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94591U - 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94591U
CN207694591U CN201721833743.2U CN201721833743U CN207694591U CN 207694591 U CN207694591 U CN 207694591U CN 201721833743 U CN201721833743 U CN 201721833743U CN 207694591 U CN207694591 U CN 207694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ption tower
level
wet process
dust pelletizing
pelletiz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3374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金
梁培婷
刘大千
黄竞
梅鲲鹏
钟洪玲
张华�
赵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Lo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uodian Longyu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uodian Longyu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uodian Longyu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3374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945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94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945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串联的一级原吸收塔和二级吸收塔,以及位于二级吸收塔外部的浆液收集管;二级吸收塔高于一级原吸收塔设置,二级吸收塔内部、烟气进口与烟气出口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烟气整流器、喷淋层和除雾器,喷淋层的浆液入口通过浆液循环管道与浆液收集管的出液口连接;二级吸收塔内底部、烟气进口下方设置有导流挡板,导流挡板倾斜设置,导流挡板较低处的二级吸收塔侧壁上开设有浆液出口,浆液出口通过倾斜管道与浆液收集管的进液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便,占据空间小,便于改造施工,施工成本低,改造后的脱硫系统利用率高。

Description

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的发改能源【2014】2093号《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的相关规定,要求东部重点地区SO2排放浓度不高于35mg/Nm3,烟尘排放浓度不高于10mg/Nm3,在新的环保标准下,火力发电厂将面临新一轮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
对于大部分脱硫机组,都是采用湿法脱硫技术,在2014年前已经经过了初步的脱硫升级改造以满足之前的环保排放标准,其原有脱硫装置的净化烟气出口处的SO2浓度虽然较低,但仍然需要进一步脱除以达到超低排放的要求。而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普遍具有改造场地紧张,改造工期短和成本预算低的特点。传统的脱硫改造技术改造系统复杂,成本高,需要较长的改造工期,且占用空间大,因此采用传统的脱硫改造技术用于超低排放改造上会带来脱硫效率与改造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在经济性和适用性上都无法符合市场的超低排放改造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便,占据空间小,便于改造施工,施工成本低,改造后的脱硫系统利用率高的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脱硫改造系统复杂,占据空间大,成本高,需要较长的改造工期,且改造施工难度大,改造后的脱硫效率与改造需求不匹配,容易出现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脱硫效率远高于改造需求,脱硫系统利用率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包括一级原吸收塔、二级吸收塔和位于二级吸收塔外部的浆液收集管;
一级原吸收塔的烟气出口与二级吸收塔的烟气进口连接;
二级吸收塔高于一级原吸收塔设置,下部侧壁上开设烟气进口、上部侧壁上开设烟气出口,二级吸收塔内部、烟气进口与烟气出口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烟气整流器、喷淋层和除雾器,喷淋层的浆液入口通过浆液循环管道与浆液收集管的出液口连接,浆液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浆液泵;二级吸收塔内底部、烟气进口下方设置有导流挡板,导流挡板倾斜设置,导流挡板较低处的二级吸收塔侧壁上开设有浆液出口,浆液出口通过倾斜管道与浆液收集管的进液口连接,倾斜管道与二级吸收塔连接的一端高于与浆液收集管连接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进一步的,所述二级吸收塔为横截面呈方形的喷淋式吸收塔。
本实用新型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挡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8°。
本实用新型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挡板与喷淋层之间的距离为2.5-3m。
本实用新型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进一步的,所述除雾器与二级吸收塔塔顶的距离不小于1m。
