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93039U - 移动终端、壳体及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和模具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壳体及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和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93039U
CN205993039U CN201620944933.0U CN201620944933U CN205993039U CN 205993039 U CN205993039 U CN 205993039U CN 201620944933 U CN201620944933 U CN 201620944933U CN 205993039 U CN205993039 U CN 205993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p
housing
base material
mobile terminal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449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涛
韩克明
孙文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449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93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93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930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及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和模具。其中,基材上具有多条缝隙,每条缝隙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基材,基材具有封闭段,封闭段封闭缝隙的至少一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通过在基材上设置缝隙,并且使基材上的封闭段封闭缝隙的至少一端,在对基材加工以形成壳体时可以提高壳体的尺寸精度并保证壳体的整体强度,从而可以降低产品的次品率,进而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壳体及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和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及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和模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的中框采用铝合金材质,为提高产品表面硬度和外观效果会对产品做阳极氧化处理。为了实现天线性能及美观效果将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加工成多个独立的金属块,可以通过CNC或镭雕加工等手段在基材上切割多条缝隙以形成多个独立金属块,但加工完成后的部件强度非常差,在注塑填充塑胶时容易产生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所述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壳体的模具,所述用于制造壳体的模具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所述基材上具有多条缝隙,每条所述缝隙沿其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基材,所述基材具有封闭段,所述封闭段封闭所述缝隙的至少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通过在基材上设置缝隙,并且使基材上的封闭段封闭缝隙的至少一端,在对基材加工以形成壳体时可以提高壳体的尺寸精度并保证壳体的整体强度,从而可以降低产品的次品率,进而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材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个表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缝隙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且贯穿所述安装槽的底壁,所述安装槽的部分侧壁被构造成所述封闭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缝隙的宽度为W1,所述W1满足:0.3mm≤W1≤0.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相邻的两条所述缝隙之间的间距为W2,所述W2满足:0.3mm≤W2≤1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缝隙的个数为N,所述N满足:2≤N≤5。