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19188U -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19188U
CN206119188U CN201621166502.2U CN201621166502U CN206119188U CN 206119188 U CN206119188 U CN 206119188U CN 201621166502 U CN201621166502 U CN 201621166502U CN 206119188 U CN206119188 U CN 206119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bulizer
sleeve pipe
smoke path
atomising head
atom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665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665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19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19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19188U/zh
Priority to US15/798,214 priority patent/US10334886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一种雾化器包括烟雾通道、雾化头以及吸液元件,所述烟雾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雾化头气体连通,所述雾化头用于雾化烟液以形成烟雾,所述烟雾流入所述烟雾通道与所述雾化头连通的一端后,从所述烟雾通道的另一端流出,所述吸液元件由多孔材料制成,所述吸液元件设置在所述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上,所述吸液元件用于吸附所述烟雾冷凝后形成的烟液。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中增加吸液元件,吸液元件设置于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以吸收因长时间使用后附着于通道壁的冷凝烟液,从而保持烟雾通道的干燥,达到解决冷凝而导致的漏液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烟。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背景技术
传统电子烟中雾化器在使用时出现漏夜的主要原因是冷凝,即电子烟雾化后,产生烟雾,当较高温度的烟雾经过较低温度的烟雾通道时,由于热传递,部分烟雾在流出烟雾通道外部之前在其内壁上快速冷却凝结成烟液,烟液附着于烟雾通道内壁上,并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沿着烟雾通道内壁流下,就会导致漏液。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对附着于烟雾通道内壁上烟液进行收集,以避免烟液因重力原因导致底部漏液的雾化器。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带有该雾化器的电子烟。
一种雾化器包括烟雾通道、雾化头以及吸液元件,所述烟雾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雾化头气体连通,所述雾化头用于雾化烟液以形成烟雾,所述烟雾流入所述烟雾通道与所述雾化头连通的一端后,从所述烟雾通道的另一端流出,所述吸液元件由多孔材料制成,所述吸液元件设置在所述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上,所述吸液元件用于吸附所述烟雾冷凝后形成的烟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上向内凸出形成有凸台,所述吸液元件可拆卸地支撑于所述凸台上,或者所述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吸液元件外周凸出形成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向凸缘,所述吸液元件通过所述导向凸缘与所述导向槽的配合设置在所述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上,或者所述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上设置有卡夹,所述吸液元件通过所述卡夹卡设在所述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上,或者所述吸液元件固定粘贴在所述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液元件在其延长方向的两端贯通形成有与所述烟雾通道两端连通的透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夹设在所述吸液元件和所述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雾通道的至少部分通道壁涂覆有低导热材料涂层,或者所述烟雾通道至少部分由低导热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套管以及顶盖,所述雾化套管套设于所述雾化头外并与所述顶盖对接,所述顶盖延长方向的两端贯通形成出气通孔,所述出气通孔和位于所述雾化头与所述顶盖之间的所述雾化套管的内腔共同连通形成所述烟雾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储液套管,所述储液套管套设于所述雾化套管外,所述储液套管的一端与所述雾化套管密封连接,所述储液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顶盖密封连接,所述储液套管与所述雾化套管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储液腔,所述雾化套管上还开设有连通所述雾化头的导液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底座组件,所述雾化头可拆卸地设置所述底座组件上,所述雾化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组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雾化套管与所述底座组件相对的一端与所述顶盖可拆卸地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座体以及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套设于所述座体上,且所述连接座远离所述座体的一端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内螺纹和外螺纹;所述雾化头包括雾化头底座,所述雾化头底座