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79024U - 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79024U
CN206079024U CN201620887946.9U CN201620887946U CN206079024U CN 206079024 U CN206079024 U CN 206079024U CN 201620887946 U CN201620887946 U CN 201620887946U CN 206079024 U CN206079024 U CN 2060790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cigarette
chamber
closure
upper lid
filler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879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y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IWEIPUS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IWEIPUS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IWEIPUS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879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790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790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790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ers Containing Fu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烟,该电子烟包括上盖组件、下盖组件、发热组件、及套筒,其中,发热组件与套筒之间形成储油腔,发热组件内形成有雾化腔,发热组件的侧壁开设有连通储油腔和雾化腔的进油孔,上盖组件包括上盖以及与上盖连接的出烟管,上盖设有注油孔、出烟孔及进气腔,注油孔连通储油腔,进气腔连通雾化腔,上盖的周壁开设有连通进气腔的进气孔,出烟管一端连通出烟孔,另一端穿过进气腔并伸入雾化腔内,外界的空气由进气孔进入,并依次经过进气腔、雾化腔、出烟管最后由出烟孔排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烟的烟油密封性好。

Description

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作为一种戒烟或代替香烟的产品,能模拟正常香烟的使用效果,并去除了正常香烟中的焦油、悬浮微粒等其他有害成分,受到人们的追捧,但由于电子烟中的电子烟储油量有限,需要反复进行添加烟油,添加烟油过程繁琐,并且烟油容易发生泄露,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电子烟的进气孔通常设在底部,在使用电子烟的过程中,烟油还容易从进气孔泄露,影响用户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烟,旨在避免电子烟中的烟油由进气口漏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烟,包括上盖组件、下盖组件、发热组件、及套筒,所述上盖组件及所述下盖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套筒的两端,所述发热组件容置于所述套筒内,其中,所述发热组件与所述套筒之间形成储油腔,所述发热组件内形成有雾化腔,所述发热组件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油腔和所述雾化腔的进油孔,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上盖以及与所述上盖连接的出烟管,所述上盖设有注油孔、出烟孔及进气腔,所述注油孔连通所述储油腔,所述进气腔连通所述雾化腔,所述上盖的周壁开设有连通所述进气腔的进气孔,所述出烟管一端连通所述出烟孔,另一端穿过所述进气腔并伸入所述雾化腔内,外界的空气由所述进气孔进入,并依次经过所述进气腔、所述雾化腔、所述出烟管最后由所述出烟孔排出。
优选地,所述上盖组件还包括调节环,所述调节环滑动套设于所述上盖的外部,所述调节环的侧壁开设有对应所述进气孔的调节孔。
优选地,所述上盖组件还包括与所述上盖转动连接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开设有对应所述出烟孔的通孔,所述密封盖于所述上盖上方旋转而打开或者盖合所述注油孔。
优选地,所述上盖及所述密封盖二者之一设有卡扣,二者中之另一设有卡槽,当所述密封盖盖合所述注油孔时,所述密封盖通过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的配合锁紧于所述上盖。
优选地,所述上盖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注油孔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上盖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凹槽内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于所述注油孔处对应设有开孔,当所述密封盖盖合所述注油孔时,所述密封盖抵接所述密封垫。
优选地,该电子烟还包括烟嘴,所述烟嘴插设于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密封盖联动,当所述密封盖盖合所述注油孔时,所述烟嘴连通所述出烟孔。
优选地,所述上盖组件还包括与所述上盖连接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一端套设于所述进气腔的外壁,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发热组件。
