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05099U - 一种屏蔽罩及电路板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屏蔽罩及电路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05099U
CN206005099U CN201620348685.3U CN201620348685U CN206005099U CN 206005099 U CN206005099 U CN 206005099U CN 201620348685 U CN201620348685 U CN 201620348685U CN 206005099 U CN206005099 U CN 206005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ome
circuit board
side wall
opening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486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486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05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05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050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屏蔽罩及电路板组件。本实用新型中,屏蔽罩包括:顶壁以及由顶壁延伸出来的侧壁,侧壁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以及上述屏蔽罩;屏蔽罩通过侧壁设置于电路板上。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屏蔽罩的侧壁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方便SMT后屏蔽罩的拆卸,从而不仅方便研发调试、以及维修售后,而且还会使得拆卸过程中,PCBA的焊盘不易脱落,从而尽量避免影响屏蔽罩与电路板的焊接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屏蔽罩及电路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屏蔽罩及电路板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走进千家万户,电子产品的类别也日益增多。设计电子产品时常常需要进行抗干扰设计,因此,需要很多地方需要用到屏蔽罩。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的是五金冲压屏蔽罩,如图1所示,屏蔽罩1基本都是采用平口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电路板2采用条状焊盘3设计,上锡过炉后屏蔽罩会严密的焊接于电路板。此方法成本很低,但是五金片材冲压或拉伸成型的屏蔽罩在SMT(表面组装技术,又称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过炉、回流焊后非常难拆,而且一旦拆卸失误,极易拉坏电路板的铜皮造成整块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印制电路板组件)的报废,给研发调试及维修售后造成很大的不便,也增加了PCBA维修售后的不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蔽罩及电路板组件,屏蔽罩的侧壁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方便了SMT后屏蔽罩的拆卸,从而不仅方便研发调试、以及维修售后,而且还会使得拆卸过程中,PCBA的焊盘不易脱落,从而尽量避免影响屏蔽罩与电路板的焊接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屏蔽罩,屏蔽罩包括:顶壁以及由底壁延伸出来的侧壁,侧壁具有至少一个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以及上述屏蔽罩;屏蔽罩通过侧壁设置于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屏蔽罩;屏蔽罩通过侧壁设置于电路板上;电路板组件还包括信号走线,信号走线设置于电路板上,且穿过至少一个开口;和/或,电路板组件还包括电子元件,电子元件设置于电路板上,且设置于开口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屏蔽罩的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开口,且屏蔽罩通过侧壁设置于电路板上。当屏蔽罩的侧壁上具有一个开口时,操作者可以以此开口为着力点,边对屏蔽罩施力边对靠近开口的焊盘加热,以快速拆卸;相比全封闭的侧壁(需要将整个条状焊盘全部加热软化后才能整体移除屏蔽罩),省时省力;从而不仅方便研发调试、以及维修售后,而且还会使得PCBA的焊盘不易脱落,从而尽量避免屏蔽罩与电路板的焊接强度。
另外,开口位于侧壁的远离顶壁的边缘部分。开口位于侧壁的远离顶壁的边缘部分,可以为拆卸屏蔽罩提供更好的着力点,从而更方便拆卸。
另外,侧壁具有多个开口,且相邻开口之间存在间距。侧壁具有多个开口,相比全封闭的侧壁,焊盘的有效焊接长度减小,因此,拆卸时需要的融化的焊锡的长度减小,融化焊锡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也更少,从而使得拆卸更方便、更快捷。
另外,相邻开口之间的间距相同。相邻开口之间的间距相同,使得焊接于电路板上的屏蔽罩的侧壁受力更加均匀,从而增强屏蔽罩与电路板的整体焊接强度。
另外,开口的宽度小于或等于4毫米。
另外,相邻开口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毫米。
另外,开口呈矩形、马蹄形、或者半圆形。
另外,开口的高度范围是[0.5毫米,1毫米]。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焊盘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焊盘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屏蔽罩1;顶壁11;侧壁12;开口121;焊接部122;电路板2;焊盘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屏蔽罩1。屏蔽罩1固定于电路板上,用于将屏蔽罩1内的电子元件与屏蔽罩1外的电子元件隔离。
如图3所示,屏蔽罩1包括:顶壁11、以及由顶壁11延伸出来的侧壁12,侧壁12具有一个开口121;本实施方式中,开口121可以位于侧壁12的远离顶壁11的边缘部分,此时,屏蔽罩1通过焊接部122固定于电路板;然而,本实施方式对此不做任何限制,于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位于侧壁12的中间部分、靠近顶壁11的边缘部分,此处不做赘述。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开口121的宽度小于或等于4毫米,以避免影响屏蔽罩1的屏蔽性能,开口121的高度范围是[0.5毫米,1毫米],然而,本实施方式对开口121的宽度和高度不做任何限制,于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为其他数值,此处不做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开口121可以呈矩形、马蹄形、或者半圆形,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此处不做赘述。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屏蔽罩1的侧壁12上具有一个开口121,且屏蔽罩1通过侧壁12设置于电路板上。屏蔽罩1在SMT后,操作者可以以此开口121为着力点,施力进行拆卸,相比全封闭的侧壁12,省时省力,方便了SMT后屏蔽罩1的拆卸,从而不仅方便研发调试、以及维修售后,而且还会使得PCBA的焊盘21不易脱落,从而尽量避免屏蔽罩1与电路板的焊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屏蔽罩1。第二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屏蔽罩1的侧壁12上具有多个开口121,且相邻开口121之间存在间距。
于本实施方式而言,相邻开口121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毫米,以尽量避免影响屏蔽罩1与电路板的焊接强度,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不限于此。
