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11107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11107U
CN206211107U CN201621279913.2U CN201621279913U CN206211107U CN 206211107 U CN206211107 U CN 206211107U CN 201621279913 U CN201621279913 U CN 201621279913U CN 206211107 U CN206211107 U CN 206211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ot trench
insulating body
conducting terminal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799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君兰
田南律
霍柱东
施小雷
肖卫平
朱昀
小菅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US15/472,44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998537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11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11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体式结构的绝缘本体,包括基部、中部和前端部,前端部具有一插接空间,绝缘本体设置有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均与插接空间相连通;前端部包括上壁、下壁和两侧壁,第一端子槽位于绝缘本体的中部和前端部的下壁内表面,第二端子槽位于绝缘本体的中部和前端部的上壁内表面;第一导电端子,固持于第一端子槽;第二导电端子,固持于第二端子槽。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能够使得装配导电端子后,从上往下看或者从下往上看导电端子不外露,不需要额外增加零件,防止导电端子外露造成的风险。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上以与外部插头电性连接,进而进行音频、视频或其它数据信号的传输。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电连接器通常包括有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以收容外部插头的插接空间及与插接空间相连通以固持导电端子的端子槽。所述端子槽自绝缘本体之一外表面凹陷形成,并与外部相连通,以方便导电端子自绝缘本体外部安装,如此,绝缘本体的外围表面未封闭,装配导电端子后,导电端子的部分外露(如图1所示),易造成电路问题,进而损坏电子设备。为防止导电端子外露造成的风险,需额外增加零件,如在绝缘本体的外表面增加塑胶薄片覆盖导电端子外露的部分。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能够使得装配导电端子后,从上往下看或者从下往上看导电端子不外露,不需要额外增加零件,防止导电端子外露造成的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一体式结构绝缘本体,包括基部、中部和前端部,前端部具有一插接空间,绝缘本体设置有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均与插接空间相连通;
前端部包括上壁、下壁和两侧壁,第一端子槽位于绝缘本体的中部和前端部的下壁内表面,第二端子槽位于绝缘本体的中部和前端部的上壁内表面;
第一导电端子,固持于第一端子槽;
第二导电端子,固持于第二端子槽,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均包括接触部、连接部和焊接部,接触部位于插接空间,焊接部凸伸出基部。
其中,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的前端均延伸至插接空间。
其中,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的前端均延伸至插接空间。
其中,绝缘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凸块;
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均包括前端子槽和后端子槽,后端子槽位于凸块的上下两侧。
可选地,绝缘本体包括位于前端子槽和后端子槽之间的一个收容端子槽,第一导电端子的部分连接部和第二导电端子的部分连接部同时收容于收容端子槽中,收容端子槽的高度大于后端子槽的高度。
可选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设置有卡点,卡点与凸块卡合固定。
可选地,该电连接器还包括:
接地件,包括突出伸入插接空间的弹片,接地件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前端部;
锁扣件,固定于前端部的两侧壁;
金属外壳,固定于绝缘本体。
其中,绝缘本体的上下表面至少有一个表面设置有未贯穿绝缘本体的槽孔,槽孔自表面朝向插接空间方向凹陷,相邻的两个槽孔之间设置有隔栏,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位于所述隔栏的下方和/或上方。
可选地,绝缘本体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槽孔和隔栏,第一导电端子的连接部至少部分位于绝缘本体下表面的隔栏的上方,第二导电端子的连接部至少部分位于绝缘本体上表面的隔栏的下方。
可选地,槽孔设置于前端部,或者部分设置于前端部,部分设置于中部;
槽孔为方形孔,至少设置有一排。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其中,第一端子槽位于绝缘本体的中部和前端部的下壁内表面,第二端子槽位于绝缘本体的中部和前端部的上壁内表面,将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分别固持于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能够使得装配导电端子后,从上往下看或者从下往上看导电端子不外露,不需要额外增加零件,防止导电端子外露造成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装配导电端子后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方式的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方式的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请参阅图2-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该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该电连接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电连接器10包括一体式结构的绝缘本体110,第一导电端子120、第二导电端子130。其中,绝缘本体110包括基部111、中部112和前端部113,前端部具有一插接空间1130,绝缘本体设置有第一端子槽114和第二端子槽115,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均与插接空间1130相连通;前端部包括上壁、下壁和两侧壁,第一端子槽114位于绝缘本体的中部和前端部的下壁内表面,第二端子槽115位于绝缘本体的中部和前端部的上壁内表面。
