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51829U - 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及应用其制作的dp接口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及应用其制作的dp接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51829U
CN203351829U CN 201320296890 CN201320296890U CN203351829U CN 203351829 U CN203351829 U CN 203351829U CN 201320296890 CN201320296890 CN 201320296890 CN 201320296890 U CN201320296890 U CN 201320296890U CN 203351829 U CN203351829 U CN 203351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sulator
connected structure
interface
integral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29689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一宗
顾正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yi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yi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yi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yi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29689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51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51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5182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及应用其制作的DP接口。该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包括:一端子支架,其包括:金属料带及多个一体冲压成型于金属料带上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一第一绝缘体,其一体注塑于第一端子上,并与第一端子配合形成第一插接结构;一第二绝缘体,其一体注塑于第二端子上,并与第二端子配合形成第二插接结构。一种应用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制作的DP接口包括:一绝缘座、插嵌于绝缘座中的一体式插接结构及包覆于绝缘座外表面的外壳,其中,一体式插接结构包括;从金属料带上折断后并相互卡嵌定位的第一插接结构及第二插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制作工艺简单、所需模具少、产品开发周期短且成本低、产品质量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及应用其制作的DP接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接口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及应用其制作的DP接口。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液晶显示器的普及,视频接口也积极地进行数字化,而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公布了一种数字化音视频接口:Display Port接口。
Display Port接口,简称DP接口。作为DVI接口的继任者,DP接口在传输视频信号的同时也支持传输高清音频信号,还支持传输更高分辨率和刷新率的音视频信号。
DP接口将会是未来显示设备的主要接口标准,将完全取代现今的DVI接口与VGA接口,甚至HDMI接口。相对于目前最先进的HDMI接口来说,DP接口具有更多的优势和更大的传输带宽,在可扩展性和外围设备兼容方面远远强于HDMI接口;在成本方面,DP接口不仅可以直接驱动面板,节省大量的电路费用和空间,而且也不需要支付如HDMI接口所涉及到的版权费用。
现有的DP接口一般都包括:一绝缘座、包覆于绝缘座上的外壳以及安装于绝缘座中的由第一端子与第一绝缘体构成的第一插接结构和由第二端子与第二绝缘体构成的第二插接结构。
上述DP接口在制作时,至少需要开四套模具:第一套模具用于冲压成型第一端子;第二套模具用于在第一端子上注塑第一绝缘体,以形成第一插接结构;第三套模具用于冲压成型第二端子;第四套模具用于在第二端子上注塑第二绝缘体,以形成第二插接结构。这样的制作工艺的周期较长,工序繁琐,且开模成本较高。
再者,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引脚部分别显露于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外,该引脚部用于焊接固定在电路板上,而第一绝缘体或第二绝缘体均未形成有用于加强对引脚部进行定位的结构,令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引脚部在焊接过程中,极易损坏引脚部,或损坏绝缘体与引脚部之间的接触部分,从而降低DP接口的质量,甚至导致整个DP接口报废。
另外,在组装时,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分别插嵌并固定于绝缘座上,令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稳固安装于绝缘座上。由于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是分开装配于绝缘座上,这样就导致第一端子的引脚部或第二端子的引脚部不能够准确的定位于绝缘座相应的位置,即第一端子的引脚部与第二端子的引脚部会产生偏移,而电路板上供该引脚部的焊位是固定的,导致引脚部在焊接后,会出现接触不良或空焊的隐患。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下述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及应用其制作的DP接口。
