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19265U - 一种口罩自动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口罩自动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119265U CN206119265U CN201621053416.0U CN201621053416U CN206119265U CN 206119265 U CN206119265 U CN 206119265U CN 201621053416 U CN201621053416 U CN 201621053416U CN 206119265 U CN206119265 U CN 2061192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mask
- cylinder
- actuator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加工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口罩自动加工装置,包括架体、装设于架体的对折机构,对折机构包括装设于架体的第一支架,装设于第一支架的第一驱动件、第一气缸夹及两个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第一气缸夹分别位于第二驱动件的两侧,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有插板,两个第二驱动件分别连接有第二气缸夹,插板、第一气缸夹均位于两个第二气缸夹之间;使用时,裁切完成后的口罩输送到两个第二气缸夹之间,第二气缸夹分别夹住口罩的左右两侧,然后第一驱动件驱动插板顶持口罩中间部位移动,同时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气缸夹彼此靠拢,进而将口罩对折到一起,无需人工手动对折口罩,提升口罩对折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加工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口罩自动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空气污浊、粉尘较多等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人员均需要佩戴口罩进行作业,在口罩的生产过程中,待口罩从料带上裁切掉之后,需要将一个个口罩逐个对折,然后再将对折完成后的口罩进行后续加工。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作业人员手工作业完成口罩的对折,手工对折口罩的效率极其低下,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罩自动加工装置,无需人工手动对折口罩,大大提升口罩对折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口罩自动加工装置,包括架体、装设于架体的对折机构,所述对折机构包括装设于架体的第一支架,装设于第一支架的第一驱动件、第一气缸夹及两个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第一气缸夹分别位于第二驱动件的两侧,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有插板,两个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二气缸夹,插板、第一气缸夹均位于两个第二驱动件的第二气缸夹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还装设有承载板,第一气缸夹、第二气缸夹位于承载板的同一侧,第一驱动件、第一气缸夹分别位于承载板的两侧,承载板设有与插板配合的穿槽。
优选地,所述插板装设有导杆,第一支架装设有套设于导杆的直线轴承。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还连接有突伸出第一支架的导板,第一气缸夹滑动连接于导板,第一支架或导板装设有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与第一气缸夹连接。
优选地,所述架体还装设有翻转机构、第四驱动件及固定板,固定板装设有多个口罩模板,翻转机构包括装设于架体的旋转气缸、装设于旋转气缸的输出轴并与口罩模板配合的第三气缸夹,架体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装设有与口罩模板配合的第四气缸夹,第四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滑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架体还装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装设有整型机构,整型机构、对折机构分别位于翻转机构的两侧,整型机构包括装设于第二支架的第五驱动件、与第五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并与口罩模板配合的整型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架还装设有熔接机构,熔接机构、翻转机构分别位于整型机构的两侧,熔接机构包括装设于第二支架的超声波发生器、装设于超声波发生器并与口罩模板配合的熔接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架还装设有冲切机构,冲切机构、整型机构分别位于熔接机构的两侧,冲切机构包括装设于第二支架的增压气缸、装设于增压气缸的活塞杆并与口罩模板配合的刀模。
优选地,所述口罩自动加工装置还包括拾取机构,拾取机构、熔接机构分别位于冲切机构的两侧,拾取机构包括装设于第二支架的第六驱动件、与第六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并与口罩模板配合的拾取件。
