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86723U - 六轮驱动减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六轮驱动减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186723U CN206186723U CN201621231455.5U CN201621231455U CN206186723U CN 206186723 U CN206186723 U CN 206186723U CN 201621231455 U CN201621231455 U CN 201621231455U CN 206186723 U CN206186723 U CN 2061867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rod
- linking arm
- hinged
- wheel
- p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六轮驱动减振装置,包括车本体,减振组件,减振组件包括一对减振器,一对第一三角臂,一对第二三角臂,一对中减振连杆,一对中桥连杆,一对中桥主梁,中桥波箱,一对后减振连杆,一对后桥连杆,一对后桥主梁,以及后桥波箱;第一三角臂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第三连接臂;第二三角臂包括第四连接臂,第五连接臂和第六连接臂;减振器的前端与车本体的侧边铰接,第一连接臂的自由端与减振器的后端铰接,第二连接臂的自由端与车本体铰接,第三连接臂的自由端与第四连接臂的自由端铰接,第五连接臂的自由端与中减振连杆的上端铰接。它的优点是能够防止中轮和后轮空转或者打滑,减振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装置,尤其是一种六轮驱动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6轮驱动车的后悬挂车轮多采用站立式减振结构,每个轮子上方都安装有减振器,4个轮之间的减振器是相互独立的,因此无法使后轮之间能够协同进行悬挂运动,导致车轮无法有效地与地面接触,车辆越野时车轮容易出现空转或打滑,散失动力;受限于4条减振器长度和行程,普遍6轮驱动后悬挂结构机动行程很短,运动不够灵活,因此对复杂的越野路障,无法顺利通过。由于每个轮子上方都安装有减振器,因此增加了减振器的数量,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六轮驱动减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六轮驱动减振装置,包括车本体,车本体的前端设有前轮,还包括减振组件,减振组件为一对称结构,减振组件包括一对减振器,一对第一三角臂,一对第二三角臂,一对中减振连杆,一对中桥连杆,一对中桥主梁,中桥波箱,一对后减振连杆,一对后桥连杆,一对后桥主梁,以及后桥波箱;第一三角臂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第三连接臂;第二三角臂包括第四连接臂,第五连接臂和第六连接臂;减振器的前端与车本体的侧边铰接,第一连接臂的自由端与减振器的后端铰接,第二连接臂的自由端与车本体铰接,第三连接臂的自由端与第四连接臂的自由端铰接,第五连接臂的自由端与中减振连杆的上端铰接,中减振连杆的下端与中桥波箱铰接,中桥连杆和中桥主梁的前端分别与车本体的侧边铰接,中桥连杆和中桥主梁的后端分别与中桥波箱铰接,第六连接臂的自由端与后减振连杆的上端铰接,后减振连杆的下端与后桥波箱铰接,后桥连杆和后桥主梁的前端分别与中桥波箱铰接,后桥连杆和后桥主梁的后端分别与后桥波箱铰接。
一种优选方案是减振组件还包括中轮连杆固定座和后轮连杆固定座,中轮连杆固定座固定于中桥波箱的中部,后轮连杆固定座固定于后桥波箱的中部,中桥连杆的后端与中轮连杆固定座铰接,后桥连杆的后端与后轮连杆固定座铰接。
一种优选方案是减振器倾与水平面夹角为5~20度,且向后上方倾斜。
一种优选方案是中桥波箱两端分别固定有中轮,后桥波箱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后轮。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六轮驱动减振装置经过障碍物或者山坡时,前轮,中轮,后轮始终与地面接触,因此能够防止前轮,中轮和后轮空转或者打滑;只需要一对减振器,因此可以减少减振器的数量,减少了生产成本;减振器的设置方向与车本体平行,因此减振器的行程长,减振效果更好;中轮和后轮之间通过减振器协同作用,能够使六轮驱动减振装置通行过复杂的路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减振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减振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六轮驱动减振装置通过平地时减振组件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六轮驱动减振装置中轮通过障碍物时减振组件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六轮驱动减振装置后轮通过障碍物时减振组件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减振组件