优选地,所述下盖组件包括下盖,所述下盖与所述发热组件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套筒的材质为玻璃。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上盖分别设置有进气孔、注油孔及出烟孔,注油孔连通储油腔,出烟孔连通雾化腔,进气孔连通远离雾化腔的进气腔一端,进气腔再连通雾化腔,进油孔设于储油腔远离上盖的端部,烟油从顶部的注油孔进入储油腔,从底部的进油孔渗入到雾化腔,外部的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进气腔通入雾化腔内,混合雾化的烟雾气体通过出烟孔流出,使储油腔中的烟油不易通过设于电子烟上部的进气孔泄露,提高烟油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烟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烟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烟的旋转密封盖打开注油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上盖组件 51 开孔
10 上盖 60 储油腔
11 凹槽 70 密封盖
111 注油孔 71 通孔
12 进气腔 200 下盖组件
13 进气孔 210 下盖
14 出烟孔 300 发热组件
20 出烟管 301 雾化腔
30 调节环 302 进油孔
31 调节孔 400 套筒
40 连接环 500 烟嘴
50 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烟。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电子烟包括上盖组件100、下盖组件200、发热组件300、及套筒400,上盖组件100及下盖组件组件200分别连接于套筒400的两端,发热组件300容置于套筒400内,其中,发热组件300与套筒400之间形成储油腔60,发热组件300内形成有雾化腔301,发热组件300的侧壁开设有连通储油腔60和雾化腔301的进油孔302,上盖组件100包括上盖10以及与上盖10连接的出烟管20,上盖10设有注油孔111、出烟孔14及进气腔12,注油孔111连通储油腔60,进气腔12连通雾化腔301,上盖10的周壁开设有连通进气腔12的进气孔13,出烟管20一端连通出烟孔14,另一端穿过进气腔12并伸入雾化腔301内,外界的空气由进气孔13进入,并依次经过进气腔12、雾化腔301、出烟管20最后由出烟孔14排出。
其中的上盖10及下盖210可通过橡胶垫或粘胶等方式盖设固定于套筒400两端,套筒400可为透明玻璃或塑料等材质,优选地,套筒400的材质为玻璃,以此便于观察储油腔60中所剩余的烟油量。由于进油孔302设于储油腔60远离上盖10的端部,上盖10远离套筒400的一端开设有注油孔111及出烟孔14,雾化腔301与进气腔12密封连接,使注油孔111与进气孔13通过雾化腔301与进气腔12连接,于上盖10上进行隔离,使烟油从注油孔111进入储油腔60内,并通过储油腔60下端的进油孔302逐渐渗入烟油到雾化腔301内,增加了烟油可到达出烟孔14的距离,并且烟油通过雾化腔301内的发热丝进行高温蒸发,形成烟雾,进气孔13通入的空气从进气腔12到达雾化腔301,形成混合的烟油气体,再通过烟嘴500即可进行吸烟操作,使烟雾气体同样不易从进气腔12中流出。其中的进气孔13可设置多个,以便增加烟雾的雾化速度,通过烟嘴500进行吸烟操作时,便于气体流通。出烟孔14与进气腔12可采用挡板进行隔离,使进入雾化腔301的空气与雾化腔301中混合的烟雾气体进行简单的分离,进一步降低烟雾气体从进气孔13流出的可能性,增强烟油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上盖10分别设置有进气孔13、注油孔111及出烟孔14,注油孔111连通储油腔60,出烟孔14连通雾化腔301,进气孔13连通远离雾化腔301的进气腔12一端,进气腔12再连通雾化腔301,进油孔302设于储油腔60远离上盖10的端部,烟油从顶部的注油孔111进入储油腔60,从底部的的进油孔302渗入到雾化腔301,外部的空气通过进气孔13进入进气腔12再通入雾化腔301内,混合雾化的烟雾气体通过出烟孔14吸出,使储油腔60中的烟油不易通过设于电子烟上部的进气孔13泄露,提高烟油的密封性。
优选地,上盖组件100还包括调节环30,调节环30滑动套设于上盖10的外部,调节环30的侧壁开设有对应进气孔13的调节孔31。
其中的调节环30可通过螺纹或间隙等结构套设于上盖10,调节孔31可设置多个,调节环30在上盖10的圆周壁上可旋转移动,使调节孔31与进气孔13实现孔位差,通过孔位差所重合的部分进气。由于进入的空气量直接影响烟油的挥发效果,通过旋转调节孔31,即可实现控制烟油挥发的快慢,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体验。
进一步地,上盖组件100还包括与上盖10连接的连接环40,连接环40一端套设于进气腔12的外壁,另一端螺纹连接发热组件300。下盖组件200包括下盖210,下盖210与发热组件300螺纹连接。
通过连接环40一端套设于进气腔12外围,另一端螺纹连接发热组件300,并且下盖210与发热组件300螺纹连接,使发热组件300便于拆卸或组装。其中雾化腔301中烟油雾化后的气体通过出烟管20穿过进气腔12直接到达出烟孔14,烟嘴500抵接出烟孔14进行吸取烟雾,外部的空气通过进气孔13进入进气腔12,再从连接120与雾化腔301连接的间隙处通入雾化腔301内,使雾化腔301中雾化的气体不易从进气孔13挥发出去,提高烟油的使用率及使用效果,并且通过进气腔12可暂存空气,保证烟油的正常挥发。
更进一步地,上盖10远离套筒400的一端设有凹槽11,注油孔111设于凹槽11内,上盖组件100还包括设于凹槽11内的密封垫50,密封垫50于注油孔111处对应设有开孔51,当密封盖70盖合注油孔111时,密封盖70抵接密封垫50。
其中的密封垫50优选为弹性橡胶材质,密封垫50可通过卡接、粘接、或过盈配合等方式铺设于凹槽11,在打开及盖合密封盖70时,密封垫50紧密连接于凹槽11,不发生偏移,使开孔51与注油孔11的孔位保持一致,密封垫50还不需要拆卸,使注油过程更便捷;密封垫50可略高于凹槽11或于凹槽11外侧及密封垫50的边缘处设有凸部,使密封盖70盖合凹槽11时,能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紧密抵接密封垫50,使注油孔111紧密密封。
参照图3,密封盖70可通过螺纹、卡扣、间隙配合等方式盖合注油孔111,采用螺纹时,凹槽11可于圆周壁上设置内螺纹,密封盖70于圆周外壁上设置相应的外螺纹,密封盖70通过螺纹旋转,紧密按压凹槽11中的密封垫50,进行密封注油孔111;采用卡扣时,凹槽11于壁面上可设有卡槽,密封盖70与凹槽11盖合的端部相应设置有卡勾,当卡勾与卡槽配合连接时,密封盖70按压密封垫50,进行密封注油孔111。
优选地,上盖组件100还包括与上盖10转动连接的密封盖70,密封盖70开设有对应出烟孔14的通孔71,密封盖70于上盖10上方旋转而打开或者盖合注油孔111。
