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13897U - 一种锅具及其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具及其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13897U
CN206213897U CN201620726044.7U CN201620726044U CN206213897U CN 206213897 U CN206213897 U CN 206213897U CN 201620726044 U CN201620726044 U CN 201620726044U CN 206213897 U CN206213897 U CN 206213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iron
pan
film
nitri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2604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王国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2604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13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13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13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锅具及其烹饪器具,所述锅具包括铁质锅本体,所述铁质锅本体的内侧形成第一氮化铁层,所述第一氮化铁层内侧形成不沾层,所述第一氮化铁层与所述不沾层之间还设有用于改善不沾层附着力的第一盐膜,从而所述不沾层能比较好的附着,且锅具具有较好的硬度。

Description

一种锅具及其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具及其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烹饪器具,例如压力煲、饭煲或炒菜机等,包括锅体、锅盖和锅具,所述锅盖置于所述锅体上,所述锅具置于锅体内,所述锅体内有加热装置 ,通过加热装置对所述锅具进行加热,从而实现烹饪食物。
现有的锅具,一般包括铁质锅本体,所述锅本体的内侧形成氮化铁层,氮化铁层具有高硬度,接着氮化铁内侧形成不沾层,例如特氟龙涂层,不沾层附着在氮化铁层上。
在制造上述锅具的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在形成铁质锅本体后,铁质锅本体要放到高温炉里面与氮气接触从而形成氮化铁层,然后将形成氮化铁层的铁质锅本体从高温炉里面拿出来,在拿出来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会与氮化铁层接触,在高温的环境中,会形成一层氧化膜。当锅具在高温加热时,该氧化膜会与氮化铁层脱离,从而影响不沾层与氮化铁层之间附着,而且,加热时腐蚀性液体会穿过不沾涂层作用于氧化膜上,会导致氧化膜会鼓起,从而进一步导致不沾层的脱落;而且,该氧化膜也因温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的锅具之间有差异,导致批量生产中存在不一致性,很难管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锅具及其烹饪器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锅具,包括铁质锅本体,所述铁质锅本体的内侧形成第一氮化铁层,所述第一氮化铁层内侧形成不沾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氮化铁层与所述不沾层之间还设有用于改善不沾层附着力的第一盐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盐膜为磷化膜、陶化膜或者硅烷化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盐膜的厚度为1-5μm。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盐膜的厚度为2-4μm。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氮化铁层的厚度为8-30μm。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氮化铁层的厚度为12-20μm。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铁质锅本体内表面设有植根结构,所述第一氮化铁层披覆于该根植结构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铁质锅本体的外侧形成第二氮化铁层,所述第二氮化铁层的外侧形成有机硅层,所述第二氮化铁层与所述有机硅层之间还设有用于改善有机硅层附着力的第二盐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盐膜为磷化膜、陶化膜或者硅烷化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上设有上述的锅具。
本实用新型由于锅具包括铁质锅本体,所述锅本体的内侧形成第一氮化铁层,所述第一氮化铁层内侧形成不沾层,所述第一氮化铁层与所述不沾层之间还设有用于改善不沾层附着力的第一盐膜,从而,所述第一盐膜可用于改善不沾层的附着力,且第一氮化铁层可增加锅具的硬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锅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锅具的部分剖视图;
图3为图2上面圆形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下面圆形区域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锅具;110-铁质锅本体;120-不沾层;130-有机硅层;140-第一氮化铁层;150-第一磷化膜;160-第二氮化铁层;170-第二磷化膜;210-第一把手;220-第二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和锅具,所述锅盖置于所述锅体上,所述锅具置于所述锅体内,所述锅体内有加热装置,例如电磁线盘或者发热盘,所述加热装置上设有所述锅具,通过加热装置对所述锅具进行加热,从而实现烹饪锅具中的食物。