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壳体的模具,所述壳体上设有多条间隔开的缝隙,所述缝隙内适于被填充物填充,多条所述缝隙的同一侧的端部敞开,所述模具包括:本体部;和多个嵌入部,多个所述嵌入部位于所述本体部的一侧,且所述嵌入部从所述缝隙敞开的一侧嵌入所述缝隙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壳体的模具,通过在模具上设置嵌入部,并将嵌入部从缝隙的敞开端嵌入至缝隙内,由此可以增强缝隙处的结构强度,保证缝隙的尺寸一致性,降低在填充工艺过程中缝隙结构发生形变的概率,提高壳体的尺寸精度并保证产品的整体强度,从而可以降低产品的次品率,进而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嵌入部位于所述本体部的中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嵌入部的宽度与所述缝隙的宽度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所述壳体为利用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制成的壳体,所述缝隙将所述壳体分隔为多个间隔开的区域,所述缝隙内填充有填充物以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通过在基材上设置缝隙,并且使基材上的封闭段封闭缝隙的至少一端,在对基材加工以形成壳体时可以提高壳体的尺寸精度并保证壳体的整体强度,从而可以降低产品的次品率,进而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在基材上设置缝隙,并且使基材上的封闭段封闭缝隙的至少一端,在对基材加工以形成壳体时可以提高壳体的尺寸精度并保证壳体的整体强度,从而可以降低产品的次品率,进而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基材上加工形成安装槽;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缝隙的右侧敞开;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壳体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与模具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壳体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缝隙内填充有填充物以形成填充层;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制造方法中,将基材切割以形成壳体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基材100,第一封闭段101,第二封闭段102,缝隙103,敞开端104,填充物105,安装槽106,侧壁107,底壁108,余料109,
壳体110,区域111,
模具120,本体部121,嵌入部122,
移动终端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图8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壳体110的基材100。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10可以为移动终端200的壳体110,其可以对移动终端200内部的部件进行保护,移动终端2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是笔记本电脑。
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壳体110的基材100,基材100上具有多条缝隙103,每条缝隙103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基材100,基材100具有封闭段,封闭段封闭缝隙103的至少一端。换句话说,多条缝隙103形成在基材100上且在基材100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基材100,基材100上具有封闭段,缝隙103将基材100分隔为多个区域111,封闭段可以用于将相邻的两个区域111连接在一起,封闭段位于缝隙103的端部以封闭缝隙103的端部,每条缝隙103的至少一端被封闭段封闭。
例如,如图1所示,基材100上的缝隙103沿左右方向(如图1所示左右方向)延伸,多条缝隙103在前后方向(如图1所示前后方向)间隔分布,每条缝隙103的两端均有封闭段,位于缝隙103右端的是第一封闭段101,位于缝隙103右端的是第二封闭段102;再如,如图3所示,基材100上的缝隙103沿左右方向(如图3所示左右方向)延伸,多条缝隙103在前后方向(如图3所示前后方向)间隔分布,每条缝隙103的左端具有封闭段,右端敞开。
需要说明的是,在利用相关技术对壳体加工的过程中,壳体上相邻的两个缝隙之间的区域结构单薄,在壳体的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形变。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壳体110的基材100,通过在基材100上设置缝隙103,并且使基材100上的封闭段封闭缝隙103的至少一端,在对基材100加工以形成壳体110时可以提高壳体110的尺寸精度并保证壳体110的整体强度,从而可以降低产品的次品率,进而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基材100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个表面上设有安装槽106,缝隙103位于安装槽106内且贯穿安装槽106的底壁108,安装槽106的部分侧壁107被构造成封闭段。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基材100上设置安装槽106,一方面,方便在安装槽106内加工缝隙103,另一方面,方便对基材100进行切割,以便于形成壳体110。例如,如图2所示,可以通过切割加工缝隙103,缝隙103沿安装槽106的宽度方向(如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安装槽106的部分右侧壁107被构造成第一封闭段101,安装槽106的部分左侧壁107被构造成第二封闭段102,缝隙103沿上下方向(如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贯穿安装槽106的底壁10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缝隙103的宽度为W1,即缝隙103在前后方向(如图8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W1满足:0.3mm≤W1≤0.5mm。经过实验验证,当缝隙103的宽度为0.3mm≤W1≤0.5mm时,可以增强移动终端200的信号强度和稳定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8所示,缝隙103为间隔开的多条,相邻的两条缝隙103之间的间距为W2,即相邻的两条缝隙103在前后方向上(如图8所示的前后方向)的距离,W2满足:0.3mm≤W2≤1mm。进一步地,缝隙103的个数为N,N满足:2≤N≤5。
