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41402U - 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 - Google Patents

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41402U
CN206141402U CN201621108550.6U CN201621108550U CN206141402U CN 206141402 U CN206141402 U CN 206141402U CN 201621108550 U CN201621108550 U CN 201621108550U CN 206141402 U CN206141402 U CN 2061414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control device
electric car
transformator
mobile v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085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启能
邓国成
张旺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YAN CHANGFE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YAN CHANGFE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YAN CHANGFE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YAN CHANGFE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085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414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414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414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包括牵引车、平板挂车、车厢,牵引车与平板挂车可拆卸式连接,车厢固定安装于平板挂车上,车厢内设有变压器、控制装置及绞盘装置;变压器位于车厢的一端,绞盘装置位于车厢的另一端,控制装置位于变压器与绞盘装置之间;变压器位于平板挂车或车厢与牵引车相邻的一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能够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压线路和变压器维修的变电车,尤其涉及一种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
背景技术
在冰雪、洪水、地震等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突发性电网设备运行故障时,需要在电缆线完全停电的情况下进行维修。而且,在进行故障定位及维修时,需要很多大型的维修辅助设备。现有的很多高压输电线路都设置在人烟稀少的野外,当遇到突发状况需要对线路进行维护和检修时,由于需要携带的设备多、而人力资源有限,极大的增加了检修人员的操作难度及工作负荷,减慢了检修人员的工作速度,不利于输电线路的快速检修和维护。
中国专利CN 104210412 A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车。该方案将变压器布置在靠近车厢中部的位置,并在变压器的前部和后部均布置了操控室,来控制车厢中的设备,这样不但不利于检修人员的操作,并且使得整车的重量分布偏后,容易在车辆进行转弯时造成车辆侧翻等情况。而且,检修人员来回穿梭于两个操控室,均需路过变压器,这样大大增加了人员触电的可能性,为车辆和人员的安全埋下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能够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包括牵引车、平板挂车、车厢;
所述牵引车与平板挂车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车厢固定安装于平板挂车上,
所述车厢内设有变压器、控制装置及绞盘装置;
所述变压器位于车厢的一端,所述绞盘装置位于车厢的另一端,所述控制装置位于变压器与绞盘装置之间;
所述变压器位于平板挂车或车厢与牵引车相邻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车厢与牵引车相邻的一端设有通风口及变压器外罩;
所述通风口位于车厢的底部,且贯穿车厢及平板挂车,所述变压器外罩安装于通风口之上;
所述变压器安装于通风口上,及所述变压器外罩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高压柜、低压柜、高压输出柜、低压输出柜、高压线槽和低压线槽;
所述高压柜及低压柜相邻设置,且固定于车厢上;所述高压柜与高压输出柜之间设有高压线槽;所述低压柜与低压输出柜之间设有低压线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绞盘装置至少为1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车厢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至少为一块;
所述车厢内设有第一隔板,位于变压器与控制装置之间,所述第一隔板的固定端与车厢相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自由端与车厢的顶部设有贯通第一隔板的开口,所述第一隔板设有一扇检修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车厢内还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位于绞盘装置与控制装置之间,所述第二隔板固定安装于车厢内,且将绞盘装置与控制装置分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车厢包括湿控器、百叶窗和排风机;