当通过旋转密封盖70开启注油孔111时,密封盖70与上盖10始终连接一体,使密封盖70不易丢失。密封盖70与上盖10可通过一连接柱(未标示)连接,连接柱(未标示)一端可通过过盈配合固接上盖10,另一端滑动连接密封盖70,使密封盖70可旋转,连接柱(未标示)可伸出上盖10,并于连接柱(未标示)伸出上盖10的部分可设置挡块或螺母,使密封盖70不易与上盖10分离,设置螺母还可便于进行调节密封盖70的旋转松紧,及密封盖70对密封垫50的挤压程度,同时通过密封垫50的弹性作用使密封盖70及上盖10间相互保持作用力,密封盖70与上盖10抵接后不易松动,增强对注油孔111的紧密密封。
进一步地,该电子烟还包括烟嘴500,烟嘴500插设于通孔71,并与密封盖70联动,当密封盖70盖合注油孔111时,烟嘴500连通出烟孔14。
上述的烟嘴500可通过螺纹、粘胶、间隙配合等方式与密封盖70固接,并与密封盖70可共同旋转,在进行注油时,不需要拆卸烟嘴500,并且烟嘴500与密封盖70旋转于一侧,烟嘴500对注油不造成干涉,便于提高注油效率。
进一步地,上盖10及密封盖70二者之一设有卡扣,二者中之另一设有卡槽,当密封盖70盖合注油孔111时,密封盖70通过卡扣和卡槽的配合锁紧于上盖10。
上述的密封盖70通过卡扣和卡槽的配合锁紧于上盖10形成一整体密封结构,加强密封盖70对注油孔111的密封,并且卡扣及卡槽还具有定位作用,使密封盖70旋转到卡扣及卡槽抵接处,密封盖70即旋转到所需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子烟,包括上盖组件、下盖组件、发热组件、及套筒,所述上盖组件及所述下盖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套筒的两端,所述发热组件容置于所述套筒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与所述套筒之间形成储油腔,所述发热组件内形成有雾化腔,所述发热组件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油腔和所述雾化腔的进油孔,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上盖以及与所述上盖连接的出烟管,所述上盖设有注油孔、出烟孔及进气腔,所述注油孔连通所述储油腔,所述进气腔连通所述雾化腔,所述上盖的周壁开设有连通所述进气腔的进气孔,所述出烟管一端连通所述出烟孔,另一端穿过所述进气腔并伸入所述雾化腔内,外界的空气由所述进气孔进入,并依次经过所述进气腔、所述雾化腔、所述出烟管最后由所述出烟孔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组件还包括调节环,所述调节环滑动套设于所述上盖的外部,所述调节环的侧壁开设有对应所述进气孔的调节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组件还包括与所述上盖转动连接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开设有对应所述出烟孔的通孔,所述密封盖于所述上盖上方旋转而打开或者盖合所述注油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及所述密封盖二者之一设有卡扣,二者中之另一设有卡槽,当所述密封盖盖合所述注油孔时,所述密封盖通过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的配合锁紧于所述上盖。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注油孔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上盖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凹槽内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于所述注油孔处对应设有开孔,当所述密封盖盖合所述注油孔时,所述密封盖抵接所述密封垫。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烟还包括烟嘴,所述烟嘴插设于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密封盖联动,当所述密封盖盖合所述注油孔时,所述烟嘴连通所述出烟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组件还包括与所述上盖连接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一端套设于所述进气腔的外壁,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发热组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组件包括下盖,所述下盖与所述发热组件螺纹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材质为玻璃。
CN201620887946.9U 2016-08-16 2016-08-16 电子烟 Active CN2060790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87946.9U CN206079024U (zh) 2016-08-16 2016-08-16 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87946.9U CN206079024U (zh) 2016-08-16 2016-08-16 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79024U true CN206079024U (zh) 2017-04-12

Family

ID=58468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87946.9U Active CN206079024U (zh) 2016-08-16 2016-08-16 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7902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4321A (zh) * 2017-11-07 2018-04-06 深圳市艾维普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
