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70768U - 车门外板、车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门外板、车门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70768U
CN205970768U CN201620822815.2U CN201620822815U CN205970768U CN 205970768 U CN205970768 U CN 205970768U CN 201620822815 U CN201620822815 U CN 201620822815U CN 205970768 U CN205970768 U CN 205970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edge
door skin
skin
car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2281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东辉
姜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2281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70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70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70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外板、车门和车辆,该车门外板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该车门外板的第一边缘设置有与车门内板过盈卡接的卡接支架,该车门外板的第二边缘设置有与该车门内板螺纹连接的螺纹连接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车门外板的边缘处设置螺纹连接部和卡接支架,将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通过螺纹连接和过盈卡接结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能够实现车门外板与车门内板的简便安装和拆卸,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车门外板、车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门外板、车门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门是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出入车辆的通道,并且车门具有隔绝车外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侧面撞击,保护乘员的作用。
作为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车门一般包括车门内板和外板,车门内板和外板需要通过一定的安装限位结构固定在一起。例如,车门外板一般为方形,一般具有四个边缘,该安装限位结构一般设置在车门外板的四个边缘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上。
目前,一种车门外板由铝板构成,并通过在车门外板的所有的边缘处包边与车门内板联接。然而包边的设计,使得车门外板与车门内板的安装和拆卸比较繁琐,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外板、车门和车辆,该车门外板能够实现与车门内板的简便安装和拆卸,提高生产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门外板,车门外板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该车门外板的第一边缘设置有与车门内板过盈卡接的卡接支架,该车门外板的第二边缘设置有与该车门内板螺纹连接的螺纹连接部。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车门外板的边缘处设置螺纹连接部和卡接支架,将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通过螺纹连接和过盈卡接结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能够实现车门外板与车门内板的简便安装和拆卸,提高生产效率。
由于该车门外板拆卸和安装比较简便,因此在车门外板损坏的情况下,能够便于维修和更换。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车门外板可以由塑料材料制成。
塑料材料制成的车门外板能够减轻汽车重量,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
由于塑料的成本较低,因此,采用塑料制造的车门外板能够避免铝车门外板维修性差,维修成本高等问题。
在采用塑料制造的车门外板损坏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更换外板,方便快捷,且节省成本。
可选地,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车门外板可以采用塑料注塑成型。
塑料注塑成型的车门外板能够减轻车门的质量,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此外,采用注塑工艺能够简化车门外板的生产流程。
可选地,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车门外板的塑料材料为PP-T20型号的塑料。
可选地,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车门外板可以采用铝合金制成。
采用铝合金制造的车门外板强度比较高,且具有一定的吸能性,安全性比较高。
可选地,在车门外板采用铝合金制成时,可以通过铝挤出工艺制造。
可选地,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车门外板可以采用钢材料制成。
采用钢材料制造的车门外板比较坚固,刚性好。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车门外板的第一边缘与车门铰链所在的边缘相对立。
由于该第一边缘为车门外板中容易看到的边缘,在该第一边缘中设置卡接支架,而不设置螺栓或螺钉等,有助于形成美观且简洁的外观。
可选地,第二边缘可以是车门外板中除第一边缘之外的任意一个边缘。
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边缘可以为车门外板的下部的边缘。
由于该第二边缘为车门外板中不容易看到的边缘,因此在该第二边缘处设置螺纹连接部,该螺纹连接部不但能够将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连接在一起,且不会影响车门的美观。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车门外板还包括第三边缘,该车门外板的第三边缘设置有限位凸起结构,该车门内板抵靠在该限位凸起结构的限位面。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限位面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该第一面和该第二面垂直,该车门内板的外沿抵靠在该第一面上,该车门内板的板面抵靠在该第二面上。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车门外板的第三边缘还设置有与该车门内 板螺纹连接的螺纹连接部。
可选地,第三边缘可以是车门外板中除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之外的任意一个边缘。
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边缘可以为车门铰链所在的边缘。
