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25362U - 图像传感器模组 - Google Patents

图像传感器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25362U
CN206225362U CN201621067005.7U CN201621067005U CN206225362U CN 206225362 U CN206225362 U CN 206225362U CN 201621067005 U CN201621067005 U CN 201621067005U CN 206225362 U CN206225362 U CN 206225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sensor module
imageing sensor
companion
packaged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670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文辉
吕军
王邦旭
赖芳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eyang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KEYA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KEYA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KEYA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670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253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25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253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图像传感器模组,包括:图像传感芯片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图像传感芯片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由塑封材料封装为一个芯片封装体,图像传感芯片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的电路面朝向同一方向,其中图像传感芯片包括图像传感单元,以及设置在图像传感单元入光面上方的封装玻璃,芯片封装体正面形成与封装玻璃对应的通光孔,封装玻璃的入光面边缘与塑封材料接触处形成有嵌合结构;芯片封装体的背面形成有与图像传感芯片的焊垫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的焊垫电连接的重布线图形,该重布线图形上形成有多个凸点;镜头支架,安装在芯片封装体的正面,且镜头支架上固定有镜头组。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图像传感器模组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图像传感器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图像传感器模组。
背景技术
图像传感芯片是一种能够感受外部光线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的半导体器件装置。在图像传感器芯片制作完成后,首先对图像传感芯片进行一系列封装工艺,然后安装镜座支架和镜头,形成一个图像传感器模组。图像传感器模组主要用于手机摄像头、数码相机、汽车图像和儿童玩具等电子设备。
现有的图像传感芯片封装方法主要为COB(Chip On Board)封装,将裸芯片用导电或非导电胶贴附在互联基板上,然后进行引线键合实现其电气连接。现有技术的图像传感器封装方法只是将单个图像传感芯片封装,而图像传感器模组还包括很多外围辅助芯片,诸如图像处理芯片、中央处理芯片和驱动芯片等,这些芯片需要贴附在软硬结合板上,但是这样的结构存在以下缺点:
软硬结合板有一定的柔性,因此,软硬结合板在发生弯折和碰撞时,贴附在其上的元器件容易焊点断裂,使得图像传感器模组的可靠性降低;而且,软硬结合板要贴附外围辅助芯片,势必会增加软硬结合板的层数,布线难度也会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图像传感器模组,以解决现有图像传感器模组存在的问题,提高图像传感器模组的可靠性,降低布线难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传感器模组,包括:
图像传感芯片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该图像传感芯片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由塑封材料封装为一个芯片封装体,并且图像传感芯片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的电路面朝向同一方向,其中图像传感芯片包括图像传感单元,以及设置在该图像传感单元入光面上方的封装玻璃,芯片封装体正面形成与封装玻璃对应的通光孔,封装玻璃的入光面边缘与塑封材料接触处形成有嵌合结构;
芯片封装体的背面形成有与图像传感芯片的焊垫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的焊垫电连接的重布线图形,该重布线图形上形成有多个凸点;
镜头支架,安装在芯片封装体的正面,且该镜头支架上固定有镜头组,镜头组包括至少一个光学膜片。
可选地,嵌合结构连续的分布在封装玻璃的入光面边缘;
或者,嵌合结构包括多个嵌合单元,以使嵌合结构断续分布在封装玻璃的入光面边缘。
