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71507U - 一种汽车后立柱加强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后立柱加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71507U
CN205971507U CN201620749303.8U CN201620749303U CN205971507U CN 205971507 U CN205971507 U CN 205971507U CN 201620749303 U CN201620749303 U CN 201620749303U CN 205971507 U CN205971507 U CN 205971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plate
plate housing
rear upright
upright column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493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静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ofe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of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ofe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Aof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493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71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71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715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立柱加强板,包括加强板壳体,所述加强板壳体与汽车后立柱的形状相同,所述加强板壳体内部设有安装孔和减重孔,所述加强板壳体内部设有支撑杆,两个相邻支撑杆呈V形均匀分布在加强板壳体内部,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加强板壳体内,所述加强板壳体外壁上靠近压力传感器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加强板壳体之间通过缓冲器连接,所述挡板和加强板壳体的外壁上均设有缓冲层。本实用新型能将部分作用力抵消,提高了车身的扭转刚度,抗撞击能力强,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后立柱加强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立柱加强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化的设备正在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现代化的设备不但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便利,现代化的设备还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汽车后立柱是重要的汽车骨架结构件,是汽车侧围立柱中贯穿顶盖和下车体的第三根立柱。现有汽车后立柱的加强板结构大多由一块钢板冲制而成的整体结构,这种结构形状按照造型结构设计,外型结构复杂,工艺成型困难,质量精度不易保证,往往不能有效地加强后立柱,从而使车身的扭转刚度不足,影响整车模态;并且材料利用率较低,成本高,抗撞击能力差,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后立柱加强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后立柱加强板,包括加强板壳体,所述加强板壳体与汽车后立柱的形状相同,所述加强板壳体内部设有安装孔和减重孔,所述加强板壳体内部设有支撑杆,两个相邻支撑杆呈V形均匀分布在加强板壳体内部,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加强板壳体内,所述加强板壳体外壁上靠近压力传感器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加强板壳体之间通过缓冲器连接,所述挡板和加强板壳体的外壁上均设有缓冲层。
优选的,所述强板壳体的外壁上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汽车后立柱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内设有紧固件,所述加强板壳体通过紧固件与汽车后立柱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和加强板壳体之间设有气囊,所述气囊内设有反应室,所述气囊与反应室相连通,所述反应室内设有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的输入端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层为缓冲垫片,所述缓冲层套设于挡板和加强板壳体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中,加强板壳体通过安装孔与翻边与汽车后立柱固定连接,当汽车受到撞击时,缓冲层作为第一减震设备、缓冲器作为第二减震设备进行减震处理,当车辆受到较大的力导致加强板发生形变时,V形排布的支撑杆两端的缓冲垫起到减震作用,同时,压力传感器将信号发射至控制器处,反应室内点火装置点火,气囊迅速膨胀,给加强板壳体施加反作用力,达到减震效果,V形排布的支撑杆提高了加强板壳体的抗撞击能力,不但内将作用力均与传递至车身处,还能将部分作用力抵消,提高了车身的扭转刚度,抗撞击能力强,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后立柱加强板的侧视图。
图中:1加强板壳体、2安装孔、3减重孔、4支撑杆、5缓冲垫、6压力传感器、7缓冲器、8挡板、9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汽车后立柱加强板,包括加强板壳体1,加强板壳体1与汽车后立柱的形状相同,加强板壳体1内部设有安装孔2和减重孔3,加强板壳体1内部设有支撑杆4,两个相邻支撑杆4呈V形均匀分布在加强板壳体1内部,支撑杆4的两端均设有缓冲垫5,缓冲垫5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6与控制器连接,压力传感器6位于加强板壳体1内,加强板壳体1外壁上靠近压力传感器6的一侧设有挡板8,挡板8与加强板壳体1之间通过缓冲器7连接,挡板8和加强板壳体1的外壁上均设有缓冲层9,强板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翻边,翻边与汽车后立柱相匹配,安装孔2内设有紧固件,加强板壳体1通过紧固件与汽车后立柱连接,挡板8和加强板壳体1之间设有气囊,气囊内设有反应室,气囊与反应室相连通,反应室内设有点火装置,点火装置的输入端与控制器连接,缓冲层9为缓冲垫片,缓冲层9套设于挡板8和加强板壳体1的外壁上,加强板壳体1通过安装孔2与翻边与汽车后立柱固定连接,当汽车受到撞击时,缓冲层9作为第一减震设备、缓冲器7作为第二减震设备进行减震处理,当车辆受到较大的力导致加强板发生形变时,V形排布的支撑杆4两端的缓冲垫5起到减震作用,同时,压力传感器6将信号发射至控制器处,反应室内点火装置点火,气囊迅速膨胀,给加强板壳体1施加反作用力,达到减震效果,V形排布的支撑杆4提高了加强板壳体1的抗撞击能力,不但内将作用力均与传递至车身处,还能将部分作用力抵消,提高了车身的扭转刚度,抗撞击能力强,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保障。