所述湿控器位于所述变压器外罩与控制装置相对应的一侧,所述湿控器位于变压器外罩上;
所述百叶窗位于车厢紧邻牵引车一侧的顶部,所述排风机与百叶窗平行且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车厢还包括照明灯、空调及工作门;
所述工作门位于车厢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车厢还包括液压支撑架及液压支撑架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支撑架至少为4个。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整车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考虑,采用平均分配配重的方法,将涉及到本实用新型中配重较重的两个部分的设备,分别布置在车厢的前部和后部,并通过布置在车厢中部的控制室来平衡整车的配重分配,使得整车的质量分布均匀,提高了整车在运动中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的主视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局部剖视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说明性实施方式的描述应与相应的附图相结合,附图应作为完整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在附图中,实施例的形状或是厚度可扩大,并以简化或是方便标示。再者,附图中各结构的部分将以分别描述进行说明,值得注意的是,图中未示出或未通过文字进行说明的元件,为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
此处实施例的描述,有关方向和方位的任何参考,均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任何限制。相关术语,如“更低”、“更高”、“水平的”、“垂直的”、“在上”、“在下”、“上”、“下”、“顶部”和“|底部”以及其派生词(如“水平地”、“向下地”、“向上地”等等)均应被解释为说明中描述的或附图中示出所讨论的方位。这些相关术语仅仅为了方便描述,而不应认为是对仪器设备的解释或者在特定方位上的具体操作。术语,如“附上……的”(attached)、“固定于……的”、“相连的”和“彼此相连的”指代一种关系,其中结构被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插入结构,固定或附着于另一结构,除非有明确的描述,所述结构包括可移动的、或者固定不动的、或者相关联的。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通过参照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因此,优选实施方式说明可能的非限定的特征的组合,这些特征可能独立存在或者组合存在,本实用新型并不特别地限定于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所界定。
如图1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的主视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如图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包括牵引车1、平板挂车2、车厢3。牵引车1与平板挂车2为可拆卸式连接,牵引车1设有与平板挂车2相互配合的连接机构,通过牵引滑板将平板挂车2牵引到适当位置,至牵引车1与之相配合的位置上下相互对齐,通过牵引销插入的方式将牵引车1与平板挂车2连接到一起,方便整车的移动。平板挂车2与车厢3可以通过螺栓等连接方式,将车厢3固定在平板挂车2上,通过牵引车1提供动力,方便运输车厢3到任何位置,便于抢修工作的迅速开展。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车厢3内设有变压器4、控制装置5及绞盘装置6。将车厢3在空间上大致分成三个部分,即前部、中部及后部,前部为车厢3紧邻牵引车1的一端,后部为车厢3远离牵引车1的一端,中部位于前部及后部之间。
变压器4位于车厢3的前部,紧邻牵引车1;绞盘装置6位于车厢3的后部,远离牵引车1的一端;控制装置5位于变压器4及绞盘装置6之间。牵引车1设有一个车轴,平板挂车2的中后部设有另一个车轴,变压器4及绞盘装置6为整车当中配重最重的部分,将变压器4设置在车厢3的前部,变压器4位于牵引车1及平板挂车2的两个车轴之间,将变压器4的重量均匀分布,避免了由整车配重分布不平衡所造成的安全隐患。绞盘装置6设置在车厢3的后部,控制装置5位于变压器4及绞盘装置6之间,通过局部调整控制装置5在变压器4与绞盘装置6之间的位置,来平衡变压器4及绞盘装置6在整车中的重量分布,提高变电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便于整车的运输。
如图1和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车厢3与牵引车1相邻的一端设有通风口7及变压器外罩8;通风口7位于车厢3的底部,且通风口7上设有多个贯穿于车厢3及平板挂车2的通孔,变压器外罩8位于通风口7上;变压器4设置于通风口7上,及变压器外罩8内。
进一步地,变压器4的外部设有变压器外罩8,该变压器外罩8可以为绝缘材料,可以有效的实现将变压器4与人员操作的空间进行有效的隔离,防止操作人员触电,进而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优选地,变压器外罩8还可以为耐火且散热性能好的材料组成,变压器外罩8采用耐火材料时,遇到变压器4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火灾时,可以有效的抑制火源,控制过火面积和火灾的蔓延速度,从而为火灾的救援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减少损失,提高整车的安全性。
如图1和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控制装置5包括高压柜501、高压线槽5011、高压输出柜5012、低压柜502、低压线槽5021、低压输出柜5022。优选地,高压柜501及低压柜502紧邻设置,可用螺栓连接等方式将高压柜501及低压柜502安装在车厢3内。高压柜501与高压输出柜5012之间设有高压线槽5011,低压柜502与低压输出柜5022之间设有低压线槽5021,高低压柜通过线槽与变压器4相连接。高压输出柜5012及低压输出柜5022位于车厢3同一侧的箱体上,高压输出柜5012外设置有可开启式的保护盖,用于保护高压输出柜5012不受外力破坏及保持高压输出柜5012的清洁。高压线槽5011与低压线槽5021可用螺栓连接等方式,连接在车厢3的底面上。
