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72856U - 翻转机及具有该翻转机的物流线 - Google Patents

翻转机及具有该翻转机的物流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72856U
CN205972856U CN201620818505.3U CN201620818505U CN205972856U CN 205972856 U CN205972856 U CN 205972856U CN 201620818505 U CN201620818505 U CN 201620818505U CN 205972856 U CN205972856 U CN 205972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ivery section
drive
drive component
tipper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185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新
王宏
赖文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Elevator Motor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Elevator Motor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Elevator Motor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Elevator Motor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185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72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72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728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转机及具有该翻转机的物流线,该翻转机包括驱动机构、底架和设于所述底架上且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的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与所述第二输送部之间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输送部在水平状态与直立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二输送部在直立状态时与所述第一输送部配合形成容纳架,所述驱动机构并驱动所述容纳架翻转。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一条物流线上既可以翻转工件又可以径直输送工件的功能,其结构简单,功能齐全,其节省了设备投入成本,同时也大大地减少了设备的占地空间。

Description

翻转机及具有该翻转机的物流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翻转机及具有该翻转机的物流线。
背景技术
物料在物流线上输送时,部分物料需要进行在线翻转,而部分物料则不需要翻转,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案是设置多条独立的物流线来应对不同需求的物料。例如,一条物流线用来输送需在线翻转的工件,另一条物流线则用来输送不需翻转的工件(即径直输送的工件)。这种物料输送方式使得设备投入成本高,并且生产场地占用空间大,从而使得制作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翻转机及具有该翻转机的物流线,该翻转机既能够使工件在同一状态下径直输送,又可以使工件翻转用以切换状态输送,使得物流线功能齐全,减少设备占地空间。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翻转机,包括驱动机构、底架和设于所述底架上且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的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与所述第二输送部之间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输送部在水平状态与直立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二输送部在直立状态时与所述第一输送部配合形成容纳架,所述驱动机构并驱动所述容纳架翻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所述第一输送部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和驱动所述第二输送部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缸筒和套设于所述缸筒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末端与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底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缸筒与所述第一输送部的底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输送部转动至直立状态,并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带动第二输送部同时转动至水平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输送部底下的从动件、与所述从动件啮合的驱动轮以及带动所述驱动轮转动的电机,所述驱动轮驱动所述从动件向上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动件为半圆形齿轮,所述齿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转动轴线相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为油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均包括支撑架和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架内且横向布置的多个滚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架内设有空腔,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空腔内。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物流线,包括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和所述的翻转机,第一输送线的出料端与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进料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线的进料端与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出料端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确定物料是否需要翻转的物料识别系统,所述物料识别系统设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出料端。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翻转机,在初始状态下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水平并排布置,物料在其上以同一状态径直输送。当需要更换物料输送状态时,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输送部切换成直立状态,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之间配合形成“L”形容纳架,工件进入该容纳架内,驱动机构再驱动该容纳架整体翻转,进而带动工件翻转90度,切换工件的输送状态。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一条物流线上既可以翻转工件又可以径直输送工件的功能,其结构简单,功能齐全,其节省了设备投入成本,同时也大大地减少了设备的占地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一端与第二输送部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部可转动连接。在活塞杆驱动第二输送部向上转动至直立状态时,其与位于水平状态的第一输送部配合形成容纳架。之后,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输送部转动至直立状态时,第一输送部同时带动缸筒向上移动,此时,第二驱动组件发生转动,将带动位于其另一端的第二输送部向下移动至水平状态,从而使得第一输送部与第二输送部形成的容纳架整体翻转。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驱动组件来实现第一输送部与第二输送部之间的联动,第一驱动组件仅需要驱动第一输送部转动,即可驱动整个容纳架转动,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充分地降低了制作物料及成本。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电机、驱动轮和从动件,电机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再驱动从动件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一输送部可以向上转动至直立状态。本实用新型采用齿轮传动的方式实现容纳架的翻转,可以保证容纳架在翻转的过程中转动平稳,其转速可调、可控,从而保证工件运输平稳。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即可实现容纳架整体翻转平稳可靠,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制作成本低廉。
