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55263U - 一种双侧卸料车厢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侧卸料车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55263U
CN206155263U CN201621237667.4U CN201621237667U CN206155263U CN 206155263 U CN206155263 U CN 206155263U CN 201621237667 U CN201621237667 U CN 201621237667U CN 206155263 U CN206155263 U CN 206155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ylinder
side plate
plate
vehicle frame
pist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3766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东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Heng Chi Trail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王东文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东文 filed Critical 王东文
Priority to CN20162123766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55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55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552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侧卸料车厢,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车厢,所述的车架包括至少两根纵梁及若干根横梁,所述的车厢包括底板、前板、后板、左侧板、右侧板,卸料时左下侧板和右下侧板翻转后可挡住物料使得物料不会埋住轮胎,卸货迅速,且左下侧板和右下侧板打开时利用物料本身的张力,且底板抬举时大部分物料已泻出,无需较大规模的油缸,减少能源消耗,并且底板抬举时整个车厢的重心不会超出车架之外,因此非常安全,不会倾覆。

Description

一种双侧卸料车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运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侧卸料车厢。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侧翻自卸车厢是整个车厢向一侧翻转,不仅卸下的物料容易将车轮埋住,需要清理后才能将车厢拖离,并且在车厢整体翻转的时候很容易因为重心外移至汽车车架之外而发生倾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埋住车轮且重心不会外移至车架之外的双侧卸料车厢,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侧卸料车厢,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车厢,所述的车架包括至少两根纵梁及若干根横梁,所述的车厢包括底板、前板、后板、左侧板、右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前板和后板固设在车架上;
在车架的两侧设置与纵梁平行的并与车架及前板和后板转接的左转轴、右转轴,左转轴和右转轴的两端超越前板和后板悬置于外并各固设一个连杆;
所述的左侧板包括与前板和后板固接在一起的左上侧板、与左转轴固接的左下侧板,所述的右侧板包括与前板和后板固接在一起的右上侧板、与由转轴固接的右下侧板;
所述的底板的左端与左转轴铰接;
还包括若干沿纵梁方向排列的第一油缸,第一油缸的缸体与车架铰接,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与底板的下表面铰接;
还包括四个设置在车厢四个角处的第二油缸,第二油缸的缸体与车架铰接,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与连杆铰接。
进一步地,当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充分伸出时底板平面与水平面形成50°-70°的夹角;当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充分缩回时底板的下表面与车架抵接。
进一步地,当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充分伸出时左下侧板与左上侧板共面、右下侧板与右上侧板共面;当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充分缩回时左下侧板与水平面形成40°-50°的夹角、右下侧板与水平面形成130°-140°的夹角。
进一步地,左上侧板和右上侧板上设置一个以上卡住左下侧板和右下侧板的插销或扳手。
进一步地,当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充分伸出时底板平面与水平面形成60°的夹角;当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充分缩回时底板的下表面与车架抵接。
进一步地,当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充分伸出时左下侧板与左上侧板共面、右下侧板与右上侧板共面;当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充分缩回时左下侧板与水平面形成45°的夹角、右下侧板与水平面形成135°的夹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卸料时左下侧板和右下侧板可挡住物料使得物料不会埋住轮胎,卸货迅速,且左下侧板和右下侧板打开时利用物料本身的张力,且底板抬举时大部分物料已泻出,无需较大规模的油缸,减少能源消耗,并且底板抬举时整个车厢的重心不会超出车架之外,因此非常安全,不会倾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未卸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未卸料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侧门卸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侧门卸料并底板抬举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侧门卸料并底板抬举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附图,一种双侧卸料车厢,包括车架1,设置在车架1上的车厢2,所述的车架包括两根纵梁11及10根横梁12,所述的车厢包括底板21、前板22、后板23、左侧板24、右侧板25,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前板22和后板23固设在车架1上;
在车架的两侧设置与纵梁11平行的并与车架及前板22和后板23转接的左转轴3、右转轴4,左转轴3和右转轴4的两端超越前板22和后板23悬置于外并各固设一个连杆7;
所述的左侧板24包括与前板22和后板23固接在一起的左上侧板241、与左转轴3固接的左下侧板242,所述的右侧板25包括与前板22和后板23固接在一起的右上侧板251、与由转轴4固接的右下侧板252;
所述的底板21的左端与左转轴3铰接;
还包括5个沿纵梁方向排列的第一油缸5,第一油缸5的缸体与车架1铰接,第一油缸5的活塞杆与底板21的下表面铰接;
还包括四个设置在车厢四个角处的第二油缸6,第二油缸6的缸体与车架1铰接,第二油缸6的活塞杆与连杆7铰接。
当第一油缸5的活塞杆充分伸出时底板平面与水平面形成60°的夹角;当第一油缸5的活塞杆充分缩回时底板的下表面与车架1抵接。
当第二油缸6的活塞杆充分伸出时左下侧板242与左上侧板241共面、右下侧板252与右上侧板251共面;当第二油缸6的活塞杆充分缩回时左下侧板242与水平面形成45°的夹角、右下侧板252与水平面形成135°的夹角。
左上侧板241和右上侧板251上设置一个以上卡住左下侧板242和右下侧板252的插销或扳手(图中未示出)。
卸料时,先后或同时控制左边和右边的第二油缸6使得其活塞杆逐渐缩回,左下侧板和右下侧板打开至45°和135°,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倾泻而出,卸货迅速,在大部分货物自行泻出后,底板上只剩余少量货物,此时第一油缸5的活塞杆逐渐伸出,底板上的货物便全部从左侧倾泻出去,且左下侧板和右下侧板打开时利用物料本身的张力,且底板抬举时大部分物料已泻出,无需较大规模的油缸,减少能源消耗,并且底板抬举时整个车厢的重心不会超出车架之外,因此非常安全,不会倾覆。
卸货完成后,第一油缸5的活塞杆逐渐缩回,底板复位,第二油缸6的活塞杆逐渐伸出,左下侧板和右下侧板复位。由于左下侧板和右下侧板可挡住物料使得物料不会埋住轮胎,方便卸完货后无需清理便可驶离。