如图1和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绞盘装置6包括绞盘支架601、电缆绞盘602、电缆线603(图中未示)及绞盘控制系统。优选地,电缆绞盘602的中心轴与绞盘支架601上的转动轴可转动连接。绞盘控制系统通过驱动绞盘支架601上的转动轴,控制与之相配合的电缆绞盘602的转动,达到控制电缆绞盘602对电缆线603(图中未示)的收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绞盘装置6可以为单层手动的绞盘,工作人员通过摇柄控制绞盘装置6进行收放线的操作。优选地,绞盘装置6可以为单层的电动绞盘,通过绞盘控制系统电动的控制绞盘装置6进行收放线的操作。绞盘装置6为单层电动绞盘时,可以减小绞盘装置6的体积,节省占地空间,便于操作,减轻操作人员的负荷,实现快速收放线的操作。优选地,绞盘装置6可以为手动、电动双驱动的单层绞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绞盘装置6可以为双层手动的绞盘,工作人员通过摇柄控制绞盘装置6进行收放线的操作。优选地,绞盘装置6可以为双层的电动绞盘,通过绞盘控制系统电动的控制绞盘装置6进行收放线的操作。绞盘装置6为双层电动绞盘时,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多的设置电缆绞盘602,每盘电缆绞盘602上可以缠绕不同作用及型号的电缆线供工作人员选择,可以更加便捷地维修受损设备,且可以更加多的在绞盘装置6上存放电缆绞盘602。优选地,绞盘装置6可以为手动、电动双驱动的双层绞盘。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车厢3内设有隔板9,隔板9可以为两块;车厢3内设有第一隔板901,位于变压器4与控制装置5之间,第一隔板901的固定端与车厢3相连接,第一隔板901的自由端与车厢3的顶部设有贯通第一隔板901的开口,第一隔板901上还设有一扇检修门10;变压器4与控制装置5之间通过第一隔板901与车厢3的顶部开口相互贯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车厢3内还设有第二隔板902,第二隔板902位于电缆绞盘6与控制装置5之间,第二隔板902固定安装于车厢3内,并且通过第二隔板902将电缆绞盘6与控制装置5彻底分隔开。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车厢3包括湿控器11、百叶窗12和排风机13。湿控器11位于变压器外罩8与控制装置5相对应的一侧,变压器4靠近牵引车1一侧的上部,设有百叶窗12和排风机13,排风机13相对百叶窗12设置,且与百叶窗12相互平行。百叶窗12固定安装于车厢3的一侧,排风机13固定安装在百叶窗12相对位置的固定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湿控器11通过感应室内温湿度的变化,当室内温湿度超过规定临界值时,则启动排风机13,通过排风机13鼓动室内空气,通过百叶窗12进行空气置换,调控室内温湿度。百叶窗12受到车厢3箱体的限制,导致空气转换面积有限,故车厢3的底部还设置了通风口7。通风口7设置在变压器4的下方,这样既可以增加变压器4的散热面积,也可以增加变压器室4的换热面积,可以更加快速的调控车厢3内的温湿度,从而保证变压器4在适宜的工作环境下正常运行。变压器4用于调节输入电能的电压,使得从变压器4输出的电能与所在供电线路的电能的电压相匹配。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车厢3还包括照明灯14、空调15及用于人员进出的工作门16;工作门16设置在车厢3的一侧,位于第一隔板901与第二隔板902之间。空调15位于第二隔板902与控制装置6所在的一侧,空调15可以通过第一隔板901与车厢3之间的开孔,控制车厢3内的温度,改善车厢3内的工作环境,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及设备的正常运转。车厢2内还设有照明灯14等装置,用于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整车的安全性。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车厢3还包括液压支撑架17及液压支撑架控制系统。液压支撑架17至少为4个,由液压支撑架控制系统控制其收起及放下。液压支撑架17用于平衡稳定车厢3的箱体,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提高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的工作原理;
1.首先由工作人员确定被损坏的部件所处的位置,分高压端、变压器及低压端三个部分。
2.进行高压端的维修:
a、将两根高压线分别接入被损坏部件的高压线的两端,且均远离被损坏部件,供工作人员维修或者更换。电能通过高压输出柜5011、高压线槽5012进入高压柜501,再通过高压柜501及高压线槽5012返回到高压输出柜5011,形成供电回路,在不改变电压的情况下,持续供电。
b、完成步骤a的供电回路后,可根据现场需要,对被损坏部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且可以保证该供电线路的正常供电,无需停电抢修。
c、维修或更换完被损坏部件后,按原路安装回被损坏部件,撤回接入的高压线,断开变电车与高压线形成的回路,则输电线路可按原有的供电回路继续供电。
3.进行变压器的维修:
d、将与被损坏的变压器相连接的高压端高压线接入高压输出柜5011,电能通过高压输出柜5011、高压线槽5012进入高压柜501,再通过高压柜501及线槽进入变压器4,电能通过变压器4改变电能电压,使之与输出电压一致,通过线槽进入低压柜502,电能通过低压线槽5021进入低压输出柜5022,将与被损坏的变压器4相连接的低压端高压线接入低压输出柜5022,可形成可变电压的供电回路,保证在对被损坏的变压器进行维修时可持续的供电,无需停电抢修。
e、完成步骤d的供电回路后,可根据现场需要,对被损坏的变压器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f、维修或更换完被损坏变压器后,按原路安装回被损坏变压器4,撤回接入的高压线,断开变电车与高压线形成的回路,则设备可按原有的供电回路继续供电。
