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71309U - 活动扣位结构和具有它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活动扣位结构和具有它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71309U
CN206071309U CN201620632473.8U CN201620632473U CN206071309U CN 206071309 U CN206071309 U CN 206071309U CN 201620632473 U CN201620632473 U CN 201620632473U CN 206071309 U CN206071309 U CN 206071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movable
outer turning
turning cover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324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建平
郑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3247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71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71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71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动扣位结构和具有它的电子设备,活动扣位结构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扣位通孔;外翻盖,外翻盖的在其纵向上的一端可枢转地安装在壳体上以使外翻盖在打开通孔的打开位置和关闭通孔的关闭位置之间可翻转;活动扣,活动扣具有端部弹性扣和侧部弹性扣,活动扣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外翻盖内,活动扣位于锁止位置时,端部弹性扣从外翻盖的在其纵向上的另一端伸出且侧部弹性扣从外翻盖的在其横向上的两侧伸出;活动扣位于释放位置时,端部弹性扣和侧部弹性扣均收纳在外翻盖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扣位结构锁止后受力均匀,能够避免整机的外观出现段差和局部虚位浮动等现象。

Description

活动扣位结构和具有它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动扣位结构和具有所述活动扣位结构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应用于电子设备等的活动扣位结构,其外翻盖的一端与电子设备的壳体铰接,活动扣锁止时其弹性扣从外翻盖的另一端伸出并止挡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上。这种结构的活动扣位锁止后外翻盖受力不均匀,部件变形或受外力作用时整机的外观容易出现段差和局部虚位浮动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活动扣位结构,该活动扣位结构锁止后受力均匀,能够避免整机的外观出现段差和局部虚位浮动等现象。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活动扣位结构的电子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活动扣位结构,所述活动扣位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沿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壳体的扣位通孔;外翻盖,所述外翻盖的在其纵向上的一端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以使所述外翻盖在打开所述通孔的打开位置和关闭所述通孔且收纳在所述通孔内的关闭位置之间可翻转;活动扣,所述活动扣具有端部弹性扣和侧部弹性扣,所述活动扣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外翻盖内,其中,所述活动扣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端部弹性扣从所述外翻盖的在其纵向上的另一端伸出且所述侧部弹性扣从所述外翻盖的在其横向上的两侧伸出以在所述外翻盖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止挡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所述活动扣位位于所述释放位置时,所述端部弹性扣和所述侧部弹性扣均收纳在所述外翻盖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扣位结构锁止后受力均匀,能够避免整机的外观出现段差和局部虚位浮动等现象。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扣位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外翻盖包括:外盖,所述外盖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外盖的在所述外翻盖的横向上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供所述侧部弹性扣伸出的侧部避让孔;内压板,所述内压板安装在所述外盖的内侧,所述内压板上设有供所述端部弹性扣伸出的端部避让孔,所述活动扣在所述锁止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外盖和所述内压板之间。
所述外盖上设有钮孔且所述活动扣上设有拨动钮,所述拨动钮从所述钮孔露出且随所述活动扣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纽孔内。
所述拨动钮的从所述钮孔露出的表面上设有防滑纹。
所述外盖上设有导向柱且所述活动扣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柱可移动地配合。
所述导向槽的长度大于所述活动扣的最大移动行程与所述导向柱的长度之和。
所述外盖上设有第一导向筋和第二导向筋,所述第一导向筋和所述第二导向筋在所述外翻盖的横向上相对设置且在所述外翻盖的横向上分别位于所述活动扣的两侧。
所述活动扣上设有档位凸点且所述外盖上设有锁止档位槽和解锁档位槽,所述活动扣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档位凸点可脱离地卡合在所述锁止档位槽内,所述活动扣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档位凸点可脱离地卡合在所述解锁档位槽内。