本实用新型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倾斜管道的两端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差不小于1m。
本实用新型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倾斜管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小于8°。
本实用新型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进一步的,所述浆液收集管的管径不超过2000mm,浆液收集管的顶部与导流挡板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组成简单,设备占地面积较小,便于改造安装,降低了改造施工的难度和改造成本;增加的二级吸收塔采用高位设置,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改造对现有脱硫系统格局的影响,有效的节约了改造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布置更加灵活紧凑;在喷淋层下方增设了烟气整流器,不仅起到了烟气均流作用,而且浆液喷淋洒下,在烟气整流器上形成多孔持液层,烟气进入二级吸收塔后,在经过烟气整流器时,不仅有部分SO2被吸收,而且大多数的颗粒物也被脱除,实现了脱硫除尘一体化。
本实用新型去掉了二级吸收塔中的浆液池,大大缩小了二级吸收塔的体积,便于改造施工;在二级吸收塔底部设置了倾斜的导流挡板,将喷淋落下的浆液直接导入外置的浆液收集管中,经过循环泵进行循环利用,提高了吸收浆液的利用率;浆液收集管与二级吸收塔独立设置,对现有的改造环境的适应性更强,设计施工更加灵活;而且用于外循环的浆液收集管采用管状结构,而非通常的箱状结构,占据空间小,便于施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一级原吸收塔;2-二级吸收塔;3-烟气整流器;4-喷淋层;5-除雾器;61-浆液循环管道;62-倾斜管道;7-浆液收集管;8-浆液泵;9-导流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包括一级原吸收塔1、二级吸收塔2和位于二级吸收塔2外部的浆液收集管7,
一级原吸收塔1的烟气出口与二级吸收塔2的烟气进口连接;
二级吸收塔2为横截面呈方形的喷淋式吸收塔,高于一级原吸收塔1设置,下部侧壁上开设烟气进口、上部侧壁上开设烟气出口,二级吸收塔2内部、烟气进口与烟气出口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烟气整流器3、喷淋层4和除雾器5,喷淋层4的浆液入口通过浆液循环管道61与浆液收集管7的出液口连接,浆液循环管道61上设置有浆液泵8;二级吸收塔2内底部、烟气进口下方设置有导流挡板9,导流挡板9倾斜设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8°,导流挡板9与喷淋层4之间的距离为2.5-3m,除雾器5与二级吸收塔2塔顶的距离不小于1m;导流挡板9四周边沿与二级吸收塔2内侧壁连接,导流挡板9较低处的二级吸收塔2侧壁上开设有浆液出口,浆液出口通过倾斜管道62与浆液收集管7的进液口连接,倾斜管道62与二级吸收塔2连接的一端高于与浆液收集管7连接的一端,倾斜管道62两端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差不小于1m,倾斜管道6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小于8°;
浆液收集管7的管径不超过2000mm,浆液收集管7的顶部与导流挡板9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烟气整流器3为百叶窗圆环旋流整流器,由多层呈圆环状的整流片组成,整流片倾斜设置、与水平方形的夹角为40°,各整流片之间错层布置,主要起到气泡分割作用;除雾器5为屋脊除雾器,屋脊叶片间距不超过25mm,除雾器5的液滴含量不超过20mg/Nm3
本实用新型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的工作过程,具体如下:
待净化的烟气进入一级原吸收塔1内,经过初步脱硫净化后进入二级吸收塔2,喷淋层4喷洒下落的浆液落到烟气整流器3上形成多孔持液层,烟气经过烟气整流器3,部分SO2与液膜中的吸收剂反应被脱除,同时,烟气中的颗粒状杂质被多孔持液层拦截,大部分的尘杂被除去;然后烟气继续向上进入喷淋层4,烟气中的绝大部分SO2与喷淋浆液反应被除去;洗涤后的烟气经塔顶的除雾器5除去液滴后通过烟气出口排出。吸收SO2后的浆液下落被导流挡板9拦截,沿导流挡板9表面汇集到较低处,通过倾斜管道62直接流入外置的浆液收集管7内,经过浆液泵8再次回到喷淋层4,实现循环利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包括一级原吸收塔(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级吸收塔(2)和位于二级吸收塔(2)外部的浆液收集管(7);
一级原吸收塔(1)的烟气出口与二级吸收塔(2)的烟气进口连接;
二级吸收塔(2)高于一级原吸收塔(1)设置,下部侧壁上开设烟气进口、上部侧壁上开设烟气出口,二级吸收塔(2)内部、烟气进口与烟气出口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烟气整流器(3)、喷淋层(4)和除雾器(5),喷淋层(4)的浆液入口通过浆液循环管道(61)与浆液收集管(7)的出液口连接,浆液循环管道(61)上设置有浆液泵(8);二级吸收塔(2)内底部、烟气进口下方设置有导流挡板(9),导流挡板(9)倾斜设置,导流挡板(9)较低处的二级吸收塔(2)侧壁上开设有浆液出口,浆液出口通过倾斜管道(62)与浆液收集管(7)的进液口连接,倾斜管道(62)与二级吸收塔(2)连接的一端高于与浆液收集管(7)连接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吸收塔(2)为横截面呈方形的喷淋式吸收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挡板(9)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挡板(9)与喷淋层(4)之间的距离为2.5-3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5)与二级吸收塔(2)塔顶的距离不小于1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管道(62)的两端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差不小于1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管道(6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小于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收集管(7)的管径不超过2000mm,浆液收集管(7)的顶部与导流挡板(9)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CN201721833743.2U 