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包括:一端子支架,该端子支架包括:金属料带及多个一体冲压成型于金属料带上并可从金属料带上折断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其中,该第一端子的引脚部及第二端子的引脚部均与金属料带断开;一第一绝缘体,其一体注塑于第一端子上,并与该第一端子配合形成一可从金属料带上折断的第一插接结构,其中,该第一端子的接触部及引脚部均显露于第一绝缘体外;一第二绝缘体,其一体注塑于第二端子上,并与该第二端子配合形成一可从金属料带上折断的第二插接结构,其中,该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及引脚部均显露于第二绝缘体外;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及第二插接结构分别通过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与所述金属料带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绝缘体包括一本体及成型于本体侧端的挡板,所述第一端子的引脚部沿该本体的下端面垂直向下伸出,第一端子的接触部沿挡板侧面水平伸出。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绝缘体于其本体下端面对应第一端子中引脚部的位置一体成型有用于辅助引脚部定位的凸台。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绝缘体中形成有一嵌位空间及位于嵌位空间中的限位柱体;所述第一绝缘体中形成有贯穿其本体并与限位柱体匹配的限位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金属料带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位于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之间的连接桥,其中,第一端子中接触部的端部及第二端子的接触部的端部分别一体固定于该连接桥两侧,令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分别收纳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端子中接触部的端部及第二端子中接触部的端部均与连接桥之间形成有预折断痕。
一种应用上述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制作的DP接口,其包括:一绝缘座,该绝缘座包括一承载座及成型于承载座前端的舌板,其中,该承载座中形成有一安装位,且舌板下端面及上端面分别设置有贯通安装位的第一端子槽及第二端子槽;一体式插接结构,其包括:从所述金属料带上折断后并相互卡嵌定位的第一插接结构及第二插接结构,该一体式插接结构由后向前插嵌于绝缘座的安装位中,其中,第一插接结构中第一端子的接触部及第二插接结构中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分别定位于所述的第一端子槽及第二端子槽中,以显露于舌板下端面及上端面外;一外壳,该外壳稳定包覆于所述绝缘座外表面,并形成一插口,且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均显露于该插口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绝缘体插嵌于该第二绝缘体的嵌位空间中,且该第一绝缘体中的限位孔与第二绝缘体中的限位柱体相嵌位,令第一插接结构及第二插接结构组合形成稳定的一体式插接结构。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绝缘体相对于嵌位空间的另一面设置有卡凸,所述绝缘座于安装位底部设置有与该卡凸相匹配的卡槽,令一体式插接结构稳定安装于绝缘座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承载座的底部设置有贯通所述安装位的第一限位开口,所述外壳对应该承载座底部第一限位开口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卡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只需要两套模具即可完成,第一套模具用于制作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第二套模具用于在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主体部上分别注塑成型第一绝缘体及第二绝缘体,形成第一插接结构及第二插接结构,使用时,只需要将第一插接结构及第二插接结构从金属料带上断开即可,整个制作工艺简单、所需模具少,这样能够降低产品开发周期,还能够大大降低了模具开发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绝缘体一体成型有用于加强对第一端子的引脚部进行定位的凸台,令第一端子的引脚部在焊接过程中,起到极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防止损坏引脚部,或损坏第一绝缘体与第一端子中引脚部之间的接触部分,从而提高DP接口的质量。