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六轮驱动减振装置,包括车本体1,车本体1的前端设有前轮11,还包括减振组件2,减振组件2为一对称结构,减振组件2包括一对减振器20,一对第一三角臂21,一对第二三角臂22,一对中减振连杆23,一对中桥连杆24,一对中桥主梁25,中桥波箱26,一对后减振连杆27,一对后桥连杆28,一对后桥主梁29,以及后桥波箱30;第一三角臂21包括第一连接臂211,第二连接臂212和第三连接臂213;第二三角臂22包括第四连接臂221,第五连接臂222和第六连接臂223;减振器20的前端与车本体1的侧边铰接,第一连接臂211的自由端与减振器20的后端铰接,第二连接臂212的自由端与车本体1铰接,第三连接臂213的自由端与第四连接臂221的自由端铰接,第五连接臂222的自由端与中减振连杆23的上端铰接,中减振连杆23的下端与中桥波箱26铰接,中桥连杆24和中桥主梁25的前端分别与车本体1的侧边铰接,中桥连杆24和中桥主梁25的后端分别与中桥波箱26铰接,第六连接臂223的自由端与后减振连杆27的上端铰接,后减振连杆27的下端与后桥波箱30铰接,后桥连杆28和后桥主梁29的前端分别与中桥波箱26铰接,后桥连杆28和后桥主梁29的后端分别与后桥波箱30铰接。
具体地,如图1至图7所示,减振组件2还包括中轮连杆固定座31和后轮连杆固定座32,中轮连杆固定座31固定于中桥波箱26的中部,后轮连杆固定座32固定于后桥波箱30的中部,中桥连杆24的后端与中轮连杆固定座31铰接,后桥连杆28的后端与后轮连杆固定座32铰接。一对中桥主梁25的后端分别固定于中桥波箱26的两外端,一对中桥主梁25的前端固定于车本体1侧边,使得中桥主梁25与中桥波箱26之间存在一夹角,一对中桥主梁25构成八字形。后桥主梁29与后桥波箱30构成一夹角,一对后桥主梁29构成八字形。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减振器20与水平面夹角为5~20度,且向后上方倾斜。减振器20与水平面夹角可以是5度,10度,20度。
进一步地,中桥波箱26两端分别固定有中轮261,所述后桥波箱30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后轮301。
如图1和图4所示,当六轮驱动减振装置经过平地时,中桥波箱26和后桥波箱30在同一平面;如图1和图5所示,当六轮驱动减振装置的中轮261经过障碍物时,中轮261和中桥波箱26被障碍物抬起并于障碍物接触,前轮11,中轮261和后轮301分别与地面接触,防止中轮261空转或者打滑,此时,第一连接臂211和第三连接臂213同时绕第二连接臂212的自由端顺时针旋转,减振器20处于拉伸状态,减振器20对中轮261起到减振作用;如图1和图6所示,当中轮261和中桥波箱26越过障碍物,六轮驱动减振装置的后轮301经过障碍物时,后轮301和后桥波箱30被障碍物抬起并于障碍物接触,前轮11,中轮261和后轮301分别与地面接触,防止后轮301空转或者打滑,此时,第一连接臂211和第三连接臂213同时绕第二连接臂212的自由端逆时针旋转,减振器20处于压缩状态;减振器20对后轮301起到减振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在经过障碍物时,前轮11,中轮261和后轮301始终与地面接触,防止前轮11,中轮261和后轮301空转或者打滑。同时,减振器20倾与水平面夹角为5~20度,且向后上方倾斜,因此减振器20的行程可以设计成很长,增加六轮驱动减振装置的减振效果。中轮261和后轮301之间只需要一个减振器20便可达到减振效果,减少了减振器20的数量,且中轮261和后轮301之间可通过减振器20相互协同作用,使得六轮驱动减振装置的减振效果。一对中轮261和一对后轮301之间通过一对减振器20协同作用,能够使六轮驱动减振装置通行过复杂的路障。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六轮驱动减振装置,包括车本体(1),所述车本体(1)的前端设有前轮(1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振组件(2),所述减振组件(2)为一对称结构,所述减振组件(2)包括一对减振器(20),一对第一三角臂(21),一对第二三角臂(22),一对中减振连杆(23),一对中桥连杆(24),一对中桥主梁(25),中桥波箱(26),一对后减振连杆(27),一对后桥连杆(28),一对后桥主梁(29),以及后桥波箱(30);所述第一三角臂(21)包括第一连接臂(211),第二连接臂(212)和第三连接臂(213);所述第二三角臂(22)包括第四连接臂(221),第五连接臂(222)和第六连接臂(223);所述减振器(20)的前端与车本体(1)的侧边铰接,所述第一连接臂(211)的自由端与减振器(20)的后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臂(212)的自由端与车本体(1)铰接,所述第三连接臂(213)的自由端与第四连接臂(221)的自由端铰接,所述第五连接臂(222)的自由端与中减振连杆(23)的上端铰接,所述中减振连杆(23)的下端与中桥波箱(26)铰接,所述中桥连杆(24)和中桥主梁(25)的前端分别与车本体(1)的侧边铰接,所述中桥连杆(24)和中桥主梁(25)的后端分别与中桥波箱(26)铰接,所述第六连接臂(223)的自由端与后减振连杆(27)的上端铰接,所述后减振连杆(27)的下端与后桥波箱(30)铰接,所述后桥连杆(28)和后桥主梁(29)的前端分别与中桥波箱(26)铰接,后桥连杆(28)和后桥主梁(29)的后端分别与后桥波箱(30)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