工作原理:加强板壳体1通过安装孔2与翻边与汽车后立柱固定连接,当汽车受到撞击时,缓冲层9作为第一减震设备、缓冲器7作为第二减震设备进行减震处理,当车辆受到较大的力导致加强板发生形变时,V形排布的支撑杆4两端的缓冲垫5起到减震作用,同时,压力传感器6将信号发射至控制器处,反应室内点火装置点火,气囊迅速膨胀,给加强板壳体1施加反作用力,达到减震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汽车后立柱加强板,包括加强板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壳体(1)与汽车后立柱的形状相同,所述加强板壳体(1)内部设有安装孔(2)和减重孔(3),所述加强板壳体(1)内部设有支撑杆(4),两个相邻支撑杆(4)呈V形均匀分布在加强板壳体(1)内部,所述支撑杆(4)的两端均设有缓冲垫(5),所述缓冲垫(5)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压力传感器(6)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6)位于加强板壳体(1)内,所述加强板壳体(1)外壁上靠近压力传感器(6)的一侧设有挡板(8),所述挡板(8)与加强板壳体(1)之间通过缓冲器(7)连接,所述挡板(8)和加强板壳体(1)的外壁上均设有缓冲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立柱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强板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汽车后立柱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立柱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2)内设有紧固件,所述加强板壳体(1)通过紧固件与汽车后立柱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立柱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8)和加强板壳体(1)之间设有气囊,所述气囊内设有反应室,所述气囊与反应室相连通,所述反应室内设有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的输入端与控制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立柱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9)为缓冲垫片,所述缓冲层(9)套设于挡板(8)和加强板壳体(1)的外壁上。
CN201620749303.8U 2016-07-16 2016-07-16 一种汽车后立柱加强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71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49303.8U CN205971507U (zh) 2016-07-16 2016-07-16 一种汽车后立柱加强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49303.8U CN205971507U (zh) 2016-07-16 2016-07-16 一种汽车后立柱加强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71507U true CN205971507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24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4930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71507U (zh) 2016-07-16 2016-07-16 一种汽车后立柱加强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715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7750A (zh) * 2018-06-12 2018-09-07 广州大学 一种基于气刚度的气弹模型试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7750A (zh) * 2018-06-12 2018-09-07 广州大学 一种基于气刚度的气弹模型试验装置
CN108507750B (zh) * 2018-06-12 2023-05-26 广州大学 一种基于气刚度的气弹模型试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71507U (zh) 一种汽车后立柱加强板
WO2006044943A3 (en) Spare tire mass damper
CN201922875U (zh) 车辆悬置系统及汽车
CN201814746U (zh) 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车用医疗设备固定架
CN201371948Y (zh) 飞机发动机减震架
CN211254909U (zh) 电梯的改进型减震保护装置
CN206202211U (zh) 一种房车车厢后保险杠机构
CN211975170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降噪效果的固定装置
CN208439208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吸能装置
CN208278170U (zh) 一种汽车车身后围外板总成结构
CN203887380U (zh) 一种减震电焊机
CN207878837U (zh) 室内装修用的隔音墙板
CN201901836U (zh) 一种振动压路机及其驾驶室的减振装置
CN209888809U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总成结构
JP4543715B2 (ja) エンジンフード構造体
JP5945218B2 (ja) 制振装置及び鉄道車両
CN211687863U (zh) 一种减震减噪双层结构电梯轿厢
CN201707210U (zh) 汽车碰撞试验用牵引车
CN202482008U (zh) 一种堆垛机的下横梁
CN206841524U (zh) 车架的前纵梁结构及车辆
CN206884963U (zh) 一种新型的保险杠
CN206644869U (zh) 一种自动防撞方向盘
CN207207639U (zh) 一种带有安全锤的胎压计的减震底座
CN210149274U (zh) 新型安全汽车前挡板
CN216269075U (zh) 一种隔音降噪的汽车底板护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