可选地,嵌合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台阶,以使封装玻璃的厚度由封装玻璃的中心向边缘逐渐减小。
可选地,嵌合结构的台阶上设置有与边缘平行的凸条。
可选地,塑封材料延伸到嵌合结构的台阶上,或者,塑封材料延伸到封装玻璃的厚度最大处。
可选地,封装玻璃为红外滤光玻璃;
或者,镜头组中的至少一个光学膜片为红外滤光光学膜片;
或者,镜头组与封装玻璃之间设置有红外滤光光学膜片,该红外滤光光学膜片固定在镜头支架上。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还包括:
第二辅助芯片,该第二辅助芯片贴附在芯片封装体的正面,其中,芯片封装体上设置有贯穿的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导线,导线的第一端与第二辅助芯片的焊垫电连接,导线的第二端延伸至芯片封装体的背面;
芯片封装体的背面形成有与图像传感芯片的焊垫、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的焊垫和导线的第二端的焊垫电连接的重布线图形,该重布线图形上形成有多个凸点。
可选地,第一辅助芯片和第二辅助芯片包括图像处理芯片、中央处理芯片、镜头组驱动芯片和被动元器件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传感器模组,该图像传感器模组通过将图像传感芯片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封装为一个芯片封装体,实现了图像传感芯片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的系统级封装,有效避免了辅助芯片的焊垫断裂,减少了辅助芯片的布线层数,降低了布线难度,并且图像传感模组封装玻璃的入光面边缘与塑封材料接触处形成有嵌合结构,提高了图像传感模组的机械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嵌合结构的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嵌合结构的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7a至图7s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图像传感芯片制作方法的工序步骤图;
图8a至图8l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芯片封装体制作方法的工序步骤图;
图9a至图9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的组装工序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汽车行驶记录仪和儿童玩具等电子设备。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包括:
图像传感芯片110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120,图像传感芯片110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120由塑封材料101封装为一个芯片封装体100,并且图像传感芯片110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120的电路面朝向同一方向,其中图像传感芯片110包括图像传感单元111,以及设置在图像传感单元111入光面上方的封装玻璃112,芯片封装体100正面形成与封装玻璃112对应的通光孔102,封装玻璃112的入光面边缘与塑封材料接触处形成有嵌合结构103;
芯片封装体100的背面形成有与图像传感芯片110的焊垫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120的焊垫电连接的重布线图形,该重布线图形上形成有多个凸点104;
镜头支架130,安装在芯片封装体100的正面,且镜头支架130上固定有镜头组140,镜头组140包括至少一个光学膜片。
光学膜片141可以是光学膜片,或者树脂塑料片。
塑封是以塑料代替金属、玻璃、陶瓷等包封电子元件的一种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中,图像传感芯片110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120由塑封材料101封装为一个芯片封装体100,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图像传感器模组在受到外部作用力时,其外围的辅助芯片发生焊垫断裂的情况。
可选地,塑封材料可以是环氧塑封料,本实施例提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通过塑封工艺将图像传感芯片110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120封装为一个芯片封装体100,实现系统级封装,其中,芯片封装体100内的图像传感芯片110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120是以二维方式平铺,其电路面朝向同一方向。优选地,图像传感芯片110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120的电路面的焊垫可以在同一平面上,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在芯片封装体100的背面进行重布线工艺。由于至少一个辅助芯片120被塑封在芯片封装体100中,与图像传感芯片110同时进行重布线,因此减少了布线层数,降低了布线难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中,图像传感芯片110包括图像传感单元111,以及设置在该图像传感单元111入光面上方的封装玻璃112,其中,芯片封装体100正面形成与封装玻璃对应的通光孔102。