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12966U - 一种锅炉烟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烟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12966U
CN206112966U CN201621026470.6U CN201621026470U CN206112966U CN 206112966 U CN206112966 U CN 206112966U CN 201621026470 U CN201621026470 U CN 201621026470U CN 206112966 U CN206112966 U CN 206112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flue
push rod
stov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264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亮
邓龙强
郑琰
劳海
王通
刘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uff Boil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uff Boil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uff Boil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uff Boil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264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12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12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1296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锅炉烟道,将炉外脱硝装置的安装位置进行改进,使得炉外脱硝装置安装更加方便。所述烟道沿烟气流通方向依次包括横向烟道、竖向烟道和尾部烟道,所述竖向烟道的上端通过横向烟道与锅炉上端的出烟口连通,在所述竖向烟道的近地端连通设置有炉外脱硝装置,所述尾部烟道的前端与所述炉外脱硝装置侧部底端出口连通。

Description

一种锅炉烟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锅炉烟道。
背景技术
导热油锅炉作为一种热能转换设备,已经在我国广泛应用于烘干或供暖等设备中,它主要以煤、重油、轻油或可燃气体为燃料,导热油为载体,利用循环油泵强制液相循环,将热能输送给用热设备后,继而返回重新加热的直流式特征工业炉,燃油、燃气的导热油炉多为盘管式,其多排同心盘管的中部空腔为燃烧室,周围管间的环形空间为烟气烟道,通过辐射和对流,使高温烟气热量经管壁传给导热油,进而将导热油进行加热,而这些经过换热之后的烟气需要进行净化处理,才能够复合排放的标准。
脱硝处理是烟气净化处理中较为重要的一步,目前所采用的炉外脱硝装置大都是通过单独的安装支架串联在烟道的出口处,但是,在实际安装时,由于烟道的出口位置较高,就要通过一定高度的安装支架将炉外脱硝装置的安装位置抬高,使其的进口端与烟道的出口端平齐,然后再对准连接,安装的难度较大,而且炉外脱硝装置的体积与重量较大,需要抬升的高度又较高,往往需要通过大型的起重设备才能够完成安装,导致炉外脱硝装置的安装成为锅炉安装环节中的一大难题。本申请人试图通过改进降低炉外脱硝装置的施工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锅炉烟道,此种将炉外脱硝装置的安装位置进行改进,使得炉外脱硝装置安装更加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锅炉烟道,烟道沿烟气流通方向依次包括横向烟道、竖向烟道和尾部烟道,所述竖向烟道的上端通过横向烟道与锅炉上端的出烟口连通,在所述竖向烟道的近地端连通设置有炉外脱硝装置,所述尾部烟道的前端与所述炉外脱硝装置侧部底端出口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中,将炉外脱硝装置的安装位置由高处转移在接近地面的位置,降低了安装难度及安装成本。
作为改进,在所述尾部烟道上设有回转室,所述回转室具有与所述尾部烟道连通的几字形烟道,所述几字形烟道的顶部设有检修口,该检修口处设有第一盖板,在所述回转室顶部围绕所述检修口设置有支撑围板,所述支撑围板内部在所述检修口边缘处设有环形搭边,所述第一盖板的周缘搭接在所述环形搭边上,在所述支撑围板的顶部可拆卸固定有第二盖板,所述支撑围板、所述第一盖板及所述第二盖板围合形成一空腔,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设有顶杆,顶杆的下端与第一盖板连接,顶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盖板相抵,在所述顶杆上端设有提拉结构;在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二盖板与回转室上方的检修踏板相平齐,这样,通过在第一盖板的上方设置与检修踏板相平齐的第二盖板,第二盖板通过支撑围板进行固定,第二盖板与第一盖板之间设置顶杆,通过这样的改进之后,当检修人员需要打开检修口进行检修时,先打开与检修踏板平齐的第二盖板,然后通过提拉顶杆将第一盖板取出即可,在检修踏板上可操作空间的更大,且为了方便检修人员提拉顶杆,在顶杆的上端设置有供人员手握的提拉结构,打开检修口更加方便,不需要再钻下去打开第一盖板;并且,由于支撑围板、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围合形成了一个空腔,该空腔