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97744U -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97744U
CN205997744U CN201620946207.2U CN201620946207U CN205997744U CN 205997744 U CN205997744 U CN 205997744U CN 201620946207 U CN201620946207 U CN 201620946207U CN 205997744 U CN205997744 U CN 205997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eleton
automobile seat
seat arm
fixed part
arm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462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成应
叶树
黄闿鸣
袁学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smin International Au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smin International Au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smin International Au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smin International Au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462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97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97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977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包括骨架以及围设于所述骨架外侧的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所述上固定件的外侧设有与所述上固定件的形状相匹配的发泡层,所述发泡层的外侧壁设有软质的包覆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包括骨架、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发泡层设置在上固定件的外侧,骨架与发泡层单独成型,改变了以往发泡层直接形成在骨架上的方式,避免了发泡过程中泡沫挤入骨架的内腔中造成扶手失效。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骨架的外侧围设有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同样的座椅扶手骨架的尺寸相对较小,可以减轻扶手的整体重量。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座椅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座椅扶手,特别是MPV车辆独立座椅的侧边扶手,是一种常见的提高舒适性的设计。
当前,座椅侧扶手的设计,其结构上十分相似,都是由扶手发泡及骨架总成和面套构成。骨架通常采用全金属焊接而成,焊接后的骨架要放入发泡模具发泡,发泡完后再包扎布套。现有的设计中发泡时骨架的内腔易被发泡充斥,容易出现失效的问题,布套全包裹容易因为布套的尺寸偏差出现布面松弛褶皱,并且质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扶手发泡容易导致扶手失效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包括骨架以及围设于所述骨架外侧的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所述上固定件的外侧设有与所述上固定件的形状相匹配的发泡层,所述发泡层的外侧壁设有软质的包覆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覆层采用布料,所述包覆层的边缘固定在所述上固定件的下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覆层的边缘由U型钉固定在所述上固定件的下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固定件包括沿所述骨架长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封闭的U型槽以及设于沿所述U型槽的开口周向设置凸缘,所述发泡层的外侧壁与所述凸缘的外边缘相平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下固定件以及所述骨架的竖直方向上均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上固定件的内侧设有与所述通孔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下固定件、骨架以及上固定件通过设于所述通孔以及安装孔的紧固件进行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件为自攻钉。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骨架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以及设于所述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之间的侧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骨架的侧板上设有主安装孔,所述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连接处与所述主安装孔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开口,该汽车座椅扶手还包括穿过所述开口和主安装孔的固定台阶螺栓,用于与座椅的椅背连接,所述固定台阶螺栓的头部还设有螺栓堵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骨架为钣金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均采用硬质塑料制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包括骨架、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发泡层设置在上固定件的外侧,骨架与发泡层单独成型,改变了以往发泡层直接形成在骨架上的方式,避免了发泡过程中泡沫挤入骨架的内腔中造成扶手失效。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骨架的外侧围设有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同样的座椅扶手骨架的尺寸相对较小,可以减轻扶手的整体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固定件、发泡层以及包覆层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的截面图。
图中:1:骨架;11:主安装孔;2:上固定件;21:安装孔;3:下固定件;4:发泡层;5:包覆层;51:U型钉;6:自攻钉;7:固定台阶螺栓;8:螺栓堵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包括骨架1以及围设于骨架1外侧的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上固定件2的外侧设有与上固定件2的形状相匹配的发泡层4,发泡层4的外侧壁设有软质的包覆层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包括骨架1、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发泡层4设置在上固定件2的外侧,骨架1与发泡层4单独成型,改变了以往发泡层4直接形成在骨架1上的方式,避免了发泡过程中泡沫挤入骨架1的内腔中造成扶手失效。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骨架1的外侧围设有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同样的座椅扶手骨架1的尺寸相对较小,可以减轻扶手的整体重量。为保证扶手的强度,本实施中的骨架1为钣金件,采用冲压工艺制成。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均采用硬质塑料制成。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采用硬质塑料制成,塑料的重量较轻,保证扶手强度的同时减轻扶手的重量。