所述外盖上设有档位筋且所述档位筋的在所述外翻盖的横向上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所述锁止档位槽和所述解锁档位槽,所述活动扣上设有沿所述外翻盖的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弹性肢和第二弹性肢且所述第一弹性肢和所述第二弹性肢上分别设有档位凸点,所述档位筋配合在所述第一弹性肢和所述第二弹性肢之间,所述活动扣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两个所述档位凸点可脱离地卡合在两个所述锁止档位槽内,所述活动扣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两个所述档位凸点可脱离地卡合在两个所述解锁档位槽内。
所述活动扣上设有与所述外盖接触的外盖摩擦凸点和/或与所述内压板接触的压板摩擦凸点。
所述活动扣上设有沿所述外翻盖的纵向延伸且在所述外翻盖的横向上分别邻近所述活动扣的两侧面的第一弹性槽和第二弹性槽。
所述第一弹性槽和所述第二弹性槽中的每一个在所述外翻盖的横向上的最小宽度大于所述活动扣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侧部弹性扣伸出所述外翻盖的长度。
所述活动扣的在所述外翻盖的横向上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导向斜面,所述活动扣在所述锁止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侧部避让孔的边沿的拐角配合。
所述侧部避让孔的边沿的所述拐角倒圆角。
所述外盖上设有沿所述外翻盖的横向贯通所述外盖的外盖轴孔,所述扣位通孔的在所述外翻盖的横向上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壳体轴孔,所述外盖轴孔内可转动地配合有转轴且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壳体轴孔内。
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设有端部锁止槽和侧部锁止槽,所述外翻盖位于所述关闭位置且所述活动扣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端部弹性扣止挡在所述端部锁止槽的底壁上且所述侧部弹性扣止挡在所述侧部锁止槽的底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活动扣位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活动扣位结构,具有外观整齐美观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动扣位结构的外侧角度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动扣位结构的内侧角度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动扣位结构的透视图,其中外翻盖位于关闭位置且活动扣位于锁止位置。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动扣位结构的透视图,其中外翻盖位于关闭位置且活动扣位于解锁位置。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动扣位结构的外翻盖和活动扣的外侧角度的爆炸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动扣位结构的外翻盖和活动扣的内侧角度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活动扣位结构10、
壳体100、扣位通孔110、壳体轴孔111、支撑台120、端部锁止槽130、侧部锁止槽140、
外翻盖200、外盖210、侧部避让孔211、钮孔212、导向柱213、第一导向筋214、第二导向筋215、锁止档位槽216、解锁档位槽217、档位筋218、拐角219、外盖轴孔222、内压板220、端部避让孔221、
活动扣300、端部弹性扣310、侧部弹性扣320、拨动钮330、导向槽340、档位凸点350、第一弹性肢360、第二弹性肢370、外盖摩擦凸点380、压板摩擦凸点390、第一弹性槽410、第二弹性槽420、导向斜面430、
转轴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动扣位结构10。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动扣位结构10包括壳体100、外翻盖200和活动扣300。其中,下述外翻盖200的纵向附图中的箭头A所示,外翻盖200的横向如附图中的箭头B所示。
壳体100上设有沿壳体100的厚度方向贯通壳体100的扣位通孔110。外翻盖200的在外翻盖200的纵向上的一端可枢转地安装在壳体100上,以使外翻盖200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翻转,外翻盖200在打开位置时向壳体100的外侧翻转以打开扣位通孔110,外翻盖200在关闭位置时向壳体100的内侧翻转以收纳在扣位通孔110内且关闭扣位通孔110,其中内外方向如附图中的箭头所示,该内外方向是针对应用该活动扣位结构10的设备而言,壳体100的外侧即设备的外侧,壳体100的内侧即设备的内侧。活动扣300具有端部弹性扣310和侧部弹性扣320,活动扣300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外翻盖200内。
具体地,当活动扣300位于所述释放位置时(如图4所示),端部弹性扣310和侧部弹性扣320均收纳在外翻盖200内,外翻盖200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翻转。当外翻盖200翻转至关闭位置且需要锁止外翻盖200时,可以将活动扣300移动至锁止位置(如图3所示),此时端部弹性扣310从外翻盖200的在外翻盖200的纵向上的另一端伸出,且端部弹性扣310从外翻盖200的在外翻盖200的横向上的两侧伸出,端部弹性扣310和侧部弹性扣320共同止挡在壳体100的内表面上,从而止挡外翻盖200从关闭位置翻转至打开位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外翻盖200的在外翻盖200的纵向上的一端和另一端是指,外翻盖200的在其纵向上相对的两端。外翻盖200的在外翻盖200的横向上的两侧是指,外翻盖200的在其横向上相对的两侧。
