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80911U - 一种集流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及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流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及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80911U
CN205980911U CN201620661741.9U CN201620661741U CN205980911U CN 205980911 U CN205980911 U CN 205980911U CN 201620661741 U CN201620661741 U CN 201620661741U CN 205980911 U CN205980911 U CN 205980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urface
solder
transfer tube
attachment structure
hea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617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亚军
丁二刚
马啸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617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80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80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809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流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包括与转接管、集流管组合在一起的转接基座,所述转接基座设有与转接管和集流管接合并焊接的内接触面,所述转接基座设有与内接触面连通以使放入的焊料熔化后扩散至内接触面的焊料容纳空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设置有上述的集流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克服瓦片连接强度及可靠性较差的缺陷,同时,可以分别开模进行组合,减少材料及开模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集流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及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具体涉及换热器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微通道换热器中接管和集流管的连接方式主要包括转接座和瓦片+转接管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转接座4与集流管3焊接固定,其优势在于焊接质量牢靠,有较高的承压能力,但原材料成本较高,同时由于转接座圆柱面为光滑圆柱面,而接管6外径要小于转接座圆柱面外径,在烘套热缩管5过程中,热缩管会向接管侧滑移,减弱对转接座的保护作用。如图3和图4所示,瓦片7+转接管2的原材料成本要低于转接座的成本,同时由于其头部有一个扩口,能够有效避免热缩管5向接管6侧滑移,但目前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现有规格瓦片+转接管与集流管的焊接质量不如转接座连接的形式,爆破压力要明显低于转接座连接形式,从而导致瓦片+转接管的连接结构形式不能够普及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集流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提高连接强度及可靠性,降低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流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包括与转接管、集流管组合在一起的转接基座,所述转接基座设有与转接管和集流管接合并焊接的内接触面,所述转接基座设有与内接触面连通以使放入的焊料熔化后扩散至内接触面的焊料容纳空间。
优选的,所述内接触面包括与转接管大径部接合的第一接触面、与转接管小径部接合的第二接触面以及位于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的中间接触面,所述中间接触面开设与焊料容纳空间连通并使焊料向中间接触面、第一接触面以及第二接触面扩散的焊料扩散口。
优选的,所述转接基座开设有将转接基座外部与中间触面连通的长孔以形成焊料容纳空间。
优选的,所述转接基座还开设有将转接基座外部与中间接触面连通以使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出的排气孔。
优选的,所述焊料容纳空间为使折弯呈U型的焊丝插入的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两端设有所述的焊料扩散口。
优选的,所述腰型孔两端的焊料扩散口沿内接触面周向间隔180度分布。
优选的,所述内接触面设有与焊料容纳空间连通且沿内接触面周向延伸的弧形槽口。
优选的,所述转接基座为矩形/正方形柱体,所述第二接触面为与转接管小径部相贴合的面,所述转接基座的上部设有供转接管插入的插口。
优选的,述转接管的底部设有插入插口内的小径部,所述转接管的头部设有扩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设置有上述的集流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转接基座与转接管进行组合焊接,其中,转接基座本身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转接基座与转接管焊接质量牢靠,有较高的承压能力,可以克服瓦片连接强度及可靠性较差的缺陷,同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一体结构的转接座,转接基座与转接管是分体结构,可以通过标准结构进行接合,因此可以分别开模进行组合,减少材料及开模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转接座与集流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转接座与接管及集流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瓦片、转接管与集流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瓦片、转接管与集流管及接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放大图;
图7为实施例1剖面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5至图7所示,一种集流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包括与转接管2、集流管3组合在一起的转接基座1,所述转接基座1设有与转接管2接合并焊接的内接触面11,所述转接基座1设有与内接触面11连通以使放入的焊料熔化后扩散至内接触面11的焊料容纳空间。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转接管2包括大径部22及小径部21。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内接触面11包括与转接管大径部22接合的第一接触面111、与转接管小径部21接合的第二接触面113以及位于第一接触面111和第二接触面113之间的中间接触面112,所述中间接触面112开设与焊料容纳空间连通并使焊料向中间接触面112、第一接触面111以及第二接触面113扩散的焊料扩散口16。在焊料容纳空间插入焊料,焊料熔化后经焊料扩散口在内接触面扩散,最后完成焊接,使转接基座1与转接管2、集流管3固定为一体。
其中,如图5所示,所述转接基座1为矩形/正方形柱体,以保证足够结构强度。所述第二接触面113为转接基座内侧面上与转接管小径部21贴合的圆周面。所述集流管3的上部设有供转接管2的小径部21插入的插口31。而且,小径部21与插口31采用相对应地标准直径,所述转接管的大径部22与所述接管6采用相对应地标准直径,可以保证顺利对接,可以节约开模成本。举例来说,原来每种集流管规格需要对应7种规格接管,就需要开7套模具,5个集流管规格对应7中不同规格的接管,在现有转接座的设计的话,就需要开模35套转接座;现在5个规格集流管需要开5套转接基座,7种规格接管对应开模7套转接管,且每种规格的集流管都可以使用,总共需要开12套模具,大幅降低了材料与开模成本。