在本实用新型中,请参见图1-图4,所述锅具100包括铁质锅本体110,所述锅本体110的内侧形成第一氮化铁层140,第一氮化铁层140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好的附着力,所述第一氮化铁层140内侧形成不沾层120,为了去掉氮化过程中在第一氮化铁层140表面形成的氧化层,所述第一氮化铁层140表面形成第一盐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盐膜为第一磷化膜150,具体而言,在涂不沾层120之前,对形成第一氮化铁层140的铁质锅本体110进行磷化处理,从而去掉了氧化层,在第一氮化铁层140表面形成第一磷化膜150,第一磷化膜150具有耐腐蚀性、增加附着力等作用,然后在第一磷化膜150上形成不沾层120,从而不沾层120可以比较稳靠的固定在第一磷化膜150上,也即第一磷化膜150是形成在第一氮化铁层140与不沾层120之间。
具体工艺为:将形成氧化层的铁质锅本体110浸入到磷化液中或者对形成氧化层的铁质锅本体110喷洒磷化液,磷化液例如可以为Fe(H2PO4)2、 Mn(H2PO4)2、 Zn(H2PO4)2组成的酸性稀水溶液等,磷化液与氧化层反应形成第一磷化膜150,也即第一磷化膜150披覆在第一氮化铁层140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通过磷化处理在所述第一氮化铁层140与所述不沾层120之间还包括第一磷化膜150,所述第一磷化膜150用于改善不沾层120的附着力,从而第一氮化铁层140表面不会存在氧化膜,从而不会出现锅具100高温加热时不沾层120从锅具100上脱离的问题,而且,第一磷化膜150耐腐蚀性较好,当锅具100内存在酸碱溶液时,加热时第一磷化膜150可以较好的抵抗酸碱溶液,锅具100具有较好的寿命。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锅具中增加了磷化膜,从而不用像现有技术一样在家里准备两个锅具,一个锅具用来煮菜或汤等带腐蚀性液体,另一个锅具用来煮饭,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锅具既可以用来煮菜或汤等带腐蚀性液体,也可以用来煮饭,从而家里一般只需要有本实施例中的一个锅具就可以,节省了厨房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不沾层120为特氟龙不沾层120或陶瓷不沾层120。当为特氟龙不沾层120时,所述特氟龙不沾层120包括底油、中油和面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磷化膜150的厚度为1-5μm(微米),例如为1μm、2μm、3μm、4μm、5μm等尺寸,当第一磷化膜150的厚度小于1μm时,所述第一磷化膜150的厚度过小,可能导致第一氮化铁层140表面部分区域没有覆盖第一磷化膜150,从而锅具100的抗腐蚀性不好,且对不沾层120的附着性有一定的影响,当第一磷化膜150的厚度大于5μm时,所述磷化工艺的所需时间较长,且成本较高。所述第一磷化膜150的最佳厚度为2-4微米,此厚度可以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提供较好的附着力、所需的磷化工艺时间也不太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氮化铁层140的厚度为8-30μm,例如为8μm、10μm、12μm、15μm、18μm、19μm、20μm、22μm、25μm、27μm、30μm等尺寸,当第一氮化铁的厚度小于8μm时,所述第一氮化铁的高硬度性会受到影响,当第一氮化铁的厚度大于30μm时,所述第一氮化铁的工艺成本较高,耗时较长,且材料成本也较高。较佳的,所述第一氮化铁的厚度为12-20μm,具有较高的硬度,成本也较低。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附着力,在本实施例中,铁质锅本体110的内表面利用喷砂或滚压或是压花方式处理,以形成分布均匀的根植结构,铁质锅本体110内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结构,然后形成第一氮化铁层140,第一氮化铁层140具体形成工艺为:将形成根植结构的铁质锅本体110放入高温炉中,然后通氮气或氮化盐,通过高温反应,在铁质锅本体110内表面形成一道微膜式的第一氮化铁层140,且该第一氮化铁层140具较高的硬度特性。第一磷化膜150和不沾层120覆设于高硬度第一氮化铁层140的表面,即可借助铁质基材内表面的根植结构,使第一磷化膜150和不沾保护层可相对地深入于均匀分布的根植结构中,使第一磷化膜150和不沾层120达到根植能力,稳固地结合于高硬度第一氮化铁层140表面。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根植结构,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铁质锅本体的外侧也可以形成根植结构增加附着力,也可以不形成根植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锅具100的两侧还分别设有第一把手210和第二把手220,第二把手220可折叠。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锅本体110的外侧形成第二氮化铁层160,所述第二氮化铁层160具有较高的硬度,所述第二氮化铁的外侧形成有机硅层130,同样为了改善第二氮化铁层160外侧形成氧化膜的影响,所述第二氮化铁层160的外层通过磷化处理形成第二盐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盐膜为第二磷化膜170,所述第二磷化膜170用于改善有机硅层130的附着力。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去除所述氧化膜不限于磷化处理形成磷化膜,也即在本实施例中盐膜为磷化膜,还可以通过其他工艺处理形成盐膜来增加不沾层或有机硅层的附着力,例如:
1、所述盐膜为陶化膜,也即在第一氮化铁层内表面形成第一陶化膜,还可以在第二氮化铁层外表面形成第二陶化膜,通过陶化工艺处理同样可以去除氮化铁层表面的氧化膜,所述陶化液主要为氟锆酸盐、硅烷偶联剂等的水溶液,所述陶化膜的耐腐蚀性要优于磷化膜。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陶化膜还可以不设置。
2、所述盐膜为硅烷化膜,也即在第一氮化铁层内表面形成第一硅烷化膜,还可以在第二氮化铁层外表面形成第二硅烷化膜,通过硅烷化工艺处理同样可以去除氮化铁层表面的氧化膜,所述硅烷化液主要为硅烷水溶液,硅烷工艺处理过程不产生沉渣,处理时间短,控制简便,环保,硅烷化膜的附着力较好。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硅烷化膜还可以不设置。