2017-12-25 2017-12-25 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 Active CN207694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33743.2U CN207694591U (zh) 2017-12-25 2017-12-25 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33743.2U CN207694591U (zh) 2017-12-25 2017-12-25 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94591U true CN207694591U (zh) 2018-08-07

Family

ID=63028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33743.2U Active CN207694591U (zh) 2017-12-25 2017-12-25 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9459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8792A (zh) * 2019-08-19 2019-10-25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带串并联烟道的双塔双循环湿法脱硫装置
CN115090090A (zh) * 2022-07-22 2022-09-23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除尘脱硫吸收系统及除尘脱硫吸收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8792A (zh) * 2019-08-19 2019-10-25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带串并联烟道的双塔双循环湿法脱硫装置
CN115090090A (zh) * 2022-07-22 2022-09-23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除尘脱硫吸收系统及除尘脱硫吸收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4561B (zh) 一种烟气脱硫、除尘协同治理的装置及工艺
CN105561776B (zh) 一种工业燃煤锅炉烟气多污染物超低排放协同脱除系统
CN103480223B (zh) 高烟速pm2.5和污染物湿式烟气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CN205055807U (zh) 一种焦炉低硫尾气脱硫除尘装置
CN205760173U (zh) 一种除尘脱硫喷淋塔
CN108479368A (zh) 一种微旋流深度脱硫除尘吸收塔装置及工艺
CN207856557U (zh) 高效脱硫除尘一体化复合型吸收塔
CN207694591U (zh) 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除尘系统
CN101642670B (zh) 旋流除尘脱硫装置
CN106237825A (zh) 扰流捕捉器及一种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吸收塔
CN105233657A (zh) 一种烟气脱硫除尘深度处理工艺及设备
CN205308127U (zh) 一种气液耦合分配器和脱硫喷淋塔
CN103071362B (zh) 一种对烟气除尘脱硫的一体化装置及其应用
CN104815527A (zh) 一种诱导式动力波洗涤塔装置
CN106693656A (zh) 一种分区湿式脱硫、除尘高效一体化超低排放装置
CN204182256U (zh) 一种水洗深度除尘装置
CN203899442U (zh) 一种多级变径多级喷淋的高效脱硫、除尘、除雾装置
CN206008453U (zh) 扰流捕捉器及一种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吸收塔
CN112774426A (zh) 一种脱硫深度提效与烟气冷凝一体化装置
CN209155509U (zh) 一种新型双通道式氨法烟气脱硫除尘塔
CN201073590Y (zh) 烟气脱硫吸收塔
CN104258668B (zh) 一种水洗深度除尘装置
CN206965506U (zh) 一种脱硫除尘一体装置
CN206566736U (zh) 两级循环分区脱硫塔
CN207950998U (zh) 一种氨法脱硫超净排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39 room 901, 9 / F, building 1, yard 16, West Fourth Ring Middl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Guoneng Lo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39 room 911, 1 building, 16 West Fourth R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GUODIAN LONGYU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