示例性地,该通光孔102由塑封材料101覆盖在封装玻璃112的入光面边缘形成,使得外部光线透过封装玻璃112照射在图像传感单元111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中,在封装玻璃112的入光面边缘与塑封材料101接触处形成嵌合结构103,使得塑封层牢牢抓住封装玻璃112,提高图像传感器模组的机械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图像传感器模组,该图像传感器模组通过将图像传感芯片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封装为一个芯片封装体,实现了图像传感芯片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的系统级封装,有效避免了辅助芯片的焊垫断裂,减少了辅助芯片的布线层数,降低了布线难度,并且图像传感模组封装玻璃的入光面边缘与塑封材料接触处形成有嵌合结构,提高了图像传感模组的机械可靠性。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嵌合结构的平面图。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中,嵌合结构103连续的分布在封装玻璃112的入光面边缘。
可选地,通过切割或者气体蚀刻方式在封装玻璃112的入光面边缘开出整条沟槽以形成嵌合结构103,使得塑封材料牢牢抓住封装玻璃112,提高了图像传感器模组的机械可靠性。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嵌合结构的平面图。可选地,如图3所示,嵌合结构103包括多个嵌合单元103a,以使嵌合结构103断续分布在封装玻璃112的入光面边缘。
可选地,通过切割或者气体蚀刻方式在封装玻璃112的入光面边缘开出间断的沟槽以形成嵌合结构103,使得塑封材料牢牢抓住封装玻璃112,提高了图像传感器模组的机械可靠性。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中,可选地,嵌合结构103包括至少一个台阶103b,以使封装玻璃112的厚度由封装玻璃112的中心向边缘逐渐减小。
可选地,台阶103b上设置有与封装玻璃112的入光面边缘平行的凸条103c。
其中,可以在全部,或者一个或多个台阶103b上设置凸条103c,对凸条103c的截面形状不做限制。
可选地,塑封材料101延伸至台阶103b上,或者,塑封材料101延伸至封装玻璃112的厚度最大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传感器模组,该图像传感器模组封装玻璃的入光面边缘与塑封材料接触处形成有嵌合结构,该嵌合结构连续或者断续地分布在封装玻璃的入光面边缘,或者包括至少一个台阶,台阶上设置有与边缘平行的凸条,该嵌合结构使得塑封材料牢牢地抓住封装玻璃,提高了图像传感模组的机械可靠性。
实施例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还包括:
第二辅助芯片150,该第二辅助芯片150贴附在芯片封装体100的正面,其中,芯片封装体100上设置有贯穿的通孔151,通孔151内设置有导线152,导线152的第一端与第二辅助芯片150的焊垫电连接,导线152的第二端延伸至芯片封装体100的背面。
芯片封装体100的背面形成有与图像传感芯片110的焊垫、至少一个第一辅助120芯片的焊垫和导线152的第二端的焊垫电连接的重布线图形,该重布线图形上形成有多个凸点104。
本实施例提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中,有至少一个第二辅助芯片150贴附在芯片封装体100的正面,解决了第一辅助芯片120数量过多时,芯片封装体100背面放不下的问题。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还包括软硬结合板160,其中,软硬结合板160包括导电线路层,以及设置在该软硬结合板160正面上的多个焊垫,多个焊垫分别与芯片封装体100背面的重布线图形上的多个凸点104电连接。
软硬结合板,即柔性线路板(FPC)与硬性线路板(PCB),经过压合等工序,按相关工艺要求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FPC特性与PCB特性的线路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贴附在软硬结合板160上,软硬结合板160既有一定的挠性区域,也有一定的刚性区域,有助于节省图像传感器模组内部空间,提高图像传感器模组性能。
可选地,软硬结合板160背面设置有补强钢板170。
为了过滤红外光,提高图像传感器的成像品质,一般在图像传感器模组中设置红外滤光光学膜片。红外滤光光学膜片在图像传感器模组中的位置不做限定,可选地,镜头组140与封装玻璃112之间设置有红外滤光光学膜片180,该红外滤光光学膜片180固定在镜头支架130上。
可选地,封装玻璃112为红外滤光玻璃,或者,镜头组140中的至少一个光学膜片141为红外滤光光学膜片。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辅助芯片120和第二辅助芯片150可以包括图像处理芯片、中央处理芯片、镜头组驱动芯片和被动元器件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被动器件包括电容、电阻和电感等。
可选地,图像传感单元111与封装玻璃112由胶水键合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图像传感器模组,该图像传感器模组通过将图像传感芯片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封装为一个芯片封装体,并在芯片封装体的正面贴附至少一个第二辅助芯片,然后贴附在软硬结合板上,节省了图像传感器模组内部空间,实现了图像传感芯片、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和至少一个第二辅助芯片的系统级封装,有效避免了辅助芯片的焊垫断裂,提高了图像传感模组的可靠性,同时减少了辅助芯片的布线层数,降低了布线难度。