3、本实用新型中DP接口在装配时,先通过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相互嵌位形成一稳定的一体式插接结构后,再由后向前插嵌于绝缘座中,最后在绝缘座外安装外壳,以形成DP接口,这样的组装方式能够保证第一端子的引脚部及第二端子的引脚部之间的相对定位,不会因组装而产生偏移,即能够控制引脚部的正位度在设计值范围内,以便与电路板上焊位进焊接,且在焊接后,不会出现接触不良或空焊的隐患,以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的制作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插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插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DP接口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DP接口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式插接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式插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DP接口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DP接口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绝缘座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端子支架               100一体式插接结构           11第一端子
111主体部               112接触部                   113引脚部
12第二端子              121主体部                   122接触部
123引脚部               13金属料带                  131第一开口
132第二开口             133连接桥                   134定位孔
135定位片               2第一绝缘体                 200第一插接结构
21本体                  211凸台                     212限位孔
22挡板                  3第二绝缘体                 30嵌位空间
300第二插接结构         31限位柱体                  32卡凸
4绝缘座                 41承载座                    411安装位
412卡槽                 413第一限位开口             414限位块
42舌板                  421第一端子槽               422第二端子槽
5外壳                   50插口                      51第一卡片
52第二限位开口          6金属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3所示,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其包括:一端子支架1、第一绝缘体2、第二绝缘体3。
所述的端子支架1包括:金属料带13及多个一体冲压成型于金属料带13上并可从金属料带13上折断的第一端子11、第二端子12,其中,该第一端子11的引脚部113及第二端子12的引脚部123与金属料带13断开。具体而言,所述的金属料带13具有第一开口131、第二开口132及位于第一开口131及第二开口132之间的连接桥133,其中,第一端子11中接触部112的前端及第二端子12的接触部122的前端分别一体固定于该连接桥133两侧,令第一端子11及第二端子12分别收纳于第一开口131和第二开口132中。另外,所述第一端子11中接触部112的前端及第二端子12中接触部122的前端均与连接桥133之间形成有预折断痕,以便折断,使第一端子11及第二端子12脱离金属料带13。
结合图4所示,所述的第一端子11包括主体部111,分别成型于主体部111两端的接触部112及引脚部113。所述的第二端子12包括主体部121,分别成型于主体部121两端的接触部122及引脚部123。
所述金属料带13两端均形成有定位孔134及定位片135,便于对整个金属料带13进行定位。
所述的第一绝缘体2一体注塑于第一端子11的主体部111上,该第一绝缘体2两端面均不超过主体部111两端,令接触部112及引脚部113分别伸出于第一绝缘体2两端面外,且该第一绝缘体2不与金属料带13接触,并配合第一端子形成一可从金属料带13上折断的第一插接结构200,其中,该第一插接结构通过第一端子11与所述金属料带13连接。
所述的第一端子11的接触部112及引脚部113均显露于第一绝缘体2外。具体而言,所述的第一绝缘体2包括:一本体21及成型于本体21侧端的挡板22,所述第一端子11的引脚部113沿该本体21的下端面垂直向下伸出,第一端子11的接触部112沿挡板22侧面水平伸出,其中,所述第一绝缘体2于其本体21下端面对应第一端子11中引脚部113的位置一体成型有用于辅助引脚部113定位的凸台211,令第一端子11的引脚部113在焊接过程中,起到极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防止损坏引脚部,或损坏第一绝缘体与第一端子中引脚部之间的接触部分,从而提高DP接口的质量。
所述的第二绝缘体3一体注塑于第二端子12的主体部121上,该第二绝缘体3两端面均不超过主体部121两端,令接触部122及引脚部123分别伸出于第二绝缘体3两端面外,该第二绝缘体3不与所述的金属料带13接触,并配合第二端子12形成一可从金属料带13上折断的第二插接结构300,其中,该第二插接结构300通过第二端子与所述金属料带13连接。
所述的第二端子12的接触部122及引脚部123均显露于第二绝缘体3外。具体而言,第二端子12的接触部122及引脚部123分别沿第二绝缘体3的两个侧面水平伸出。
结合图5-6所示,所述的第二绝缘体3中形成有一嵌位空间30及位于嵌位空间30中的限位柱体31,嵌位空间30与第一绝缘体2的本体21相匹配;所述第一绝缘体2中形成有贯穿其本体21并与限位柱体31匹配的限位孔212。
所述第二绝缘体3相对于嵌位空间30的另一面设置有卡凸32。
上述的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只需要两套模具即可完成,具体而言,第一套模具用于对一金属片6进行冲压,形成上述的端子支架1,即形成上述的金属料带13及多个一体冲压成型于金属料带13上并可从金属料带13上折断的第一端子11、第二端子12;第二套模具用于成型所述的第一绝缘体2及第二绝缘体3,令第一绝缘体2及第二绝缘体3分别一体注塑形成于第一端子11的主体部111及第二端子12的主体部121上,形成连接在同一个金属料带13上的第一插接结构200及第二插接结构300,使用时,只需要将第一插接结构200及第二插接结构300从金属料带13上断开即可。整个制作工艺简单、所需模具少,这样能够降低产品开发周期,且大大降低了模具开发成本。
