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12005U - 一种行星齿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行星齿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12005U
CN206112005U CN201621006413.1U CN201621006413U CN206112005U CN 206112005 U CN206112005 U CN 206112005U CN 201621006413 U CN201621006413 U CN 201621006413U CN 206112005 U CN206112005 U CN 206112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diameter
manhole
ratio
gea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064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佳琪
吴高秋
吴法聪
庄灵申
莫汕军
吴兴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ooper gear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ida Ge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ida Ge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ida Ge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064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12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12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12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星齿轮,包括齿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齿轮本体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轮齿,所述齿轮本体的直径由一端往另一端逐渐变大,所述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与齿轮本体另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61,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与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78;本实用新型在于:在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与齿轮本体另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61和圆形通孔的直径与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78配合下,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大负载力时,行星齿轮不会出现损坏,整体强度较强,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此结构设计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行星齿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行星齿轮。
背景技术
行星齿轮作为行星减速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多都是三个或多个配合齿轮在啮合旋转,从而带动其他部件的旋转。传统的行星齿轮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大负载力时,行星齿轮会出现损坏,整体强度较差,从而缩短了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传统的行星齿轮包括齿轮本体,该齿轮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圆形通孔,由于圆形通孔的内壁未设置有固定凹槽,齿轮本体套于传动件外壁,在使用过程中,齿轮本体与传动件会出现滑动现象,由于齿轮本体与传动件会出现滑动现象会造成圆形通孔极易磨损,最终造成齿轮本体损坏,从而缩短了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强度较强及延长使用寿命的行星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行星齿轮,包括齿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齿轮本体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轮齿,所述齿轮本体的直径由一端往另一端逐渐变大,所述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与齿轮本体另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61,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与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78;所述圆形通孔的内壁沿圆周等距设置有多个固定凸起,各相邻的固定凸起之间构成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的槽宽由槽口往槽底方向逐渐变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与齿轮本体另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61和圆形通孔的直径与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78配合下,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大负载力时,行星齿轮不会出现损坏,整体强度较强,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如若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与齿轮本体另一端的直径的比值大于0.61和圆形通孔的直径与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78配合下,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大负载力时,行星齿轮会出现断裂,整体强度较差,从而短缩了使用寿命;如若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与齿轮本体另一端的直径的比值小于0.61和圆形通孔的直径与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78配合下,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大负载力时,行星齿轮会出现变形,整体强度较差,从而短缩了使用寿命;反之,如若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与齿轮本体另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61和圆形通孔的直径与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的比值大于0.78配合下,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大负载力时,行星齿轮会出现断裂,整体强度较差,从而短缩了使用寿命;如若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与齿轮本体另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61和圆形通孔的直径与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的比值小于0.78配合下,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大负载力时,行星齿轮会出现断裂,整体强度较差,从而短缩了使用寿命;所以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与齿轮本体另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61和圆形通孔的直径与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78配合下较为合理,整体强度较强,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在圆形通孔的内壁沿圆周等距设置有多个固定凸起,各相邻的固定凸起之间构成固定凹槽,圆形通孔套于传动件外壁,该固定凹槽起到了定位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圆形通孔与传动件之间出现滑动现象,避免圆形通孔被传动件磨损,固定凹槽的槽宽由槽口往槽底方向逐渐变大,进一步保证了与传动件连接稳定性及可靠性,也进一步的保证了圆形通孔与传动件之间不会出现滑动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形通孔的两端与齿轮本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件与圆形通孔连接过程中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方便