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03224U - 传送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传送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03224U
CN206203224U CN201621228416.XU CN201621228416U CN206203224U CN 206203224 U CN206203224 U CN 206203224U CN 201621228416 U CN201621228416 U CN 201621228416U CN 206203224 U CN206203224 U CN 2062032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connecting gear
conveyer belt
stop mechanism
inserted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284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2284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032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032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032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送带系统,包括传送机构、载具轨道、载具、载具启停机构、位置感应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载具轨道固定安装于传送机构外侧,载具轨道延伸方向与传送机构输送方向平行,载具能够沿载具轨道延伸方向移动定位于载具轨道上,载具启停机构一端固定安装于载具上,载具启停机构另一端能够与传动机构固定连接,位置感应装置能够感应到到达指定位置的载具位置并传信于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载具启停机构另一端动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智能传送,避免了工件堆积、损伤,避免了传送机构停机等待,提高了输送效率。

Description

传送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传送带,特别是指一种传送带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易划伤的工件或物料,在流水线上运转时,因为前工段投料间隔或者机械手本身周期差异,会造成物料不会统一间隔的出现在传送带上,假设两个工件紧挨着到了传送带末端,因机械手一次只能抓一个料,而剩下一个到达末端,现在所用方案一种是当末端有工件,会停止整条传送带;第二种方案是末端将料挡住,传送带继续运转,这种情况会造成两个工件可能相撞和被挡住的工件会被传送带划伤(将其堵在末端,下方传送带还在转)。
现在这两种方案,一种是等待时间较多,一种是工件损坏率高和表面良率偏低。都不是好的解决方式。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传送带系统,来尽可能消除等待时间,并保证工件不会碰撞与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送带系统,该传送带系统的结构简单,能够避免工件在传送带末端堆积损伤同时不影响输送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传送带系统,包括传送机构、载具轨道、载具、载具启停机构、位置感应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载具轨道固定安装于传送机构外侧,载具轨道延伸方向与传送机构输送方向平行,载具能够沿载具轨道延伸方向移动定位于载具轨道上,载具启停机构一端固定安装于载具上,载具启停机构另一端能够与传动机构固定连接,位置感应装置能够感应到到达指定位置的载具位置并传信于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载具启停机构另一端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具启停机构包括支架、插杆、凸轮和电机,所述载具恰正对覆盖于传送机构外侧,支架固定安装于载具朝向传动机构一侧表面上,插杆能够沿朝向传送机构方向往复运动的插设于支架上,电机固定安装于载具上,凸轮与电机动力输出端固连,插杆一端始终与凸轮圆周外侧壁接触相连,插杆另一端恰形成载具启停机构另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具启停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插杆一端形成径向外扩台阶,弹性件套设于与插杆圆周外侧,弹性件弹性伸缩方向的两端分别紧抵支架侧壁和插杆一端的径向外扩台阶表面,插杆一端的径向外扩台阶始终紧抵凸缘圆周外侧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机构为环形的传送带、传送链条和传送滚筒中的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送带为表面带有齿槽的齿形传送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具启停机构另一端设有恰能够伸入传送带表面齿槽内的杆状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位置感应装置为两个,一个设置于传送机构上侧,另一个设置于传送机构下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具沿传送机构输送方向前方的侧壁上还设有接触传感器,该接触传感器能够感应到沿其输送方向前方的载具并传信于控制系统,载具上还设有产品感应装置,产品感应装置产品感应装置能够感应到载具上有无产品并传信于控制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载具轨道对称安