其中,外翻盖200的纵向是指,外翻盖200的具有最大面积的外表面的长度方向,如附图中的箭头A所示。外翻盖200的横向是指,外翻盖200的具有最大面积的外表面的宽度方向,如附图中的箭头B所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动扣位结构10,外翻盖200的在其纵向上的一端可枢转地安装在壳体100上,且进一步在活动扣300上设置端部弹性扣310和侧部弹性扣320,这样活动扣300位于锁止位置时,端部弹性扣310从外翻盖200的在其纵向上的另一端伸出并止挡在壳体100的内表面上,且侧部弹性扣320从外翻盖200的在其横向上的两侧伸出并止挡在壳体100的内表面上,由此外翻盖200的纵向上的两端以及横向上的两侧均与壳体100之间形成止挡,受力更加均匀,避免了因部件变形或外力作用时出现外观段差及局部虚位浮动的现象,结构简单、易操作,适用于所有经常打开或拆卸的设备结构。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动扣位结构10锁止后受力均匀,能够避免整机的外观出现段差和局部虚位浮动等现象。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活动扣位结构10。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动扣位结构10包括壳体100、外翻盖200和活动扣300。其中,外翻盖200大体为长方体形,扣位通孔110大体为方形孔,且扣位通孔110的尺寸略大于外翻盖200的尺寸,以保证外翻盖200能够顺利进入或脱出扣位通孔110。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00的内表面设有支撑台120,外翻盖200在所述关闭位置时,外翻盖200的内表面支撑在支撑台120上,支撑台120能够对外翻盖200的最大翻转角度进行限位,从而将外翻盖200保持在关闭位置以防止外翻盖200进一步向壳体100的内侧翻转,保证外翻盖200受外力压制时,不会向壳体100内侧凹陷变形。
有利地,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00的内表面上设有端部锁止槽130和侧部锁止槽140,端部锁止槽130和侧部锁止槽140分别贯通扣位通孔110的内侧壁。外翻盖200位于所述关闭位置且活动扣300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端部弹性扣310止挡在端部锁止槽130的底壁上且侧部弹性扣320止挡在侧部锁止槽140的底壁上。由此不仅方便端部弹性扣310和侧部弹性扣320对外翻盖200进行锁止,且可以节省壳体100的内侧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外翻盖200包括外盖210和内压板220。外盖210可枢转地安装在壳体100上,外盖210的在外翻盖200的横向上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供侧部弹性扣320伸出的侧部避让孔211。内压板220安装在外盖210的内侧,例如内压板220热熔在外盖210上,内压板220上设有供端部弹性扣310伸出的端部避让孔221,端部弹性扣310具有折弯结构,活动扣300在所述锁止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外盖210和内压板220之间,当活动扣300位于锁止位置时,端部弹性扣310从端部避让孔221伸出且侧部弹性扣320分别从侧部避让孔211伸出。由此可以方便活动扣300与外翻盖200的装配,且便于外翻盖200的加工。
可选地,如图1-图6所示,外盖210上设有沿外翻盖200的横向贯通外盖210的外盖轴孔222,扣位通孔110的在外翻盖200的横向上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壳体轴孔111,外盖轴孔222内可转动地配合有转轴500且转轴500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配合在壳体轴孔111内,利用转轴500将外翻盖200可枢转地安装在壳体100上,且可以保证外翻盖200位于关闭位置时其外表面与壳体100的外表面平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活动扣300上设有与外盖210接触的外盖摩擦凸点380和/或与内压板220接触的压板摩擦凸点390。优选地,活动扣300上同时设有多个外盖摩擦凸点380和多个压板摩擦凸点390。活动扣300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外盖摩擦凸点380与外盖210之间产生点接触滑动摩擦,且压板摩擦凸点390与内压板220之间产生点接触滑动摩擦,从而避免出现大面程摩擦而影响滑动手感。
有利地,如图1和图5所示,外盖210上设有钮孔212且活动扣300上设有拨动钮330,拨动钮330和钮孔212均邻近外翻盖200的所述另一端。拨动钮330从钮孔212露出且拨动钮330随活动扣300可移动地配合在钮孔212内。例如,拨动钮330大体为长方体形且钮孔212大体为长方形孔,钮孔212的尺寸略大于拨动钮330的尺寸。用户可以通过拨动钮330控制活动扣300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5所示,拨动钮330的从钮孔212露出的表面上设有防滑纹,由此可以增大摩擦力,便于用户滑动拨动钮33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外盖210上设有沿外翻盖200的纵向延伸的导向柱213且活动扣300上设有沿外翻盖200的纵向延伸的导向槽340,导向槽340与导向柱213可移动地配合,以对活动扣300的移动进行导向。
其中,导向槽340的宽度大于导向柱213的宽度,导向槽340的长度大于活动扣300的最大移动行程与导向柱213的长度之和,从而保证活动扣300的移动无阻。
进一步地,如图3-图6所示,外盖210上设有邻近外翻盖200的所述另一端的第一导向筋214和第二导向筋215,第一导向筋214和第二导向筋215均沿外翻盖200的横向延伸且在外翻盖200的横向上相对设置,第一导向筋214和第二导向筋215在外翻盖200的横向上分别位于活动扣300的两侧,由此可以利用第一导向筋214和第二导向筋215进一步对活动扣300的移动进行导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3-图6所示,活动扣300上设有档位凸点350且外盖210上设有解锁档位槽217和锁止档位槽216。活动扣300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档位凸点350可脱离地卡合在锁止档位槽216内,活动扣300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档位凸点350可脱离地卡合在解锁档位槽217内。由此可以实现活动扣300的移动挡位提示,且可以提升用户控制的手感。
具体而言,如图3-图6所示,外盖210上设有邻近外翻盖200的所述一端且沿外翻盖200的纵向延伸的档位筋218,档位筋218的在外翻盖200的横向上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锁止档位槽216和解锁档位槽217,两个锁止档位槽216在外翻盖200的横向上相对设置且两个解锁档位槽217在外翻盖200的横向上相对设置,两个解锁档位槽217相比两个锁止档位槽216更加邻近外翻盖200的所述一端。活动扣300上设有向外翻盖200的所述一端延伸且沿外翻盖200的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弹性肢360和第二弹性肢370,第一弹性肢360和第二弹性肢370的自由端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档位凸点350,档位筋218配合在第一弹性肢360和第二弹性肢370之间。活动扣300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两个档位凸点350可脱离地卡合在两个锁止档位槽216内,活动扣300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两个档位凸点350可脱离地卡合在两个解锁档位槽217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活动扣300上设有沿外翻盖200的纵向延伸且在外翻盖200的横向上分别邻近活动扣300的两侧面(即分别邻近两个侧部弹性扣320)的第一弹性槽410和第二弹性槽420,利用第一弹性槽410和第二弹性槽420可以使侧部弹性扣320具有在外翻盖200的横向上移动的能力,从而便于侧部弹性扣320伸出和收纳在外翻盖200内。
