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07485U - 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07485U
CN206107485U CN201621110439.0U CN201621110439U CN206107485U CN 206107485 U CN206107485 U CN 206107485U CN 201621110439 U CN201621110439 U CN 201621110439U CN 206107485 U CN206107485 U CN 2061074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tch
group
crank
pedipulator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104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燕安
王友朋
武建昫
于在溟
葛宾昕
杨辉
刘啸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211104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074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074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074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包括车架(A)、左机械腿组(B)、右机械腿组(C)、左椭圆仪结构(D)、右椭圆仪结构(E);车架(A)的机架(A‑d)分别与左椭圆仪结构(D)的左摇杆(D‑1)、左曲柄2(D‑4)和右椭圆仪结构(E)的右摇杆(E‑1)、右曲柄1(E‑3)实现转动配合;左椭圆仪结构(D)的左曲柄1(D‑3),右椭圆仪结构(E)的右曲柄2(E‑4)分别与左机械腿组(B)的左三叉架2(B‑e),右机械腿组(C)的右三叉架2(C‑e)实现转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性能稳定、安全,可以实现转向、平地行走、越障功能。通过人力驱动实现载人行走,可作为健身器材和代步工具。

Description

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通过人工操作实现平地行走、越障功能的椭圆代步自行车。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3469321U公开了一种“椭圆车踏步机”,将椭圆机与踏步机功能合为一体,该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但该椭圆车踏步机只能原地运行,不具备代步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通过人力驱动将椭圆机结构与腿式结构相结合,同时具备健身与代步两种功能,可实现转向、行走、越障的椭圆代步自行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椭圆健身代步车包括车架、左机械腿组、右机械腿组、左椭圆仪结构、右椭圆仪结构。
左机械腿组的左三叉架1的左中叉孔和右机械腿组的右三叉架1的右中叉孔分别与车架的左尾部连接孔和右尾部连接孔实现固定连接。
左机械腿组的左三叉架1的左前叉孔和所述右机械腿组的右三叉架1的右前叉孔分别与车架的左机身连接孔和右机身连接孔实现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车架与左机械腿组和右机械腿组的组装。
车架的机架分别通过左单轴连接孔和右单轴连接孔与左椭圆仪结构的左摇杆和右椭圆仪结构的右摇杆实现转动配合。
车架的机架分别通过左尾部连接孔和右尾部连接孔与左椭圆仪结构的左曲柄2和右椭圆仪结构的右曲柄1实现转动配合。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车架与左椭圆仪结构和右椭圆仪结构的组装。
左椭圆仪结构的左曲柄1与左机械腿组的左三叉架2实现转动配合。
右椭圆仪结构的右曲柄2与右机械腿组的右三叉架2实现转动配合。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左机械腿组与左椭圆仪结构和右机械腿组与右椭圆仪结构的组装。
车架具有载人、转向功能;左机械腿组和右机械腿组具有行走、越障模式;左椭圆仪结构和右椭圆仪结构为踩踏部分,具有驱动功能。
车架由车把、前叉、轮、机架组成。
前叉和机架实现转动连接;车把与前叉实现固定连接;轮的中心孔与分别与前叉端部安装孔实现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车架的组装。
车把由把横和把立组成。
把横与把立实现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车把的组装。
左腿组1由左曲柄1、左曲柄2、左弯杆1、左弯杆2、左二副杆1、左大腿杆1、左大腿杆2、左二副杆2、左二副杆3、左小腿杆1、左小腿杆2组成。
