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86776U - 散热器安装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散热器安装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86776U
CN206186776U CN201621004332.8U CN201621004332U CN206186776U CN 206186776 U CN206186776 U CN 206186776U CN 201621004332 U CN201621004332 U CN 201621004332U CN 206186776 U CN206186776 U CN 206186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structure
seat
radiator
heat sink
vehic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043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涛
卢立群
鹿小龙
代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043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86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86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86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安装结构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安装结构用于将散热器主体支撑定位在车架上,且其包括可拆卸的连接于散热器主体上的安装座,固连于安装座的底部、并可插装于车架上的薄弱件,以及套装于薄弱件上,并抵置在车架和安装座之间的弹性件,所述薄弱件响应于施加在其上的不低于最小阈值大小的断裂力而断裂。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安装结构通过薄弱件的设置,在车辆发生正碰时,若碰撞力较大薄弱件会断裂,可使得散热器主体脱离与车架的定位,而可向发动机一侧移动,由此可减小碰撞对散热器主体造成的损害。同时,在碰撞后维修时,因安装座可拆卸,故只需拆卸更好安装结构即可,从而也可降低散热器的维修成本。

Description

散热器安装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器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应用有该散热器安装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设计中,汽车散热器的固定方式不仅应考虑汽车行驶路况,还应考虑车辆发生碰撞时如何使散热器的维修成本降低。现有的散热器一般是通过悬置结构固定在车架安装孔上,在车辆发生正碰时,因散热器在车架上的固连,散热器的安装部分会发生损坏,散热器主体也容易受到损伤,在车辆维修时往往需要整体更换散热器,而导致车辆维修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散热器安装结构,以在车辆发生正碰
时,减小对散热器的损害,并降低散热器的维修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散热器安装结构,用于将散热器主体支撑定位在车架上,该散热器安装结构包括:
安装座,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散热器主体上;
薄弱件,固连于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并可插装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薄弱件响应于施加在所述薄弱件上的不低于最小阈值大小的断裂力而断裂;
弹性件,套装于所述薄弱件上,并抵置在所述车架和所述安装座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通过卡接机构卡置于所述散热器主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卡接槽,以及对应于所述卡接槽设于所述散热器主体上的卡接座,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卡接槽滑动卡置于所述卡接座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散热器主体之间设有对所述安装座于所述卡接座上的滑动卡置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于所述安装座的滑动方向上,固连在所述安装座一端的卡头,以及设于所述散热器主体上的、可卡置在所述卡头及所述安装座之间的卡块。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为设于所述散热器主体两相对侧的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薄弱件为固连在所述安装座底部的定位柱,所述弹性件为套装于所述定位柱上的悬置胶块。
