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08631U - 电梯用钢丝绳的检查夹具 - Google Patents

电梯用钢丝绳的检查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08631U
CN206108631U CN201620750226.8U CN201620750226U CN206108631U CN 206108631 U CN206108631 U CN 206108631U CN 201620750226 U CN201620750226 U CN 201620750226U CN 206108631 U CN206108631 U CN 206108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scale
wire rope
steel wir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502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田朗
相川弘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08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08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用钢丝绳的检查夹具和诊断方法,得到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高精度且简单地测定在电梯用钢丝绳中产生的伸长的检查夹具。本实施方式的检查电梯用钢丝绳的伸长的检查夹具具备夹具主体、定位部和刻度。夹具主体具有在钢丝绳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以沿着钢丝绳的外部包覆层的外周面的方式圆弧状地弯曲以嵌合到该外周面上的嵌合部。定位部设置于嵌合部,能够对位到形成于外部包覆层的多个标识中的任意的标识。刻度设置于嵌合部,在使定位部与任意的标识对准的状态下显示任意的标识和与该标识相邻的其他标识之间的间隔是否超过作为更换绳的基准的规定值。定位部和刻度中的至少刻度沿着外部包覆层的周向地形成。

Description

电梯用钢丝绳的检查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梯用钢丝绳的检查夹具。
背景技术
用树脂制的外部包覆层包覆将多根股线相互扭绞成的绳主体而得到的电梯用的钢丝绳无法根据以往的基于目视的检查基准来进行劣化判定。
作为其对策,尝试如下方法:在外部包覆层的外周面以恒定的间隔设置多个标识,例如在电梯的定期检查时测定在钢丝绳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标识之间的间隔,从而检测钢丝绳的伸长程度。
作为钢丝绳和使用该钢丝绳的电梯的现有技术文献,有专利第3724322号,另外,作为绳的劣化诊断方法和电梯装置的现有技术文献,有日本特开2015-37997A。
实用新型内容
当在外部包覆层的外周面形成标识的情况下,如果考虑成本方面,则期望采用印刷等简易的手段。然而,外部包覆层被缠绕悬挂于滑轮,所以无法避免由于在外部包覆层与滑轮之间产生的摩擦而标识发生磨损。因此,即使标识具有在外部包覆层的周向上连续的形状,标识的一部分也有可能消失。
而且,钢丝绳具有在电梯的运转中在使扭绞回扭或者使扭绞扭起的方向上进行自转的性质,所以在钢丝绳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标识彼此有时在钢丝绳的周向上发生位移。
此外,即使是强度降低明显的钢丝绳的伸长,相对于规定值的钢丝绳的伸长率也小到1~2%左右,所以在钢丝绳的保养检查时进行判别所需的伸长量的精度为1mm左右。
因此,在处于标识的一部分消失或者相邻的标识在周向上发生了位移的状态的钢丝绳中,如果使用作为一般的长度测量器具的矩尺来测定标识间的间隔,则无法避免产生视差。因此,在短时间内准确地诊断钢丝绳的伸长量并不容易。
进而,钢丝绳的检查所需的作业时间有限,所以在难以适当地诊断钢丝绳的伸长量的情况下,成为导致不必要的绳更换、钢丝绳的过度的强度降低的一个原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高精度且简单地测定在电梯用钢丝绳中产生的伸长的检查夹具和使用该检查夹具的诊断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所示的方案1至10的特征。
(方案1)
一种检查夹具,其在检查电梯用钢丝绳的伸长时使用,所述电梯用钢丝绳具有:绳主体,其由多根股线相互扭绞而成;树脂制的外部包覆层,其包覆所述绳主体;以及多个标识,其在所述绳主体的长度方向上保持一定的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外部包覆层的外周面,并沿着所述外部包覆层的周向,其中,所述检查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其具有在所述钢丝绳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以沿着所述外部包覆层的所述外周面的方式圆弧状地弯曲的嵌合部;定位部,其设置于所述夹具主体的所述嵌合部,能够对位到形成于所述外部包覆层的多个所述标识中的任意的标识;以及刻度,其设置于所述夹具主体的所述嵌合部,在使所述定位部与所述任意的标识对准的状态下,显示所述任意的标识和与该标识相邻的其他标识之间的间隔是否超过作为更换绳的基准的规定值,所述定位部和所述刻度中的至少所述刻度沿着所述外部包覆层的周向地形成。
