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88670U - 一种脱硫吸收塔环形进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硫吸收塔环形进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88670U
CN205988670U CN201620691477.3U CN201620691477U CN205988670U CN 205988670 U CN205988670 U CN 205988670U CN 201620691477 U CN201620691477 U CN 201620691477U CN 205988670 U CN205988670 U CN 205988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bing tower
desulfuration absorbing
tower
distribution plate
down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914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69147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88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88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88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硫吸收塔环形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脱硫吸收塔内部入口烟道所在的标高区域,设置互相连接的下侧布风板和上侧盖板,水平方向360度布置并与吸收塔壁连接构成环形布风空间,下侧布风板上开有布风孔,入口烟道与环形布风空间相连通,含硫烟气由入口烟道经过环形布风空间,从布风孔进入吸收塔,布风孔处可设置导流板。本实用新型可使烟气从360度方向进入吸收塔,可使烟气沿一定角度进入吸收塔进一步均匀流场,并使烟气远离塔壁向吸收塔中部聚集。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塔解决了单侧进烟吸收塔烟气分布不均的问题,减轻了烟气沿吸收塔侧壁逃流现象,提高系统的烟气脱硫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脱硫吸收塔环形进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吸收塔内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脱硫吸收塔环形进风装置,属于工业环保领域,尤其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的烟气脱硫吸收塔。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化,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严格,出台严格的工业气体排放标准来抑制空气质量恶化。尤其是2015年,中国出台了史上最严格的火电厂烟气排放标准。国家对火电厂烟气排放提出控制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粉尘和氮氧化物,其中对二氧化硫的脱除主要依靠脱硫吸收塔来完成。中国的火电厂烟气处理系统绝大多数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一种新型高效的湿法脱硫塔内件对国家的大气质量改善和节省能源消耗会有非常大的意义。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是通过向脱硫吸收塔内自上而下喷淋石灰石浆液(反应液),与自下而上的烟气(含硫气体)充分接触后,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气体。
现有的脱硫吸收塔的含硫烟气入口通常为一个,烟气从一侧进入吸收塔后分布不均匀,而吸收塔内的石灰石浆液喷淋是均布的,这样就造成烟气密集区没有足够的石灰石浆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而烟气稀疏区所喷淋的石灰石浆液又过多,降低脱硫效率。
此外,由于吸收塔石灰石浆液喷淋层通过喷嘴覆盖面的叠加,一般提供200%的喷淋覆盖率,但是喷嘴对于靠近吸收塔壁的最外圈理论上只能提供100%的喷淋覆盖率,对于烟气的阻力更小,导致烟气更多的沿着吸收塔壁逃逸,造成烟气短路,降低脱硫效率。
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让进入吸收塔的烟气分布更加均匀,并有效防止烟气沿吸收塔壁逃逸的新型进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作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环形进风装置,可以在不改变吸收塔外部结构和占地面积的前提下,使含硫烟气从360度方向全周进入吸收塔,解决烟气在吸收塔内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此外,还可以使烟气进入吸收塔后向中心区域靠拢,缓解烟气沿吸收塔壁逃逸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在脱硫吸收塔(7)内部,入口烟道(4)标高区域设置下侧布风板(1)和上侧盖板(2),下侧布风板(1)和上侧盖板(2)互相连接,沿脱硫吸收塔(7)水平方向360度全周布置,上侧盖板(2)与下侧布风板(1)均与脱硫吸收塔(7)塔壁连接,从而构成环形布风空间(5),入口烟道(4)透过吸收塔塔壁,与环形布风空间(5)相连通。