进一步地,本实施中的骨架1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以及设于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之间的侧板。本实施例中骨架1的厚度、上固定件2的厚度以及下固定件3的厚度均优选为2mm,与传统金属焊接骨架1的扶手相比减重约40%。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包覆层5采用布料,包覆层5的边缘固定在上固定件2的下表面。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包覆层5的边缘由U型钉固定在上固定件2的下表面。包覆层5固定在上固定件2的下表面在固定时可以保证包覆层5的紧绷,避免了包覆层5产生褶皱,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本实施例中的包覆层5也可以采用皮革等其他材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上固定件2包括沿骨架1长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封闭的U型槽以及设于沿U型槽的开口周向设置凸缘,发泡层4的外侧壁与凸缘的外边缘相平齐。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下固定件3以及骨架1的竖直方向上均设有至少一个通孔,上固定件2的内侧设有与通孔相对应的安装孔21,下固定件3、骨架1以及上固定件2通过设于通孔以及安装孔21的紧固件进行固定。固定件优选为自攻钉6。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自攻钉6设有两个,包括第一自攻钉61和第二自攻钉62,其中第二自攻钉62位于靠近该扶手与座椅连接的一端,第一自攻钉61位于远离该扶手与座椅连接的一端。由于第二自攻钉所在位置的扶手的厚度较大,所以第二自攻钉62的长度较第一自攻钉61长。安装时将下固定件3的通孔、骨架1的通孔以及上固定的安装孔21对齐,将自攻钉6安装在内,实现下固定件3、骨架1以及上固定件2的紧固。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骨架1的侧板上设有主安装孔11,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连接处与主安装孔11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开口,该汽车座椅扶手还包括穿过开口和主安装孔11的固定台阶螺栓7,用于与座椅的椅背连接,固定台阶螺栓7的头部还设有螺栓堵盖8。通过设置的固定台阶螺栓7实现扶手与座椅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的安装步骤如下:
S1,将上固定件2与发泡层4贴合;
S2,将包覆层5覆盖在发泡层4的外侧并固定在上固定件2的下表面;
S3,将S2中组装后的部件与骨架1、下固定件3由紧固件紧固;
S4,将固定台阶螺栓7以及螺栓堵盖8依次插入骨架1的主安装孔11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以及围设于所述骨架外侧的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所述上固定件的外侧设有与所述上固定件的形状相匹配的发泡层,所述发泡层的外侧壁设有软质的包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采用布料,所述包覆层的边缘固定在所述上固定件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的边缘由U型钉固定在所述上固定件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件包括沿所述骨架长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封闭的U型槽以及设于沿所述U型槽的开口周向设置凸缘,所述发泡层的外侧壁与所述凸缘的外边缘相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件以及所述骨架的竖直方向上均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上固定件的内侧设有与所述通孔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下固定件、骨架以及上固定件通过设于所述通孔以及安装孔的紧固件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自攻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以及设于所述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之间的侧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的侧板上设有主安装孔,所述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连接处与所述主安装孔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开口,该汽车座椅扶手还包括穿过所述开口和主安装孔的固定台阶螺栓,用于与座椅的椅背连接,所述固定台阶螺栓的头部还设有螺栓堵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为钣金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均采用硬质塑料制成。
CN201620946207.2U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Active CN205997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46207.2U CN205997744U (zh)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46207.2U CN205997744U (zh)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97744U true CN205997744U (zh) 2017-03-08

Family

ID=58197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46207.2U Active CN205997744U (zh)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9774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7549A (zh) * 2019-02-19 2019-05-14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扶手盖板及其制作工艺
CN114643918A (zh) * 2020-12-18 2022-06-21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扶手总成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7549A (zh) * 2019-02-19 2019-05-14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扶手盖板及其制作工艺
CN114643918A (zh) * 2020-12-18 2022-06-21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扶手总成
CN114643918B (zh) * 2020-12-18 2023-09-2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扶手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57322B2 (en) Seat back assembly with low density frame
CN205997744U (zh)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CN205468682U (zh) 新型碳纤维车辆座椅骨架
CN206870900U (zh) 一种新型的分离式座椅结构
CN107618576A (zh) 车辆前部塑料件搭接结构
CN108312922B (zh) 一种客车座椅靠背骨架
CN207860268U (zh) 一种侧围外板结构
CN205652004U (zh) 一种汽车座椅坐垫
CN209505858U (zh) 一种轿车侧围骨架结构
CN206306884U (zh) 折叠座椅支撑机构
CN220281195U (zh) 一种一体式座椅靠背
CN203438943U (zh) 一种后置物台连接装置
CN108372810B (zh) 一种客车座椅骨架
CN112829650A (zh) 汽车座椅组件、汽车座椅以及座椅面套装配方法
CN208006795U (zh) 汽车座椅结构
CN214450484U (zh) 汽车座椅组件及汽车座椅
CN218258479U (zh) 一种电单车尾座架结构
CN205836423U (zh) 一种商用车桥壳与悬架的连接结构
CN205906060U (zh) 前轮罩总成
CN217396433U (zh) 一种汽车外饰行李架集成结构
CN214647761U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用发泡体及汽车座椅靠背及汽车座椅
CN212500038U (zh) 座椅骨架与泡棉面套的安装结构
CN220518047U (zh) 一种高原全地形车司机室副座椅挂架外形结构
CN104812660B (zh) 摩托车
CN203832202U (zh) 一种车辆尾门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21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