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48663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48663U
CN206148663U CN201621282740.XU CN201621282740U CN206148663U CN 206148663 U CN206148663 U CN 206148663U CN 201621282740 U CN201621282740 U CN 201621282740U CN 206148663 U CN206148663 U CN 206148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row
insulating body
conducting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8274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君兰
霍柱东
黄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8274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48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48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486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多个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和自基部延伸的前端部,前端部包括上壁、下壁、两侧壁和具有一插接空间,其中,绝缘本体的上下表面至少有一个表面设置有未贯穿绝缘本体的槽孔,槽孔自表面朝向插接空间方向凹陷,相邻的两个槽孔之间设置有隔栏,多个导电端子位于隔栏的下方和/或上方。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使得装配导电端子后,从上往下看或者从下往上看导电端子不外露,不需要额外增加零件,防止导电端子外露造成的风险。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上以与外部插头电性连接,进而进行音频、视频或其它数据信号的传输。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电连接器通常包括有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以收容外部插头的插接空间及与插接空间相连通以固持导电端子的端子槽。所述端子槽自绝缘本体之一外表面凹陷形成,并与外部相连通,以方便导电端子自绝缘本体外部安装,如此,绝缘本体的外围表面未封闭,装配导电端子后,导电端子的部分外露,易造成电路问题,进而损坏电子设备。为防止导电端子外露造成的风险,需额外增加零件,如在绝缘本体的外表面增加塑胶薄片覆盖导电端子外露的部分。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能够使得装配导电端子后,从上往下看或者从下往上看导电端子不外露,不需要额外增加零件,防止导电端子外露造成的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绝缘本体和多个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和自基部延伸的前端部,前端部包括上壁、下壁、两侧壁和具有一插接空间,绝缘本体设置有上下两排端子槽,上下两排端子槽与插接空间相连通,多个导电端子固定于上下两排端子槽,多个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连接部和焊接部;
其中,绝缘本体的上下表面至少有一个表面设置有未贯穿绝缘本体的槽孔,槽孔自表面朝向插接空间方向凹陷,相邻的两个槽孔之间设置有隔栏,多个导电端子位于隔栏的下方和/或上方。
可选地,绝缘本体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槽孔和隔栏,多个导电端子包括上排导电端子和下排导电端子,上排导电端子固定于上排端子槽,下排导电端子固定于下排端子槽;
上排导电端子的连接部至少部分位于绝缘本体上表面的隔栏的下方,下排导电端子的连接部至少部分位于绝缘本体下表面的隔栏的上方。
可选地,槽孔设置于前端部。
可选地,槽孔部分设置于前端部,部分设置于基部。
其中,槽孔为方形孔,至少设置有一排。
其中,上排导电端子和下排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均位于插接空间,上排导电端子和下排导电端子的焊接部均凸伸出基部。
其中,上排端子槽和下排端子槽的前端均延伸至插接空间。
上排导电端子和下排导电端子的前端均延伸至插接空间。
可选地,绝缘本体的基部设置有第一凸块,上排端子槽位于基部的部分和下排端子槽位于基部的部分均包括前端子槽和后端子槽,上排端子槽的后端子槽和下排端子槽的后端子槽分别位于第一凸块的上下两侧,前端子槽位于第一凸块的前方,上排导电端子的连接部部分和下排导电端子的连接部部分共同收容于前端子槽内。
可选地,绝缘本体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地,该电连接器还包括:
接地件,包括突出伸入插接空间的接地片,接地件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前端部;
锁扣件,固定于前端部的两侧壁;
金属外壳,固定于绝缘本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上下两排端子槽,将多个导电端子固定于上下两排端子槽中,绝缘本体的上下表面至少有一个表面设置有未贯穿绝缘本体的槽孔,保证在绝缘本体的成型过程中端子槽不变形,相邻的两个槽孔之间设置有隔栏,导电端子位于隔栏的下方和/或上方,能够使得装配导电端子后,从上往下看或者从下往上看导电端子不外露,不需要额外增加零件,防止导电端子外露造成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该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和图4是该电连接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该电连接器10包括绝缘本体110和多个导电端子120和130,绝缘本体110包括基部111和自基部延伸的前端部112,前端部包括上壁1121、下壁1122、两侧壁1123和具有一插接空间1120,绝缘本体设置有上下两排端子槽113和114,上下两排端子槽113和114与插接空间相连通,多个导电端子120和130固定于上下两排端子槽113和114中,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连接部和焊接部,如图示出了导电端子120的接触部121、连接部122和焊接部123,接触部121还包括导电端子的端子头部1210,导电端子130的结构与之类似。