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座上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雾化套管套设于所述雾化头底座外,且所述雾化套管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座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中增加吸液元件,吸液元件设置于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以吸收因长时间使用后附着于烟雾通道的通道壁的冷凝烟液,从而保持烟雾通道的干燥,达到解决冷凝而导致的漏液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中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实施例中雾化器(不带烟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实施例中雾化器(不带烟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电子烟包括雾化器100以及与雾化器100的一端连接的电池(图未示)。雾化器100包括烟嘴200,烟嘴200设置于雾化器100相对电池的一端。雾化器100用于将储存于其内的烟液雾化形成烟雾,烟雾经烟嘴200流出以供用户吸食。
雾化器100还包括底座组件10、雾化头20、雾化套管30、顶盖40、吸液元件50以及储液套管70。其中,雾化头20可拆卸地设置于底座组件10上,雾化套管30套设于雾化头20外,且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底座组件10上。吸液元件50设置于雾化套管30和/或顶盖40内,用于吸收冷凝的烟液。储液套管70套设于雾化套管30外,且一端与雾化套管30密封连接。顶盖40密封盖设于储液套管70相对底座组件10的一端,并与雾化套管30相对底座组件10的一端对接并可拆卸地连接。
具体地,底座组件10包括座体11、连接座12、第一电极13以及第一密封件14。座体11的底部贯通开设有第一通孔110,第一电极13可采用过盈装配或螺纹密封连接的方式收容于第一通孔110内。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当第一电极13和第一通孔110之间采用过盈装配的方式时,第一密封件14设置于第一通孔110和第一电极13之间。可以理解地,第一密封件14还起到绝缘作用,用以将第一电极13与座体11绝缘。第一密封件14优选采用硅胶或者橡胶垫圈。
连接座12套设于座体11上,用于连接并支撑雾化套管30。连接座12远离座体11一端的内表面与外表面上分别形成有内螺纹与外螺纹。
雾化头20包括雾化头底座21、雾化组件(图未示)、第二电极23以及第二密封件24。雾化头底座21大体为两端开口的管状,其一端形成有与连接座12上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使得雾化头底座21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座12上。雾化头底座21与连接座12连接的一端贯通开设有第二通孔210,第二电极23穿过第二通孔210与雾化头底座21固定并与第一电极13电连接。类似于第一通孔110和第一电极13的装配方式,第二密封件24设置于第二电极23和第二通孔210之间,以提高密封的可靠性,避免过多的烟液进入到雾化头20之中,导致用户吸食时也吸入一部分烟液,影响用户的口感。另外,第二密封件24用以将第二电极23与雾化头底座21绝缘。第二密封件24优选采用硅胶或者橡胶垫圈。
雾化组件包括导液件(图未示)及发热件(图未示)。雾化头底座21沿轴向贯通形成雾化腔221,导液件设置于雾化腔221内,用于吸附烟液。发热件紧贴导液件设置,用于在电驱动下加热吸附于导液件上的烟液以形成烟雾,供用户吸食。
顶盖40延长方向的两端贯通形成出气通孔410,出气通孔410和位于雾化头20与顶盖40之间的雾化套管30的内腔共同连通形成一条供雾化头20内烟雾流出的烟雾通道。
具体地,顶盖40包括本体41及设置于本体41外周的延伸边43,本体41大体为中空圆柱体,出气通孔410设置于本体41内,且贯通本体41轴线方向的两端,并与雾化套管30的内腔连通。延伸边43的下表面上环绕本体41向下凸出形成凸伸端430,凸伸端430面向本体41的表面形成有内螺纹。雾化套管30的一端形成有与连接座12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雾化套管30相对连接座12的一端形成有与延伸边43上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使得雾化套管30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座12与顶盖40上。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套管30相对连接座12的一端可直接与本体41的末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本体41的一端伸入雾化套管30内,烟嘴200可拆卸地插设于本体41远离雾化套管30的一端内并与出气通孔410连通。此时,雾化头20中雾化头底座21的顶部与顶盖40中本体41伸入雾化套管30部分的末端之间间隔有一段雾化套管30,雾化头20内雾化产生的烟雾在用户抽吸动作下依次流经该段雾化套管30与出气通孔410后进入烟嘴200供用户吸食。也就是说,烟雾通道为烟雾由雾化头20流出后至流入用户口中的过程中所流经的流动通道。可以理解地,烟嘴200可以省略,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出气通孔410进行抽吸,而当安装有烟嘴200时,烟嘴200的内腔将为供烟雾流动的烟雾通道的一部分。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若在雾化套管30与顶盖40之间连接有其它连接管道,则该连接管道亦将为供烟雾流动的烟雾通道的一部分,在此不作限定。
吸液元件50设置于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上。具体地,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上向内凸出形成有凸台31,吸液元件50可拆卸地支撑于凸台3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吸液元件50设置于烟雾通道中雾化套管30的内腔壁上,且支撑于雾化套管30内的凸台31上并同时与顶盖40中本体41伸入雾化套管30内的末端抵接。
请参看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吸液元件50同时设置于烟雾通道中雾化套管30的内腔壁和出气通孔410的孔壁上,且分别对应支撑于雾化套管30和出气通孔410内的凸台31上。
请参看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其相较于第一实施例中,雾化器100增加了隔热层60,隔热层60和吸液元件50依次设置于烟雾通道中雾化套管30的内腔壁上,具体地,隔热层60夹设在吸液元件50和雾化套管30的内腔壁之间,如此,有利于防止雾化套管30内热量散失,即,防止烟雾通道内降温过快,而导致烟雾在流出烟雾通道外部之前在雾化套管30内腔壁上快速冷却凝结成烟液。