装于传送机构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载具轨道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平行于传送机构的环形内凹槽,载具沿传送机构宽度方向的两侧恰能够滑动的插设于两个载具轨道的环形内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具沿传送机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能够转动的设有导向轮,载具导轨上的环形内凹槽为T形槽,导向轮恰能够滚动的位于T形槽宽度大的一端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送机构外侧设置载具,载具被载具轨道支撑定位,载具通过载具启停机构实现与传送机构的连接和脱离,实现载具智能输送,当载具到达指定位置时,位置感应装置感应到该载具,则控制系统控制载具启停机构动作,实现载具与传送机构脱离,则该载具停止继续向前输送,在原地静止等待处置,处置完成后控制系统再控制载具启停机构与传送机构脱离,载具继续向前输送,该传送带系统实现了智能传送,避免了工件堆积、损伤,避免了传送机构停机等待,提高了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载具启停机构结构原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传送带系统,包括传送机构1、载具3轨道2、载具3、载具3启停机构、位置感应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载具3轨道2固定安装于传送机构1外侧,载具3轨道2延伸方向与传送机构1输送方向平行,载具3能够沿载具3轨道2延伸方向移动定位于载具3轨道2上,载具3启停机构一端固定安装于载具3上,载具3启停机构另一端能够与传动机构固定连接,位置感应装置能够感应到到达指定位置的载具3位置并传信于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载具3启停机构另一端动作。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自动化流水线上,由上游投料,期间经过诸多加工步骤,假设传统传送带一个工段有若干机械手,第一个机械手将料加工完毕,放至流水线,后面机械手再往传送带上放料,因为有检测机构,不会将料放至流水线,需等其流过,此发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载具3启停机构,实现产品的智能传送。此发明载具3运至传送机构1的指定位置如末端或检测位置,等待机械手抓走或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此时载具3启动停止机构另一端运动与传送机构1脱离,该载具3则停止向前输送,保持静止状态,而后面载具3上的工件仍向前输送,不受影响,待机械手将传送机构1末端载具3上的产品抓走或检测结束后,控制系统控制载具3启停机构另一端动作与传动机构固定连接,载具3又与传送机构1固连并随传送机构1进行传送,本实用新型通过智能传送避免了产品在输送带末端堆积造成的划伤,保证了了产品外观,避免了整条传送带停止,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
所述载具3启停机构包括支架5、插杆6、凸轮7和电机8,所述载具3恰正对覆盖于传送机构1外侧,支架5固定安装于载具3朝向传动机构一侧表面上,插杆6能够沿朝向传送机构1方向往复运动的插设于支架5上,电机8固定安装于载具3上,凸轮7与电机8动力输出端固连,插杆6一端始终与凸轮7圆周外侧壁接触相连,插杆6另一端恰形成载具3启停机构另一端,通过电机8带动凸轮7旋转,进而实现插杆6的轴向滑动,进而实现载具3启停机构另一端的伸缩运动,其中电机8最佳为步进电机8,其可以精控角度,凸轮7只在最低行程和最高行程之间切换,控制系统可以是无线PLC,除了此种伸缩结构外,载具3启停机构还可以是电机8控制曲柄连杆机构、齿轮齿条机构等等使得载具3启停机构的另一端能够相对一端伸缩设定距离,通过载具3启停机构另一端的伸缩运动,使得载具3启停机构另一端与传送机构1相连接,载具3启停机构另一端与传送机构1可以是通过抵紧摩擦力固定相连,也可以是通过扣合机构实现扣合连接,载具3启停机构另一端除了通过伸缩机构实现与传送机构1靠近、接触、扣合实现固定连接结构外,还可以是磁吸机构,通过磁力的有无实现磁力吸引实现固定连接和脱离连接,此类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结构很容易想到的等同替换结构。
所述载具3启停机构还包括弹性件9,插杆6一端形成径向外扩台阶,弹性件9套设于与插杆6圆周外侧,弹性件9弹性伸缩方向的两端分别紧抵支架5侧壁和插杆6一端的径向外扩台阶表面,插杆6一端的径向外扩台阶始终紧抵凸缘圆周外侧表面,弹性件9始终保持插杆6处于收缩状态,只有凸轮7顶出插杆6,插杆6才会伸出,一旦插杆6失去凸轮7的抵紧力其自动收缩复位,此外也可以在凸轮7圆周外侧壁上设置一圈T形卡槽,插杆6一端滑动的插设于该圈T形卡槽内。
所述传动机构为环形的传送带、传送链条和传送滚筒中的一种。
所述传送带为表面带有齿槽的齿形传送带,通过将载具3启停机构另一端压入齿形传送带上的齿槽之中实现与传送带的固定连接,下压则载具3随传送带运动,上升则载具3可以停在原地,传送带上也可以是光面或者粗糙表面或者带有凹坑的表面等等便于与载具3启停机构另一端实现固定连接。
所述载具3启停机构另一端设有恰能够伸入传送带表面齿槽内的杆状滚轮10,保证载具3启停机构另一端插设顺畅,避免发生卡置现象和插设失败情况。
所述位置感应装置为两个,一个设置于传送机构1上侧,另一个设置于传送机构1下侧,上侧的位置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放有产品的载具3,使其停在指定位置用于产品检测和产品抓取,下侧位置感应装置用于感应空的载具3,使空载具3到达指定位置停止等待前面一个机械手操作完成形成一个载具3库,对于一条全自动流水线,前段假设四个机械手在两边,机械手都连上PLC系统,机械手将工件从取件到加工完成的周期固定,环形轨道下方形成一个载具3库,当机械手发出信号,载具3从载具3库运出,在第一个机械手加工完成前几秒,载具3随传送带运动至机械手下方等料,后方机械手发出即将完成的信号,载具3重新结合,运动到前面一个机械手下方,再将一个载具3运至第一个机械手下方,这样放料方面做到尽可能提高效率,让载具3上都能接到料,且不会影响其他机械手放料。