如图3所示,其中绝缘本体110的上下表面至少有一个表面设置有未贯穿绝缘本体的槽孔115,槽孔自表面朝向插接空间方向凹陷,相邻的两个槽孔之间设置有隔栏116,导电端子位于隔栏116的下方和/或上方。在绝缘本体的表面设置槽孔115,槽孔115在模具中为模仁将PIN针(端子针)夹持住,防止PIN针变形及偏移,保证在绝缘本体的成型过程中端子槽不变形,在装配导电端子后,导电端子位于隔栏116的下方和/或上方,使得从上往下看或从下往上看,导电端子不外露。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本体110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槽孔115,多个导电端子包括上排导电端子120和下排导电端子130,上排导电端子120固定于上排端子槽113,下排导电端子130固定于下排端子槽114;上排导电端子120的连接部122至少部分位于绝缘本体上表面的隔栏116的下方,下排导电端子130的连接部132至少部分位于绝缘本体下表面的隔栏116的上方。
在绝缘本体的成型过程中,因PIN针横向贯穿绝缘本体的内部,即自基部贯穿至前端部,槽孔115可以设置于前端部112,也可以部分设置于前端部112,部分设置于基部111。
槽孔为方形孔,以增大相邻的两个槽孔对PIN针的夹持力,至少设置有一排。
如图4所示,为方便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制得绝缘本体110,上排端子槽113的前端1130延伸至插接空间,下排端子槽114的前端1140延伸至插接空间,形成端子槽的槽孔破孔结构,更具体的,上排端子槽113的前端1130未被塑胶封住,下排端子槽114的前端1140未被塑胶封住。
在上排导电端子120置入上排端子槽113时,上排导电端子120的接触部前端悬空,在下排导电端子130置入下排端子槽114时,下排导电端子130的接触部前端悬空,上排导电端子的端子头部1210和下排导电端子的端子头部1310均延伸至插接空间,从插接空间1120向绝缘本体的内部看,端子头部全部外露,如图5所示,可使电连接器与外部插头的连接更加稳固。
如图6所示,绝缘本体110的基部111设置有第一凸块1111,上排端子槽113位于基部111的部分包括前端子槽1131和后端子槽1132,,下排端子槽114位于基部111的部分包括前端子槽1141和后端子槽1142,上排端子槽的后端子槽1132和下排端子槽的后端子槽1142分别位于第一凸块1111的上下两侧,前端子槽1131和1141位于第一凸块1111的前方,上排导电端子的连接部122部分和下排导电端子的连接部132部分共同收容于前端子槽1131和1141内。
本实施例中,基部111还设置有第二凸块1112,前端子槽1131和1141被第二凸块1112分隔开,为了方便端子的插入,前端子槽的高度要大于后端子槽的高度,导电端子插入后,后端子槽与导电端子卡合固定,前端子槽与导电端子之间则还留有一定的空隙。其中,上排导电端子120设置有卡点124,下排导电端子130设置有卡点134,卡点124和134与凸块1111卡合固定,使导电端子和绝缘本体的固定更牢固,有利于加固电连接器的整体结构。
可选地,如图7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未设置有第二凸块将上下两个前端子槽上下分隔开,即前端子槽1131和1141是相连通的,这样同样方便在装配导电端子的过程中,使导电端子更容易插入至绝缘本体内部的端子槽中。
绝缘本体110为一体式结构,可减少电连接器在多次插拔后绝缘本体出现分裂的风险,使得电连接器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进一步的,该电连接器10还包括锁扣件140、接地件150和金属外壳160。接地件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前端部,包括突出伸入插接空间的接地片151,锁扣件固定于前端部的两侧壁,金属外壳固定于绝缘本体,如此,电连接器构成一个可独立使用的组件。
请参阅图8和图9,,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俯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俯视图,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两排槽孔215,以增大相邻的两个槽孔对PIN针的夹持力。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本体的上下表面可设置有更多排槽孔,或者只在绝缘本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设置槽孔。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上下两排端子槽,将多个导电端子固定于上下两排端子槽中,绝缘本体的上下表面至少有一个表面设置有未贯穿绝缘本体的槽孔,保证在绝缘本体的成型过程中端子槽不变形,相邻的两个槽孔之间设置有隔栏,导电端子位于隔栏的下方和/或上方,能够使得装配导电端子后,从上往下看或者从下往上看导电端子不外露,不需要额外增加零件,防止导电端子外露造成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多个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和自所述基部延伸的前端部,所述前端部包括上壁、下壁、两侧壁和具有一插接空间,所述绝缘本体设置有上下两排端子槽,所述上下两排端子槽与所述插接空间相连通,所述多个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上下两排端子槽,所述多个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连接部和焊接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本体的上下表面至少有一个表面设置有未贯穿所述绝缘本体的槽孔,所述槽孔自所述表面朝向所述插接空间方向凹陷,相邻的两个槽孔之间设置有隔栏,所述多个导电端子位于所述隔栏的下方和/或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本体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槽孔和隔栏,所述多个导电端子包括上排导电端子和下排导电端子,所述上排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上排端子槽,所述下排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下排端子槽;
所述上排导电端子的连接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上表面的隔栏的下方,所述下排导电端子的连接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下表面的隔栏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孔设置于所述前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孔部分设置于所述前端部,部分设置于所述基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孔为方形孔,至少设置有一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排导电端子和所述下排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均位于所述插接空间,所述上排导电端子和所述下排导电端子的焊接部均凸伸出所述基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排端子槽和所述下排端子槽的前端均延伸至所述插接空间。