具体地,第一弹性槽410和第二弹性槽420中的每一个在外翻盖200的横向上的最小宽度大于活动扣300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侧部弹性扣320伸出外翻盖200的长度,以保证第一弹性槽410和第二弹性槽420能够产生足够的弹力使侧部弹性扣320伸出外翻盖200。
进一步地,如图3-图6所示,活动扣300的在外翻盖200的横向上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导向斜面430。活动扣300在所述锁止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导向斜面430与侧部避让孔211的边沿的拐角219配合,该侧部避让孔211的边沿的拐角219可以倒圆角。
举例而言,活动扣300的设有侧部弹性扣320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宽度,第一弹性槽410和第二弹性槽420中的每一个的宽度沿从外翻盖200的所述一端至所述另一端的方向呈阶梯式减小。活动扣300位于锁止位置时,第一弹性槽410和第二弹性槽420保持原始状态(即不受压缩),侧部弹性扣320伸出外翻盖200。活动扣300从锁止位置向解锁位置移动时,导向斜面430首先与侧部避让孔211的边沿的拐角219接触并进行导向,随着活动扣300的进一步移动,第一弹性槽410和第二弹性槽420被外盖210的在外翻盖200的横向上的两侧壁压缩,从而侧部弹性扣320向外翻盖200的内部收回,当活动扣300移动到解锁位置后,侧部弹性扣320收纳在外翻盖200内。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活动扣位结构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活动扣位结构10,具有外观整齐美观等优点,能够避免外观出现段差或局部虚位浮动的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7)

1.一种活动扣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沿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壳体的扣位通孔;
外翻盖,所述外翻盖的在其纵向上的一端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以使所述外翻盖在打开所述通孔的打开位置和关闭所述通孔且收纳在所述通孔内的关闭位置之间可翻转;
活动扣,所述活动扣具有端部弹性扣和侧部弹性扣,所述活动扣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外翻盖内,其中,
所述活动扣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端部弹性扣从所述外翻盖的在其纵向上的另一端伸出且所述侧部弹性扣从所述外翻盖的在其横向上的两侧伸出以在所述外翻盖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止挡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
所述活动扣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端部弹性扣和所述侧部弹性扣均收纳在所述外翻盖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扣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翻盖包括:
外盖,所述外盖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外盖的在所述外翻盖的横向上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供所述侧部弹性扣伸出的侧部避让孔;
内压板,所述内压板安装在所述外盖的内侧,所述内压板上设有供所述端部弹性扣伸出的端部避让孔,所述活动扣在所述锁止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外盖和所述内压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扣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上设有钮孔且所述活动扣上设有拨动钮,所述拨动钮从所述钮孔露出且随所述活动扣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钮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扣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钮的从所述钮孔露出的表面上设有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扣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上设有导向柱且所述活动扣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柱可移动地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动扣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的长度大于所述活动扣的最大移动行程与所述导向柱的长度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扣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上设有第一导向筋和第二导向筋,所述第一导向筋和所述第二导向筋在所述外翻盖的横向上相对设置且在所述外翻盖的横向上分别位于所述活动扣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扣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扣上设有档位凸点且所述外盖上设有锁止档位槽和解锁档位槽,所述活动扣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档位凸点可脱离地卡合在所述锁止档位槽内,所述活动扣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档位凸点可脱离地卡合在所述解锁档位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动扣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上设有档位筋且所述档位筋的在所述外翻盖的横向上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所述锁止档位槽和所述解锁档位槽,所述活动扣上设有沿所述外翻盖的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弹性肢和第二弹性肢且所述第一弹性肢和所述第二弹性肢上分别设有档位凸点,所述档位筋配合在所述第一弹性肢和所述第二弹性肢之间,所述活动扣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两个所述档位凸点可脱离地卡合在两个所述锁止档位槽内,所述活动扣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两个所述档位凸点可脱离地卡合在两个所述解锁档位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扣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扣上设有与所述外盖接触的外盖摩擦凸点和/或与所述内压板接触的压板摩擦凸点。