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包括齿轮本体1,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齿轮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圆形通孔2,所述齿轮本体1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轮齿3,所述齿轮本体1的直径由一端101往另一端102逐渐变大,所述齿轮本体1一端101的直径H1与齿轮本体1另一端102的直径H2的比值为0.61,所述圆形通孔2的直径H3与齿轮本体1一端101的直径H1的比值为0.78;所述圆形通孔2的内壁沿圆周等距设置有多个固定凸起4,各相邻的固定凸起4之间构成固定凹槽5,所述固定凹槽5的槽宽由槽口往槽底方向逐渐变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与齿轮本体另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61和圆形通孔的直径与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78配合下,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大负载力时,行星齿轮不会出现损坏,整体强度较强,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如若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与齿轮本体另一端的直径的比值大于0.61和圆形通孔的直径与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78配合下,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大负载力时,行星齿轮会出现断裂,整体强度较差,从而短缩了使用寿命;如若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与齿轮本体另一端的直径的比值小于0.61和圆形通孔的直径与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78配合下,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大负载力时,行星齿轮会出现变形,整体强度较差,从而短缩了使用寿命;反之,如若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与齿轮本体另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61和圆形通孔的直径与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的比值大于0.78配合下,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大负载力时,行星齿轮会出现断裂,整体强度较差,从而短缩了使用寿命;如若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与齿轮本体另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61和圆形通孔的直径与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的比值小于0.78配合下,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大负载力时,行星齿轮会出现断裂,整体强度较差,从而短缩了使用寿命;所以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与齿轮本体另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61和圆形通孔的直径与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78配合下较为合理,整体强度较强,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在圆形通孔的内壁沿圆周等距设置有多个固定凸起,各相邻的固定凸起之间构成固定凹槽,圆形通孔套于传动件外壁,该固定凹槽起到了定位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圆形通孔与传动件之间出现滑动现象,避免圆形通孔被传动件磨损,固定凹槽的槽宽由槽口往槽底方向逐渐变大,进一步保证了与传动件连接稳定性及可靠性,也进一步的保证了圆形通孔与传动件之间不会出现滑动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圆形通孔2的两端与齿轮本体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倒角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件与圆形通孔连接过程中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方便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行星齿轮,包括齿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齿轮本体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轮齿,所述齿轮本体的直径由一端往另一端逐渐变大,所述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与齿轮本体另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61,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与齿轮本体一端的直径的比值为0.78;所述圆形通孔的内壁沿圆周等距设置有多个固定凸起,各相邻的固定凸起之间构成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的槽宽由槽口往槽底方向逐渐变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通孔的两端与齿轮本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倒角。
CN201621006413.1U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行星齿轮 Active CN206112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06413.1U CN206112005U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行星齿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06413.1U CN206112005U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行星齿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12005U true CN206112005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16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06413.1U Active CN206112005U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行星齿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120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67659U (zh) 变速箱低挡从动齿轮
CN204186924U (zh) 变速箱输出轴
CN206112005U (zh) 一种行星齿轮
CN204186936U (zh) 防脱档的变速箱主动齿轮
CN203453421U (zh) 齿轮
CN206190847U (zh) 行星齿轮
CN205190673U (zh) 拖拉机变速箱ⅲ档主动齿轮
CN205298234U (zh) 变速箱主动圆锥齿轮轴
CN205678090U (zh) 一种锥齿轮轴
CN204025597U (zh) 新型人字圆柱齿轮
CN205578709U (zh) 齿套
CN206112003U (zh) 一种半轴齿轮
CN204186951U (zh) 变速箱挂档啮合齿轮
CN204186950U (zh) 变速箱倒挡中间齿轮
CN103615514A (zh) 汽车传动齿轮
CN204186775U (zh) 变速箱第二轴
CN206429536U (zh) 一种新式传动定位轴承
CN204041927U (zh) 轮辐式齿轮
CN206617532U (zh) 前进档齿轮
CN206377232U (zh) 一种前进档齿轮
CN204186930U (zh) 挂档啮合从动齿轮
CN208221339U (zh) 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齿轮轴
CN204186949U (zh) 润滑充分的防脱档变速箱从动齿轮
CN204267713U (zh) 防脱挡型啮合齿套
CN211693377U (zh) 一种圆锥齿轮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7600 Zhejiang Yuhuan Taizhou Hardware electroplating industry function area Xiao Yu gate block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Cooper gea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7610 Yuhuan County Taizhou Hardware electroplating industry function area,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ida Gear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