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即使回转室在进行检修时几字形烟道还存在有较高的温度,经过空腔隔热之后,第二盖板上的温度不会很高,从而杜绝检修人员被第二盖板烫伤;另外,由于顶杆的上端与第二盖板相抵,第二盖板会通过顶杆向第一盖板施加向下的压力,从而将第一盖板进行固定,使其密封性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锅炉烟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回转室部分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检修口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围板与第二盖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回转室,2、几字形烟道,3、第一盖板,4、检修口,5、支撑围板,6、环形搭边,7、第二盖板,8、空腔,9、顶杆,10、提拉结构,11、检修踏板,12、螺纹部,13、锁闭部件,14、第一段,15、第二段,16、限位部件,17、橡胶垫,23、烟气浓度检测探头,26、环形凸边,27、缺口,28、L形卡台,30、炉外脱硝装置,32、架体,33、横向烟道,34、竖向烟道,35、尾部烟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锅炉烟道,烟道沿烟气流通方向依次包括横向烟道33、竖向烟道34和尾部烟道35,所述竖向烟道34的上端通过横向烟道33与锅炉上端的出烟口连通,在所述竖向烟道34的近地端连通设置有炉外脱硝装置30,所述尾部烟道35的前端与所述炉外脱硝装置30侧部底端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中,将炉外脱硝装置30的安装位置由高处转移在接近地面的位置,降低了安装难度及安装成本。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尾部烟道35上设有回转室1,所述回转室1具有与所述尾部烟道35连通的几字形烟道2,所述几字形烟道的顶部设有检修口4,该检修口4处设有第一盖板3,在所述回转室1顶部围绕所述检修口4设置有支撑围板5,所述支撑围板5内部在所述检修口4边缘处设有环形搭边6,所述第一盖板3的周缘搭接在所述环形搭边6上,在所述支撑围板5的顶部可拆卸固定有第二盖板7,所述支撑围板5、所述第一盖板3及所述第二盖板7围合形成一空腔8,所述第一盖板3与第二盖板7之间设有顶杆9,顶杆9的下端与第一盖板3连接,顶杆9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盖板7相抵,在所述顶杆9上端设有提拉结构10;在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二盖板7与回转室1上方的检修踏板11相平齐,这样,通过在第一盖板3的上方设置与检修踏板11相平齐的第二盖板7,第二盖板7通过支撑围板5进行固定,第二盖板7与第一盖板3之间设置顶杆9,通过这样的改进之后,当检修人员需要打开检修口4进行检修时,先打开与检修踏板11平齐的第二盖板7,然后通过提拉顶杆9将第一盖板3取出即可,在检修踏板11上可操作空间的更大,且为了方便检修人员提拉顶杆9,在顶杆9的上端设置有供人员手握的提拉结构10,打开检修口4更加方便,不需要再钻下去打开第一盖板3;并且,由于支撑围板5、第一盖板3、第二盖板7围合形成了一个空腔8,该空腔8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即使回转室1在进行检修时几字形烟道2还存在有较高的温度,经过空腔8隔热之后,第二盖板7上的温度不会很高,从而杜绝检修人员被第二盖板7烫伤;另外,由于顶杆9的上端与第二盖板7相抵,第二盖板7会通过顶杆9向第一盖板3施加向下的压力,从而将第一盖板3进行固定,使其密封性得到保证。
本实施例中,空腔8内底部设有烟气浓度检测探头23,该烟气浓度检测探头23与报警器连接控制器,当空腔8内烟气浓度超过预设值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从而检修人员及时得知第一盖板3损坏或烟道堵塞的基本情况,及时进行检修操作。
本实施例中,第二盖板7下表面与顶杆9接触的位置设有橡胶垫17,这样,可以避免顶杆9与第二盖板7直接接触,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作为改进,顶杆9的下端具有与第一盖板3上的螺纹通孔配合的螺纹部12,所述顶杆9的下端穿过第一盖板3并与设于所述第一盖板3上的锁闭部件13配合,以使在所述顶杆9向下移动时所述锁闭部件13与所述环形搭边6的内侧配合进一步将第一盖板3锁闭,并在所述顶杆9向上移动时所述锁闭部件13解除与所述环形搭边6内侧的锁闭配合,这样,即使第二盖板7在发生损坏之后,由于顶杆9与锁闭部件13的存在锁闭配合,依旧能够对第一盖板3起到固定的作用,提高了第二盖板7固定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锁闭部件13具有第一段14和与所述第一段14呈一夹角的第二段15,所述夹角大于90度,其拐角处与所述第一盖板3铰接,第一段14适于与顶杆9下端相抵靠,该锁闭部件13绕其拐角转动一定角度后第二段15适于与所述环形搭边6的内侧相抵靠,这样,在锁闭第一盖板3时,转动顶杆9从而使顶杆9在向下移动,顶杆9在向下移动过程中抵靠锁闭部件13的第一段14推动锁闭部件13整体围绕其拐角处转动,而当其转动到一定角度时第二段15抵靠住环形搭边6的内侧,从而将第一盖板3锁闭,接着再盖上第二盖板7实现第一盖板3的完全锁闭,加强了第一盖板3的固定效果,并且在第二盖板7损坏并更换前,能通过锁闭部件13临时锁闭第一盖板3;打开第一盖板3时,先将第二盖板7打开然后转动顶杆9将顶杆9向上移动,从而撤去施加在第一段14上的压力,使第二段15完全脱离环形搭边6,即解除锁闭部件13的锁闭配合。
本实施例中,顶杆9上在所述第一盖板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对所述顶杆9移动范围进行限制的限位部件16,这样,当限位部件16向下移动到与第一盖板3相抵靠时,锁闭部件13即处于锁闭状态。