(方案2)
根据方案1所述的检查夹具,其中,在所述嵌合部嵌合到所述外部包覆层的所述外周面的状态下,所述定位部和所述刻度与所述外部包覆层的所述外周面直接接触。
(方案3)
根据方案1所述的检查夹具,其中,所述夹具主体至少在与所述刻度对应的部位具有透明部,能够通过该透明部而从所述夹具主体的外侧视觉辨认包括所述刻度的所述外部包覆层的所述外周面,并且在与所述外部包覆层的所述外周面接触的所述透明部的内周面设置有所述刻度。
(方案4)
根据方案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检查夹具,其中,将圆弧状地弯曲的所述嵌合部的半径设定为所述钢丝绳的制造时容许的所述钢丝绳的最大绳径的1/2。
(方案5)
根据方案1所述的检查夹具,其中,所述嵌合部具有在所述钢丝绳的周向上分离的第1端部和第2端部,所述夹具主体具有从所述第1端部和所述第2端部以相互保持间隔地对置的方式突出的一对引导部。
(方案6)
根据方案5所述的检查夹具,其中,将所述引导部之间的间隔设定为与不对所述钢丝绳施加负载的状态下的所述钢丝绳的最大绳径相同。
(方案7)
一种检查夹具,其在检查电梯用钢丝绳的伸长时使用,所述电梯用钢丝绳具有:绳主体,其由多根股线相互扭绞而成;树脂制的外部包覆层,其包覆所述绳主体;以及多个标识,其在所述绳主体的长度方向上保持一定的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外部包覆层的外周面,并沿着所述外部包覆层的周向,其中,所述检查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其具有在所述钢丝绳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以沿着所述外部包覆层的所述外周面的方式圆弧状地弯曲以嵌合到该外周面上的嵌合部;第1窗部,其设置于所述夹具主体的所述嵌合部,使所述外部包覆层的所述外周面露出;第2窗部,其设置于所述夹具主体的所述嵌合部,在相对于所述第1窗部而在所述钢丝绳的长度方向上分离的位置使所述外部包覆层的所述外周面露出;第1刻度,其设置于所述第1窗部,对位到形成于所述外部包覆层的多个所述标识中的任意的标识;以及第2刻度,其设置于所述第2窗部,在使所述第1刻度与所述任意的标识对准的状态下,显示所述任意的标识和与该标识相邻的其他标识之间的间隔是否超过作为更换绳的基准的规定值,所述第1刻度和所述第2刻度中的至少一方沿着所述外部包覆层的周向地形成。
(方案8)
根据方案7所述的检查夹具,其中,所述第1窗部和所述第2窗部具有与所述外部包覆层的所述外周面接触的内周面,所述第1刻度形成于所述第1窗部的所述内周面,所述第2刻度形成于所述第2窗部的所述内周面。
(方案9)
根据方案7或者8所述的检查夹具,其中,将圆弧状地弯曲的所述嵌合部的半径设定为所述钢丝绳的制造时容许的所述钢丝绳的最大绳径的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梯用钢丝绳的检查夹具和诊断方法,能够得到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高精度且简单地测定在电梯用钢丝绳中产生的伸长的检查夹具和使用该检查夹具的诊断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吊桶式的电梯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在主绳的外周面装配有检查夹具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在外部包覆层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标识的主绳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的(A)是示出在主绳的外周面装配有检查夹具的状态的主视图。图4的(B)是示出在主绳的外周面装配有检查夹具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在主绳的外周面装配有检查夹具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概略地示出形成于外部包覆层的外周面的标识部分地消失了的状态的主绳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形成于外部包覆层的外周面的多个标识的变形例的主绳的立体图。
图8(A)是示出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主绳的外周面装配有检查夹具的状态的主视图。图8(B)是示出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主绳的外周面装配有检查夹具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A)是示出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主绳的外周面装配有检查夹具的状态的主视图。图9(B)是示出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主绳的外周面装配有检查夹具的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6,说明第1实施方式。
图1概略地示出吊桶式的电梯1。电梯1具有设置于建筑物的升降路径2,在该升降路径2的内部,乘用轿厢3和平衡锤4经由未图示的导轨而能够升降移动地被支承。进而,具有驱动滑轮5的卷扬机6设置于升降路径2的上部。
乘用轿厢3和平衡锤4经由多根主绳7而在升降路径2中悬挂。在本实施方式中,仅示出一根主绳7,关于其他主绳7省略图示。