左曲柄1、左曲柄2、左弯杆1、左弯杆2、左二副杆1、左二副杆2、左二副杆3两端分别开有一个安装孔;左大腿杆1、左大腿杆2、左小腿杆1、左小腿杆2为三角形杆件,在三个顶点各开有一个安装孔。
左大腿杆1、左大腿杆2的三个同侧顶点安装孔分别与左二副杆1、左二副杆2、左二副杆3的一个端部安装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左弯杆1、左弯杆2的同侧端部安装孔内侧与左二副杆1的另一端部安装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外侧分别与左曲柄1、左曲柄2的端部安装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左弯杆1、左弯杆2的另一侧端部安装孔内侧与左二副杆2的端部安装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外侧分别与左小腿杆1、左小腿杆2的同侧顶点安装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左小腿杆1、左小腿杆2的另一同侧顶点安装孔与左二副杆3的另一端部安装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左腿组1的组装。
左机械腿组由左腿组1、左腿组2、左腿组3、左三叉架1、左三叉架2、左三叉架3、左三叉架4、左三叉架5、左前轴、左连架轴、左连腿轴组成。
左三叉架1、左三叉架2、左三叉架3、左三叉架4、左三叉架5的顶点与三个枝杈的端部分别布置一个安装孔。
左前轴穿过左三叉架2、左三叉架3、左三叉架4、左三叉架5的左前叉孔与左三叉架2、左三叉架3、左三叉架4、左三叉架5实现固定连接;左连架轴和左连腿轴分别穿过左三叉架1、左三叉架2、左三叉架3、左三叉架4、左三叉架5的左顶点孔和左后叉孔与左三叉架1、左三叉架2、左三叉架3、左三叉架4、左三叉架5实现固定连接。
左腿组1的左大腿杆1、左大腿杆2的同侧顶点安装孔和左二副杆2的一端部安装孔与左连腿轴实现转动连接。
左腿组2、左腿组3的零件结构、尺寸、连接关系、和自由度与左腿组1完全相同。
左腿组1的左曲柄1、左曲柄2的另一端部安装孔分别与左三叉架2、左三叉架3的左中叉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左腿组2的左曲柄3、左曲柄4的另一端部安装孔分别与左三叉架3、左三叉架4的左中叉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左腿组3的左曲柄5、左曲柄6的另一端部安装孔分别与左三叉架4、左三叉架5的左中叉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
左腿组1的左曲柄1、左曲柄2,左腿组2的左曲柄3、左曲柄4,左腿组3的左曲柄5、左曲柄6,三对曲柄间的相位差为60°。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左机械腿组的组装。
右机械腿组由右腿组1、右腿组2、右腿组3、右三叉架1、右三叉架2、右三叉架3、右三叉架4、右三叉架5、右前轴、右连架轴、右连腿轴组成。
右机械腿组的零件结构、尺寸、连接关系、和自由度与左机械腿组完全相同。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右机械腿组的组装。
左椭圆仪结构由左摇杆、左连杆、左曲柄1、左曲柄2、左踏板组成。
左摇杆顶部有一个把手连接孔,底部布置一个连接孔;左连杆两端各开有一个连接孔,中部在固定位置有螺孔固定;左曲柄1、左曲柄2两端分别开有一个安装孔。
左摇杆的底部连接孔与左连杆的端部连接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左连杆的另一端部连接孔分别与左曲柄1、左曲柄2的同侧端部安装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左踏板与左连杆实现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左椭圆仪结构的组装。
右椭圆仪结构由右摇杆、右连杆、右曲柄1、右曲柄2、右踏板组成。
右椭圆仪结构的零件结构、尺寸、连接关系、和自由度与左椭圆仪结构完全相同。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右椭圆仪结构的组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提出将椭圆机结构与腿式结构相结合,突破了原地运行的局限性,通过人力驱动实现正常的转向、行走、越障功能。所述的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为人们日常的健身提供便利,可作为普通人的代步工具。
附图说明
图1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的整体三维图;
图2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的俯视三维图;
图3车架三维图;
图4车把三维图;
图5左腿组1三维图;
图6左机械腿组三维图;