结合图7、8所示,一种应用上述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制作的DP接口,其包括:一绝缘座4及安装于绝缘座4中的一体式插接结构100以及包覆于绝缘座4上的外壳5。
结合图9、10所示,所述的一体式插接结构100包括:从所述金属料带13上折断后并相互卡嵌定位的第一插接结构200及第二插接结构300。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插接结构200中第一绝缘体2插嵌于所述第一插接结构200中第二绝缘体3的嵌位空间30后,第一绝缘体2中的限位孔212与第二绝缘体3中的限位柱体31相嵌位,令第一插接结构200及第二插接结构300组合形成稳定的一体式插接结构100。
结合图11-13所示,所述的绝缘座4包括一承载座41及成型于承载座41前端的舌板42,其中,该承载座41中形成有一供所述一体式插接结构100装配的安装位411,且于舌板42下端面及上端面分别设置有贯通安装位411的第一端子槽421及第二端子槽422。所述绝缘座4于安装位411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卡凸32相匹配的卡槽412。
所述的一体式插接结构100由后相前插嵌于绝缘座4的安装位41中,其中,第一端子11的接触部112及第二端子12的接触部122分别定位于所述的第一端子槽421及第二端子槽422中,以显露于舌板42下端面及上端面外,另外,所述的一体式插接结构100中第二绝缘体3上的卡凸32卡嵌于位于绝缘座4中安装位411底部的卡槽412内,令所述的一体式插接结构100稳定的安装于绝缘座4中。
所述第一插接结构200和第二插接结构300先相互嵌位,形成所述稳定的一体式插接结构100后,再插嵌于绝缘座4的安装位41,这样的组装方式能够保证第一端子11的引脚部112及第二端子12的引脚部122之间的相对定位,不会因组装而产生偏移,即能够控制引脚部112、122的正位度在设计值范围内,以便与电路板上的焊位进焊接,且在焊接后,不会出现接触不良或空焊的隐患。
结合图14所示,所述承载座41的底部设置有贯通所述安装位411的第一限位开口413,顶部形成有一限位块414;所述外壳5对应所述承载座41底部第一限位开口413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卡片51,该外壳5对应所述承载座41顶部的限位块414处设置有与限位块414匹配的第二限位开口52,令外壳5包覆于所述绝缘座4外表面后,与绝缘座4形成稳定装配。
所述的外壳5与缘座4之间形成一插口50,且第一端子11的接触部112及第二端子12的接触部122均显露于该插口50中。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端子支架,该端子支架包括:金属料带及多个一体冲压成型于金属料带上并可从金属料带上折断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其中,该第一端子的引脚部及第二端子的引脚部均与金属料带断开;
一第一绝缘体,其一体注塑于第一端子上,并与该第一端子配合形成一可从金属料带上折断的第一插接结构,其中,该第一端子的接触部及引脚部均显露于第一绝缘体外;
一第二绝缘体,其一体注塑于第二端子上,并与该第二端子配合形成一可从金属料带上折断的第二插接结构,其中,该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及引脚部均显露于第二绝缘体外;
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及第二插接结构分别通过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与所述金属料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绝缘体包括一本体及成型于本体侧端的挡板,所述第一端子的引脚部沿该本体的下端面垂直向下伸出,第一端子的接触部沿挡板侧面水平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于其本体下端面对应第一端子中引脚部的位置一体成型有用于辅助引脚部定位的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绝缘体中形成有一嵌位空间及位于嵌位空间中的限位柱体;所述第一绝缘体中形成有贯穿其本体并与限位柱体匹配的限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料带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位于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之间的连接桥,其中,第一端子中接触部的端部及第二端子的接触部的端部分别一体固定于该连接桥两侧,令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分别收纳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中接触部的端部及第二端子中接触部的端部均与连接桥之间形成有预折断痕。
7.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制作的DP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座,该绝缘座包括一承载座及成型于承载座前端的舌板,其中,该承载座中形成有一安装位,且舌板下端面及上端面分别设置有贯通安装位的第一端子槽及第二端子槽;
一个一体式插接结构,其包括:从所述金属料带上折断后并相互卡嵌定位的第一插接结构及第二插接结构,该一体式插接结构由后向前插嵌于绝缘座的安装位中,其中,第一插接结构中第一端子的接触部及第二插接结构中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分别定位于所述的第一端子槽及第二端子槽中,以显露于舌板下端面及上端面外;