优选地,所述口罩自动加工装置还包括输出机构,输出机构包括装设于架体的第三支架、装设于第三支架的第七驱动件、可转动连接于第三支架的输送带,第七驱动件的输出端与输送带连接,拾取件与输送带彼此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际使用时,裁切完成后的口罩输送到两个第二气缸夹之间,第二气缸夹分别夹住口罩的左右两侧,然后第一驱动件驱动插板顶持口罩中间部位移动,同时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气缸夹彼此靠拢,进而将口罩对折到一起,无需人工手动对折口罩,提升口罩对折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对折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架体 11—第四驱动件 12—固定板
13—滑板 14—第四气缸夹 15—第二支架
2—对折机构 21—第一支架 22—第一驱动件
23—第一气缸夹 24—第二驱动件 25—插板
26—第二气缸夹 27—承载板 28—导杆
29—直线轴承 291—导板 292—第三驱动件
3—翻转机构 31—旋转气缸 32—第三气缸夹
4—整型机构 41—第五驱动件 42—整型板
5—熔接机构 51—超声波发生器 52—熔接部
6—冲切机构 61—增压气缸 62—刀模
7—拾取机构 71—第六驱动件 72—拾取件
8—输出机构 81—第三支架 82—第七驱动件
83—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口罩自动加工装置,包括架体1、装设在架体1上的对折机构2,所述对折机构2包括装设在架体1上的第一支架21,装设在第一支架21上的第一驱动件22、第一气缸夹23及两个第二驱动件24,优选地,架体1、第一支架21均采用多个金属管焊接而成,第一驱动件22、第一气缸夹23分别位于第二驱动件24的上下两侧,第一驱动件22的输出端连接有插板25,两个第二驱动件2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二气缸夹26,插板25、第一气缸夹23均位于两个第二驱动件24的第二气缸夹26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22、第二驱动件24均为气缸,插板25装设在第一驱动件22的活塞杆上,第二气缸夹26装设在第二驱动件24的活塞杆上。
实际使用时,裁切完成后的口罩经机械手等输送机构输送到两个第二气缸夹26之间,第二气缸夹26分别夹住口罩的左右两端,然后第一驱动件22的活塞杆伸出连带插板25顶持口罩中间部位移动,同时第二驱动件24的活塞杆伸出带动第二气缸夹26彼此靠拢,进而将口罩的两端对折到一起,待口罩折叠完成后,第一驱动件22的活塞杆缩回连带插板25恢复原位,第一气缸夹23夹住折叠后的口罩,然后第二气缸夹26松开口罩,第二驱动件24连带第二气缸夹26恢复原位,完成口罩的整个对折作业,无需人工手动对折口罩,提升口罩对折的效率。
所述第一支架21还装设有承载板27,承载板27大致为矩形金属平板,第一气缸夹23、第二气缸夹26位于承载板27的同一侧,第一驱动件22、第一气缸夹23分别位于承载板27的上下两侧,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缸夹23、第二气缸夹26位于承载板27的上方,第一驱动件22位于承载板27的下方,承载板27设有与插板25配合的穿槽,穿槽沿上下方向贯穿承载板27,优选地,穿槽位于承载板27的中间部位。
当口罩裁切完成后,口罩经机械手或其它输送机构输送到承载板27上,第二气缸夹26随后夹住口罩的左右两端,然后第一驱动件22的活塞杆伸出连带插板25从穿槽内向上伸出,插板25向上伸出时顶持口罩使得口罩的中间位置向上凸起,同时第二驱动件24的活塞杆伸出带动第二气缸夹26彼此靠拢使得口罩的两端相互靠近,直至口罩对折完成,第一驱动件22、第二驱动件24即可停止运动。然后,第一驱动件22的活塞杆缩回连带插板25反向移动恢复原位,第一气缸夹23夹住对折后的口罩的上端,然后第二驱动件24的活塞杆缩回连带第二气缸夹26恢复原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板25装设有导杆28,导杆28为条状圆柱,第一支架21装设有套设在导杆28外侧的直线轴承29。当第一驱动件22带动插板25移动时,利用导杆28与直线轴承29的配合,防止插板25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歪斜,同时也防止插板25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转动。优选地,导杆2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杆28分别位于第一驱动件22的活塞杆的左右两侧。通过在导杆28上套设直线轴承29,使得导杆28与第一支架21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成导杆28与直线轴承29之间的滚动摩擦,大大降低导杆28与第一支架21之间的磨损。
所述第一支架21还连接有突伸出第一支架21的导板291,第一气缸夹23滑动连接在导板291上,第一支架21或导板291装设有第三驱动件292,第三驱动件292的输出端与第一气缸夹23连接,第三驱动件292为气缸,第一气缸夹23与第三驱动件292的活塞杆连接。当第二气缸夹26夹住对折后的口罩后,利用第三驱动件292的活塞杆的伸出或缩回进而将第二气缸夹26连带对折后的口罩移出对折机构2。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在导杆28上滑动连接驱动气缸,此时第一气缸夹23安装在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利用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伸出或缩回实现第一气缸夹23的上下移动。
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架体1还装设有翻转机构3、第四驱动件11及固定板12,固定板12装设有彼此间隔设置的多个口罩模板,翻转机构3包括装设在架体1上的旋转气缸31、装设在旋转气缸31的输出轴上并与一个口罩模板配合的第三气缸夹32,架体1滑动连接有滑板13、滑板13装设有与另一口罩模板配合的第四气缸夹14,第四驱动件11的输出端与滑板13连接,第四驱动件11为气缸,滑板13与第四驱动件11的活塞杆连接。优选地,滑板13上的第四气缸夹1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四气缸夹14彼此间隔设置。
当对折后的口罩移出所述对折机构2之后,第三气缸夹32夹住口罩的下端,然后第一气缸夹23松开口罩,第三驱动件292驱动第一气缸夹23恢复原位,旋转气缸31驱动第三气缸夹32旋转90°,进而将口罩放入到一个口罩模板内,然后第三气缸夹32松开口罩恢复原位,第四驱动件11的活塞杆驱动滑板13沿架体1移动,滑板13上的第四气缸夹14夹住口罩模板内的口罩移动到下一口罩模板内,然后第四驱动件11驱动滑板13恢复原位。