进一步的,还包括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车架上的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的一端压置在所述散热器主体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定位支架与所述散热器主体之间夹设有弹性块。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器安装结构,通过薄弱件的设置,在车辆发生正碰时,若碰撞力较大而高于使薄弱件断裂的断裂力的最小阈值,此时薄弱件会断裂,从而使得散热器主体脱离与车架的定位,而可向发动机一侧移动,由此可减小碰撞对散热器主体造成的损害。同时,在碰撞后维修时,因安装座可拆卸,故只需拆卸更好安装结构即可,从而也可降低散热器的维修成本。
(2)安装座在散热器主体上卡接,其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3)设置定位机构可保证安装座卡接后的稳定性。
(4)安装座为散热器主体两侧的两个,可使得散热器主体更稳固的定位在车架上。
(5)设置定位支架,能够防止散热器在车架上向上脱出,使散热器主体可靠的定位于车架上,而可便于悬置胶块的设计。
(6)设置弹性块可避免定位支架与散热器主体间出现摩擦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其包括车架,及装设于所述车架上的散热器主体,在所述散热器主体的顶部设有插设于所述车架上的安装柱,在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底部与所述车架之间设有如上所述的散热器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和散热器安装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散热器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散热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5的右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卡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悬置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图11为图10中C-C线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定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散热器主体,2-安装柱,3-固定座,4-安装座,41-安装座本体,42-卡头,43-卡接槽,44-减重孔,5-悬置胶块,51-第一胶块本体,52-第二胶块本体,53-第三胶块本体,54-通孔,6-定位支架,61-固定孔,7-卡接座,8-卡块,9-定位柱,91-第一柱体,92-第二柱体,93-端头,10-弹性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安装结构,其用于将散热器主体支撑定位在车架上,且该散热器安装结构包括可拆卸的连接于散热器主体上的安装座,固连于安装座的底部、并可插装于车架上的薄弱件,以及套装于薄弱件上,并抵置在车架和安装座之间的弹性件,所述的薄弱件响应于施加在其上的最小阈值大小的断裂力而断裂。
本散热器安装结构通过薄弱件的设置,在车辆发生正碰时,若碰撞力较大而高于使薄弱件断裂的断裂力的最小阈值,此时薄弱件会断裂,从而使得散热器主体脱离与车架的定位,而可向发动机一侧移动,由此可减小碰撞对散热器主体造成的损害。而在碰撞后的维修中,因安装座可拆卸,只需拆卸更好安装结构即可,故也可达到降低散热器维修成本的目的。
基于如上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散热器安装结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由图1结合图2所示,其中,本实施例中散热器安装结构为在散热器主体1两相对侧布置的两个,且在散热器主体1的侧部,于散热器主体1上设置有固定座3,前述的安装座4即可拆卸的连接于固定座3上。本实施例中前述的薄弱件为固连在安装座4底部的定位柱,而弹性件则为套装于定位柱上的悬置胶块5,安装座4连接于固定座3上,便可通过定位柱在车架上散热器安装孔中的插装,而实现对散热器主体1底部的支撑定位,悬置胶块4在定位柱插装于车架中时抵置在安装座4和车架之间,以可由悬置胶块4的弹性而减小传递至散热器主体1的振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套装有悬置胶块4的定位柱实现散热器主体1底部的定位,并使散热器主体1支撑于车架上,而散热器主体1的顶部则通过设置在散热器主体1顶部的安装柱2实现在车架上的定位。为避免安装定位后的散热器主体1在车辆运行中因随车辆的颠簸而由车架中脱出,本实施例中在车架上还设置有定位支架6,定位支架6为可拆卸的固定在车架上,且定位支架6的一端压置在散热器主体1上。具体结构中,定位支架6为靠近于散热器主体1上的固定座3布置,且相对于安装座4,定位支架6的端部也压置在固定座3的另一侧端面上。
本实施例中散热器主体1的结构由图3结合图4所示,其主要包括位于框架两侧的左右水室,及连接于两侧水室之间的散热管,在散热管间设有散热翅片,两侧的水室上还设置有进出水口。本实施例中散热器主体1的具体结构可参看现有车辆冷却系统中的散热器结构,在此不再详述。前述的安装柱2即位于两侧水室的顶部,两侧的固定座3则固连在两侧的水室外端面上,而在固定座3的底部还设置有卡接座7,位于卡接座7的一侧也间隔设置有卡块8。
本实施例中安装座4为通过卡接机构卡置在固定座3上,以实现安装座4在散热器主体1上的可拆卸连接。具体结构上,由图5至图8中所示,安装座4包括安装座本体41,安装座本体41为一方形块状结构,在安装座本体41上设置有贯穿安装座本体41两相对侧端面间的卡接槽43,上述卡机机构即由该卡接槽43及设置于固定座3上的卡接座7构成,且卡接槽43和卡接座7的截面也分别设计为相适配的燕尾形,安装座4通过卡接槽43沿卡接座7的滑动而可卡置在固定座3的底部。当然,除了燕尾形,卡接槽43和卡接座7的截面形状也可为“T”形或其它可卡接形式。