下面参照附图1-图8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壳体110的模具120。
如图1-图8所示,壳体110上设有多条间隔开的缝隙103,缝隙103内适于被填充物105填充,多条缝隙103的同一侧的端部敞开,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壳体110的模具120包括:本体部121和多个嵌入部122。具体而言,多个嵌入部122位于本体部121的一侧,且嵌入部122从缝隙103敞开的一侧嵌入缝隙103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壳体110的模具120,通过在模具120上设置嵌入部122,并将嵌入部122从缝隙103的敞开端104嵌入至缝隙103内,由此可以增强缝隙103处的结构强度,保证缝隙103的尺寸一致性,降低在填充工艺过程中缝隙103结构发生形变的概率,提高壳体110的尺寸精度并保证产品的整体强度,从而可以降低产品的次品率,进而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多个嵌入部122位于本体部121的中部。由此便于使模具120上嵌入部122嵌入到缝隙103内。为了使嵌入部122可以嵌入到缝隙103内,且同时使嵌入部122起到支撑缝隙103的结构,嵌入部122的宽度可以与缝隙103的宽度相等。
下面参照附图1-图8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壳体110。需要说明的是,当移动终端200具有通讯功能或传递信号的功能时,可以将壳体110作为移动终端200的天线的一部分,为了方便信号传递,可以在壳体110上的部分区域111设置为绝缘区域111,从而增强移动终端200的信号强度和稳定性。
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壳体110,壳体110为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110。基材100上的至少部分缝隙103被构造成壳体110的上的缝隙103,缝隙103将壳体110分隔为多个间隔开的区域111,缝隙103内填充有填充物105以连接相邻的两个区域111。填充物105在缝隙能形成填充层用以连接相邻的两个区域11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壳体110,通过在基材100上设置缝隙103,并且使基材100上的封闭段封闭缝隙103的至少一端,在对基材100加工以形成壳体110时可以提高壳体110的尺寸精度并保证壳体110的整体强度,从而可以降低产品的次品率,进而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包括如上所述的移动终端200的壳体110。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通过在基材100上设置缝隙103,并且使基材100上的封闭段封闭缝隙103的至少一端,在对基材100加工以形成壳体110时可以提高壳体110的尺寸精度并保证壳体110的整体强度,从而可以降低产品的次品率,进而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参照附图1-图13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壳体110的制造方法。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2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是笔记本电脑,壳体110可以用在移动终端200上以对移动终端200内部的部件进行保护。
如图1-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壳体110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提供基材100,在基材100上形成沿厚度方向贯穿基材100的缝隙103,且使基材100具有封闭缝隙103两端的第一封闭段101和第二封闭段102。例如,如图1-图2所示,在基材100上切割缝隙103,缝隙103沿左右方向延伸(如图1-图2中的左右方向),缝隙103在上下方向(如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上贯穿基材100,部分基材100被构造成用于封闭缝隙103的两端的第一封闭段101和第二封闭段102。
S20:去除第一封闭段101,以使缝隙103的一侧敞开。如图3所示,可以切除位于右侧的第一封闭段101,使缝隙103的右端形成敞开端104。
S30:自缝隙103敞开的一侧嵌入模具120。
S40:在缝隙103内填充填充物105。可以利用注塑工艺对缝隙103进行填充。模具120可以对缝隙103的两个相对的内侧壁107进行支撑,避免将填充物105填充至缝隙103内的过程中,由于填充工艺过程中的冲击力过大导致缝隙103发生形变。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利用模具120可以增强缝隙103处的结构强度,降低在填充工艺过程中缝隙103结构发生形变的概率,从而可以降低产品的次品率,进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S50:对基材100切割以形成壳体110,缝隙103将壳体110分隔为多个间隔开区域111,其中位于壳体110上的缝隙103被完全填充。如图7所示,通过利用切割工艺可以得到壳体110,缝隙103内完全填充有填充物105,且缝隙103可以将壳体110分隔为多个区域111,多个区域111在上下方向(如图7所示的上下方向)上间隔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壳体110的制造方法,通过利用模具120可以增强缝隙103处的结构强度,保证缝隙103的尺寸一致性,降低在填充工艺过程中缝隙103结构发生形变的概率,提高壳体110的尺寸精度并保证产品的整体强度,从而可以降低产品的次品率,进而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步骤S20包括如下子步骤:
S11:在基材100上加工安装槽106。如图1、图2所示,安装槽106形成在基材100的上表面上,安装槽106的开口向上。