上述实施例中,吸液元件50由多孔材料制成,例如,高吸水性树脂/海绵/棉花/纸/多孔陶瓷或其他多孔材料;吸液元件50呈圆柱状,且吸液元件50延长方向的两端贯通形成有与烟雾通道两端连通的透气孔51,此时吸液元件50为与雾化套管30和出气通孔410形状相匹配的中空圆柱形吸液圈。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吸液元件50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而定,在此不作限定,只需确保烟雾能够顺利从烟雾通道流出即可。此外,吸液元件50和隔热层60设置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而定,例如,两者可共同设置于出气通孔410的孔壁上。
此外,吸液元件50设置于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上的方式亦可根据需要而定,例如,可在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上开设导向槽,吸液元件50外周凸出形成与导向槽配合的导向凸缘,吸液元件50通过导向凸缘与导向槽配合设置在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上;或者可在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上设置卡夹,吸液元件50通过卡夹卡设在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上,在此不作限定,只需实现吸液元件50可拆卸地设置即可,以便于用户定期更换。甚至,还可将吸液元件50固定设置在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上,如此,可以将吸液元件50和整个烟雾通道一起更换。或者将吸液元件50固定设置在烟雾通道的可拆卸部上,如此,可以仅更换吸液元件50和可拆卸部,如,直接固定粘贴于雾化套管30内腔壁和/或出气通孔410孔壁上,并在一段时间使用后直接更换整个雾化套管30和/或顶盖40。可以理解地,尤其是当吸液元件50由柔性材料制成时,用户较难将其塞入烟雾通道内,连同可拆卸部一同更换,可方便用户操作。
进一步地,在上述三个实施例中,形成烟雾通道的雾化套管30内腔壁和/或出气通孔410孔壁表面涂覆有低导热材料涂层,或者雾化套管30和顶盖40由低导热材料制成。由于低导热材料具有吸热速度慢的特点,烟雾在烟雾通道内不会被快速冷却凝结成烟液,或者在冷凝形成烟液之前就被吸入吸烟者口中,也能避免烟液被吸入吸烟者口中,提高用户体验。
储液套管70为两端开口的管状,其套设于雾化套管30外。储液套管70的一端与雾化套管30密封连接,储液套管70的另一端与顶盖40密封连接。 此时,储液套管70与雾化套管30之间的间隙形成储存烟液的储液腔71。对应地,雾化套管30上还开设有连通导液件与储液腔71的导液槽31,以使烟液可经导液槽31吸附于导液件上,以供发热件在电驱动下加热雾化。
进一步地,为了加强储液套管70与顶盖40及雾化套管30之间的密封性,雾化器100还包括设置于储液套管70与顶盖40之间以及储液套管70与雾化套管30之间的密封件80。
更进一步地,底座组件10上开设有与雾化头20连通的进气口(图未示),雾化器100还包括调气环90,调气环90转动套设于底座组件10外,且其上开设有可与进气口连通或错开的调气孔 (图未示)。在使用过程中,当转动调气环90使调气孔与进气口连通时,调气孔与进气孔之间预留一定间隙,外部空气经调气孔和进气口之间的间隙进入雾化头20后,与雾化腔221内被雾化的烟雾充分混合,混合后的烟雾随使用者的抽吸动作经烟雾通道流出并吸入使用者口中。当转动调气环90使调气孔与进气孔错开时,调气孔与进气孔之间的间隙被封闭,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吸液元件50,在吸烟过程中,当较高温度的烟雾经过较低温度的烟雾通道时,由于热传递的缘故,烟雾在流出烟雾通道外部之前会在通道壁上快速冷却凝结成烟液,一方面,长时间使用后,凝结的烟液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沿着烟雾通道的通道壁流下,流下的烟液将被吸液元件50吸收,另一方面,抽吸时,凝结的烟液在用户吸力的作用下顺着烟雾通道的通道壁向上流动,在遇到吸液元件50时被其吸收,从而保持烟雾通道的干燥,达到解决冷凝而导致的漏液问题,还可以防止烟液被吸入到用户口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烟雾通道、雾化头以及吸液元件,所述烟雾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雾化头气体连通,所述雾化头用于雾化烟液以形成烟雾,所述烟雾流入所述烟雾通道与所述雾化头连通的一端后,从所述烟雾通道的另一端流出,所述吸液元件由多孔材料制成,所述吸液元件设置在所述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上,所述吸液元件用于吸附所述烟雾冷凝后形成的烟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上向内凸出形成有凸台,所述吸液元件可拆卸地支撑于所述凸台上,或者所述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吸液元件外周凸出形成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向凸缘,所述吸液元件通过所述导向凸缘与所述导向槽的配合设置在所述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上,或者所述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上设置有卡夹,所述吸液元件通过所述卡夹卡设在所述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上,或者所述吸液元件固定粘贴在所述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元件在其延长方向的两端贯通形成有与所述烟雾通道两端连通的透气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夹设在所述吸液元件和所述烟雾通道的通道壁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通道的至少部分通道壁涂覆有低导热材料涂层,或者所述烟雾通道至少部分由低导热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套管以及顶盖,所述雾化套管套设于所述雾化头外并与所述顶盖对接,所述顶盖延长方向的两端贯通形成出气通孔,所述出气通孔和位于所述雾化头与所述顶盖之间的所述雾化套管的内腔共同连通形成所述烟雾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储液套管,所述储液套管套设于所述雾化套管外,所述储液套管的一端与所述雾化套管密封连接,所述储液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顶盖密封连接,所述储液套管与所述雾化套管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储液腔,所述雾化套管上还开设有连通所述雾化头的导液槽。