所述上排导电端子和所述下排导电端子的前端均延伸至所述插接空间。
8.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本体的基部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上排端子槽位于所述基部的部分和所述下排端子槽位于所述基部的部分均包括前端子槽和后端子槽,所述上排端子槽的后端子槽和所述下排端子槽的后端子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凸块的上下两侧,所述前端子槽位于所述第一凸块的前方,所述上排导电端子的连接部部分和所述下排导电端子的连接部部分共同收容于所述前端子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本体为一体式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地件,包括突出伸入所述插接空间的接地片,所述接地件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部;
锁扣件,固定于所述前端部的两侧壁;
金属外壳,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
CN201621282740.XU 2016-11-24 2016-11-24 电连接器 Active CN206148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82740.XU CN206148663U (zh) 2016-11-24 2016-11-24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82740.XU CN206148663U (zh) 2016-11-24 2016-11-24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48663U true CN206148663U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25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82740.XU Active CN206148663U (zh) 2016-11-24 2016-11-24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486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1034A (zh) * 2017-05-16 2017-07-18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
CN111987506A (zh) * 2020-08-03 2020-11-24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正反插usb插头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1034A (zh) * 2017-05-16 2017-07-18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
CN106961034B (zh) * 2017-05-16 2023-03-10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
CN111987506A (zh) * 2020-08-03 2020-11-24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正反插usb插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11987506B (zh) * 2020-08-03 2022-02-0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正反插usb插头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32959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4733956B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US9548571B2 (en) Connector socket
CN105633729B (zh) 插头连接器
CN201667411U (zh) 电连接器
CN106848696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6148663U (zh) 电连接器
CN104953060A (zh) 电池舱组
CN206878249U (zh) USB Type‑C插头连接器
CN206211107U (zh) 电连接器
US9985377B2 (en) Electron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slots receiving terminals therein
CN210074330U (zh) 排插式接插件
CN206673150U (zh) 电连接器
CN204517077U (zh) 电连接器
CN210517129U (zh) 一种一体式的rs-232连接器
CN206211160U (zh) 插头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105047838B (zh) 电池舱组
CN206893885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3660793U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0111132U (zh) 一种电连接组件
CN214673218U (zh) 一种磁性接地连接器
CN211859094U (zh) 一种加高型排母
CN213043185U (zh) 一种魔方插座导电组件
CN217848448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重载连接器
CN220652409U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07 Derun Electronic Industrial Park, 269 Huitong Road, Fenghua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Guangming New District Guangming Street, No. thirty-three Road, 9 Electronic Industrial Park run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