S12:加工缝隙103,缝隙103位于安装槽106的相对的两个侧壁107之间,安装槽106的部分侧壁107被构造成第一封闭段101和第二封闭段102,缝隙103贯穿安装槽106的底壁108。例如,可以通过切割加工缝隙103,如图2所示,缝隙103沿安装槽106的宽度方向(如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安装槽106的部分右侧壁107被构造成第一封闭段101,安装槽106的部分左侧壁107被构造成第二封闭段102,缝隙103沿上下方向(如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贯穿安装槽106的底壁108。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基材100上设置安装槽106,一方面,方便在安装槽106内加工缝隙103,另一方面,方便对基材100进行切割,以便于形成壳体1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1所示,在步骤S50中:在缝隙103的两个端部分别切割以形成壳体110,模具120随余料109被同时切下。由此,可加以简化加工工序,缩短生产周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2所示,步骤S50包括如下子步骤:
S51:取下模具120。
S52:在缝隙103的两个端部分别切割以形成壳体110,其中位于壳体110上的缝隙103被填充物105完全填充。例如,如图7所示,沿前后方向对基材100的左侧边缘进行切割、沿前后方向对基材100的右侧边缘进行切割,由此可得到壳体110,位于壳体110上的缝隙103沿左右方向延伸,缝隙103将壳体110分隔为多个区域111,多个区域111沿上下方向间隔分布,位于壳体110上的缝隙103内完全填充有填充物10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3所示,步骤S50包括如下子步骤:
S’51:取下模具120。
S’52:对缝隙103上被模具120占有的部分填充填充物105。
S’53:切除第二封闭段102以形成壳体110,缝隙103将壳体110分隔为多个间隔开区域111,其中位于壳体110上的缝隙103被填充物105完全填充。
可以理解在是,可以对缝隙103上未被模具120占有的部分进行第一次填充,然后将模具120取下,再对缝隙103上被模具120占据的部分进行第二次填充。在进行第一次填充时,模具120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以防止由于填充压力过大而使缝隙103处发生形变。在进行第二次填充时,缝隙103内已经存在的填充物105可以对缝隙103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可以防止第二次填充时填充压力过大而使缝隙103处发生形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填充物105可以是绝缘填充物105。需要说明的是,当移动终端200具有通讯功能或传递信号的功能时,可以将壳体110作为移动终端200的天线的一部分,绝缘填充物105可以作为信号传递的介质,从而增强移动终端200的信号强度和稳定性。进一步地,填充物105可以为塑胶。通过利用模具120支撑缝隙103,可以防止在填充工艺中缝隙103因受到冲击而发生形变,从而可以保证缝隙103的尺寸的一致性,进而可以避免因缝隙103尺寸拨动过大而影响天线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8所示,缝隙103的宽度为W1,即缝隙103在前后方向(如图8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W1满足:0.3mm≤W1≤0.5mm。经过实验验证,当缝隙103的宽度为0.3mm≤W1≤0.5mm时,可以增强移动终端200的信号强度和稳定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8所示,缝隙103为间隔开的多条,相邻的两条缝隙103之间的间距为W2,即相邻的两条缝隙103在前后方向上(如图8所示的前后方向)的距离,W2满足:0.3mm≤W2≤1mm。进一步地,缝隙103的个数为N,N满足:2≤N≤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图5所示,模具120可以包括本体部121和嵌入部122。其中,嵌入部122设在本体部121的一侧,且嵌入部122可以从缝隙103敞开的一侧嵌入缝隙103内。由此便于对缝隙103进行支撑。进一步地,嵌入部122在前后方向(如图5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上侧壁107与缝隙103的在前后方向(如图5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上的侧壁107贴合。在如图5所示的示例中,嵌入部122的个数与缝隙103的条数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
下面参照图1-图13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壳体110的制造方法。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图11所示,移动终端200的壳体110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提供基材100,在基材100上加工安装槽106。如图1、图2所示,安装槽106形成在基材100的上表面上,安装槽106的开口向上。需要说明的是,基材100可以是具有导电功能的基材100,例如金属基材100。当然,基材100也可以是塑料基材100,为了使由塑料基材100加工成型的壳体110满足移动终端200的使用功能,需要使壳体110具有导电功能,此时可以在塑料基材100上铺设导电镀层。
S12:加工多条间隔开的缝隙103,缝隙103的条数可以为2、3、4或5,缝隙103位于安装槽106的相对的两个侧壁107之间,安装槽106的部分侧壁107被构造成第一封闭段101和第二封闭段102,缝隙103贯穿安装槽106的底壁108。如图2所示,缝隙103沿安装槽106的宽度方向(如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安装槽106的部分右侧壁107被构造成第一封闭段101,安装槽106的部分左侧壁107被构造成第二封闭段102,缝隙103沿上下方向(如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贯穿安装槽106的底壁108。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基材100上设置安装槽106,一方面,方便在安装槽106内加工缝隙103,另一方面,方便对基材100进行切割,以便于形成壳体110。如图8所示,缝隙103在前后方向(如图8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为W1,W1满足:0.3mm≤W1≤0.5mm。相邻的两条缝隙103之间的间距为W2,W2满足:0.3mm≤W2≤1mm。