4.进行低压端的维修:
g、将两根高压线分别接入被损坏部件的高压线的两端,且均远离被损坏部件,供工作人员维修或者更换。电能通过低压输出柜5022、低压线槽5021进入低压柜502,再通过低压柜502及低压线槽5021返回到低压输出柜5022,形成供电回路,在不改变电压的情况下,持续供电。
h、完成步骤g的供电回路后,可根据现场需要,对被损坏部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且可以保证该供电线路的正常供电,无需停电抢修。
i、维修或更换完被损坏部件后,按原路安装回被损坏部件,撤回接入的高压线,断开变电车与高压线形成的回路,则输电线路可按原有的供电回路继续供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包括牵引车(1)、平板挂车(2)、车厢(3),所述牵引车(1)与平板挂车(2)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车厢(3)固定安装于平板挂车(2)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厢(3)内设有变压器(4)、控制装置(5)及绞盘装置(6);
所述变压器(4)位于车厢(3)的一端,所述绞盘装置(6)位于车厢(3)的另一端,所述控制装置(5)位于变压器(4)与绞盘装置(6)之间;
所述变压器(4)位于平板挂车(2)或车厢(3)与牵引车(1)相邻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3)与牵引车(1)相邻的一端设有通风口(7)及变压器外罩(8);
所述通风口(7)位于车厢(3)的底部,且贯穿车厢(3)及平板挂车(2),所述变压器外罩(8)位于通风口(7)上;
所述变压器(4)设置于通风口(7)上,及所述变压器外罩(8)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5)包括高压柜(501)、低压柜(502)、高压输出柜(5011)、低压输出柜(5021)、高压线槽(5012)和低压线槽(5022);
所述高压柜(501)及低压柜(502)相邻设置,且固定于车厢(3)上;所述高压柜(501)与高压输出柜(5011)之间设有高压线槽(5012);所述低压柜(502)与低压输出柜(5021)之间设有低压线槽(50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5)包括高压柜(501)、低压柜(502)、高压输出柜(5011)、低压输出柜(5021)、高压线槽(5012)和低压线槽(5022);
所述高压柜(501)及低压柜(502)相邻设置,且固定于车厢(3)上;所述高压柜(501)与高压输出柜(5011)之间设有高压线槽(5012);所述低压柜(502)与低压输出柜(5021)之间设有低压线槽(502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盘装置(6)至少为1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3)内设有隔板(9),所述隔板(9)至少为一块;
所述车厢(3)内设有第一隔板(901),位于变压器(4)与控制装置(5)之间,所述第一隔板(901)的固定端与车厢(3)相连接,所述第一隔板(901)的自由端与车厢(3)的顶部设有贯通第一隔板(901)的开口,所述第一隔板(901)设有一扇检修门(1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3)内还设有第二隔板(902),所述第二隔板(902)位于绞盘装置(6)与控制装置(5)之间,所述第二隔板(902)固定安装于车厢(3)内,且将绞盘装置(6)与控制装置(5)分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3)内还设有第二隔板(902),所述第二隔板(902)位于绞盘装置(6)与控制装置(5)之间,所述第二隔板(902)固定安装于车厢(3)内,且将绞盘装置(6)与控制装置(5)分隔。
9.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3)包括湿控器(11)、百叶窗(12)和排风机(13);
所述湿控器(11)位于所述变压器外罩(8)与控制装置(5)相对应的一侧,所述湿控器(11)位于变压器外罩(8)上;
所述百叶窗(12)位于车厢(3)紧邻牵引车(1)一侧的顶部,所述排风机(13)与百叶窗(12)平行且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3)包括湿控器(11)、百叶窗(12)和排风机(13);
所述湿控器(11)位于所述变压器外罩(8)与控制装置(5)相对应的一侧,所述湿控器(11)位于变压器外罩(8)上;
所述百叶窗(12)位于车厢(3)紧邻牵引车(1)一侧的顶部,所述排风机(13)与百叶窗(12)平行且相对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3)包括湿控器(11)、百叶窗(12)和排风机(13);
所述湿控器(11)位于所述变压器外罩(8)与控制装置(5)相对应的一侧,所述湿控器(11)位于变压器外罩(8)上;
所述百叶窗(12)位于车厢(3)紧邻牵引车(1)一侧的顶部,所述排风机(13)与百叶窗(12)平行且相对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3)还包括照明灯(14)、空调(15)及工作门(16);
所述工作门(16)位于车厢(3)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3)还包括照明灯(14)、空调(15)及工作门(16);
所述工作门(16)位于车厢(3)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3)还包括照明灯(14)、空调(15)及工作门(16);
所述工作门(16)位于车厢(3)的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3)还包括照明灯(14)、空调(15)及工作门(16);