本实施例中,支撑围板5为圆筒状,所述支撑围板5的顶端外壁上设有环形凸边26,环形凸边26的边缘间隔设有缺口27,所述第二盖板7的下底面设有与所述缺口27相匹配的L形卡台28,所述第二盖板7盖合使L形卡台28经过缺口27,待第二盖板7盖合到位后,旋转所述第二盖板7使其上L形卡台28与所述缺口27错位并与环形凸边26卡配,这样一来,第二盖板7得到了初步固定,在此基础上,最少可使用一根螺栓就将第二盖板7固定牢靠,使第二盖板7打开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锅炉烟道,设于锅炉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沿烟气流通方向依次包括横向烟道、竖向烟道和尾部烟道,所述竖向烟道的上端通过横向烟道与锅炉上端的出烟口连通,在所述竖向烟道的近地端连通设置有炉外脱硝装置,所述尾部烟道的前端与所述炉外脱硝装置侧部底端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烟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尾部烟道上设有回转室,所述回转室具有与所述尾部烟道连通的几字形烟道,所述几字形烟道的顶部设有检修口,该检修口处设有第一盖板,在所述回转室顶部围绕所述检修口设置有支撑围板,所述支撑围板内部在所述检修口边缘处设有环形搭边,所述第一盖板的周缘搭接在所述环形搭边上,在所述支撑围板的顶部可拆卸固定有第二盖板,所述支撑围板、所述第一盖板及所述第二盖板围合形成一空腔,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设有顶杆,顶杆的下端与第一盖板连接,顶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盖板相抵,在所述顶杆上端设有提拉结构;在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二盖板与回转室上方的检修踏板相平齐。
CN201621026470.6U 2016-12-14 2016-12-14 一种锅炉烟道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112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26470.6U CN206112966U (zh) 2016-12-14 2016-12-14 一种锅炉烟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26470.6U CN206112966U (zh) 2016-12-14 2016-12-14 一种锅炉烟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12966U true CN206112966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18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26470.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112966U (zh) 2016-12-14 2016-12-14 一种锅炉烟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129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9874A (zh) * 2016-12-14 2017-02-22 浙江特富锅炉有限公司 一种锅炉烟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9874A (zh) * 2016-12-14 2017-02-22 浙江特富锅炉有限公司 一种锅炉烟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15843A (zh) 一种scr脱硝催化剂立式再生干燥煅烧炉
CN206112966U (zh) 一种锅炉烟道
CN213658542U (zh) 一种防烧隔热涂层功能损伤加速检测系统
CN106439874A (zh) 一种锅炉烟道
CN105088923A (zh) 一种卧式节能环保型沥青混凝土再生机
CN204535392U (zh) 一种气氛管式炉
CN206037083U (zh) 立式烟道回转室
CN203501775U (zh) 一种立式焙烧还原炉
CN105953430A (zh) 一种防腐抗压空气能热水器水箱
CN206540147U (zh) 一种能重复利用保温棉的检修门
CN102162689A (zh) 发电用太阳能高温集热管排气方法及卧式排气台
CN206057124U (zh) 基于煤与瓦斯共生的煤氧化特性试验装置
CN109282273A (zh) 一种用于制备氢气的汽化过热器
CN201973945U (zh) 发电用太阳能高温集热管卧式排气台
CN106468444A (zh) 立式烟道回转室
CN203914518U (zh) 一种无风机节能蒸柜
CN205482285U (zh) 烘干用集热燃烧炉
CN201488571U (zh) 高温烟气分析系统自动挡火装置
CN208983864U (zh) 一种台车式天然气锻造加热炉
CN207313133U (zh) 硫磺回收装置的主燃烧炉结构
CN220649091U (zh) 一种陶艺教学用的小型电热窑炉
CN204355993U (zh) 一种新型热风炉拱顶人孔在线修补吊装装置
CN209655270U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的热气分流装置
CN2773486Y (zh) 分体式热管余热锅炉
CN216668164U (zh) 一种干燥效果好的蚕丝制品加工用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61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