此传送带设计是应对与后方较大需求量的场合,例如原先只能机械手一次吸取一个工件的场合,现在运用这种传送带,将工件都送至末端,机械手减少等待时间,提高产量,现在末端可以设置机械手同时吸取两个工件,送入下一工段。
所述载具3沿传送机构1输送方向前方的侧壁上还设有接触传感器4,该接触传感器4能够感应到沿其输送方向前方的载具3并传信于控制系统,载具3上还设有产品感应装置,产品感应装置产品感应装置能够感应到载具3上有无产品并传信于控制系统,接触传感器4是当两个载具3都出现在最末端,等待机械手抓走时,当接触传感器4碰到前载具3,则控制系统会控制载具3启停机构与传送机构1脱离,以此实现所有物料都会尽可能出现在末端,等待机械手抓取进入下一工段,当载具3上产品被抓走后,产品感应装置检测不到物品,此时控制系统控制载具3启停机构再次与传送机构1固定连接,避免载具3过长时间的等待,当载具3运行到传送机构1下侧停止等待时,后侧载具3运行到接触传感器4碰到前载具3,则控制系统会控制载具3启停机构与传送机构1脱离,实现多个载具3停止等待,形成载具3库,待上方机械手抓取完成后,控制系统控制下侧的载具3逐个的与传送机构1连接进行输送并运行到传送机构1上方,实现对产品的输送,避免空载具3运行速度过快机械手来不及放产品,出现无产品载具3传送,给后续检测和抓取等工序造成困扰。
所述两个载具3轨道2对称安装于传送机构1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载具3轨道2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平行于传送机构1的环形内凹槽11,载具3沿传送机构1宽度方向的两侧恰能够滑动的插设于两个载具3轨道2的环形内凹槽11内,载具3轨道2的环形内凹槽11对载具3起到导向、限位和支撑作用。
所述载具3沿传送机构1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能够转动的设有导向轮12,载具3导轨上的环形内凹槽11为T形槽,导向轮12恰能够滚动的位于T形槽宽度大的一端内,导向轮12保证载具3运行顺畅,减小摩擦。

Claims (10)

1.一种传送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机构(1)、载具轨道(2)、载具(3)、载具启停机构、位置感应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载具轨道固定安装于传送机构外侧,载具轨道延伸方向与传送机构输送方向平行,载具能够沿载具轨道延伸方向移动定位于载具轨道上,载具启停机构一端固定安装于载具上,载具启停机构另一端能够与传动机构固定连接,位置感应装置能够感应到到达指定位置的载具位置并传信于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载具启停机构另一端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启停机构包括支架(5)、插杆(6)、凸轮(7)和电机(8),所述载具恰正对覆盖于传送机构外侧,支架固定安装于载具朝向传动机构一侧表面上,插杆能够沿朝向传送机构方向往复运动的插设于支架上,电机固定安装于载具上,凸轮与电机动力输出端固连,插杆一端始终与凸轮圆周外侧壁接触相连,插杆另一端恰形成载具启停机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启停机构还包括弹性件(9),插杆一端形成径向外扩台阶,弹性件套设于与插杆圆周外侧,弹性件弹性伸缩方向的两端分别紧抵支架侧壁和插杆一端的径向外扩台阶表面,插杆一端的径向外扩台阶始终紧抵凸缘圆周外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送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环形的传送带、传送链条和传送滚筒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为表面带有齿槽的齿形传送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启停机构另一端设有恰能够伸入传送带表面齿槽内的杆状滚轮(1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感应装置为两个,一个设置于传送机构上侧,另一个设置于传送机构下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传送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沿传送机构输送方向前方的侧壁上还设有接触传感器(4),该接触传感器能够感应到沿其输送方向前方的载具并传信于控制系统,载具上还设有产品感应装置,产品感应装置产品感应装置能够感应到载具上有无产品并传信于控制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载具轨道对称安装于传送机构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载具轨道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平行于传送机构的环形内凹槽(11),载具沿传送机构宽度方向的两侧恰能够滑动的插设于两个载具轨道的环形内凹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送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沿传送机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能够转动的设有导向轮(12),载具导轨上的环形内凹槽为T形槽,导向轮恰能够滚动的位于T形槽宽度大的一端内。
CN201621228416.XU 2016-11-16 2016-11-16 传送带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032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28416.XU CN206203224U (zh) 2016-11-16 2016-11-16 传送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28416.XU CN206203224U (zh) 2016-11-16 2016-11-16 传送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03224U true CN206203224U (zh) 2017-05-31