轮驱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2)还包括中轮连杆固定座(31)和后轮连杆固定座(32),所述中轮连杆固定座(31)固定于中桥波箱(26)的中部,所述后轮连杆固定座(32)固定于后桥波箱(30)的中部,所述中桥连杆(24)的后端与中轮连杆固定座(31)铰接,所述后桥连杆(28)的后端与后轮连杆固定座(32)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六轮驱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20)倾与水平面夹角为5~20度,且向后上方倾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轮驱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桥波箱(26)两端分别固定有中轮(261),所述后桥波箱(30)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后轮(30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31455.5U CN206186723U (zh) | 2016-11-16 | 2016-11-16 | 六轮驱动减振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31455.5U CN206186723U (zh) | 2016-11-16 | 2016-11-16 | 六轮驱动减振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186723U true CN206186723U (zh) | 2017-05-24 |
Family
ID=58726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231455.5U Active CN206186723U (zh) | 2016-11-16 | 2016-11-16 | 六轮驱动减振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18672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76558A (zh) * | 2016-11-16 | 2017-03-08 | 科力沃(深圳)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 六轮驱动减振装置 |
-
2016
- 2016-11-16 CN CN201621231455.5U patent/CN20618672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76558A (zh) * | 2016-11-16 | 2017-03-08 | 科力沃(深圳)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 六轮驱动减振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15596Y (zh) | 一种车辆前轮独立悬架装置 | |
KR102128845B1 (ko) | 2트랙 자동차의 후륜용 휠 서스펜션 | |
CN106741299A (zh) | 一种基于麦克纳姆轮的物流机器人车身结构 | |
CN206186723U (zh) | 六轮驱动减振装置 | |
CN203511207U (zh) | 一种双横臂悬架及具有该双横臂悬架的车体设备 | |
CN202727902U (zh) | 电动汽车使用的前后四轮独立悬架装置 | |
CN204659823U (zh) | 一种微型电动汽车前悬架装置 | |
CN203974460U (zh) | 一种房车独立悬挂装置 | |
CN206394627U (zh) | 悬挂式运输系统 | |
CN107600260A (zh) | 一种货运电动车底盘 | |
CN107215159A (zh) | 一种复合连杆式铰接式自卸车后悬架 | |
CN204712807U (zh) | 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 | |
CN208897204U (zh) | 一种自适应地形的agv底盘 | |
TWM540089U (zh) | 具防側傾及雙向減震作用之三輪電動車、機車構造 | |
CN208306746U (zh) | 一种车辆前副车架 | |
CN106476558A (zh) | 六轮驱动减振装置 | |
CN205131489U (zh) | 具有前转向立柱的反向三轮车及其前转向立柱 | |
CN104890463A (zh) | 一种采用半独立斜置板簧的汽车双前桥结构 | |
CN103317989A (zh) | 一种越野车底盘 | |
CN103496306B (zh) | 三轮摆动刚性悬架机构 | |
CN207403511U (zh) | 拖曳臂带扭力弯梁式后悬架结构 | |
CN206520447U (zh) | 一种新型独立悬挂结构 | |
CN214822453U (zh) | 一种卡丁车底盘多连杆悬挂结构 | |
CN210000044U (zh) | 汽车用多连杆后悬架 | |
CN204196818U (zh) | 汽车底盘防撞击支撑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