主绳7的一端7a和另一端7b分别经由绳挂钩而固定于升降路径2的上端。主绳7的一端7a与另一端7b之间的中间部分7c连续地缠绕悬挂于设置于乘用轿厢3上的一对轿厢上滑轮8a、8b、驱动滑轮5和设置于平衡锤4上的锤滑轮9。
因此,通过卷扬机6的驱动滑轮5将主绳7卷起或者回绕,从而乘用轿厢3和平衡锤4沿着升降路径2进行升降移动。
悬挂乘用轿厢3和平衡锤4的主绳7是电梯用钢丝绳的一个例子。如图2所示,作为主要要素,主绳7具备作为抗张力部件的绳主体11以及全面地包覆了绳主体11的外部包覆层12。
绳主体11是按规定的间距将多根钢铁制股线13相互扭绞而构成的。外部包覆层12例如由聚氨酯那样的具有耐磨损性和高摩擦系数的热塑性的树脂材料形成。外部包覆层12具有规定主绳7的外表面的外周面12a。外周面12a具有圆形的剖面形状,并且在缠绕悬挂于上述各滑轮5、8a、8b、9时针对滑轮5、8a、8b、9伴随着摩擦地接触。
进而,形成外部包覆层12的树脂材料被填充于相邻的股线13之间的间隙。因此,外部包覆层12具有进入到在绳主体11的周向上相邻的股线13之间的多个填充部14。填充部14位于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的内侧。
如图3所示,多个标识15形成于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标识15是用于显示主绳7的伸长的要素,在主绳7的全长范围内在主绳7的长度方向上保持恒定的间隔地排列。各标识15例如通过在外部包覆层12的周向上连续的实线来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标识15例如通过印刷等简易的手段而形成于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上。为了使得操作员在黑暗的升降路径2中也能够容易地观察,标识15期望设为例如与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的颜色存在补色的关系的颜色或者荧光颜色。
可是,电梯1用的主绳7伴随着使用期间的经过,股线13之间的间隙和构成股线13的多个线材间的间隙减小。由此,股线13、线材相互间反复进行摩擦,股线13、线材的磨损、断线加重。
特别是,在主绳7中的通过上述各种滑轮5、8a、8b、9的部分,主绳7反复受到基于与滑轮5、8a、8b、9的接触的摩擦。因此,主绳7的磨损、断线的加重程度与主绳7不通过滑轮5、8a、8b、9的部分相比较大,由此,主绳7的绳径减小或者在主绳7中发生局部的伸长。
因此,如上述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那样,通过使主绳7的伸长与强度降低率的关系明确化,在主绳7中也检测劣化最大的部分的伸长,从而能够管理主绳7的强度。
在电梯1中,在主绳7的强度低于规定值时要求更换绳。因此,通过以对应于所规定的强度降低的主绳7的伸长量作为更换基准,能够安全地使用由外部包覆层12覆盖了绳主体11的主绳7。
图2、图4和图5示出在检测主绳7的实际的伸长量时使用的检查夹具20。检查夹具20具备针对每根主绳7而抵接的夹具主体21。夹具主体21为了让操作员容易用手拿着,期望由例如塑料或者铝合金那样的轻质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的材料形成。
本实施方式的夹具主体21例如具有U字形的剖面形状。具体叙述的话,夹具主体21包括嵌合部22、第1引导部23a和第2引导部23b。嵌合部22以能够拆卸地嵌合到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的方式圆弧状地弯曲,并且在笔直的主绳7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嵌合部22的全长L1设定成在使主绳7笔直地伸长了的状态下大于在主绳7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标识15之间的间隔L2。进而,嵌合部22的半径r期望设定为在主绳7的制造时容许的主绳7的无负载时的最大绳径R的1/2。
鉴于在对主绳7施加张力时各股线13负担的载荷的均匀性等,考虑为主绳7的无负载时的最大绳径R是主绳7的公称直径的1.05倍。
如图2所示,嵌合部22具有在外部包覆层12的周向上分离的第1端部24a和第2端部24b。第1端部24a和第2端部24b在外部包覆层12的径向上对置。因此,嵌合部22具有在半周范围内覆盖外部包覆层12那样的大小。
第1引导部23a从夹具主体21的第1端部24a突出。同样地,第2引导部23b从夹具主体21的第2端部24b突出。因此,第1引导部23a和第2引导部23b以在主绳7的径向上保持间隔地对置的方式相互平行地配置。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引导部23a与第2引导部23b之间的间隔D设定为与主绳7的无负载时的最大绳径R相同。
如图4和图5所示,夹具主体21的嵌合部22具有定位部26。定位部26是能够对位到形成于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的多个标识15中的任意一个标识15的要素。定位部26通过位于嵌合部22的沿着长度方向的一端的边缘来规定。定位部26以在半周范围内包围外部包覆层12的方式沿着外部包覆层12的周向,并且与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直接接触。
进而,夹具主体21的嵌合部22具有窗部27。窗部27相对于定位部26位于嵌合部22的沿着长度方向的相反侧。窗部27在嵌合部22的沿着周向的全长范围内开口,并且具有沿着嵌合部22的长度方向的恒定的开口宽度。