所述从动件为齿轮,所述齿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转动轴线相重合,此种设计在驱动轮匀速转动的情况下,即可保证第一输送部匀速转动,保证工件翻转平稳。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控制器,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给驱动机构下达动作指令,用以实现工件输送的自动控制,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底架,所述驱动机构位于底架内部,使得整个翻转机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外观看起来简单大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物流线,该物流线既可以实现工件的径直输送,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工件翻转,实现工件翻转输送与径直输送之间的自由切换,其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所述的物流线上还设有物料识别系统,物料识别系统用于自动辨别工件是否需要翻转,驱动机构从而根据物料识别系统的辨别信息来触发动作,实现了整个物流线的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翻转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翻转机的侧向视图;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翻转机的第一工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翻转机的第二工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物流线的第一工作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物流线的第二工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翻转机,20、第一输送线,30、第二输送线,40、物料识别系统,50、工件,100、第一输送部,110、支撑架,120、滚筒,130、第一连接座,200、第二输送部,210、第二连接座,300、驱动机构,311、从动件,312、传动轮,313、主动轮,314、减速机,315、电机,321、缸筒,322、活塞杆,400、底架,410、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翻转机10,包括驱动机构300、底架400和设于所述底架400上且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的第一输送部100和第二输送部200。所述第一输送部100和所述第二输送部200之间可转动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输送部100与所述第二输送部200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00驱动所述第二输送部200在水平状态与直立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第二输送部200为直立状态时,其与第一输送部100配合形成一个“L”形容纳架,如图4所示。所述驱动机构300则再驱动所述容纳架整体翻转90度,如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如下:在初始状态下第一输送部100和第二输送部200并排布置,物料在其上以同一状态径直输送。当需要更换物料输送状态时,驱动机构300驱动第二输送部200切换成直立状态,第一输送部100和第二输送部200之间配合形成“L”形容纳架,工件50进入该容纳架内,驱动机构300再驱动该容纳架整体翻转,进而带动工件翻转90度,切换工件的输送状态。当切换工作完成后,驱动机构300驱动容纳架复位,使得第一输送部100切换成水平状态,此时第二输送部200还是直立状态,可以用于下一个工件50翻转。当下一个工件50无须再进行翻转时,可通过驱动机构300再单独驱动第二输送部200由直立状态切换成横卧状态,从而保证第一输送部100和第二输送部200均复位至初始状态,用于径直输送工件50。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一条物流线上既可以翻转工件50又可以径直输送工件50的功能,其结构简单,功能齐全,其节省了设备投入成本,同时也大大地减少了设备的占地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300包括驱动所述第一输送部100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和驱动所述第二输送部200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具体地,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输送部100底下的从动件311、与所述从动件311啮合的驱动轮以及带动所述驱动轮转动的电机315。所述驱动轮包括与电机315连接的主动轮313和位于主动轮313与从动件311之间的传动轮312,传动轮312与从动件311和主动轮313均啮合。此外,所述主动轮313通过减速机314与电机315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315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再驱动从动件311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一输送部100可以向上转动至直立状态。本实用新型采用齿轮传动的方式实现容纳架的翻转,可以保证容纳架在翻转的过程中转动平稳,其转速可调、可控,从而保证工件50状态切换平稳。由于在容纳架翻转的中后期,尤其是在翻转至临界状态时(容纳架翻转至45度),由于工件50重心从一侧转动至另一侧,使得容纳架对第一驱动组件的施力为零或者是施加拉力,而此时如果采用油缸或气缸等驱动装置来驱动第一输送部100的话,由于缸体内的气压或液压失去了外界的压力,其会在短时间内会快速驱动活塞杆移动,从而使得容纳架快速转动,工件翻转速度不均衡,导致工件翻转过程不稳定。而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驱动加齿轮传动的结构,利用感应电机的固有机械特性,当施加到电机驱动轴上的反向推力转换为同向拉力时,电机转速不会出现明显变化,从而实现容纳架整体翻转过程平稳可靠,并且翻转速度可调、可控,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制作成本低廉。
优选地,所述从动件311为齿轮,所述从动件311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输送部100的转动轴线相重合,此种设计在传动轮312匀速转动的情况下,即可保证第一输送部100匀速转动,保证工件400翻转稳定可靠。本实用新型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齿条来替换所述的从动件311,所述齿条应倾斜地设于传动轮312的侧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从动件311为半圆形齿轮结构,使得从动件311既可以匀速驱动第一输送部100,又可保证从动件311可固定于第一输送部100底下,从而不会影响第一输送部100上侧的工件运输。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从动件311和所述主动轮313均可设计为链轮结构,从动件311与主动轮313之间通过链条来实现传动,此时,从动件311应设于第一输送部100的侧端,从而保证从动件311的转动轴线与第一输送部100的转动轴线相重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则包括缸筒321和套设于所述缸筒321内的活塞杆322,所述活塞杆322的末端通过第二连接座210与所述第二输送部100的底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缸筒321通过第一连接座130与所述第一输送部100的底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输送部100转动至直立状态时,可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即缸筒321与活塞杆322组成的类似于连杆的结构)带动第二输送部200转动至水平状态,从而实现第一输送部100与第二输送部200之间的联动,进而实现容纳架整体的翻转。所述驱动机构300工作原理如下:活塞杆322驱动第二输送部200向上转动至直立状态,与位于水平状态的第一输送部100配合形成“L”形容纳架。之后,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输送部100转动至直立状态时,第一输送部100同时带动缸筒321向上移动,此时,第二驱动组件发生转动,将带动位于其另一端的第二输送部200向下移动至水平状态,从而使得第一输送部100与第二输送部200形成的容纳架整体翻转。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驱动组件来实现第一输送部100与第二输送部200之间的联动,第一驱动组件仅需要驱动第一输送部100转动,即可驱动整个容纳架转动,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充分地降低了制作物料及成本。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为油缸,油缸体积较小,且载重较大,同时其出力调整也较方便,传动的自由度较高。本实用新型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气缸等其他驱动机构300来替换所述油缸。