较佳的,相邻开口121之间的间距相同,使得焊接于电路板上的屏蔽罩1的侧壁12受力更加均匀,从而增强屏蔽罩1与电路板的焊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路板组件,参见图3至图6所示,包括:电路板2、以及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屏蔽罩1。
屏蔽罩1通过侧壁12设置于电路板2上,具体而言,无论屏蔽罩1具有一个开口121还是多个开口121,屏蔽罩1是通过焊接部122(焊接部122是未被开口的侧壁12)固定于电路板2上,但是,在电路板2上相应地设置有与焊接部122形状相符的焊盘21,以使屏蔽罩1牢固的固定于电路板2上。若采用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屏蔽罩1(如图3所示),那么电路板2上的对应的焊盘21如图5所示;若采用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屏蔽罩1(如图4所示),那么电路板2上的对应的焊盘21如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2、以及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屏蔽罩1。
本实施方式中,电路板组件还包括信号走线,信号走线设置于电路板2上,且穿过至少一个开口121;和/或,电路板组件还包括电子元件,电子元件设置于电路板2上,且设置于开口121内。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开口121的空间,从而提高电路板2的空间利用率。
需要注意的是,开口121必须位于侧壁12的远离顶壁11的边缘部分,以使屏蔽罩1固定于电路板2上时,开口121内能够设置信号走线、和/或电子元件。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包括:用于遮盖电子元件的顶壁以及由所述顶壁延伸出来的侧壁,所述侧壁具有至少一个开口;
其中,所述开口的宽度小于或等于4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位于所述侧壁的远离所述顶壁的边缘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具有多个开口,且相邻开口之间存在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罩,其特征在于,相邻开口之间的间距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罩,其特征在于,相邻开口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呈矩形、马蹄形、或者半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高度范围是[0.5毫米,1毫米]。
8.一种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以及权利要求1至7中的屏蔽罩;
所述屏蔽罩通过所述侧壁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
9.一种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以及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罩;
所述屏蔽罩通过所述侧壁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
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信号走线,所述信号走线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 且穿过至少一个所述开口;和/或,
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且设置于所述开口内。
CN201620348685.3U 2016-04-22 2016-04-22 一种屏蔽罩及电路板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05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48685.3U CN206005099U (zh) 2016-04-22 2016-04-22 一种屏蔽罩及电路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48685.3U CN206005099U (zh) 2016-04-22 2016-04-22 一种屏蔽罩及电路板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05099U true CN206005099U (zh) 2017-03-08

Family

ID=58204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4868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05099U (zh) 2016-04-22 2016-04-22 一种屏蔽罩及电路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050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95840A (zh) * 2017-11-16 2018-05-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蔽壳组件、终端设备及其装配方法和拆卸方法
US10660246B1 (en) 2018-11-14 2020-05-19 Pegatr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assembly thereof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95840A (zh) * 2017-11-16 2018-05-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蔽壳组件、终端设备及其装配方法和拆卸方法
US10660246B1 (en) 2018-11-14 2020-05-19 Pegatr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assembly thereof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05099U (zh) 一种屏蔽罩及电路板组件
CN201398276Y (zh) 一种屏蔽罩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JP3027637U (ja) シールド装置
CN207531264U (zh) 一种屏蔽罩和移动终端
CN201557365U (zh) 一种屏蔽框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01039659Y (zh) 防电磁波干扰的屏蔽装置及与电路板电子装置外壳的组合
CN206136579U (zh) 一种散热屏蔽系统及通信产品
CN102612307B (zh) 一种易焊接屏蔽罩
CN202121925U (zh) 屏蔽罩及具有屏蔽罩的电子装置
CN202995748U (zh) 一种含柔性电路板天线的读卡器
US20160023260A1 (en) Modular tun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2856026U (zh) 电连接器
CN206196252U (zh) 屏蔽盖与电子装置
CN205847712U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3884134U (zh) 一种抗电磁干扰器件
CN205987701U (zh) 一种屏蔽罩的卡合结构
CN100502627C (zh) 一种移动通讯设备散热装置
CN201115283Y (zh) 一种屏蔽罩锁紧结构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CN202135444U (zh) 一种互相卡合的屏蔽罩
CN206193835U (zh) 高可靠性生物识别模组
CN201467619U (zh) 一种整体式屏蔽簧片
CN201601893U (zh) 一种带金手指的pcb板件
CN204741664U (zh) 一种开关电源线路带emc屏蔽罩的电磁加热产品
CN204906869U (zh) 一种过锡保护装置
CN201142463Y (zh) 电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