第一导电端子120,固持于第一端子槽,第二导电端子130,固持于第二端子槽;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均包括接触部、连接部和焊接部,其中,接触部位于插接空间,焊接部凸伸出基部,方便后续工艺对该电连接器进行加工。如图3所示,第二导电端子130包括接触部131、连接部132和焊接部133,接触部还包括端子头部1310。
如图4所示,为方便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制得绝缘本体,第一端子槽114的前端1140延伸至插接空间,第二端子槽115的前端1150延伸至插接空间,形成端子槽的槽孔破孔结构,更具体的,第一端子槽114的前端1140未被塑胶封住,第二端子槽115的前端1150未被塑胶封住。
在第一导电端子置入第一端子槽时,第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前端悬空,在第二导电端子置入第二端子槽时,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前端悬空,第一导电端子的端子头部1210和第二导电端子的端子头部1310均延伸至插接空间,从插接空间向绝缘本体的内部看,端子头部全部外露,如图5所示,可使电连接器与外部插头的连接更加稳固。
绝缘本体110的中部112设置有凸块1121,如图6所示,第一端子槽114包括前端子槽1141和后端子槽1142,第二端子槽115包括前端子槽1151和后端子槽1152,后端子槽1142和1152位于凸块的上下两侧。
绝缘本体110还包括位于前端子槽和后端子槽之间的一个收容端子槽116,第一导电端子的部分连接部和第二导电端子的部分连接部同时收容于收容端子槽中,收容端子槽的高度大于后端子槽的高度,方便在装配导电端子的过程中,使导电端子更容易插入至绝缘本体内部的端子槽中。
因导电端子的连接部较接触部宽,导电端子的连接部位于后端子槽和收容端子槽,接触部位于前端子槽,设置后端子槽和收容端子槽的宽度大于前端子槽的宽度,以使导电端子紧密固持于端子槽中。
其中,第一导电端子120设置有卡点124,第二导电端子130设置有卡点134,卡点124和134与凸块卡合固定,使导电端子和绝缘本体的固定更牢固,有利于加固电连接器的整体结构。
可选地,如图7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基部112还设置有第二凸块1122,前端子槽1141和1151被第二凸块1112分隔开,这样同样方便在装配导电端子的过程中,使导电端子容易插入至绝缘本体内部的端子槽中。
根据实际需要,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第一端子槽并排设置,多个第二端子槽并排设置,并且一第一端子槽固持一第一导电端子,一第二端子槽固持一第二导电端子,因此,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也是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二导电端子也是并排设置的。可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呈上下对称排列,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呈上下对称排列,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也可以呈非上下对称排列。
绝缘本体110为一体式结构,可减少电连接器在多次插拔后绝缘本体出现分裂的风险,使得电连接器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进一步的,该电连接器10还包括锁扣件140、接地件150和金属外壳160。接地件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前端部,包括突出伸入插接空间的接地片151,锁扣件固定于前端部的两侧壁,金属外壳固定于绝缘本体,如此,电连接器构成一个可独立使用的组件。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其中,第一端子槽位于绝缘本体的中部和前端部的下壁内表面,第二端子槽位于绝缘本体的中部和前端部的上壁内表面,将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分别固持于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能够使得装配导电端子后,从上往下看或者从下往上看导电端子不外露,不需要额外增加零件,防止导电端子外露造成的风险。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绝缘本体的上下表面至少有一个表面设置有未贯穿所述绝缘本体的槽孔217,槽孔217自表面朝向插接空间方向凹陷,相邻的两个槽孔之间设置有隔栏218,第一导电端子220和第二导电端子230位于隔栏的下方和/或上方。在绝缘本体的表面设置槽孔217,槽孔217在模具中为模仁将PIN针(端子针)夹持住,防止PIN针变形及偏移,保证在绝缘本体的成型过程中端子槽不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本体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槽孔217和隔栏218,第一导电端子220的连接部222至少部分位于绝缘本体下表面的隔栏218的上方,第二导电端子230的连接部232至少部分位于绝缘本体上表面的隔栏218的下方。
在绝缘本体的成型过程中,因PIN针横向贯穿绝缘本体的内部,即从自基部贯穿至前端部,槽孔217可以设置于前端部213,或者部分设置于前端部213,部分设置于中部212。槽孔为方形孔,以增大相邻的两个槽孔对PIN针的夹持力,至少设置有一排。
请参阅图9和图10,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方式的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俯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方式的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俯视图,与前述第二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两排槽孔,以增大相邻的两个槽孔对PIN针的夹持力.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本体的上下表面可设置有更多排槽孔,或者只在绝缘本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设置槽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通过在绝缘本体的上下表面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未贯穿绝缘本体的槽孔,保证在绝缘本体的成型过程中端子槽不变形,相邻的两个槽孔之间设置有隔栏,导电端子位于隔栏的下方和/或上方,能够使得装配导电端子后,从上往下看或者从下往上看导电端子不外露,不需要额外增加零件,防止导电端子外露造成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方式,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体式结构的绝缘本体,包括基部、中部和前端部,所述前端部具有一插接空间,所述绝缘本体设置有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所述第一端子槽和所述第二端子槽均与所述插接空间相连通;
所述前端部包括上壁、下壁和两侧壁,所述第一端子槽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中部和所述前端部的下壁内表面,所述第二端子槽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中部和所述前端部的上壁内表面;
第一导电端子,固持于所述第一端子槽;