S20:如图3所示,可以沿前后方向(如图3所示的前后方向)切除第一封闭段101,使缝隙103的右端形成敞开端104。
S30:自缝隙103敞开的一侧嵌入模具120。如图4、图5所示,模具120可以包括本体部121和嵌入部122。其中,嵌入部122设在本体部121的一侧,且嵌入部122可以从缝隙103敞开的一侧嵌入缝隙103内。由此便于对缝隙103进行支撑。为提高模具120与缝隙103配合的稳定性,嵌入部122在前后方向(如图5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上侧壁107与缝隙103的在前后方向(如图5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上的侧壁107贴合。嵌入部122为多个且多个嵌入部122与多条缝隙103一一对应。
S40:在缝隙103内填充有填充物105。可以利用注塑工艺对缝隙103进行填充。模具120可以对缝隙103的两个相对的内侧壁107进行支撑,避免将填充物105填充至缝隙103内的过程中,由于填充过程中的冲击力过大导致缝隙103发生形变。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利用模具120可以增强缝隙103处的结构强度,降低在填充工艺过程中缝隙103结构发生形变的概率,从而可以降低产品的次品率,进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填充物105可以是绝缘填充物105。需要说明的是,当移动终端200具有通讯功能或传递信号的功能时,可以将壳体110作为移动终端200的天线的一部分,绝缘填充物105可以作为信号传递的介质,从而增强移动终端200的信号强度和稳定性。进一步地,填充物105可以为塑胶。
S50:在缝隙103的两个端部分别切割以形成壳体110,模具120随余料109被同时切下。由此,可加以简化加工工序,缩短生产周期。缝隙103将壳体110分隔为多个间隔开区域111,其中位于壳体110上的缝隙103被填充物105完全填充。如图7所示,通过利用切割工艺可以得到壳体110,缝隙103内完全填充有填充物105,且缝隙103可以将壳体110分隔为多个区域111,多个区域111在上下方向(如图7所示的上下方向)上间隔分布。
实施例2
如图1-图8及图1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该实施例中,步骤S50包括如下子步骤:
S51:取下模具120。
S52:在缝隙103的两个端部分别切割以形成壳体110,其中位于壳体110上的缝隙103被填充物105完全填充。如图7所示,沿前后方向对位于基材100左侧边缘处的余料109进行切割、沿前后方向对位于基材100右侧边缘处的余料109进行切割,由此可得到壳体110,位于壳体110上的缝隙103沿左右方向延伸,缝隙103将壳体110分隔为多个区域111,多个区域111沿上下方向间隔分布,位于壳体110上的缝隙103内完全填充有填充物105。由此便于对基材100进行切割。
实施例3
如图1-图8及图13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该实施例中,步骤S50包括如下子步骤:
S’51:取下模具120。
S’52:对缝隙103上被模具120占有的部分填充填充物105。
S’53:切除第二封闭段102以形成壳体110,缝隙103将壳体110分隔为多个间隔开区域111,其中位于壳体110上的缝隙103被填充物105完全填充。
可以理解在是,可以对缝隙103上未被模具120占有的部分进行第一次填充,然后将模具120取下,再对缝隙103上被模具120占据的部分进行第二次填充。在进行第一次填充时,模具120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以防止由于填充压力过大而使缝隙103处发生形变。在进行第二次填充时,缝隙103内已经存在的填充物105可以对缝隙103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可以防止第二次填充时填充压力过大而使缝隙103处发生形变。
下面参照图1-图8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壳体1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壳体110,壳体110为利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壳体1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壳体110,通过利用模具120可以增强缝隙103处的结构强度,降低在填充工艺过程中缝隙103结构发生形变的概率,减少产品变形并保证产品的整体强度,从而可以降低产品的次品率,进而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参照图14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移动终端200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200的壳体1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壳体110,不但可以提升移动终端200的使用性能,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上具有多条缝隙,每条所述缝隙沿其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基材,所述基材具有封闭段,所述封闭段封闭所述缝隙的至少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个表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缝隙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且贯穿所述安装槽的底壁,所述安装槽的部分侧壁被构造成所述封闭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的宽度为W1,所述W1满足:0.3mm≤W1≤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缝隙之间的间距为W2,所述W2满足:0.3mm≤W2≤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的个数为N,所述N满足:2≤N≤5。