图7右机械腿组三维图;
图8左椭圆仪结构三维图;
图9右椭圆仪结构三维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如图1所示,包括车架A、左机械腿组B、右机械腿组C、左椭圆仪结构D、右椭圆仪结构E。
如图2所示,左机械腿组B的左三叉架1的左中叉孔和右机械腿组C的右三叉架1的右中叉孔分别与车架A的左尾部连接孔和右尾部连接孔实现固定连接。
左机械腿组B的左三叉架1的左前叉孔和右机械腿组C的右三叉架1的右前叉孔分别与所述车架A的左机身连接孔和右机身连接孔实现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车架A与左机械腿组B和右机械腿组C的组装。
车架A的机架A-d分别通过左单轴连接孔和右单轴连接孔与左椭圆仪结构D的左摇杆D-1和右椭圆仪结构E的右摇杆E-1实现转动配合。
车架A的机架A-d分别通过左尾部连接孔和右尾部连接孔与左椭圆仪结构D的左曲柄2和右椭圆仪结构E的右曲柄1实现转动配合。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车架A与左椭圆仪结构D和右椭圆仪结构E的组装。
左椭圆仪结构D的左曲柄1与左机械腿组B的左三叉架2实现转动配合。
右椭圆仪结构E的右曲柄2与右机械腿组C的右三叉架2实现转动配合。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左机械腿组B与左椭圆仪结构D和右机械腿组C与右椭圆仪结构E的组装。
如图3所示,车架A由车把A-a、前叉A-b、轮A-c、机架A-d组成。
前叉A-b和机架A-d实现转动连接;车把A-a与前叉A-b实现固定连接;轮A-c的中心孔与分别与前叉A-b端部安装孔实现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车架A的组装。
如图4所示,车把A-a由把横A-a-1和把立A-a-2组成。
把横A-a与把立A-a-2实现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车把A-a的组装。
如图5所示,左腿组1由左曲柄1、左曲柄2、左弯杆1、左弯杆2、左二副杆1、左大腿杆1、左大腿杆2、左二副杆2、左二副杆3、左小腿杆1、左小腿杆2组成。
左曲柄1、左曲柄2、左弯杆1、左弯杆2、左二副杆1、左二副杆2、左二副杆3两端分别开有一个安装孔;左大腿杆1、左大腿杆2、左小腿杆1、左小腿杆2为三角形杆件,在三个顶点各开有一个安装孔。
左大腿杆1、左大腿杆2的三个同侧顶点安装孔分别与左二副杆1、左二副杆2、左二副杆3的一个端部安装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左弯杆1、左弯杆2的同侧端部安装孔内侧与左二副杆1的另一端部安装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外侧分别与左曲柄1、左曲柄2的端部安装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左弯杆1、左弯杆2的另一侧端部安装孔内侧与左二副杆2的端部安装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外侧分别与左小腿杆1、左小腿杆2的同侧顶点安装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左小腿杆1、左小腿杆2的另一同侧顶点安装孔与左二副杆3的另一端部安装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左腿组1的组装。
如图6所示,左机械腿组B由左腿组1、左腿组2、左腿组3、左三叉架1、左三叉架2、左三叉架3、左三叉架4、左三叉架5、左前轴B-i、左连架轴B-j、左连腿轴B-k组成。
左三叉架1、左三叉架2、左三叉架3、左三叉架4、左三叉架5的顶点与三个枝杈的端部分别布置一个安装孔。
左前轴B-i穿过左三叉架2、左三叉架3、左三叉架4、左三叉架5的左前叉孔与左三叉架2、左三叉架3、左三叉架4、左三叉架5实现固定连接;左连架轴B-j和左连腿轴B-k分别穿过左三叉架1、左三叉架2、左三叉架3、左三叉架4、左三叉架5的左顶点孔和左后叉孔与左三叉架1、左三叉架2、左三叉架3、左三叉架4、左三叉架5实现固定连接。
左腿组1的左大腿杆1、左大腿杆2的同侧顶点安装孔和左二副杆2的一端部安装孔与左连腿轴B-k实现转动连接。
左腿组2、左腿组3的零件结构、尺寸、连接关系、和自由度与左腿组1完全相同。
左腿组1的左曲柄1、左曲柄2的另一端部安装孔分别与左三叉架2、左三叉架3的左中叉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左腿组2的左曲柄3、左曲柄4的另一端部安装孔分别与左三叉架3、左三叉架4的左中叉 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左腿组3的左曲柄5、左曲柄6的另一端部安装孔分别与左三叉架4、左三叉架5的左中叉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
左腿组1的左曲柄1、左曲柄2,左腿组2的左曲柄3、左曲柄4,左腿组3的左曲柄5、左曲柄6,三对曲柄间的相位差为60°。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左机械腿组B的组装。