透明部件28嵌入到窗部27。透明部件28是透明部的一个例子,例如由玻璃或者丙烯酸树脂那样的透明的材料构成。透明部件28具有以沿着嵌合部22的方式弯曲的形状。如图2所示,透明部件28的内周面28a在使嵌合部22抵接到主绳7的状态下,和嵌合部22的内周面一起与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接触。
如图4和图5所示,在透明部件28的内周面28a设置刻度29。刻度29相对于定位部26而在嵌合部22的长度方向上分离。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以股线13和线材的磨 损、断线作为原因的主绳7的伸长,从刻度29至定位部26的距离L3表示需要更换绳的基准长度。
换言之,刻度29是用于在使定位部26与任意一个标识15吻合了的状态下显示任意一个标识15与相邻的其他标识15之间的间隔L2是否超过作为更换基准的规定值的要素。
刻度29以在半周范围内包围外部包覆层12的方式沿着外部包覆层12的周向,并且与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直接接触。进而,刻度29例如通过印刷等简易的手段而形成于透明部件28的内周面28a上。为了使得操作员在黑暗的升降路径2中也能够容易地观察,刻度29期望设为例如与标识15的颜色存在补色的关系的颜色或者荧光颜色。
接下来,说明使用检查夹具20来诊断主绳7的伸长的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检查夹具20测定在主绳7中存在于通过滑轮5、8a、8b、9的频度最高的部分、或者通过利用磁力线的绳试验仪被确定为劣化最严重的部分的两个标识15之间的间隔L2,从而检测主绳7的伸长。例如,操作员进到乘用轿厢4的天花板上,通过手工作业将检查夹具20的嵌合部22嵌合到从滑轮5、8a、8b、9放出的主绳7的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上,从而执行使用检查夹具20的测定作业。
具体叙述的话,如图4和图5所示,以使嵌合部22的定位部26与外部包覆层12的任意一个标识15吻合的方式,将嵌合部22按压到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由此,通过从定位部26分离的透明部件28,包括与任意一个标识15相邻的其他标识15的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向检查夹具20之外露出。
在该状态下,操作员观察透过透明部件28而看到的其他标识15与刻度29的位置关系,从而判定在外部包覆层12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标识15之间的间隔L2是否超过作为更换绳的基准的距离L3。
在图4的例子中,其他标识15相对于刻度29向任意的标识15的相反侧偏移。因此,可知处于在主绳7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标识15之间的间隔L2超过作为更换绳的基准的规定值的状态。
因此,操作员将检查夹具20的嵌合部22推压到主绳7的外部包覆层12,通过仅观察其他标识15与刻度29的位置关系的简单作业,能够在短时间内高精度地测定钢丝绳7的伸长量。
进而,在用外部包覆层12包覆了绳主体11的主绳7中,例如如果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上的标识15由于伴随着与滑轮5、8a、8b、9的接触的磨损而消失,则可能成为需要更换绳的状态。
能够通过操作员的目视容易地检测标识15的消失。进而,即使在标识15在外部包覆层12的周向上连续的情况下,在主绳7中的缠绕悬挂于滑轮5、8a、8b、9的频度高的区域中,如图6所示,标识15也有可能由于与滑轮5、8a、8b、9的接触而磨损,部分地消失。
与此同时,对主绳7施加的张力根据电梯1的负载而变化。如果对主绳7施加的张力变化,则有时在使股线13的扭绞回扭或者使扭绞扭起的方向上主绳7进行自转。
因此,如图6中箭头所示,在标识15部分地消失了的主绳7由于自转而在周向上扭转了的情况下,在主绳7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标识15在外部包覆层12的周向上发生偏移,通过作为一般的长度测量器具的矩尺,难以高精度地计测相邻的两个标识15之间的间隔L2。
对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检查夹具20,嵌合部22具有的定位部26和刻度29以在半周范围内包围外部包覆层12的方式沿着外部包覆层12的周向地形成。
因此,即使在外部包覆层12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标识15部分地消失、或者部分地消失了的一个标识15与部分地消失了的另一个标识15在外部包覆层12的周向上处于相对地扭转了的位置关系,也能够利用定位部26和刻度29来容易地判别相邻的两个标识15之间的间隔L2是否处于作为更换绳的基准的规定值的范围内。
因此,在相邻的两个标识15部分地消失了的状态下,也能够适当地诊断钢丝绳7的伸长量。因此,能够避免不必要的绳更换以及伴随着钢丝绳7的更换延迟的钢丝绳7的过度的强度降低、断线,能够确保高的经济性以及安全性。
在第1实施方式中,通过在透明部件28设置刻度29,从而在相邻的两个标识15之间的间隔L2小于作为更换绳的基准的距离L3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透明部件28从检查夹具20的外侧容易地视觉辨认与刻度29对应的其他标识15的位置。因此,能够缩短检查钢丝绳7的伸长量时的作业时间,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当地诊断钢丝绳7的伸长量。