实施例四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的制作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传感器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
S110、将图像传感芯片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由塑封材料封装为一个芯片封装体,该图像传感芯片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的电路面朝向同一方向,其中图像传感芯片包括图像传感单元,以及设置在图像传感单元入光面上方的封装玻璃,在芯片封装体正面形成与所述封装玻璃对应的通光孔,在封装玻璃的入光面边缘与塑封材料接触处形成嵌合结构;
S120、在芯片封装体的背面形成与图像传感芯片的焊垫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的焊垫电连接的重布线图形,该重布线图形上形成有多个凸点;
S130、在芯片封装体的正面安装镜头支架,镜头支架上固定有镜头组,镜头组包括至少一个光学膜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图像传感器模组的制作方法,通过将图像传感芯片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封装为一个芯片封装体,实现了图像传感芯片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的系统级封装,有效避免了辅助芯片的焊垫断裂,减少了辅助芯片的布线层数,降低了布线难度,并且图像传感模组封装玻璃的入光面边缘与塑封材料接触处形成有嵌合结构,提高了图像传感模组的机械可靠性。
实施例五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图像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可以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制作图像传感芯片。
图7a至图7s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图像传感芯片制作方法的工序步骤图。如图7a所示,提供图像传感晶圆,该图像传感晶圆包括多个图像传感单元111,即图像传感晶圆上的小格子,每个图像传感单元111都完全相同。为了下文表述方便,取其中两个进行剖面图文介绍。
如图7b所示,提供封装玻璃112,为了作图方便,图7b中的虚线表示对称。
可选地,封装玻璃112可以为普通玻璃,也可以为红外滤光玻璃,红外滤光玻璃的作用是过滤红外光,提高图像传感器的成像品质。
如图7c所示,在封装玻璃112上形成围坝113,用以和图像传感单元111压合时形成空腔。
如图7d所示,将封装玻璃112和图像传感单元111键合为一体,可选地,该封装玻璃112和图像传感单元111由胶水键合为一体。
如图7e所示,在图像传感单元111背面进行减薄,以便使产品厚度降低,同时减低硅通孔工艺的难度和时间。
如图7f和图7g所示,其中图7g为图7f圆圈处的局部放大图,在图像传感单元111背面制作硅通孔114,可选地,采用干法蚀刻工艺制作硅通孔114。在该硅通孔114底部暴露出晶圆焊盘115。
如图7h和图7i所示,其中图7i为图7g圆圈处的局部放大图,在图像传感单元111背面沉积绝缘层116,用以将后续工艺与硅通孔114电绝缘开。可选地,采用喷涂工艺沉积绝缘层116。
如图7j和图7k所示,其中图7k为图7j圆圈处的局部放大图,将硅通孔114底部的晶圆焊盘115的金属层暴露出来,可选地,采用激光钻孔技术。
如图7l和图7m所示,其中图7m为图7l圆圈处的局部放大图,在绝缘层116上沉积金属层117,用于连接晶圆焊盘115。并对金属层117进行增厚,使其达到需求的厚度。可选地,通过磁控溅射、蒸镀等方式沉积种子层金属,并在种子层金属上电镀金属,以实现金属增厚。
如图7n和图7o所示,其中图7o为图7n圆圈处的局部放大图,在金属层117上涂布光刻胶118进行光刻工艺。可选地,通过涂布工艺旋涂光刻胶118,并进行曝光显影,将需要保留的金属层117用光刻胶118覆盖起来。
如图7p和图7q所示,其中图7q为图7p圆圈处的局部放大图,通过蚀刻工艺去除多余的金属层,以形成图像传感单元111的焊垫117a,并去除光刻胶。
如图7r所示,在封装玻璃112的入光面边缘形成嵌合结构103,可选地,通过切割或者气体蚀刻方式在封装玻璃112的入光面边缘开出整条沟槽以形成嵌合结构103。
如图7s所示,以图像传感单元111为单位切割图像传感晶圆获得独立的图像传感芯片110。优选地,采用机械刀片或者激光方式进行切割。
第二部分:将图像传感芯片与辅助芯片封装为一个芯片封装体。
图8a至图8l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芯片封装体制作方法的工序步骤图。
如图8a所示,提供支撑基板105、图像传感芯片110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120,将图像传感芯片110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120贴附到支撑基板上105。
优选地,支撑基板105上铺设有临时键合材料106,用以贴附图像传感芯片110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120。而且,临时键合材料106可以通过激光、UV光、机械、或者加热方式使支撑基板105分离开来。
如图8b所示,利用塑封材料101将图像传感芯片110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120塑封为一个芯片封装体100,塑封材料101延伸至嵌合结构103上,或者延伸至封装玻璃112的厚度最大处,并在芯片封装体100的正面形成通光孔102。
如图8c所示,优选地,如果第一辅助芯片120贴装过多,在芯片封装体100的一面放不下时,还可以将第二辅助芯片150贴附在芯片封装体100的正面,具体为:在塑封材料101中开通孔151,并在通孔151中填充金属以形成导线152,导线152的第一端与第二辅助芯片150的焊垫电连接,导线152的第二端延伸至芯片封装体100的背面。