本实用新型所述底架400内设有空腔321,所述第一输送部100和所述第二输送部200均设于所述底架400的顶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均设于所述空腔321内,使得整个翻转机10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外观看起来简单大方。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物流线,包括第一输送线20、第二输送线30和所述的翻转机10,第一输送线20的出料端与所述第一输送部100的进料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线30的进料端与所述第二输送部200的出料端相连接。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输送线20、所述第二输送线30、所述第一输送部100和所述第二输送部200均包括支撑架110和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架110内且横向布置的多个滚筒120,支撑架110则固定于相应的底架400上。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控制器和物料识别系统40,所述物料识别系统40设于所述第一输送线20的出料端,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和所述物料识别系统40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物料识别系统40通过扫描工件50上的条码或其他身份信息来辨别工件50是否需要翻转,若需要翻转,则控制器发出指令给翻转机10,即发送动作指令给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动作使得第一输送部100和第二输送部200切换成“L”形容纳架并执行翻转动作,使得工件50切换状态后再输送,如图7所示。当所识别的工件50不需要翻转式,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复位,使得第一输送部100和所述第二输送部200之间水平衔接,实现工件50的径直输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翻转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底架和设于所述底架上且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的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与所述第二输送部之间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输送部在水平状态与直立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二输送部在直立状态时与所述第一输送部配合形成容纳架,所述驱动机构并驱动所述容纳架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所述第一输送部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和驱动所述第二输送部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缸筒和套设于所述缸筒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末端与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底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缸筒与所述第一输送部的底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输送部转动至直立状态,并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二输送部同时转动至水平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输送部底下的从动件、与所述从动件啮合的驱动轮以及带动所述驱动轮转动的电机,所述驱动轮驱动所述从动件向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为半圆形齿轮,所述齿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转动轴线相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为油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转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均包括支撑架和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架内且横向布置的多个滚筒。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内设有空腔,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空腔内。
9.一种物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转机,第一输送线的出料端与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进料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线的进料端与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出料端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流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确定物料是否需要翻转的物料识别系统,所述物料识别系统设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出料端。
CN201620818505.3U 2016-07-29 2016-07-29 翻转机及具有该翻转机的物流线 Active CN205972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18505.3U CN205972856U (zh) 2016-07-29 2016-07-29 翻转机及具有该翻转机的物流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18505.3U CN205972856U (zh) 2016-07-29 2016-07-29 翻转机及具有该翻转机的物流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72856U true CN205972856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27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18505.3U Active CN205972856U (zh) 2016-07-29 2016-07-29 翻转机及具有该翻转机的物流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728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81571A (zh) * 2016-07-29 2016-11-09 日立电梯电机(广州)有限公司 翻转机及具有该翻转机的物流线
CN110367580A (zh) * 2019-05-14 2019-10-25 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型烟块均匀供料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81571A (zh) * 2016-07-29 2016-11-09 日立电梯电机(广州)有限公司 翻转机及具有该翻转机的物流线
CN110367580A (zh) * 2019-05-14 2019-10-25 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型烟块均匀供料装置
CN110367580B (zh) * 2019-05-14 2022-04-29 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烟块均匀供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81571A (zh) 翻转机及具有该翻转机的物流线
CN205972856U (zh) 翻转机及具有该翻转机的物流线
CN203545083U (zh) 用于叉车轮毂制动鼓总成输送的自动翻身装置
CN209618159U (zh) 一种板链线上下料传送装置
CN205838046U (zh) 一种滚揉机的投料装置
CN107570907A (zh) 一种集装箱铝制t地板翻面焊接装置和方法
CN109202871A (zh) 一种圆型机
CN104291096B (zh) 一种高压气瓶输送转向装置
CN209226067U (zh) 型材的水平定位机构
CN205870515U (zh) 一种多吸盘并联机械手
CN208916206U (zh) 双层旋转台支架机构
CN207986067U (zh) 扁平面工件翻转输送装置
CN106828667B (zh) 一种机器人自走式底盘
CN102502252A (zh) 一种工件翻转搬运装置
CN208531718U (zh) 一种输料倾倒装置
CN104386464A (zh) 一种电路板自动翻转倾斜机构
CN206634685U (zh) 旋转机构及分选旋转装置
CN208814248U (zh) 一种酿酒窖池入料装置
CN201308922Y (zh) 一种收放线机工字轮滑动提升装置
CN205739509U (zh) 一种烟草物流堆码机
CN205634266U (zh) 装车机倾斜皮带机的摆动装置
CN208361200U (zh) 一种凸轮传输装置
CN107720322A (zh) 工作面顺槽顶梁翻转设备
CN207078681U (zh) 一种物流分拣线下料装置
CN203912674U (zh) 一种封顶喷药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