如图7所示,右机械腿组C由右腿组1、右腿组2、右腿组3、右三叉架1、右三叉架2、右三叉架3、右三叉架4、右三叉架5、右前轴C-i、右连架轴C-j、右连腿轴C-k组成。
右机械腿组C的零件结构、尺寸、连接关系、和自由度与左机械腿组B完全相同。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右机械腿组C的组装。
如图8所示,左椭圆仪结构D由左摇杆D-1、左连杆D-2、左曲柄1、左曲柄2、左踏板D-5组成。
左摇杆D-1顶部有一个把手连接孔,底部布置一个连接孔;左连杆D-2两端各开有一个连接孔,中部在固定位置有螺孔固定;左曲柄1、左曲柄2两端分别开有一个安装孔。
左摇杆D-1的底部连接孔与左连杆D-2的端部连接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左连杆D-2的另一端部连接孔分别与左曲柄1、左曲柄2的同侧端部安装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左踏板D-5与左连杆D-2实现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左椭圆仪结构D的组装。
如图9所示,右椭圆仪结构E由右摇杆E-1、右连杆E-2、右曲柄1、右曲柄2、右踏板E-5组成。
右椭圆仪结构E的零件结构、尺寸、连接关系、和自由度与左椭圆仪结构D完全相同。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右椭圆仪结构E的组装。

Claims (8)

1.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其特征在于:该椭圆健身代步车包括车架(A)、左机械腿组(B)、右机械腿组(C)、左椭圆仪结构(D)、右椭圆仪结构(E);
所述左机械腿组(B)的左三叉架1(B-d)的左中叉孔和所述右机械腿组(C)的右三叉架1(C-d)的右中叉孔分别与所述车架(A)的左尾部连接孔和右尾部连接孔实现固定连接;
所述左机械腿组(B)的左三叉架1(B-d)的左前叉孔和所述右机械腿组(C)的右三叉架1(C-d)的右前叉孔分别与所述车架(A)的左机身连接孔和右机身连接孔实现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车架(A)与左机械腿组(B)和右机械腿组(C)的组装;
所述车架(A)的机架(A-d)分别通过左单轴连接孔和右单轴连接孔与所述左椭圆仪结构(D)的左摇杆(D-1)和所述右椭圆仪结构(E)的右摇杆(E-1)实现转动配合;
所述车架(A)的机架(A-d)分别通过左尾部连接孔和右尾部连接孔与所述左椭圆仪结构(D)的左曲柄2(D-4)和所述右椭圆仪结构(E)的右曲柄1(E-3)实现转动配合;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车架(A)与左椭圆仪结构(D)和右椭圆仪结构(E)的组装;
所述左椭圆仪结构(D)的左曲柄1(D-3)与左机械腿组(B)的左三叉架2(B-e)实现转动配合;
所述右椭圆仪结构(E)的右曲柄2(E-4)与右机械腿组(C)的右三叉架2(C-e)实现转动配合;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左机械腿组(B)与左椭圆仪结构(D)和右机械腿组(C)与右椭圆仪结构(E)的组装;
所述车架(A)具有载人、转向功能;所述左机械腿组(B)和右机械腿组(C)具有行走、越障模式;所述左椭圆仪结构(D)和右椭圆仪结构(E)为踩踏部分,具有驱动功能;
所述的椭圆健身代步车,可以实现转向、行走、越障的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其车架(A)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A)由车把(A-a)、前叉(A-b)、轮(A-c)、机架(A-d)组成;
前叉(A-b)和机架(A-d)实现转动连接;车把(A-a)与前叉(A-b)实现固定连接;轮(A-c)的中心孔与分别与前叉(A-b)端部安装孔实现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车架(A)的组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把(A-a),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把(A-a)由把横(A-a-1)和把立(A-a-2)组成;
把横(A-a)与把立(A-a-2)实现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车把(A-a)的组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其左机械腿组(B)的左腿组1(B-a)特征在于:
所述左腿组1(B-a)由左曲柄1(B-a-1)、左曲柄2(B-a-2)、左弯杆1(B-a-3)、左弯杆2(B-a-4)、左二副杆1(B-a-5)、左大腿杆1(B-a-6)、左大腿杆2(B-a-7)、左二副杆2(B-a-8)、左二副杆3(B-a-9)、左小腿杆1(B-a-10)、左小腿杆2(B-a-11)组成;