第二导电端子,固持于所述第二端子槽,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均包括接触部、连接部和焊接部,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插接空间,所述焊接部凸伸出所述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子槽和所述第二端子槽的前端均延伸至所述插接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前端均延伸至所述插接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凸块;
所述第一端子槽和所述第二端子槽均包括前端子槽和后端子槽,所述后端子槽位于所述凸块的上下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位于所述前端子槽和所述后端子槽之间的一个收容端子槽,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部分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部分连接部同时收容于所述收容端子槽中,所述收容端子槽的高度大于所述后端子槽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设置有卡点,所述卡点与所述凸块卡合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地件,包括突出伸入所述插接空间的接地片,所述接地件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部;
锁扣件,固定于所述前端部的两侧壁;
金属外壳,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本体的上下表面至少有一个表面设置有未贯穿所述绝缘本体的槽孔,所述槽孔自所述表面朝向所述插接空间方向凹陷,相邻的两个槽孔之间设置有隔栏,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位于所述隔栏的下方和/或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本体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槽孔和隔栏,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连接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下表面的隔栏的上方,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连接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上表面的隔栏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孔设置于所述前端部,或者部分设置于所述前端部,部分设置于所述中部;
所述槽孔为方形孔,至少设置有一排。
CN201621279913.2U 2016-10-21 2016-11-24 电连接器 Active CN206211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472,442 US9985377B2 (en) 2016-10-21 2017-03-29 Electron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slots receiving terminals therei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470274 2016-10-21
CN2016211470274 2016-10-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11107U true CN206211107U (zh) 2017-05-31

Family

ID=58747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79913.2U Active CN206211107U (zh) 2016-10-21 2016-11-24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111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7506A (zh) * 2020-08-03 2020-11-24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正反插usb插头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7506A (zh) * 2020-08-03 2020-11-24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正反插usb插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11987506B (zh) * 2020-08-03 2022-02-0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正反插usb插头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09558U (zh) 电连接器
CN107404033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7565241B (zh) 电连接器
EP2916394B1 (en) Connector
CN104733956B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US999786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06848696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12968A (zh) 插座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9066263B (zh) 正反插usb插座的制造方法
CN108110498A (zh) 电连接器
CN109038000B (zh) 正反插usb插座
CN204966844U (zh) 插头电连接器
CN206610931U (zh) 正反插usb连接器
CN206211107U (zh) 电连接器
CN104810647B (zh) 连接器pin短路连接结构、公头连接器及其加工方法
CN206148663U (zh) 电连接器
US2003018108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985377B2 (en) Electron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slots receiving terminals therein
CN105390877A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5790551U (zh) 结构稳固型usb连接器
CN113871930A (zh) Type c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10074330U (zh) 排插式接插件
CN106803625A (zh) 耳机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该耳机连接器的移动终端
CN205944515U (zh) 超薄型连接器组合结构
CN218039966U (zh) 插座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07 Derun Electronic Industrial Park, 269 Huitong Road, Fenghua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Guangming New District Guangming Street, No. thirty-three Road, 9 Electronic Industrial Park run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