所述工作门(16)位于车厢(3)的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3)还包括液压支撑架(17)及液压支撑架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支撑架(17)至少为4个。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3)还包括液压支撑架(17)及液压支撑架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支撑架(17)至少为4个。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3)还包括液压支撑架(17)及液压支撑架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支撑架(17)至少为4个。
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3)还包括液压支撑架(17)及液压支撑架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支撑架(17)至少为4个。
2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3)还包括液压支撑架(17)及液压支撑架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支撑架(17)至少为4个。
CN201621108550.6U 2016-10-10 2016-10-10 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 Active CN2061414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08550.6U CN206141402U (zh) 2016-10-10 2016-10-10 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08550.6U CN206141402U (zh) 2016-10-10 2016-10-10 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41402U true CN206141402U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20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08550.6U Active CN206141402U (zh) 2016-10-10 2016-10-10 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414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3820A (zh) * 2018-09-28 2018-12-07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召县供电公司 一种移动式变电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3820A (zh) * 2018-09-28 2018-12-07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召县供电公司 一种移动式变电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7069B (zh) 一种预装地下箱式变压器
CN207265433U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且方便检修的开关柜
TW201808698A (zh) 設有電池保護蓋之電動公共運輸陸上車輛
CN205846505U (zh)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低压柜
CN206141402U (zh) 应急移动厢式变电车
CN206124717U (zh) 环保型电动公交车
CN106274620A (zh) 一种可伸缩、翻转及平推的车厢
CN204333077U (zh) 一种动力电池组装置
CN202413572U (zh) 多功能应急保障车
CN105356328B (zh) 分段式柜门的开关柜
CN201842005U (zh) 一种电力抢险工程车
CN206041211U (zh) 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
CN110386049A (zh) 一种具有升降平台的电力检修车
CN215839981U (zh) 集成式ct医疗半挂车
CN205163987U (zh) 多功能消防救援车
CN212373233U (zh) 管道修复一体化设备
CN204309658U (zh) 静音型大功率电源车
CN210142852U (zh) 一种环保型预装式箱式变电站
CN107246136A (zh) 具备多功能工作区间的多层脚手架
CN207611982U (zh) 一种稳压器柜体结构
CN208062851U (zh) 一种索道轿厢电池用充电柜
CN202333485U (zh) 变电站交流低压配电集中屏
CN105383359A (zh) 一种大型设备抢修维护车
CN207510290U (zh) 多功能移动式博物馆
CN205960441U (zh) 一种防潮式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Emergency mobile van tra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Pledgee: Bank of Xinluo Longyan branch Limited by Share Ltd. Fujian

Pledgor: LONGYAN CHANGFENG SPECIAL AUTOMOBIL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350000055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31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Pledgee: Bank of Xinluo Longyan branch Limited by Share Ltd. Fujian

Pledgor: LONGYAN CHANGFENG SPECIAL AUTOMOBIL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35000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