左曲柄1(B-a-1)、左曲柄2(B-a-2)、左弯杆1(B-a-3)、左弯杆2(B-a-4)、左二副杆1(B-a-5)、左二副杆2(B-a-8)、左二副杆3(B-a-9)两端分别开有一个安装孔;左大腿杆1(B-a-6)、左大腿杆2(B-a-7)、左小腿杆1(B-a-10)、左小腿杆2(B-a-11)为三角形杆件,在三个顶点各开有一个安装孔;
左大腿杆1(B-a-6)、左大腿杆2(B-a-7)的三个同侧顶点安装孔分别与左二副杆1(B-a-5)、左二副杆2(B-a-8)、左二副杆3(B-a-9)的一个端部安装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左弯杆1(B-a-3)、左弯杆2(B-a-4)的同侧端部安装孔内侧与左二副杆1(B-a-5)的另一端部安装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外侧分别与左曲柄1(B-a-1)、左曲柄2(B-a-2)的端部安装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左弯杆1(B-a-3)、左弯杆2(B-a-4)的另一侧端部安装孔内侧与左二副杆2(B-a-8)的端部安装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外侧分别与左小腿杆1(B-a-10)、左小腿杆2(B-a-11)的同侧顶点安装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左小腿杆1(B-a-10)、左小腿杆2(B-a-11)的另一同侧顶点安装孔与左二副杆3(B-a-9)的另一端部安装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左腿组1(B-a)的组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其左机械腿组(B)特征在于:
所述左机械腿组(B)由左腿组1(B-a)、左腿组2(B-b)、左腿组3(B-c)、左三叉架1(B-d)、左三叉架2(B-e)、左三叉架3(B-f)、左三叉架4(B-g)、左三叉架5(B-h)、左前轴(B-i)、左连架轴(B-j)、 左连腿轴(B-k)组成;
左三叉架1(B-d)、左三叉架2(B-e)、左三叉架3(B-f)、左三叉架4(B-g)、左三叉架5(B-h)的顶点与三个枝杈的端部分别布置一个安装孔;
左前轴(B-i)穿过左三叉架2(B-e)、左三叉架3(B-f)、左三叉架4(B-g)、左三叉架5(B-h)的左前叉孔与左三叉架2(B-e)、左三叉架3(B-f)、左三叉架4(B-g)、左三叉架5(B-h)实现固定连接;左连架轴(B-j)和左连腿轴(B-k)分别穿过左三叉架1(B-d)、左三叉架2(B-e)、左三叉架3(B-f)、左三叉架4(B-g)、左三叉架5(B-h)的左顶点孔和左后叉孔与左三叉架1(B-d)、左三叉架2(B-e)、左三叉架3(B-f)、左三叉架4(B-g)、左三叉架5(B-h)实现固定连接;
左腿组1(B-a)的左大腿杆1(B-a-6)、左大腿杆2(B-a-7)的同侧顶点安装孔和左二副杆2(B-a-8)的一端部安装孔与左连腿轴(B-k)实现转动连接;
左腿组2(B-b)、左腿组3(B-c)的零件结构、尺寸、连接关系、和自由度与左腿组1(B-a)完全相同;
左腿组1(B-a)的左曲柄1(B-a-1)、左曲柄2(B-a-2)的另一端部安装孔分别与左三叉架2(B-e)、左三叉架3(B-f)的左中叉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左腿组2(B-b)的左曲柄3(B-b-1)、左曲柄4(B-b-2)的另一端部安装孔分别与左三叉架3(B-f)、左三叉架4(B-g)的左中叉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左腿组3(B-c)的左曲柄5(B-c-1)、左曲柄6(B-c-2)的另一端部安装孔分别与左三叉架4(B-g)、左三叉架5(B-h)的左中叉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
左腿组1(B-a)的左曲柄1(B-a-1)、左曲柄2(B-a-2),左腿组2(B-b)的左曲柄3(B-b-1)、左曲柄4(B-b-2),左腿组3(B-c)的左曲柄5(B-c-1)、左曲柄6(B-c-2),三对曲柄间的相位差为60°;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左机械腿组(B)的组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其右机械腿组(C)特征在于:
所述右机械腿组(C)由右腿组1(C-a)、右腿组2(C-b)、右腿组3(C-c)、右三叉架1(C-d)、右三叉架2(C-e)、右三叉架3(C-f)、右三叉架4(C-g)、右三叉架5(B-h)、右前轴(C-i)、右连架轴(C-j)、右连腿轴(C-k)组成;
右机械腿组(C)的零件结构、尺寸、连接关系、和自由度与左机械腿组(B)完全相同;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右机械腿组(C)的组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其左椭圆仪结构(D)特征在于:
所述左椭圆仪结构(D)由左摇杆(D-1)、左连杆(D-2)、左曲柄1(D-3)、左曲柄2(D-4)、左踏板(D-5)组成;
左摇杆(D-1)顶部有一个把手连接孔,底部布置一个连接孔;左连杆(D-2)两端各开有一个连接孔,中部在固定位置有螺孔固定;左曲柄1(D-3)、左曲柄2(D-4)两端分别开有一个安装孔;
左摇杆(D-1)的底部连接孔与左连杆(D-2)的端部连接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左连杆(D-2)的另一端部连接孔分别与左曲柄1(D-3)、左曲柄2(D-4)的同侧端部安装孔通过销轴传动铰接;左踏板(D-5)与左连杆(D-2)实现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左椭圆仪结构(D)的组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其右椭圆仪结构(E)特征在于:
所述右椭圆仪结构(E)由右摇杆(E-1)、右连杆(E-2)、右曲柄1(E-3)、右曲柄2(E-4)、右踏板(E-5)组成;
右椭圆仪结构(E)的零件结构、尺寸、连接关系、和自由度与左椭圆仪结构(D)完全相同;
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右椭圆仪结构(E)的组装。
CN201621110439.0U 2016-10-10 2016-10-10 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074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0439.0U CN206107485U (zh) 2016-10-10 2016-10-10 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0439.0U CN206107485U (zh) 2016-10-10 2016-10-10 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07485U true CN206107485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29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1043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07485U (zh) 2016-10-10 2016-10-10 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074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5234A (zh) * 2016-10-10 2017-01-04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5234A (zh) * 2016-10-10 2017-01-04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1245B (zh) 具有独特的驱动组件的自行车
KR20060127588A (ko) 팔 다리의 힘으로 가는 자전거
WO2006014048A8 (en) Hand and legs driving cycle
JP3176132U (ja) 自転車の補助装置
CN206107485U (zh) 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
CN103707990B (zh) 一种椭圆轨迹双驱动跑步自行车
CN106275234A (zh) 一种椭圆健身代步车
CN203511959U (zh) 一种椭圆轨迹双驱动跑步自行车
CN108025795A (zh) 骑行者驱动车辆及其机构
CN204937393U (zh) 人体高效传动机构
CN103910009A (zh) 双体车
CN203047485U (zh) 手足双驱动自行车
CN102756785A (zh) 一种户外健身自行车
CN203780683U (zh) 一种踏板式滑板车
CN105292363A (zh) 一种踏板式自行车
CN205440735U (zh) 一种手臂驱动自行滑板车
CN102514674A (zh) 多样组合式划、摆车
CN201631976U (zh) 后置椭圆运动机
CN205554486U (zh) 一种人力车脚踏装置
CN201631975U (zh) 前置椭圆运动机
CN2818308Y (zh) 连杆式步行车
DE10331352A1 (de) Mobiles Übungs- und Fortbewegungsgerät
KR100779302B1 (ko) 운동겸용 삼륜자전거
CN2385750Y (zh) 健身运动车
CN2803452Y (zh) 脚踏独轮健身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9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