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炒菜机、电饭煲、电压力煲、电炖锅等厨房烹饪器具,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锅具还可以不应用在烹饪器具内,所述锅具还可以直接在电磁炉、燃气灶等产品上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锅具,包括铁质锅本体,所述铁质锅本体的内侧形成第一氮化铁层,所述第一氮化铁层内侧形成不沾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氮化铁层与所述不沾层之间还设有用于改善不沾层附着力的第一盐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盐膜为磷化膜、陶化膜或者硅烷化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盐膜的厚度为1-5μ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盐膜的厚度为2-4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氮化铁层的厚度为8-30μ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氮化铁层的厚度为12-20μm。
7.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质锅本体内表面设有植根结构,所述第一氮化铁层披覆于该根植结构表面。
8.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质锅本体的外侧形成第二氮化铁层,所述第二氮化铁层的外侧形成有机硅层,所述第二氮化铁层与所述有机硅层之间还设有用于改善有机硅层附着力的第二盐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盐膜为磷化膜、陶化膜或者硅烷化膜。
10.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内设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上设有如权利要求1-9之一的所述锅具。
CN201620726044.7U 2016-07-11 2016-07-11 一种锅具及其烹饪器具 Active CN206213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6044.7U CN206213897U (zh) 2016-07-11 2016-07-11 一种锅具及其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6044.7U CN206213897U (zh) 2016-07-11 2016-07-11 一种锅具及其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13897U true CN206213897U (zh) 2017-06-06

Family

ID=58779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26044.7U Active CN206213897U (zh) 2016-07-11 2016-07-11 一种锅具及其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138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5171A (zh) * 2020-06-01 2020-10-23 江门市伊尔乐厨卫电器有限公司 内表面滚压喷涂的冷轧板锅具生产方法
CN111975294A (zh) * 2020-07-30 2020-11-24 江门市伊尔乐厨卫电器有限公司 铁质压力锅生产工艺及铁质压力锅锅盖生产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5171A (zh) * 2020-06-01 2020-10-23 江门市伊尔乐厨卫电器有限公司 内表面滚压喷涂的冷轧板锅具生产方法
CN111975294A (zh) * 2020-07-30 2020-11-24 江门市伊尔乐厨卫电器有限公司 铁质压力锅生产工艺及铁质压力锅锅盖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1178A (zh) 陶瓷内锅及其制备方法
US20120135168A1 (en) Cooking vessel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oking vessel provided thereby
CN206213897U (zh) 一种锅具及其烹饪器具
CN208371499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108309064A (zh) 炊具、烹饪器具组件及炊具的制备方法
CN105455614B (zh) 一种烹饪器具内锅的制造方法
CN109097717B (zh) 电磁感应加热锅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32786A (zh) 一种具有陶氟石涂层的不粘炊具生产工艺
CN206761334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09996040U (zh) 烹饪器具的内锅及烹饪器具
JP2022518248A (ja) 誘導対応ゾル-ゲルコーティング
JP2015150396A (ja) 調理鍋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調理鍋
CN211632766U (zh) 一种内钢外铝复合双层炊具
CN106562678A (zh) 一种电饭煲用铸铁内胆
CN206761521U (zh) 炊具和烹饪器具组件
CN208658662U (zh) 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KR101189711B1 (ko) 도자기 제조방법
CN101513330A (zh) 一种电压力锅搪瓷内胆及其制造方法
CN208784484U (zh) 锅具或烤盘面板和煮食设备
CN209047876U (zh) 锅体及烹饪锅具
CN111206246A (zh) 一种锅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568722A (zh) 一种珐琅锅冷覆底产品覆底和珐琅涂层涂覆方法
CN207492540U (zh) 石墨内胆及石墨炊具
CN2914960Y (zh) 电磁炉专用锅具
US20230050619A1 (en) Induction Heatable Coated Metal Cooking Surfa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