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扣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扣上设有沿所述外翻盖的纵向延伸且在所述外翻盖的横向上分别邻近所述活动扣的两侧面的第一弹性槽和第二弹性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活动扣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槽和所述第二弹性槽中的每一个在所述外翻盖的横向上的最小宽度大于所述活动扣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侧部弹性扣伸出所述外翻盖的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活动扣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扣的在所述外翻盖的横向上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导向斜面,所述活动扣在所述锁止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侧部避让孔的边沿的拐角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活动扣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避让孔的边沿的所述拐角倒圆角。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扣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上设有沿所述外翻盖的横向贯通所述外盖的外盖轴孔,所述扣位通孔的在所述外翻盖的横向上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壳体轴孔,所述外盖轴孔内可转动地配合有转轴且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壳体轴孔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活动扣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设有端部锁止槽和侧部锁止槽,所述外翻盖位于所述关闭位置且所述活动扣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端部弹性扣止挡在所述端部锁止槽的底壁上且所述侧部弹性扣止挡在所述侧部锁止槽的底壁上。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活动扣位结构。
CN201620632473.8U 2016-06-23 2016-06-23 活动扣位结构和具有它的电子设备 Active CN206071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32473.8U CN206071309U (zh) 2016-06-23 2016-06-23 活动扣位结构和具有它的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32473.8U CN206071309U (zh) 2016-06-23 2016-06-23 活动扣位结构和具有它的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71309U true CN206071309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22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32473.8U Active CN206071309U (zh) 2016-06-23 2016-06-23 活动扣位结构和具有它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713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64672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181777B2 (en) Shield mounting device for helmet
CN206943139U (zh) 旋动结构
CN206016498U (zh) 活动扣位结构和具有它的电子设备
CN206071309U (zh) 活动扣位结构和具有它的电子设备
JP3163264U (ja) 携帯式電子装置
US6206281B1 (en) Calculator with automatic slow motion deployment
CN108204174A (zh) 一种可快速左右换向安装的智能锁体
CN201554767U (zh) 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滑动旋转枢纽器
CN106486300A (zh) 带x架结构的键盘开关
JPH09220104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03397822A (zh) 一种不用上锁机构且不怕偷的锁具
CN202600581U (zh) 具有滑动机构的电子装置
CN201691257U (zh) 一种360度翻盖式笔盒
JP2015063822A (ja) ラッチ錠の操作部材
CN205422326U (zh) 便携式保险箱
CN216145289U (zh) 一种接口保护结构、电子设备及智能教学装置
CN215163934U (zh) 一种具有门盖把手弹性片结构的干衣机
CN220705451U (zh) 按键式车门启闭结构及车辆
JPH0743413Y2 (ja) すべり出し窓
CN208569500U (zh) 卡合机构及壳体总成
CN209421184U (zh) 机动车驾驶证文件保护套
TWM616825U (zh) 開關箱門把手鎖結構改良
KR20200001658U (ko) 폴딩도어 핸들장치용 기어박스
CN201490250U (zh) 电池盖固定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