为使得卡接于固定座3上的安装座4可稳定定位在固定座3的底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座4和固定座3之间也设置有可对卡接后的安装座4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具体包括在安装座4上,于安装座本体41的一侧设置的卡头42,以及上述的设置于固定座3底部,并位于卡接座7一侧的卡块8。卡头42在安装座本体41上,沿卡接槽43的长度方向布置,也即使卡头42设置于安装座4的滑动方向上,由此可便于卡头42的设计及与卡块8间的定位操作。
本实施例中为实现轻量化设计,在安装座本体41上,于卡接槽43的两侧还设置有多个减重孔44,减重孔44可为形成于安装座本体41上的盲孔结构,当然其也可贯穿安装座本体41设置。本实施例中固连在安装座4底部的定位柱9具体包括与安装座本体41相连的第一柱体91,以及和第一柱体91相连的第二柱体92,在第二柱体92的端部还连接有端头93。其中,第一柱体91为倒置的锥状,第二柱体92为与第一柱体91的小端面相连接的圆柱状,端头93则呈圆饼状,且其端面尺寸大于第二柱体92的截面尺寸。
本实施例中套装于定位柱9上的悬置胶块5的具体结构如图9至图11中所示,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接的第一胶块本体51、第二胶块本体52及第三胶块本体53,第一胶块本体51和第二胶块本体52均为圆柱状,且第二胶块本体52的截面尺寸小于第一胶块本体51。第三胶块本体53则呈倒置的锥状,且第三胶块本体53大端面的尺寸也大于第二胶块本体52的截面尺寸。由此可使得悬置胶块5的中部具有一内凹的凹槽,以能够实现在车架上散热器安装孔内的卡装,而使得第一胶块本体51抵置在安装座4和车架之间。锥状的第三胶块本体53可便于在车架上散热器安装孔内的插装。
本实施例中,在悬置胶块5的中部设置有贯穿第一胶块本体51、第二胶块本体52及第三胶块本体53的通孔54,悬置胶块5即通过该通孔54套装于定位柱9上。为适配于定位柱9的构形,通孔54也分为呈锥状及圆筒状的两段,且两段的截面尺寸分别与定位柱9中的第一柱体91和第二柱体92相对应。在套装时,悬置胶块5因其自身弹性通过端头93,卡定在端头93与安装座本体41之间便可。
本实施例中,定位支架6的结构如图12和图13中所示,其大致呈直角状弯折,在定位支架6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孔61,以用于定位支架6在车架上的固定,为提高定位支架6的固定强度,定位支架6具有固定孔61的一端其宽度也设计的较大,并近似呈锥状设置。相对于固定孔61,定位支架6的另一端即压置在固定座3上,且为避免定位支架6与固定座3直接接触而出现噪音,在定位支架6上也设置有弹性块10,弹性块10采用橡胶块即可。
本散热器安装结构在散热器安装时,先将悬置胶块5套装于定位柱9上,再将安装座4通过卡接槽43滑动卡接在卡接座7上,并使卡头42跨过卡块8,而使卡块8卡置在卡头42和安装座本体41之间为止。然后搬动散热器主体1,先使安装柱2插设于车架上,再使套装有悬置胶块5的定位柱9插装于车架上的散热器安装孔内即可。最后,将定位支架6固定于车架上,并使弹性块10压置在固定座3的顶端面上便完成散热器的安装。
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当车辆发生正碰时,碰撞力传递至散热器主体1,再从散热器主体1传递至经由悬置胶块5与车架相接的定位柱9,在碰撞力较大而不低于使定位柱9发生断裂的断裂力最小阈值,也即不低于可使定位柱9发生断裂的最小碰撞力值时,定位柱9便会断裂,由此可使得散热器主体1向发动机一侧移动,而避免散热器主体1受到损害。定位柱9所对应的断裂力的最小阈值可通过对定位柱9进行试验得知,通过采用不同材质及不同结构形状,可获得不同阈值的定位柱9,其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取即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其包括车架,及装设于车架上的散热器主体,在散热器主体的顶部设有插设于所述车架上的安装柱,在散热器主体的底部与车架之间设有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散热器安装结构。本车辆通过采用如实施例一中的散热器安装结构可在车辆发生正碰时减小散热器受到的伤害,且在碰撞后维修时,也能够降低散热器的维修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器安装结构,用于将散热器主体(1)支撑定位在车架上,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安装结构包括:
安装座(4),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散热器主体(1)上;
薄弱件,固连于所述安装座(4)的底部,并可插装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薄弱件响应于施加在所述薄弱件上的不低于最小阈值大小的断裂力而断裂;