如图8d所示,剥离支撑基板105。优选地,通过激光、UV光或者机械方式对支撑基板105进行剥离,并对临时键合材料106予以清洗。
在芯片封装体100的背面制作重布线图形,包括:
如图8e和图8f所示,其中图8f为图8e圆圈处的局部放大图,在芯片封装体100的背面沉积金属层107,并进行金属增厚。优选地,通过磁控溅射或者蒸镀方式在芯片封装体100的背面沉积种子层金属,然后在种子层金属上电镀金属,使金属层达到需求的厚度。
如图8g所示,在金属层107表面涂布光刻胶108,通过曝光显影,把需要保留的金属层107用光刻胶108覆盖起来。
如图8h和图8i所示,其中图8i为图8h圆圈处的局部放大图,去除多余的金属层,可选地,采用湿法蚀刻进行去除,并去除光刻胶,以形成芯片封装体100的焊垫107a,构成重布线图形。
如图8j和图8k所示,其中图8k为图8j圆圈处的局部放大图,在重布线图形表面进行镍金处理,并包封绝缘阻焊层109,通过曝光显影暴露出需要植球的焊垫107a。
如图8l所示,在焊垫107a表面制作锡球,形成重布线图形的多个凸点104。
第三部分:图像传感器模组的组装
图9a至图9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的组装工序步骤图。
如图9a所示,将封装好的芯片封装体100贴至软硬结合板160上,其中,该软硬结合板160可以带补强钢板170,或者不带补强钢板170。
如图9b所示,将封装好的芯片封装体100贴至软硬结合板160上,其中,芯片封装体100的正面贴附有第二辅助芯片150,软硬结合板160可以带补强钢板170,或者不带补强钢板170。
如图9c所示,在芯片封装体100的正面安装镜头支架130,其中,芯片封装体100的正面贴附有第二辅助芯片150。镜头支架130上固定有镜头组140,该镜头组140包括至少一个光学膜片。优选地,如果前述步骤中封装玻璃112没有采用红外滤光玻璃,则在镜头支架130上组装红外滤光光学膜片180。图像传感器模组组装完成后,可以实现拍照摄像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图像传感器模组的制作方法,通过将图像传感芯片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封装为一个芯片封装体,并在芯片封装体的正面贴附至少一个第二辅助芯片,然后贴附在软硬结合板上,节省了图像传感器模组内部空间,实现了图像传感芯片、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和至少一个第二辅助芯片的系统级封装,有效避免了辅助芯片的焊垫断裂,提高了图像传感模组的可靠性,同时减少了辅助芯片的布线层数,降低了布线难度。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8)

1.一种图像传感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传感芯片和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所述图像传感芯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由塑封材料封装为一个芯片封装体,所述图像传感芯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的电路面朝向同一方向,其中所述图像传感芯片包括图像传感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图像传感单元入光面上方的封装玻璃,所述芯片封装体正面形成与所述封装玻璃对应的通光孔,所述封装玻璃的入光面边缘与所述塑封材料接触处形成有嵌合结构;
所述芯片封装体的背面形成有与所述图像传感芯片的焊垫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的焊垫电连接的重布线图形,所述重布线图形上形成有多个凸点;
镜头支架,安装在所述芯片封装体的正面,且所述镜头支架上固定有镜头组,所述镜头组包括至少一个光学膜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传感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结构连续的分布在所述封装玻璃的入光面边缘;
或者,所述嵌合结构包括多个嵌合单元,以使所述嵌合结构断续分布在所述封装玻璃的入光面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传感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台阶,以使所述封装玻璃的厚度由所述封装玻璃的中心向边缘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传感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上设置有与所述边缘平行的凸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传感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封材料延伸到所述台阶上,或者,所述塑封材料延伸到所述封装玻璃的厚度最大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传感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玻璃为红外滤光玻璃;
或者,所述镜头组中的至少一个光学膜片为红外滤光光学膜片;
或者,所述镜头组与所述封装玻璃之间设置有红外滤光光学膜片,所述红外滤光光学膜片固定在所述镜头支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传感器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辅助芯片,所述第二辅助芯片贴附在所述芯片封装体的正面,所述芯片封装体上设置有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辅助芯片的焊垫电连接,所述导线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芯片封装体的背面;