由于该第三边缘为车门铰链所在的边缘,为不容易被看到的边缘,因此在该第三边缘处设置螺纹连接部,以及设置限位凸起结构,能够增加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的连接稳固性,且不会影响车门的美观。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车门外板还包括第四边缘,该车门外板的第四边缘设置有限位凸起部,该车门外板还包括车门外板加强板,该车门外板加强板与该车门内板相连,该车门内板通过该车门外板加强板抵靠在该限位凸起部的限位面。
由于被车门内板遮挡,用户不会看到该限位凸起部,通过在第四边缘设置限位凸起部,能够增加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的连接稳固性,且不会影响车门的美观。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限位凸起部形成容置该车门外板加强板的卡槽。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车门外板与该车门内板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密封泡棉。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门,该车门包括车门内板,以及第一方面所述的车门外板。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车门。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车辆为电动汽车。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车门外板的边缘处设置螺纹连接部和卡接支架,将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通过螺纹连接和过盈卡接结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能够实现车门外板与车门内板的简便安装和拆卸,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 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门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车门外板的卡接支架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门外板的卡接支架的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门外板的螺栓安装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门外板的螺栓安装凸起的截面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门外板的第三边缘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门外板的限位凸起结构的截面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门外板的限位凸起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辆可以为电动汽车,例如可以是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Vehicle,PHEV)、混合动力车辆(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电动车(Electricvehicle,EV)或燃料电池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辆也可以是传统汽车,例如可以是燃油汽车或柴油汽车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根据实际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 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应理解,车辆的车门外板可以包括车辆的左车门的车门外板和车辆的右车门的车门外板,左车门的车门外板和右车门的车门外板成对称结构。下面以左车门外板为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外板的结构。
下面将结合图1-图9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外板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该车门外板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该车门外板的第一边缘设置有与车门内板过盈卡接的卡接支架14,该车门外板的第二边缘设置有与该车门内板螺纹连接的螺纹连接部。
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第一边缘设置有卡接支架14,可以理解为在第一边缘的外沿处设置有卡接支架14,也可以理解为在靠近第一边缘的外沿的位置区域设置有卡接支架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此,总之,卡接支架14用于对车门内板进行固定。下文中关于第二边缘、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的相关描述与此类似,下文不再一一说明。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车门外板的边缘处设置螺纹连接部和卡接支架,将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通过螺纹连接和过盈卡接结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实现车门外板与车门内板的简便安装和拆卸,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由于该车门外板拆卸和安装比较简便,因此在车门外板损坏的情况下,能够便于维修和更换。
例如,如图2所示,在车门第一边缘的A-B区间设置有该卡接支架14。
具体地,该卡接支架14的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该卡接支架14可以为长条状元件。
卡接支架14的横截面大致成U形。该长条状的卡接支架14具有U形槽道。
该车门外板的第一边的边缘处设置有翻边,该卡接支架14可以与该翻边连接。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卡接支架14通过一个侧面和底面与该翻边连接,使得该U形槽道的开口朝向车门外板中与该第一边缘相对的一边。
应理解,第一边缘可以是车门外板的任意一个边缘。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车门外板的第一边缘与车门铰链所在的边缘相对立。
例如,如图1所示,该车门外板大致成方形,该第一边缘可以为图1中的左部的边缘。
由于该第一边缘为车门外板中容易看到的边缘,在该第一边缘中设置卡接支架14,而不设置螺栓或螺钉等,有助于形成美观且简洁的外观。
图4是车门外板的第一边缘处的车门的横向截面图,由图4可以看出,车门内板12的侧边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过盈卡接到该车门外板11的卡接支架14形成的U形槽道内。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内板和外板之间的密封性,可以在车门内外板之间设置密封泡棉13。在图3所示,该密封泡棉13位于内板12与卡接支架14的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密封泡棉13能够增加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之间连接的紧密性。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泡棉13可以为聚氨酯PU材料泡棉。
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中并不对螺纹连接部的具体形式做限定,只要螺纹连接部能够实现车门外板与车门内板之间的螺纹连接即可。