上侧盖板(2)为向中心倾斜的不开孔环形结构,下侧布风板(1)为向四周倾斜的环形结构,下侧布风板(1)上面开有布风孔(3),布风孔(3)可以根据距离入口烟道(4)的距离、烟气压力、流场等设置为不同的尺寸,布风孔(3)可以为矩形或圆形等几何形状。布风孔(3)边缘可设置导流板(6),使烟气通过布风孔(3)后以一定角度进入脱硫吸收塔(7)内部。
环形布风空间(5)的垂直方向截面形状优选为三角形,也可以根据下侧布风板(1)和上侧盖板(2)形状的变化而设置为半圆形、半弧形或不规则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烟气从下侧布风板(1)上360度布置的布风孔(3)进入吸收塔,烟气进入脱硫吸收塔(7)后流场更加均匀,且烟气在通过布风孔(3)时受到导流板(6)导向后以一定角度进入吸收塔(7),多个布风孔(3)上导流板(6)互相配合,使烟气进入吸收塔(7)后产生旋流(见图3),进一步改善流场条件。
此外,烟气从下侧布风板(1)上的布风孔(3)通过后,更加向吸收塔中心区域靠拢,使得较少的烟气分布在吸收塔壁附近,可有效缓解烟气沿吸收塔壁逃逸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剖面图。
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1.下侧布风板,2.上侧盖板,3.布风孔,4.入口烟道,5. 环形布风空间,6.导流板,7.脱硫吸收塔,8.出口烟道,9.烟气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
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在脱硫吸收塔(7)内部,入口烟道(4)所在的标高区域,设置环形布置的下侧布风板(1)和上侧盖板(2),上侧盖板(2)位于下侧布风板(1)上方,下侧布风板(1)与上侧盖板(2)互相连接,并沿着脱硫吸收塔(7)内壁360度环形布置,上侧盖板(2)与下侧布风板(1)均与脱硫吸收塔(7)塔壁连接,从而构成环形布风空间(5),入口烟道(4)与环形布风空间(5)相连通。下侧布风板(1)上的布风孔(3)根据所在距离入口烟道(4)的距离、烟气压力、流场等条件设置为不同的尺寸,理论上布风孔(3)所在位置距离入口烟道(4)越近开孔越大、烟气压力越低开孔越大、流场条件约恶劣开孔越大,以保证烟气均匀的通过各个布风孔(3)进入脱硫吸收塔(7),布风孔(3)可以为矩形、圆形等几何形状。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剖面图。环形布风空间(5)在垂直方向的截面形状优选为三角形,该三角形的三条边为下侧布风板(1),上侧盖板(2)以及吸收塔内壁。当下侧布风板(1)和上侧盖板(2)的改变其形状时,环形布风空间(5)的垂直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半圆形、半弧形、不规则多边形等其他几何形状。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剖面图。布风孔(3)的边缘设置导流板(6),使通过布风孔(3)的烟气以一定角度a进入脱硫吸收塔(7),角度a的取值范围在15度至60度,多个布风孔相互配合,使得烟气进入吸收塔后产生旋流。收到布风孔边缘上的导流板(6)作用,使烟气以一定角度进入吸收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含硫烟气从入口烟道(4)以12±4m/s的流速进入环形布风空间(5),并通过下侧布风板(1)上360度环形布置的布风孔(3),在烟气通过布风孔(3)的过程中,受到导流板(6)的导流作用,以一定角度均匀的进入脱硫吸收塔(7),通过多个布风孔(3)的烟气进入吸收塔后产生旋流,并向吸收塔中部聚拢,与从吸收塔上部落下的脱硫剂发生反应,烟气中含硫化合物被脱硫剂吸收。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硫吸收塔环形进风装置,可以明显改善传统单侧进风脱硫吸收塔内烟气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并且烟气进入吸收塔后向吸收塔中部聚拢,减轻烟气沿吸收塔侧壁逃逸的现象,提高了脱硫系统的烟气脱硫效率。
虽然关于示例实施例及其优点已经详细说明,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化、替换和修改。对于其他例子,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容易理解在保持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的同时,工艺步骤的次序可以变化。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不局限于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定实施例的工艺、机构、制造、物质组成、手段、方法及步骤。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作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对于目前已存在或者以后即将开发出的工艺、机构、制造、物质组成、手段、方法或步骤,其中它们执行与本实用新型描述的对应实施例大体相同的功能或者获得大体相同的结果,依照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它们进行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将这些工艺、机构、制造、物质组成、手段、方法或步骤包含在其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脱硫吸收塔环形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脱硫吸收塔(7)内部,脱硫吸收塔入口烟道(4)所在的标高区域,设置下侧布风板(1)和上侧盖板(2);上侧盖板(2)位于下侧布风板(1)上方,下侧布风板(1)和上侧盖板(2)互相连接,并沿脱硫吸收塔(7)水平方向360度