此外,检查夹具20的定位部26和刻度29与形成有标识15的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直接接触。由此,在定位部26与标识15之间产生的视差、在刻度29与标识15之间产生的视差变少,能够高精度地测定在外部包覆层12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标识15之间的间隔L2。
另一方面,电梯1用的钢丝绳7按无负载时的钢丝绳7的绳径比公称值高出百分之几那样的尺寸来制造。当对这种钢丝绳7附加规定的张力时,在初始阶段中,伴随着线材间的间隙或者股线13之间的间隙的减小,绳径减小,在主绳7中发生伸长。进而,由于线材和股线13的劣化,在主绳7中也发生伸长,并且主绳7的绳径减小。
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具有外部包覆层12的主绳7中,在相邻的股线13之间填充有树脂材料,所以虽然认识到由于附加张力导致的绳径减小,但是,由包括线材的股线13的劣化导致的绳径的变化不一样。
即,在由于包括线材的股线13的劣化而在绳主体11中发生伸长的情况下,该伸长虽然也传递到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但主绳7的绳径的变化与绳主体11的劣化不成比例。
具体叙述的话,由于构成外部包覆层12的聚氨酯具有能够承受与滑轮5、8a、8b、9的摩擦接触的耐磨损性和高摩擦系数,所以,以劣化作为原因的主绳7的绳径的减小是限定性的。然而,在包括线材的股线13的磨损加重而外部包覆层12从绳主体11剥离了的情况下,外部包覆层12的外径急剧增加到超过刚制造后的无负载时的钢丝绳7的绳径的程度。
该现象是由于在由于绳主体11的伸长或者股线13的磨损而外部包覆层12从绳主体11剥离时绳主体11和外部包覆层12在主绳7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地偏移而引起的。即,这是由于,在相邻的股线13之间填充了的外部包覆层12的填充部14由于上述偏移而沿着绳主体11的径向朝向外侧地被挤出。
因此,主绳7的使用中的外部包覆层12的外径的急剧增大可以说是在外部包覆层12从绳主体11剥离时发生。
本实施方式的检查夹具20具有从嵌合部22以相互保持间隔地对置的方式突出的第1引导部23a和第2引导部23b,将该引导部23a、23b之间的间隔D设定为与主绳7的无负载时的最大绳径R相同。因此,在通过手工作业将检查夹具20的嵌合部22嵌合到主绳7的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上时,主绳7的外部包覆层12通过第1引导部23a与第2引导部23b之间。
因此,在外部包覆层12的外径大于无负载时的最大绳径R的情况下,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被高强度地按压到第1引导部23a和第2引导部23b。其结果,在将嵌合部22按压到外部包覆层12时产生大的滑动阻力,操作员根据滑动阻力的增大,能够容易地识别处于外部包覆层12从绳主体11剥离了的状态。
因此,根据具有第1引导部23a和第2引导部23b的检查夹具20,能够根据外部包覆层12的外径而迅速地检测主绳7的劣化是否加重。
在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单一的检查夹具20来测定一根主绳7的伸长,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例如,在电梯1中,使用多根主绳7来悬挂乘用轿厢3和平衡锤4,所以也可以做成将多个检查夹具20与相邻的主绳7之间的间隔相匹配地相互连结而成的结构。
在该情况下,由于多根主绳7中发生的伸长针对每根绳而不同,所以,检查主绳7的伸长的作业也需要将被连结了的多个检查夹具20分别推压到主绳7。
进而,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夹具主体21中与刻度29对应的部位局部地通过透明部件28形成,但也可以通过例如丙烯酸树脂那样的透明的材料来形成整个夹具主体21。
此外,主绳7的标识15不限于印刷,也可以由设置于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的沿着周向的槽而构成。在标识15是槽的情况下,期望用例如与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的颜色存在补色的关系的颜色或者荧光颜色来涂饰槽的表面。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图7公开了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变形例中,主绳7的标识15通过沿着外部包覆层12的周向的虚线而形成。虚线例如通过印刷等手段而形成于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上。
进而,当在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上形成标识15时,也可以在主绳7的长度方向上交替配置用实线描绘的标识15和用虚线描绘的标识15。
[第2实施方式]
图8(A)、图8(B)公开了检查夹具20的第2实施方式。如图8(A)、图8(B)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夹具主体21的窗部27具有在夹具主体21的与定位部26相反侧的边缘以连续地开口的方式形成了切口的形状。因此,即使设为透明部件28,为了与窗部27的形状相吻合,也相比上述第1实施方式而大型化。