所述芯片封装体的背面形成有与所述图像传感芯片的焊垫、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辅助芯片的焊垫和所述导线的第二端的焊垫电连接的重布线图形,所述重布线图形上形成有多个凸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传感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芯片和所述第二辅助芯片包括图像处理芯片、中央处理芯片、镜头组驱动芯片和被动元器件中的一种或几种。
CN201621067005.7U 2016-09-21 2016-09-21 图像传感器模组 Active CN2062253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67005.7U CN206225362U (zh) 2016-09-21 2016-09-21 图像传感器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67005.7U CN206225362U (zh) 2016-09-21 2016-09-21 图像传感器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25362U true CN206225362U (zh) 2017-06-06

Family

ID=58781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67005.7U Active CN206225362U (zh) 2016-09-21 2016-09-21 图像传感器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253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9680A (zh) * 2016-09-21 2017-02-22 苏州科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9680A (zh) * 2016-09-21 2017-02-22 苏州科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06485A (zh) 图像传感器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US8786070B2 (en) Microelectronic package with stacked microelectronic element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CN104253105B (zh) 半导体器件和形成低廓形3d扇出封装的方法
CN205944070U (zh) 指纹感测器
CN105374839B (zh) 引线接合传感器封装及方法
KR101150322B1 (ko) 반도체 칩 패키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6229325A (zh) 传感器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04428892B (zh) 用于基板核心层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65911B (zh) 具有重新分布层的半导体芯片
TW201810443A (zh) 連接電子組件至基板
JP2009044160A (ja) 埋め込まれた導電性ポストを備える半導体パッケー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808856A (zh) 半导体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52125A (zh) 具减缩结构的复数晶粒封装结构与其形成方法
CN208722864U (zh) 多层芯片基板及多功能芯片晶圆
EP4024450A1 (en) Stacked chip packag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3094291B (zh) 一种具有双层基板的影像感测器封装结构
CN106252346A (zh) 指纹传感器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JPH02125633A (ja) 集積回路
CN109216298A (zh) 一种扇出型芯片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7564822A (zh) 一种集成芯片的封装方法及系统级封装的集成芯片
CN106449680A (zh) 图像传感器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07507816A (zh) 扇出型晶圆级多层布线封装结构
CN206163474U (zh) 图像传感器模组
CN206558504U (zh) 图像传感器模组
CN104716057B (zh) 具有嵌入部件的集成电路封装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131, No. 568, Fang Qiao Road, Lake Industrial Park, Xiangche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after: Suzhou Keyang Semiconductor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131, No. 568, Fang Qiao Road, Lake Industrial Park, Xiangche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before: SUZHOU KEYA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