环形布置,上侧盖板(2)与下侧布风板(1)均与脱硫吸收塔(7)塔壁连接,从而构成环形布风空间(5);脱硫吸收塔入口烟道(4)与环形布风空间(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环形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侧盖板(2)为向中心倾斜的不开孔环形结构,下侧布风板(1)为向四周倾斜的环形结构,下侧布风板(1)上面开有布风孔(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吸收塔环形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布风孔(3)为矩形或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吸收塔环形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布风孔(3)的边缘设置导流板(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环形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布风空间(5)的垂直方向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环形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布风空间(5)的垂直方向截面形状,根据下侧布风板(1)和上侧盖板(2)形状的变化设置为半圆形、半弧形或不规则多边形。
CN201620691477.3U 2016-07-04 2016-07-04 一种脱硫吸收塔环形进风装置 Active CN205988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91477.3U CN205988670U (zh) 2016-07-04 2016-07-04 一种脱硫吸收塔环形进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91477.3U CN205988670U (zh) 2016-07-04 2016-07-04 一种脱硫吸收塔环形进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88670U true CN205988670U (zh) 2017-03-01

Family

ID=58102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91477.3U Active CN205988670U (zh) 2016-07-04 2016-07-04 一种脱硫吸收塔环形进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886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9973A (zh) * 2016-07-04 2016-10-26 钱诚 一种脱硫吸收塔环形进风装置
CN106964226A (zh) * 2017-04-20 2017-07-2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袋式除尘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9973A (zh) * 2016-07-04 2016-10-26 钱诚 一种脱硫吸收塔环形进风装置
CN106964226A (zh) * 2017-04-20 2017-07-2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袋式除尘器
CN106964226B (zh) * 2017-04-20 2022-07-0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袋式除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07842U (zh) 一种湿法脱硫系统
CN205796945U (zh) 一种脱硫塔用边际效应装置
CN205988670U (zh) 一种脱硫吸收塔环形进风装置
CN205073877U (zh) 一种单文丘里结构的半干法烟气脱硫装置
CN106237825A (zh) 扰流捕捉器及一种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吸收塔
CN103120894A (zh) 一种脱硫吸收塔
CN203829914U (zh) 脱硫浓度少于10毫克的气动水幕塔
CN205095644U (zh) 一种一体化烟气净化装置
CN207641272U (zh) 一种新型折流式喷淋塔
CN208194082U (zh) 一种改良的脱硫塔
CN102974210B (zh) 一种内置双室双值湿式脱硫塔装置
CN206027417U (zh) 一种脱硫喷淋塔
CN207822768U (zh) 一种带有丝网的脱硫除尘塔及碱炉烟气脱硫除尘系统
CN207694591U (zh) 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
CN206566736U (zh) 两级循环分区脱硫塔
CN206778168U (zh) 一种多段塔式烟气处理装置
CN206508778U (zh) 一种多重吸收的稳流烟气脱硫装置
CN205549920U (zh) 烟气脱硫除尘超低排放一体化装置
CN206240191U (zh) 一种气流导流板结构体
CN106039973A (zh) 一种脱硫吸收塔环形进风装置
CN106731591A (zh) 两级循环分区脱硫塔
CN203155075U (zh) 一种内置双室双值湿式脱硫塔装置
CN207445924U (zh) 酸碱性废气处理装置
CN106268277A (zh) 一种脱硫装置及工艺
CN104368236B (zh) 一种气液双向导流的烟气吸收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