弹性件,套装于所述薄弱件上,并抵置在所述车架和所述安装座(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通过卡接机构卡置于所述散热器主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4)上的卡接槽(43),以及对应于所述卡接槽(43)设于所述散热器主体(1)上的卡接座(7),所述安装座(4)通过所述卡接槽(43)滑动卡置于所述卡接座(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座(4)和所述散热器主体(1)之间设有对所述安装座(4)于所述卡接座(7)上的滑动卡置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于所述安装座(4)的滑动方向上,固连在所述安装座(4)一端的卡头(42),以及设于所述散热器主体(1)上的、可卡置在所述卡头(42)及所述安装座(4)之间的卡块(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为设于所述散热器主体(1)两相对侧的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件为固连在所述安装座(4)底部的定位柱(9),所述弹性件为套装于所述定位柱(9)上的悬置胶块(5)。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车架上的定位支架(6),所述定位支架(6)的一端压置在所述散热器主体(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支架(6)与所述散热器主体(1)之间夹设有弹性块(10)。
10.一种车辆,包括车架,及装设于所述车架上的散热器主体(1),在所述散热器主体(1)的顶部设有插设于所述车架上的安装柱(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器主体(1)的底部与所述车架之间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安装结构。
CN201621004332.8U 2016-08-31 2016-08-31 散热器安装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06186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04332.8U CN206186776U (zh) 2016-08-31 2016-08-31 散热器安装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04332.8U CN206186776U (zh) 2016-08-31 2016-08-31 散热器安装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86776U true CN206186776U (zh) 2017-05-24

Family

ID=58727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04332.8U Active CN206186776U (zh) 2016-08-31 2016-08-31 散热器安装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867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2467A (zh) * 2018-12-20 2019-03-29 天津市庆浦散热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散热器
CN112026933A (zh) * 2019-06-03 2020-12-0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上悬置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2467A (zh) * 2018-12-20 2019-03-29 天津市庆浦散热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散热器
CN109532467B (zh) * 2018-12-20 2024-01-12 天津巴泰克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散热器
CN112026933A (zh) * 2019-06-03 2020-12-0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上悬置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86776U (zh) 散热器安装结构及车辆
KR20090084420A (ko) 가드레일
CN212921313U (zh) 一种快速拆卸的汽车大灯结构
CN205979427U (zh) 一种灯具
CN202192983U (zh) 一种悬挂支架
CN205185836U (zh) 发动机悬置铆接结构及发动机悬置
CN207790312U (zh) 悬置组件及冷却模块安装总成
CN208360093U (zh) 构件安装结构
CN106365034A (zh) 一种盘型悬挂装置
CN204956088U (zh) 汽车后处理器的安装结构及汽车
CN101456340A (zh) 一种可拆卸式拖车钩
CN109163054A (zh) 快速拆装式车载摄影器材隔振装置
CN216002386U (zh) 一种汽车雾灯框稳固结构
CN206528326U (zh) 一种四轮摩托车及其散热器组件
CN210212038U (zh) 一种汽车用方便安装的硅胶减震垫
CN203477625U (zh) 一种制动硬管卡子及汽车
CN203958481U (zh) 一种具有防震和保护作用的车架
CN202827116U (zh) 吊耳以及安装有该吊耳的车辆
CN206552030U (zh) 一种汽车制动管夹
CN205202746U (zh) 一种应用在摩托车上的仪表安装结构
CN209973649U (zh) 三脚夹手机构
CN203637744U (zh) 一种悬挂式集装箱冷藏发电机组固定装置
KR20150000643A (ko) 멀티 텐션 레일 클립 및 이를 이용한 철도레일 고정장치
RU188144U1 (ru) Узел крепления триангеля
CN205202648U (zh) 一种轻卡前板簧吊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