根据第2实施方式,在将检查夹具20的嵌合部22推压到主绳7的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的状态下,伴随着透明部件28的大型化,标识15和刻度29的周围的宽的范围向检查夹具20之外露出。
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高精度地识别刻度29与标识15的位置关系,检测主绳7的伸长的作业的可靠性提高。
[第3实施方式]
图9(A)、图9(B)公开了第3实施方式。在第3实施方式中,夹具主体21的嵌合部22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除此以外的与主绳7相关的事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第3实施方式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如图9(A)、图9(B)所示,在嵌合部22的沿着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形成有第1窗部31。第1窗部31在嵌合部22的沿着周向的全长范围内开口,并且具有沿着嵌合部22的长度方向的一定的开口宽度。
第1透明部件32嵌入到第1窗部31。第1透明部件32例如通过玻璃或者丙烯酸树脂那样的透明的材料来构成,具有以沿着嵌合部22的方式弯曲的形状。在将嵌合部22抵接到主绳7的状态下,第1透明部件32的内周面和嵌合部22的内周面一起与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直接接触。
如图9(A)、图9(B)所示,在第1透明部件32的内周面设置有第1刻度33。第1刻度33是能够对位到形成于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的多个标识15中的任意一个标识15的要素。
第1刻度33以在半周范围内包围外部包覆层12的方式沿着外部包覆层12的周向,并且与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直接接触。进而,第1刻度33例如通过印刷等简易的手段而形成于第1透明部件32的内周面上。为了使得操作员在黑暗的升降路径2中也能够容易地观察,第1刻度33期望设为例如与标识15的颜色存在补色的关系的颜色或者荧光颜色。
在嵌合部22的沿着长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部形成第2窗部35。第2窗部35相对于第1窗部31而在嵌合部22的长度方向上分离。第2窗部35在嵌合部22的沿着周向的全长范围内开口,并且具有沿着嵌合部22的长度方向的恒定的开口宽度。
第2透明部件36嵌入到第2窗部35。第2透明部件36例如由玻璃或者丙烯酸树脂那样的透明的材料而构成,具有以沿着嵌合部22的方式弯曲的形状。在将嵌合部22抵接到主绳7的状态下,第2透明部件36的内周面和嵌合部22的内周面一起与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直接接触。
如图9(A)、图9(B)所示,在第2透明部件36的内周面设置有第2刻度37。第2刻度37相对于第1刻度33而在嵌合部22的长度方向上分离。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以股线13和线材的磨损、断线作为原因的主绳7的伸长,从第1刻度33至第2刻度37的距离L3表示需要更换绳的基准长度。
换言之,第2刻度37是用于在使第1刻度33与任意一个标识15吻合了的状态下显示任意一个标识15与相邻的其他标识15之间的间隔L2是否超过作为更换绳的基准的规定值的要素。
第2刻度37以在半周范围内包围外部包覆层12的方式沿着外部包覆层12的周向,并且与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直接接触。进而,第2刻度37例如通过印刷等简易的手段而形成于第2透明部件36的内周面上。为了使得操作员在黑暗的升降路径2中也能够容易地观察,第2刻度37期望设为例如与标识15的颜色存在补色的关系的颜色或者荧光颜色。
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检测主绳7的伸长时,以使嵌合部22的第1刻度33与外部包覆层12的任意一个标识15相吻合的方式,将嵌合部22按压到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由此,能够通过第2透明部件36从检查夹具20的外侧视觉辨认包括任意一个标识15和相邻的其他标识15的外部包覆层12的外周面12a。
在该状态下,操作员观察透过第2透明部件36而看到的其他标识15与第2刻度37的位置关系,从而判定在主绳7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标识15之间的间隔L2是否超过作为更换绳的基准的距离L3。
在图9(A)、图9(B)的例子中,其他标识15相对于第2刻度37而向任意的标识15的相反侧偏移。因此,可知处于在主绳7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标识15之间的间隔L2超过作为更换绳的基准的规定值的状态。
因此,操作员将检查夹具20的嵌合部22推压到主绳7的外部包覆层12,通过仅观察其他标识15与第2刻度37的位置关系的简单作业,能够在短时间内高精度地测定钢丝绳7的伸长量。
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能够避免不必要的绳更换以及伴随着钢丝绳7的更换延迟的钢丝绳7的过度的强度降低、断线,能够确保高的经济性以及安全性。
