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26265U - 一种Tray盘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Tray盘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26265U
CN206126265U CN201621022783.4U CN201621022783U CN206126265U CN 206126265 U CN206126265 U CN 206126265U CN 201621022783 U CN201621022783 U CN 201621022783U CN 206126265 U CN206126265 U CN 206126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lifting body
supporting plate
transfer mechanism
horizontal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227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贵军
嵇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angkun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ang Ku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ang Ku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ang Ku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2278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26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26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26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Tray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托板、顶升机构、水平移送机构、工作平台,其中:托板用于承载Tray盘,托板设置在顶升机构的顶部,顶升机构驱动托板升降;顶升机构设置在水平移送机构上,水平移送机构设置在工作平台的底部,水平移送机构驱动顶升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工作平台上设有一敞开凹槽,顶升机构将托板顶出敞开凹槽,顶升机构回位后,托板低于工作平台。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料盘在上、下两个工位上传递,其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本装置在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传递循环时,托板在工作台底部循环,工作人员只需站在机器的一侧即可完成工作流程,减少了人力投入,相对降低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Tray盘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输送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ray盘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Tray盘又称料盘,用于盛放加工零部件的器皿,在加工检测过程中,料盘用于承载加工以及待加工、合格以及不合格工件产品,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工件在检测过程处于多个工位上,所以需要对料盘进行输送,现有技术中都是人工操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Tray盘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设计合理,输送效率高,并且该装置具有循环功能,照看机器的工人只需站在机器的一侧即可完成工作流程。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Tray盘输送装置,其包括:托板、顶升机构、水平移送机构、工作平台,其中:
所述托板用于承载Tray盘,所述托板设置在所述顶升机构的顶部,所述顶升机构驱动所述托板升降;
所述顶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水平移送机构上,所述水平移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的底部,所述水平移送机构驱动所述顶升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一敞开凹槽,所述顶升机构将所述托板顶出所述敞开凹槽,所述顶升机构回位后,所述托板低于所述工作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由支撑柱支撑,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水平移送机构上,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两个支撑柱的中间,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气缸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气缸的气缸杆伸出所述通孔,所述第一气缸的气缸杆连接有顶板,所述托板设置在所述顶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顶板之间,所述支撑板的上部端面上设有限位盲孔,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限位盲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移送机构包括: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上的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所述顶升机构,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旋转气缸和顶升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气缸行程到位后,所述旋转气缸旋转补位,将所述顶升机构移送至指定工位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条滑轨,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的两侧,所述滑轨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气缸的行程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托板上设有若干限位区,所述Tray盘放置在所述限位区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控制机构,能够实现料盘在上、下两个工位上传递,其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本装置在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传递循环时,托板在工作台底部循环,工作人员只需站在机器的一侧即可完成工作流程,减少了人力投入,相对降低人力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其中,101-托板,20-顶升气缸,30-水平移送机构,40-工作平台,201-第一气缸,202-支撑板,203-支撑柱,204-通孔,205-顶板,206-限位柱,207-限位盲孔,301-第二气缸,302-旋转气缸,303-固定板,304-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照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Tray盘输送装置,其包括:托板101、顶升机构20、水平移送机构30、工作平台40。
具体的,上述托板101用于承载Tray盘,上述托板101上设有若干限位区,上述Tray盘放置在上述限位区中。上述托板101设置在上述顶升机构20的顶部,上述顶升机构20驱动上述托板101升降。
上述顶升机构20设置在上述水平移送机构30上,上述水平移送机构30设置在上述工作平台40的底部,上述水平移送机构30驱动上述顶升机构2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在上述工作平台40上设有一敞开凹槽401,上述顶升机构20将上述托板101顶出上述敞开凹槽401,上述托板101与工作平台40在同一平面上,上述顶升机构20回位后,上述托板101低于上述工作平台40。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顶升机构20包括:第一气缸201和支撑板202,上述支撑板202的两侧分别由支撑柱203支撑,上述支撑柱203的底部固定于上述水平移送机构30上,上述第一气缸201设置在两个支撑柱203的中间,上述支撑板202与上述第一气缸201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204,上述第一气缸201的气缸杆伸出上述通孔204,上述第一气缸201的气缸杆连接有顶板205,上述托板101设置在上述顶板205上。
为了限制上述顶升机构20的行程,还设置了限位柱206,上述限位柱206设置在上述支撑板202与上述顶板205之间,上述支撑板202的上部端面上设有限位盲孔207,上述限位柱206设置在上述限位盲孔207中。
如图2所示,上述水平移送机构30包括:第二气缸301、设置在上述第二气缸301上的旋转气缸302,上述旋转气缸302上设有固定板303,上述固定板303上固定上述顶升机构20,上述支撑柱203和第一气缸201直接固定在上述固定板303上,上述第二气缸301驱动上述旋转气缸302和顶升机构2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上述第二气缸301行程到位后,由于机器位置的限制,并不能将托板101移送至工位上,在本实施例中,辅助上述旋转气缸302旋转补位,将上述顶升机构20以及托板101移送至指定工位上。
为了提高第二气缸301的平稳性,还设置了两条滑轨304,上述滑轨304设置在上述第二气缸301的两侧,上述滑轨304的滑动方向与上述第二气缸301的行程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1)托板上放置了若干Tray盘,水平移送机构将Tray盘移送至下一个工位,完成装配后,继续移送至检测工位;
(2)当完成整个流程后,第一次放置Tray盘的托板上的Tray盘被取走,托板空置,然后顶升机构回位,将托板驱动低于工作平台,然后在水平移动机构相反的行程驱动下,空置的托板被带回上料的位置,然后顶升机构顶升,将托板与工作平台水平,补充Tray盘;
(3)依次循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Tray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托板、顶升机构、水平移送机构、工作平台,其中:
所述托板用于承载Tray盘,所述托板设置在所述顶升机构的顶部,所述顶升机构驱动所述托板升降;
所述顶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水平移送机构上,所述水平移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的底部,所述水平移送机构驱动所述顶升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一敞开凹槽,所述顶升机构将所述托板顶出所述敞开凹槽,所述顶升机构回位后,所述托板低于所述工作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ray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由支撑柱支撑,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水平移送机构上,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两个支撑柱的中间,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气缸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气缸的气缸杆伸出所述通孔,所述第一气缸的气缸杆连接有顶板,所述托板设置在所述顶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Tray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顶板之间,所述支撑板的上部端面上设有限位盲孔,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限位盲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ray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送机构包括: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上的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所述顶升机构,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旋转气缸和顶升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气缸行程到位后,所述旋转气缸旋转补位,将所述顶升机构移送至指定工位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Tray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条滑轨,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的两侧,所述滑轨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气缸的行程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ray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上设有若干限位区,所述Tray盘放置在所述限位区中。
CN201621022783.4U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Tray盘输送装置 Active CN206126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22783.4U CN206126265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Tray盘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22783.4U CN206126265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Tray盘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26265U true CN206126265U (zh) 2017-04-26