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架体1还装设有第二支架15,第二支架15同样采用多个金属管焊接而成,第二支架15装设有整型机构4,整型机构4、对折机构2分别位于翻转机构3的左右两侧,整型机构4包括装设在第二支架15上的第五驱动件41、与第五驱动件41的输出端连接并与口罩模板配合的整型板42,本实施例中,第五驱动件41为气缸,整型板42装设在第五驱动件41的活塞杆上,整型板42位于口罩模板的上方。
当所述第四驱动件11驱动第四气缸夹14将口罩移动到下一口罩模板内后,此时该口罩位于整型机构4下方,第五驱动件41的活塞杆伸出连带整型板42向下移动,进而抵接在口罩模板上,从而完成对口罩的整型作业。
所述第二支架15还装设有熔接机构5,熔接机构5、翻转机构3分别位于整型机构4的左右两侧,熔接机构5包括装设在第二支架15上的超声波发生器51、装设在超声波发生器51上并与口罩模板配合的熔接部52;实际使用时,还可以在第二支架15上安装第一气缸,超声波发生器51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此时熔接部52位于口罩模板的上方。
当所述整型机构4完成口罩的整型作业后,滑板13上下一第四气缸夹14夹住整型后的口罩,第四驱动件11驱动滑板13连带整型后的口罩移动到下一口罩模板内,此时该口罩位于熔接机构5下方,第一气缸驱动超声波发生器51连带熔接部52抵接在口罩模板上,进而利用超声波将口罩的底部熔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支架15还装设有冲切机构6,冲切机构6、整型机构4分别位于熔接机构5的左右两侧,冲切机构6包括装设在第二支架15上的增压气缸61、装设在增压气缸61的活塞杆并与口罩模板配合的刀模62,本实施例中,刀模62位于口罩模板的上方。增压气缸61采用压缩空气及液压油同时作为动力源,相较于传统的气缸,增大增压气缸61的活塞杆的输出压力,相较于传统的液压油缸,提升增压气缸61活塞杆的伸缩速度。
当所述熔接机构5将口罩的底部熔接在一起之后,滑板13上下一第四气缸夹14夹住熔接后的口罩,第四驱动件11驱动滑板13连带熔接后的口罩移动到下一口罩模板内,此时该口罩位于刀模62下方,增压气缸61的活塞杆在压缩空气动力源的驱动下带动刀模61向下快速移动到口罩模板上,然后增压气缸61的活塞杆在液压油动力源的驱动下为刀模61提供足够的压力,确保刀模61能够将口罩上多余的边料冲切掉,进而完成口罩的整个加工作业。
请参阅图1至图5,所述口罩自动加工装置还包括拾取机构7,拾取机构7、熔接机构5分别位于冲切机构6的左右两侧,拾取机构7包括装设在第二支架15上的第六驱动件71、与第六驱动件71的输出端连接并与口罩模板配合的拾取件72。本实施例中,第六驱动件71为气缸,拾取件72装设在第六驱动件71的活塞杆上,当然,亦可在第六驱动件71的活塞杆上安装过渡板,将拾取件72装设在过渡板上。拾取件72可以为真空吸嘴等。
当所述冲切机构6将口罩冲切完成后,滑板13上下一第四气缸夹14夹住冲切后的口罩,第四驱动件11驱动滑板13连带冲切后的口罩移动到预定位置,此时该口罩位于拾取机构7下方,第六驱动件71的活塞杆伸出连带拾取件72向下移动进而拾取冲切后的口罩,第四气缸夹14松开冲切后的口罩并在第四驱动件11的驱动下恢复原位。
所述口罩自动加工装置还包括输出机构8,输出机构8包括装设在架体1上的第三支架81、装设在第三支架81上的第七驱动件82、可转动连接在第三支架81上的输送带83,第七驱动件82的输出端与输送带83连接,第七驱动件82亦可以安装在架体1上,本实施例中,第七驱动件82为电机,第三支架81上铰接有彼此间隔设置的两个带轮,输送带83连接两个带轮,第七驱动件82的输出轴经联轴器或齿轮传动等与其中一个带轮连接,拾取件72与输送带83彼此间隔设置,优选地,拾取件72位于输送带83的上方。
当所述第四驱动件11驱动滑板13恢复原位后,第六驱动件71驱动拾取件72连带口罩移动到输送带83上方,然后拾取件72松开拾取的口罩,口罩掉落在输送带83上并经输送带83输送到预定位置。
实际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口罩自动加工装置还配置有控制器,各个驱动件分别通过线缆或无线传输(蓝牙或WiFi等)的方式与控制器连接,利用控制器设定各个驱动件的运行参数,实现整个口罩自动加工装置的自动化运行,确保口罩加工质量的稳定性。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口罩自动加工装置,包括架体、装设于架体的对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折机构包括装设于架体的第一支架,装设于第一支架的第一驱动件、第一气缸夹及两个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第一气缸夹分别位于第二驱动件的两侧,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有插板,两个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二气缸夹,插板、第一气缸夹均位于两个第二驱动件的第二气缸夹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还装设有承载板,第一气缸夹、第二气缸夹位于承载板的同一侧,第一驱动件、第一气缸夹分别位于承载板的两侧,承载板设有与插板配合的穿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装设有导杆,第一支架装设有套设于导杆的直线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还连接有突伸出第一支架的导板,第一气缸夹滑动连接于导板,第一支架或导板装设有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与第一气缸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还装设有翻转机构、第四驱动件及固定板,固定板装设有多个口罩模板,翻转机构包括装设于架体的旋转气缸、装设于旋转气缸的输出轴并与口罩模板配合的第三气缸夹,架体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装设有与口罩模板配合的第四气缸夹,第四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滑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罩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还装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