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其变形包含于实用新型的范围、主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均等范围中。
符号说明
7…主绳(电梯用钢丝绳);11…绳主体;12…外部包覆层;13…股线;15…标识;20…检查夹具;21…夹具主体;22…嵌合部;26…定位部;29…刻度;31…第1窗部;33…第1刻度;35…第2窗部;37…第2刻度。

Claims (9)

1.一种检查夹具,其在检查电梯用钢丝绳的伸长时使用,所述电梯用钢丝绳具有:
绳主体,其由多根股线相互扭绞而成;
树脂制的外部包覆层,其包覆所述绳主体;以及
多个标识,其在所述绳主体的长度方向上保持一定的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外部包覆层的外周面,并沿着所述外部包覆层的周向,
所述检查夹具的特征在于,包括:
夹具主体,其具有在所述钢丝绳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以沿着所述外部包覆层的所述外周面的方式圆弧状地弯曲的嵌合部;
定位部,其设置于所述夹具主体的所述嵌合部,能够对位到形成于所述外部包覆层的多个所述标识中的任意的标识;以及
刻度,其设置于所述夹具主体的所述嵌合部,在使所述定位部与所述任意的标识对准的状态下,显示所述任意的标识和与该标识相邻的其他标识之间的间隔是否超过作为更换绳的基准的规定值,
所述定位部和所述刻度中的至少所述刻度沿着所述外部包覆层的周向地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夹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嵌合部嵌合到所述外部包覆层的所述外周面的状态下,所述定位部和所述刻度与所述外部包覆层的所述外周面直接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具主体至少在与所述刻度对应的部位具有透明部,能够通过该透明部而从所述夹具主体的外侧视觉辨认包括所述刻度的所述外部包覆层的所述外周面,并且在与所述外部包覆层的所述外周面接触的所述透明部的内周面设置有所述刻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检查夹具,其特征在于,
将圆弧状地弯曲的所述嵌合部的半径设定为所述钢丝绳的制造时容许的所述钢丝绳的最大绳径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合部具有在所述钢丝绳的周向上分离的第1端部和第2端部,所述夹具主体具有从所述第1端部和所述第2端部以相互保持间隔地对置的方式突出的一对引导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查夹具,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引导部之间的间隔设定为与不对所述钢丝绳施加负载的状态下的所述钢丝绳的最大绳径相同。
7.一种检查夹具,其在检查电梯用钢丝绳的伸长时使用,所述电梯用钢丝绳具有:
绳主体,其由多根股线相互扭绞而成;
树脂制的外部包覆层,其包覆所述绳主体;以及
多个标识,其在所述绳主体的长度方向上保持一定的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外部包覆层的外周面,并沿着所述外部包覆层的周向,
所述检查夹具的特征在于,包括:
夹具主体,其具有在所述钢丝绳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以沿着所述外部包覆层的所述外周面的方式圆弧状地弯曲以嵌合到该外周面上的嵌合部;
第1窗部,其设置于所述夹具主体的所述嵌合部,使所述外部包覆层的所述外周面露出;
第2窗部,其设置于所述夹具主体的所述嵌合部,在相对于所述第1窗部而在所述钢丝绳的长度方向上分离的位置使所述外部包覆层的所述外周面露出;
第1刻度,其设置于所述第1窗部,对位到形成于所述外部包覆层的多个所述标识中的任意的标识;以及
第2刻度,其设置于所述第2窗部,在使所述第1刻度与所述任意的标识对准的状态下,显示所述任意的标识和与该标识相邻的其他标识之间的间隔是否超过作为更换绳的基准的规定值,
所述第1刻度和所述第2刻度中的至少一方沿着所述外部包覆层的周向地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查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窗部和所述第2窗部具有与所述外部包覆层的所述外周面接触的内周面,所述第1刻度形成于所述第1窗部的所述内周面,所述第2刻度形成于所述第2窗部的所述内周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检查夹具,其特征在于,
将圆弧状地弯曲的所述嵌合部的半径设定为所述钢丝绳的制造时容许的所述钢丝绳的最大绳径的1/2。
CN201620750226.8U 2015-12-07 2016-07-15 电梯用钢丝绳的检查夹具 Active CN20610863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38368A JP6143834B1 (ja) 2015-12-07 2015-12-07 エレベータ用ワイヤロープの検査治具および診断方法