一外壳,该外壳稳定包覆于所述绝缘座外表面,并形成一插口,且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均显露于该插口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结构中的第一绝缘体插嵌于所述第二插接结构中第二绝缘体的嵌位空间中,且该第一绝缘体中的限位孔与第二绝缘体中的限位柱体相嵌位,令第一插接结构及第二插接结构组合形成所述稳定的一体式插接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DP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体相对于嵌位空间的另一面设置有卡凸,所述绝缘座于安装位底部设置有与该卡凸相匹配的卡槽,令一体式插接结构稳定安装于绝缘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DP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的底部设置有贯通所述安装位的第一限位开口,所述外壳对应该承载座底部第一限位开口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卡片。
CN 201320296890 2013-05-27 2013-05-27 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及应用其制作的dp接口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51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96890 CN203351829U (zh) 2013-05-27 2013-05-27 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及应用其制作的dp接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96890 CN203351829U (zh) 2013-05-27 2013-05-27 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及应用其制作的dp接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51829U true CN203351829U (zh) 2013-12-18

Family

ID=49751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29689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51829U (zh) 2013-05-27 2013-05-27 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及应用其制作的dp接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5182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25091A1 (zh) * 2016-01-18 2017-07-27 蔡周贤 双向双面电连接器
CN107275910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7275907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9075485A (zh) * 2016-01-22 2018-12-21 捷利知产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双面电连接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25091A1 (zh) * 2016-01-18 2017-07-27 蔡周贤 双向双面电连接器
CN109075485A (zh) * 2016-01-22 2018-12-21 捷利知产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双面电连接器
CN109075485B (zh) * 2016-01-22 2021-02-26 捷利知产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双面电连接器
CN107275910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7275907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7275910B (zh) * 2016-04-08 2019-05-17 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7275907B (zh) * 2016-04-08 2019-11-29 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51829U (zh) 一体式dp接口插接模组及应用其制作的dp接口
CN203300850U (zh) 电源连接器端子的结构
CN203103621U (zh) 一种嵌件注塑定位的连接器
CN104319522A (zh) 电连接器及其成型方法
CN201601257U (zh) 一种卡用连接器
CN203438448U (zh) 一种镶件内部设置顶针的结构
CN205178103U (zh) Usb插座连接器
CN110137717A (zh) 车载自动诊断系统及其端子及制造方法
CN204905574U (zh) 一种可正反插的usb插头结构
CN201937036U (zh) Usb连接器结构
CN204045788U (zh) 插接板、usb双面接头及数据线
CN103500894B (zh) 微型电连接器
CN202423608U (zh) 3.0型usb连接器的端子成型结构
CN202129347U (zh) 板件直角折弯成型模具
CN204030065U (zh) 弹片式电池连接器
CN2916772Y (zh) 电子卡及其壳体封装结构
CN203911030U (zh) 一种新型d-sub连接器
CN206588227U (zh) 外壳冲压模具
CN202749564U (zh) 具有组装式舌板的连接器
CN103551456A (zh) 一种z形弯曲模具
CN203553487U (zh) 微型插座连接器
CN203150844U (zh) 一种具开关变换式结构的连接器
CN203423279U (zh) 线对板电连接器
CN201818766U (zh) 跨腔走线的壳体及形成壳体的模具
CN203103592U (zh) 一种单侧打断式新型鱼眼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