6.一种用于制造壳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多条间隔开的缝隙,所述缝隙内适于被填充物填充,多条所述缝隙的同一侧的端部敞开,所述模具包括:
本体部;
多个嵌入部,多个所述嵌入部位于所述本体部的一侧,且所述嵌入部从所述缝隙敞开的一侧嵌入所述缝隙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制造壳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嵌入部位于所述本体部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制造壳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部的宽度与所述缝隙的宽度相等。
9.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利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制成的壳体,所述缝隙将所述壳体分隔为多个间隔开的区域,所述缝隙内填充有填充物以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区域。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壳体。
CN201620944933.0U 2016-08-25 2016-08-25 移动终端、壳体及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和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93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44933.0U CN205993039U (zh) 2016-08-25 2016-08-25 移动终端、壳体及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和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44933.0U CN205993039U (zh) 2016-08-25 2016-08-25 移动终端、壳体及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和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93039U true CN205993039U (zh) 2017-03-01

Family

ID=58107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4493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93039U (zh) 2016-08-25 2016-08-25 移动终端、壳体及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和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930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3157B (zh) 移动终端、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6304713B (zh) 壳体、使用该壳体的电子装置及该壳体的制造方法
CN206713212U (zh) 壳体、电子设备的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CN103747620A (zh) 一种局部无胶的补强片的制备方法
CN204315813U (zh) 防水型插座电连接器
CN106211686A (zh) 壳体、壳体制造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04506675B (zh) 一种手机底壳接地结构及手机
CN102573347A (zh) 电子装置及其壳体的制造方法
CN205993039U (zh) 移动终端、壳体及用于制造壳体的基材和模具
CN203351829U (zh) 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及应用其制作的dp接口
CN110933853A (zh) 一种高密集孔线路板塞孔垫板
CN206855617U (zh) 切削模具、移动终端保护膜及移动终端
CN205992935U (zh) 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4810325U (zh) 一种手机金属框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手机外壳
CN206332215U (zh) 一种网络接口连接器端子结构
CN206481339U (zh) 具有缝隙天线的壳体及制造该壳体的基材组件
CN105609144A (zh) 电磁波屏蔽壳体的制造方法
CN108697018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1801169A (zh) 一种电磁屏蔽装置
CN106686966A (zh) 屏蔽罩及显示装置
CN201839918U (zh) 一种用于制造尖底水钻的模具
CN103950145A (zh) 手机天线一体注塑工艺
CN106900150A (zh) 用于制造具有缝隙天线的壳体的方法及基材组件
CN106486807A (zh) 一种网络接口连接器端子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5921615A (zh) 一种大型电视机背板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