Family

ID=58752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2841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03224U (zh) 2016-11-16 2016-11-16 传送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03224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6694A (zh) * 2017-12-07 2018-03-23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针织机棱角座输送装置
CN109132990A (zh) * 2018-09-18 2019-01-04 徐州东宁胶业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胶的传送装置
CN109332102A (zh) * 2018-12-26 2019-02-15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双阀点胶流水线
CN111874561A (zh) * 2020-07-27 2020-11-03 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带区间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5215042A (zh) * 2022-06-30 2022-10-21 苏州纵苇自动化有限公司 输送装置
CN116553077A (zh) * 2023-06-13 2023-08-08 东莞市食滋源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蛋黄酥输送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6694A (zh) * 2017-12-07 2018-03-23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针织机棱角座输送装置
CN109132990A (zh) * 2018-09-18 2019-01-04 徐州东宁胶业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胶的传送装置
CN109332102A (zh) * 2018-12-26 2019-02-15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双阀点胶流水线
CN111874561A (zh) * 2020-07-27 2020-11-03 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带区间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1874561B (zh) * 2020-07-27 2022-02-18 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带区间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5215042A (zh) * 2022-06-30 2022-10-21 苏州纵苇自动化有限公司 输送装置
CN115215042B (zh) * 2022-06-30 2023-12-29 苏州纵苇自动化有限公司 输送装置
CN116553077A (zh) * 2023-06-13 2023-08-08 东莞市食滋源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蛋黄酥输送装置
CN116553077B (zh) * 2023-06-13 2023-10-31 东莞市食滋源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蛋黄酥输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03224U (zh) 传送带系统
CN104129632B (zh) 一种粉粒包装料仓储物流输送系统
CN107954181B (zh) 一种电池片花篮自动传送取料供料系统
CN110498173A (zh) 餐饮自动化物流线
CN106218948A (zh)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全自动打包系统
CN106429350B (zh) 一种具有箱体自动整理功能的输送机系统
CN113023378A (zh) 一种折叠箱码垛机器人
CN102730399B (zh) 瓷砖自动分捡装置
CN209455621U (zh) 托盘输送设备
CN105600033A (zh) 一种双层入托控制方法及输送装置
CN208345232U (zh) 循环输送线
CN208307876U (zh) 顶升定位机构
CN215156078U (zh) 钢管码垛设备
CN201849922U (zh) 一种具有初始位置判断装置的输送设备
CN114850513A (zh) 物料流转运输线
CN209177526U (zh) 一种缸体多级推出机构
CN209192820U (zh) 一种货架层间输送线及货架
CN110314998B (zh) 一种衬套用自动搬运设备及冲压装置
CN220392218U (zh) 传输线及机器人
CN208199624U (zh) 一种s型输送线
CN109399191A (zh) 链式送料转移自动检测控制系统
CN215100491U (zh) 一种自动回流装配流水线
CN205465400U (zh) 自动上下料装置
JPH07277476A (ja) ローラーコンベアにおける芯出し装置
CN219254635U (zh) 一种自动分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Termination date: 2017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