装设有整型机构,整型机构、对折机构分别位于翻转机构的两侧,整型机构包括装设于第二支架的第五驱动件、与第五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并与口罩模板配合的整型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罩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还装设有熔接机构,熔接机构、翻转机构分别位于整型机构的两侧,熔接机构包括装设于第二支架的超声波发生器、装设于超声波发生器并与口罩模板配合的熔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罩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还装设有冲切机构,冲切机构、整型机构分别位于熔接机构的两侧,冲切机构包括装设于第二支架的增压气缸、装设于增压气缸的活塞杆并与口罩模板配合的刀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口罩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自动加工装置还包括拾取机构,拾取机构、熔接机构分别位于冲切机构的两侧,拾取机构包括装设于第二支架的第六驱动件、与第六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并与口罩模板配合的拾取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口罩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自动加工装置还包括输出机构,输出机构包括装设于架体的第三支架、装设于第三支架的第七驱动件、可转动连接于第三支架的输送带,第七驱动件的输出端与输送带连接,拾取件与输送带彼此间隔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53416.0U CN206119265U (zh) | 2016-09-14 | 2016-09-14 | 一种口罩自动加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53416.0U CN206119265U (zh) | 2016-09-14 | 2016-09-14 | 一种口罩自动加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119265U true CN206119265U (zh) | 2017-04-26 |
Family
ID=58569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053416.0U Active CN206119265U (zh) | 2016-09-14 | 2016-09-14 | 一种口罩自动加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11926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34440A (zh) * | 2018-04-11 | 2018-10-12 | 东莞快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头挂折叠口罩生产工艺 |
CN111227346A (zh) * | 2020-02-20 | 2020-06-05 | 徐新建 | 一种医用口罩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 |
-
2016
- 2016-09-14 CN CN201621053416.0U patent/CN20611926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34440A (zh) * | 2018-04-11 | 2018-10-12 | 东莞快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头挂折叠口罩生产工艺 |
CN111227346A (zh) * | 2020-02-20 | 2020-06-05 | 徐新建 | 一种医用口罩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33213B (zh) | 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 | |
CN104663255B (zh) | 食用菌培养料的全自动套袋机 | |
CN109043698A (zh) | 一种高速折叠口罩机 | |
CN106625601A (zh) | 双臂上下料机械手 | |
CN204712529U (zh) | 一种水泥袋自动折缝机 | |
CN206119265U (zh) | 一种口罩自动加工装置 | |
CN106586145A (zh) | 塑料袋冲口机的一种折叠装置 | |
CN105416646A (zh) | 一种自动打包机 | |
CN108820906A (zh) | 一种多品规物资码垛装置 | |
CN108080469B (zh) | 全自动卷边装置及带有全自动卷边装置的一体化加工设备 | |
CN107600545A (zh) | 一种玻璃纤维卷毡打包机 | |
CN206395448U (zh) | 发电机皮带轮组件自动上料结构 | |
CN208843321U (zh) | 一种多品规物资码垛装置 | |
CN113619844A (zh) | 一种新型打捆设备 | |
CN110480894A (zh) | 一种用于汽配胶管生产线的脱模机器人及方法 | |
CN208714571U (zh) | 天盖成型结构 | |
CN108945663B (zh) | 一种用于滤袋的改进型打包设备 | |
CN207876794U (zh) | 一种用于汽车零配件生产的转运装置 | |
CN106115013A (zh) | 链条自动折叠机构 | |
CN216784056U (zh) | 用于智能打包机的仿人手折边封口装置 | |
CN205972090U (zh) | 链条自动折叠机构 | |
CN205467322U (zh) | 全自动胶辊胀气压入机 | |
CN211618339U (zh) | 一次性手套折叠装置 | |
CN208882203U (zh) | 纸尿裤包装机的推手设备及纸尿裤包装机 | |
CN103204268A (zh) | 全自动码垛装箱机中的循环开箱送箱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