另外,所述内接触面11设有与焊料容纳空间连通且沿内接触面周向延伸的弧形槽口,以引导焊料在内接触面上扩散。所述转接管的头部设有与外套的热缩管作用的扩口22,能够有效避免热缩管向接管侧滑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基座1开设有将转接基座外部与中间触面112连通的长孔12以形成上述的焊料容纳空间。所述转接基座1还开设有将转接基座外部与中间接触面112连通以使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出的排气孔13。长孔12和排气孔13设置在转接基座的相对两侧且相互平行,在焊接过程中利用毛细作用,长孔12中的焊料融化后从扩散口进入内接触面后可同时向上和向下扩散,填充在转接基座1与转接管2接合的第一接触面111、第二接触面113以及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之间的中间接触面上,确保焊接质量。排气孔13可以使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有效排出,保证焊接顺利进行。
实施例2,如图8和图9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焊料容纳空间为使折弯呈U型的焊丝15插入的腰型孔14,腰型孔的两端设有所述的焊料扩散口16。U型的焊丝能够包裹住转接管的一侧半圆,另外一侧利用毛细作用将焊料吸附过去,可同时确保另外一侧的焊缝质量。
腰型孔14开设在转接基座1其中一个侧面上,中部与外部空间连通,可以及时将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有效排出,保证焊接顺利进行。
所述腰型孔两端的焊料扩散口沿内接触面周向间隔180度分布。焊料溶化后可同时向从两个焊料扩散口扩散,保证扩散速度,确保焊接质量。
实施例3,一种换热器,设置有上述的转接管组合结构。该换热器可以在保证产品承压能力和焊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的材料成本和开模成本。

Claims (9)

1.一种集流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转接管、集流管组合在一起的转接基座,所述转接基座设有与转接管和集流管接合并焊接的内接触面,所述转接基座设有与内接触面连通以使放入的焊料熔化后扩散至内接触面的焊料容纳空间,所述内接触面包括与转接管大径部接合的第一接触面、与转接管小径部接合的第二接触面以及位于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的中间接触面,所述中间接触面开设与焊料容纳空间连通并使焊料向中间接触面、第一接触面以及第二接触面扩散的焊料扩散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流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基座开设有将转接基座外部与中间触面连通的长孔以形成焊料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流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基座还开设有将转接基座外部与中间接触面连通以使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出的排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流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料容纳空间为使折弯呈U型的焊丝插入的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两端设有所述的焊料扩散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流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型孔两端的焊料扩散口沿内接触面周向间隔180度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集流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触面设有与焊料容纳空间连通且沿内接触面周向延伸的弧形槽口。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集流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基座为矩形/正方形柱体,所述第二接触面为与转接管小径部相贴合的面,所述转接基座的上部设有供转接管插入的插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集流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述转接管的底部设有插入插口内的小径部,所述转接管的头部设有扩口。
9.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流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
CN201620661741.9U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集流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及换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80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61741.9U CN205980911U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集流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及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61741.9U CN205980911U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集流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及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80911U true CN205980911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22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6174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80911U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集流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及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809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6454A1 (zh) * 2021-02-05 2022-08-11 丹佛斯有限公司 集流管组件和换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6454A1 (zh) * 2021-02-05 2022-08-11 丹佛斯有限公司 集流管组件和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80911U (zh) 一种集流管与接管的连接结构及换热器
WO2016061909A2 (zh) 一种用于采暖散热器的不锈钢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7910461A (zh) 一种二次电池、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CN207394200U (zh) 一种空调管组件
CN100404942C (zh) 金属复合塑料管与塑料管件连接的管网
CN103367869B (zh) 天线振子及其制造方法
CN107498129A (zh) 一种燃油分配管的铜钎焊方法
CN201392060Y (zh) 一种压缩机储液器
CN201475566U (zh) 焊接三通
CN205520188U (zh) 一种用于焊接定位的接头结构
CN204902656U (zh) 换热器、集流管组件和接口转接组件
CN201348408Y (zh) 用于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冷媒分歧管
CN204830606U (zh) 一种干燥瓶连接件
CN205664581U (zh) 太阳能集热联箱内胆
CN203479121U (zh) 一种换热器用换热管
CN202098676U (zh) 一种承压水箱
CN203553261U (zh) 一种用于极盖和集流体间的平面式连接结构
CN215571220U (zh) 一种双胆电热水器
CN216280010U (zh) 一种克拉管的热熔插接式连接节点
CN205641613U (zh) 一种热水器内胆内端盖
CN211399285U (zh) 一种可快速添加润滑液的分动箱
CN201443919U (zh) 方形咬口式横双排集热器内胆组件
CN214699699U (zh) 一种空调分流管的管件连接结构
CN217877297U (zh) 一种管板与换热管的内缩焊结构
CN202209491U (zh) 一种变径进出口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