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底座组件,所述雾化头可拆卸地设置所述底座组件上,所述雾化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组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雾化套管与所述底座组件相对的一端与所述顶盖可拆卸地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座体以及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套设于所述座体上,且所述连接座远离所述座体的一端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内螺纹和外螺纹;所述雾化头包括雾化头底座,所述雾化头底座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座上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雾化套管套设于所述雾化头底座外,且所述雾化套管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座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10.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CN201621166502.2U 2016-11-02 2016-11-02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Active CN206119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6502.2U CN206119188U (zh) 2016-11-02 2016-11-02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US15/798,214 US10334886B2 (en) 2016-11-02 2017-10-30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6502.2U CN206119188U (zh) 2016-11-02 2016-11-02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19188U true CN206119188U (zh) 2017-04-26

Family

ID=58576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66502.2U Active CN206119188U (zh) 2016-11-02 2016-11-02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1918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34886B2 (en) 2016-11-02 2019-07-02 Changzhou Paten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thereof
CN109965363A (zh) * 2019-04-29 2019-07-05 栗明 一次性烟弹
CN110613172A (zh) * 2019-09-30 2019-12-27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WO2021082598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刘敏娟 雾化器组件及包括该雾化器组件的雾化器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34886B2 (en) 2016-11-02 2019-07-02 Changzhou Paten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thereof
CN109965363A (zh) * 2019-04-29 2019-07-05 栗明 一次性烟弹
CN110613172A (zh) * 2019-09-30 2019-12-27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WO2021082598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刘敏娟 雾化器组件及包括该雾化器组件的雾化器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19188U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206808661U (zh) 用于雾化器的储油杯及雾化器
US10334886B2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thereof
CN205585322U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JP6676773B2 (ja) アトマイザーおよびその電子タバコ
CN106037011A (zh)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4070562U (zh) 电子烟用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6303211U (zh) 一种超声波雾化电子烟
CN205358225U (zh) 雾化头、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205456063U (zh) 电子烟雾化器和电子烟
WO2020048437A1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5813571U (zh) 注油结构及电子烟雾化器
CN107865461A (zh) 雾化头、雾化器及具有该雾化器的电子烟
CN206507314U (zh) 雾化器及具有该雾化器的电子烟
WO2016127406A1 (zh) 一种雾化器
CN207054791U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WO2017215623A1 (zh) 通气组件、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206119187U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206866632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06576294U (zh) 电子烟雾化器
CN107927910A (zh) 一种可换烟弹电子烟雾化器、烟弹组件和雾化器组件
CN206659108U (zh) 易拆装雾化器以及电子吸烟装置
CN206390297U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207505927U (zh) 一种电子烟
CN206043430U (zh)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