Family

ID=58567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22783.4U Active CN206126265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Tray盘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2626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6211A (zh) * 2016-08-31 2017-01-04 苏州朗坤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Tray盘输送装置
CN108147139A (zh) * 2017-12-21 2018-06-12 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轮胎移栽机构以及轮胎码垛定位辅助装置
CN113044534A (zh) * 2021-03-11 2021-06-29 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拆垛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6211A (zh) * 2016-08-31 2017-01-04 苏州朗坤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Tray盘输送装置
CN108147139A (zh) * 2017-12-21 2018-06-12 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轮胎移栽机构以及轮胎码垛定位辅助装置
CN108147139B (zh) * 2017-12-21 2020-04-24 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轮胎移栽机构以及轮胎码垛定位辅助装置
CN113044534A (zh) * 2021-03-11 2021-06-29 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拆垛装置
CN113044534B (zh) * 2021-03-11 2022-03-08 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拆垛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88340U (zh) 一种点胶机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05132521U (zh) 一种轴承套圈自动补给传输装置
CN206126265U (zh) 一种Tray盘输送装置
CN104960822B (zh) 托盘自动上下料机构以及托盘自动上下料方法
CN106276340B (zh) 一种薄片自动上料装置
CN208811304U (zh) 多工位激光打标设备
CN105572147A (zh) 芯片自动检测方法
CN206921207U (zh) 自动售货装置及自动售货机
CN103077819A (zh) 一种磁铁粘合专机
CN108736088A (zh) 电池包自动化拆解系统
CN207239052U (zh) 一种自动放置铆钉流水线
CN106276211A (zh) 一种Tray盘输送装置
CN206824836U (zh) 一种上下料装置
CN105921870A (zh) 一种点焊加工装置
CN208254076U (zh) 智能移载式干燥线
CN207293300U (zh) 集放式料道
CN108489199A (zh) 智能移载式干燥线
CN107931057A (zh) 载具回流式uv本固化流水线
CN206883369U (zh) 轮毂自动刷毛刺装置
CN207805932U (zh) 载具回流式uv本固化流水线
CN212952576U (zh) 一种自动护瓶机构
CN210392810U (zh) 一种拨杆式糖框自动上架装置
CN210579528U (zh) 一种pcb板包边机
CN205972826U (zh) 高压测试机的退料装置
CN206804768U (zh) 一种测试电子配件的气动压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Yinzhu Road No. 15

Patentee after: Suzhou Longku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Yinzhu Road No. 15

Patentee before: SUZHOU LANGKU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