JP2015-238368 2015-12-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08631U true CN206108631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10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50226.8U Active CN206108631U (zh) 2015-12-07 2016-07-15 电梯用钢丝绳的检查夹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143834B1 (zh)
CN (1) CN2061086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6178A (zh) * 2019-01-31 2019-04-16 北京福得伟业电梯维护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梯曳引钢丝绳的维护检查装置及维护检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122975A1 (en) * 2018-10-19 2020-04-23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system tension member surface anomoly detection
JP7155040B2 (ja) * 2019-02-21 2022-10-18 東京製綱株式会社 ワイヤロープの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6938Y2 (ja) * 1988-05-24 1994-05-0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織機の開口装置におけるロープ異常検出装置
JPH10318741A (ja) * 1997-05-16 1998-12-04 Kobe Steel Ltd ワイヤーロープの伸び測定方法及び伸び測定装置
JP2015037997A (ja) * 2013-07-31 2015-02-26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ロープの劣化診断方法およびエレベータ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6178A (zh) * 2019-01-31 2019-04-16 北京福得伟业电梯维护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梯曳引钢丝绳的维护检查装置及维护检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05557A (ja) 2017-06-15
JP6143834B1 (ja) 2017-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08702B2 (en) High-strength fiber rope for lifting devices such as cranes
EP3126778B1 (en) Device for analysis of synthetic rope or cable, and method of use
CN206108631U (zh) 电梯用钢丝绳的检查夹具
JP4350511B2 (ja) 局所ひずみを表示する検出可能要素を有するエレベータロープ
KR100479152B1 (ko) 엘리베이터용 합성섬유 로프
CN104340800A (zh) 绳索的劣化诊断方法以及电梯装置
EP1010803A3 (de) Einrichtung zur Ablegereifeerkennung von Kunstfaserseilen
JP4310112B2 (ja) ロープ及びロープの劣化診断方法
CN109748171A (zh) 电梯的绳索检查系统
JP4271578B2 (ja) 荷重支持アセンブリの状態を判定する方法
CN104220869A (zh) 对磨损检测系统的校准
JP5377769B2 (ja) エレベータ用ロープ
CN210505153U (zh) 电梯及电梯中的标记检测部
JP4832820B2 (ja) ワイヤーロープの素線切れ検知具
EP3467197B1 (en) Running wire rope
JP4202950B2 (ja) ワイヤロープ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昇降装置
JP6607935B2 (ja) エレベータ用主ロープ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る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9867184B (zh) 一种电梯快速检修工艺
KR101906752B1 (ko) 엘리베이터용 로프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엘리베이터 장치
JP6843951B1 (ja) ロープ伸び検出システムおよびロープ伸び検出方法
KR100267284B1 (ko) 윈도우 레귤레이터용 와이어 로프
JP2004270057A (ja) ロープ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
JP4400233B2 (ja) ワイヤロープのツイスト状態の判定方法及びワイヤロープの製造方法
JPWO2022168314A5 (zh)
Lindsay Rope Driv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