件
CN207236500U (zh) 一种门柜的上下连接件
CN206098936U (zh) 接线端子和家用电器
CN203813367U (zh) 一种组合式出线箱底盒
CN210622074U (zh) 一种天花吊顶侧板系统
CN106760240A (zh) 一种屋顶板及其连接方法
CN207657754U (zh) 一种汽车线缆连接用机芯连接片
CN205349971U (zh) 一种固定卡扣及汽车
CN218406014U (zh) 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吊顶收口线条的收口结构
CN220890688U (zh) 一种立柱连接总成
CN209712162U (zh) 一种柜体底板防水条
CN217145873U (zh) 一种线束连接组件及车辆
CN210118922U (zh) 一种密封连接件及新风换气机
CN220034968U (zh) 用于连接洗衣机和干衣机的连接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1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