WO2018188616A1 (zh) * 2017-04-13 2018-10-18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WO2018205624A1 (zh) * 2017-05-10 2018-11-15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09938414A (zh) * 2019-04-10 2019-06-28 深圳市新宜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动注油锁油式气雾生成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88616A1 (zh) * 2017-04-13 2018-10-18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US11877600B2 (en) 2017-04-13 2024-01-23 China Tobacco Hunan Industrial Co., Ltd.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thereof
WO2018205624A1 (zh) * 2017-05-10 2018-11-15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07874321A (zh) * 2017-11-07 2018-04-06 深圳市艾维普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
CN109938414A (zh) * 2019-04-10 2019-06-28 深圳市新宜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动注油锁油式气雾生成装置
CN109938414B (zh) * 2019-04-10 2024-02-06 深圳市新宜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动注油锁油式气雾生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79024U (zh) 电子烟
CN205813571U (zh) 注油结构及电子烟雾化器
WO2017088660A1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09195461B (zh) 加热装置、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6433758U (zh) 储液组件、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05996134B (zh) 一种带压旋盖的上出芯电子烟雾化器
CN206507314U (zh) 雾化器及具有该雾化器的电子烟
CN205567822U (zh) 带双发雾化芯的电子烟
CN206866632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WO2018095243A1 (zh) 上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6354436U (zh) 电子烟
CN206213281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04393355U (zh) 一种混合口味电子烟雾化器
CN206603257U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205757197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05135840U (zh) 油箱用碳氢化合物蒸发气的捕集器
CN206119188U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202328602U (zh) 加湿器
CN206284391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7125315U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206603250U (zh) 电子烟
CN205831060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6119189U (zh) 一种吸嘴带旋转定位可关闭进油孔的雾化器烟弹
CN209314970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4888741U (zh) 一种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Shenzhen City, Guangming New District, Gongming Street Chang Zhen community Changx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30 4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i Wei PROSYS SOLU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3 floor, Lutn clean energy technology building, No. 2, Lang Shan, Nanshan District Nan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IWEIPUSI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14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101 and 96, building 97, Liantang Industrial Zone, Tangwei community, Fenghua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iy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Shenzhen City, Guangming New District, Gongming Street Chang Zhen community Changx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30 4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i Wei PROSYS SOLUTION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