Claims (6)

1.一种双侧卸料车厢,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车厢,所述的车架包括至少两根纵梁及若干根横梁,所述的车厢包括底板、前板、后板、左侧板、右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前板和后板固设在车架上;
在车架的两侧设置与纵梁平行的并与车架及前板和后板转接的左转轴、右转轴,左转轴和右转轴的两端超越前板和后板悬置于外并各固设一个连杆;
所述的左侧板包括与前板和后板固接在一起的左上侧板、与左转轴固接的左下侧板,所述的右侧板包括与前板和后板固接在一起的右上侧板、与由转轴固接的右下侧板;
所述的底板的左端与左转轴铰接;
还包括若干沿纵梁方向排列的第一油缸,第一油缸的缸体与车架铰接,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与底板的下表面铰接;
还包括四个设置在车厢四个角处的第二油缸,第二油缸的缸体与车架铰接,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与连杆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侧卸料车厢,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充分伸出时底板平面与水平面形成50°-70°的夹角;当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充分缩回时底板的下表面与车架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侧卸料车厢,其特征在于:当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充分伸出时左下侧板与左上侧板共面、右下侧板与右上侧板共面;当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充分缩回时左下侧板与水平面形成40°-50°的夹角、右下侧板与水平面形成130°-140°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侧卸料车厢,其特征在于:左上侧板和右上侧板上设置一个以上卡住左下侧板和右下侧板的插销或扳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侧卸料车厢,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充分伸出时底板平面与水平面形成60°的夹角;当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充分缩回时底板的下表面与车架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侧卸料车厢,其特征在于:当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充分伸出时左下侧板与左上侧板共面、右下侧板与右上侧板共面;当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充分缩回时左下侧板与水平面形成45°的夹角、右下侧板与水平面形成135°的夹角。
CN201621237667.4U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双侧卸料车厢 Active CN206155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37667.4U CN206155263U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双侧卸料车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37667.4U CN206155263U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双侧卸料车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55263U true CN206155263U (zh) 2017-05-10

Family

ID=58660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37667.4U Active CN206155263U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双侧卸料车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552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7308A (zh) * 2016-11-18 2017-05-10 王东文 一种双侧卸料车厢
CN115432072A (zh) * 2022-08-26 2022-12-06 山东德瑞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运矿卡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7308A (zh) * 2016-11-18 2017-05-10 王东文 一种双侧卸料车厢
CN115432072A (zh) * 2022-08-26 2022-12-06 山东德瑞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运矿卡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27308A (zh) 一种双侧卸料车厢
CN206155263U (zh) 一种双侧卸料车厢
CN206254860U (zh) 一种组合式农用挂车车厢
WO2014019294A1 (zh) 一种大型运输车并车运输系统及方法
CN204324455U (zh) 集装箱翻转机
CN102336161A (zh) 自卸车及其底板
CN201309706Y (zh) 集装箱
CN207751342U (zh) 一种炉前翻转轨道
CN203793471U (zh) 一种拖车
CN203358592U (zh) 一种后卸式矿车
CN209255522U (zh) 板材校平机
CN208036060U (zh) 快速装卸的厢式货车
CN207764889U (zh) 一种自动售货机轮架折叠装置
CN103170512B (zh) 冷轧带肋钢筋平上料机
CN205871824U (zh) 一种方便卸载的交通运输车
CN206416913U (zh) 一种双边卸料车厢
CN203047315U (zh) 一种伸长式金工工装车
CN108162825A (zh) 一种犁板复推式自卸货车厢
CN2900443Y (zh) 阳极炭块残渣的倾倒装置
CN208053467U (zh) 厢式货车快速装卸平台
CN207014337U (zh) 后围板料架
CN206125203U (zh) 一种农用转运车车斗
CN205916590U (zh) 一种全开式集装箱的滑动支撑装置
CN204937606U (zh) 手套整理料盒转料机构
CN211166621U (zh) 一种能避免物料泄漏的箱式自卸半挂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24

Address after: 265600 Li Zhuang village, Daxin store town, Penglai,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antai Heng Chi Trail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5600 North Wang Cun 309, Nan Wang Street office, Penglai City, Yantai,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Wang Dongwe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