例如,螺纹连接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螺栓安装凸起,例如,第二边缘设置的螺纹连接部可以包括螺栓安装凸起1、螺栓安装凸起2和螺栓安装凸起3。应理解,图5示出了第二边缘设置有三个螺栓安装凸起的情形,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图5示出了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螺栓安装凸起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螺栓凸起的截面示意图。
由图5和图6所示,螺栓安装凸起设置有用于螺栓15通过的圆孔和用于安装螺片螺母16的凹槽。
车门内板12也具有用于螺栓15通过的圆孔。螺栓15分别穿过螺栓安装凸起和车门内板12上的圆孔,通过与螺片螺母16的配合,将车门外板11和车门内板12固定在一起。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为了保证内板和外板之间的密封性,可以在车门内外板的连接部之间设置密封泡棉1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密封泡棉13能够增加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之间连接的紧密性。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泡棉13可以为聚氨酯PU材料泡棉。
应理解,上文描述了螺纹连接部包括螺纹安装凸起的情形,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螺纹连接部还可以为螺纹凹槽,穿过车门内板的螺栓可以通过旋转固定在该螺纹凹槽内,进而将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固定在一起。螺纹连接部还可以为其他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之间的螺纹连接即可。
应理解,第二边缘可以是车门外板中除第一边缘之外的任意一个边缘。
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边缘可以为车门外板的下部的边缘。
由于该第二边缘为车门外板中不容易看到的边缘,因此在该第二边缘处设置螺纹连接部,该螺纹连接部不但能够将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连接在一起,且不会影响车门的美观。
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对车门外板的具体形状做限定,例如,该车门外板可以为方形,例如,车门外板大致为梯形或矩形等。
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对车门外板的边缘的个数做限定,车门外板的边缘与车门外板的形状相对应。该车门外板可以具有多个边缘,例如,车门外板为方形,对应地,该车门外板具有四个边缘。该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可以为车门外板的四个边缘中的任意两个边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对该车门外板的边缘中除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外的其他边缘做限定,除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外的其他边缘处可以设置有限位结构,也可以不设置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下文将分别描述车门外板的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也设置有限位结构的情形。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车门外板还包括第三边缘,该车门外板的第三边缘设置有限位凸起结构,该车门内板抵靠在该限位凸起结构的限位面。
该限位面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该第一面和该第二面垂直,该车门内板的外沿抵靠在该第一面上,该车门内板的板面抵靠在该第二面上。
例如,图7为车门外板的第三边缘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和图7所示,在第三边缘的边缘处设置有限位凸起结构7。
图8为限位凸起结构7的A-A截面图。由图8所示,该车门内板12抵 靠在该限位凸起结构的限位面。
如图8所示,该限位凸起结构成倒“L”形或台阶形,该第一面和该第二面分别为该限位凸起结构的侧面和底面。
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凸起结构的具体形状做限定,只要能够使得车门内板12抵靠在该凸起结构的表面(即限位面)上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该限位凸起结构7能够限制车门内板相对于外板在X方向的运动,使得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的连接更加稳固。
例如,该第三边缘为车门铰链所在的边缘,该X方向为车辆的行进方向。
应理解,图1和图7中示出了具有5个限位凸起结构7的情形,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对此做限定。例如,第三边缘处可以设置1个或多个限位凸起结构。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为了保证内板和外板之间的密封性,可以在车门内板12和车门外板11的连接部之间设置密封泡棉1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密封泡棉13能够增加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之间连接的紧密性。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泡棉13可以为聚氨酯PU材料泡棉。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车门外板的第三边缘还设置有与该车门内板螺纹连接的螺纹连接部。
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中并不对螺纹连接部的具体形式做限定,只要螺纹连接部能够实现车门外板与车门内板之间的螺纹连接即可。
例如,如图7所示,螺纹连接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螺栓安装凸起,例如,第三边缘设置的螺纹连接部可以包括螺栓安装凸起4、螺栓安装凸起5和螺栓安装凸起6。
第三边缘设置的螺栓安装凸起可以与图5和图6描述的螺栓安装凸起类似,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第三边缘设置限位凸起结构7和螺纹连接部,通过双重固定方式,使得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应理解,第三边缘可以是车门外板中除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之外的任意一个边缘。
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边缘可以为车门外板的右部车门铰链 所在的边缘。
由于该第三边缘为车门铰链所在的边缘,为不容易被看到的边缘,因此在该第三边缘处设置螺纹连接部,以及设置限位凸起结构,能够增加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的连接稳固性,且不会影响车门的美观。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车门外板还包括第四边缘,该车门外板的第四边缘设置有限位凸起部,该车门外板还包括车门外板加强板,该车门外板加强板与该车门内板相连,该车门内板通过该车门外板加强板抵靠在该限位凸起部的限位面。
例如,如图1所示,该车门外板的第四边缘设置有限位凸起部8。
图9为限位凸起部8的竖直截面图。如图9所示,该车门外板加强板17抵靠在该限位凸起部的限位面。
其中,车门外板加强板17与车门内板连接在一起。车门外板加强板17抵靠在限位凸起部8的限位面。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限位凸起部形成容置该车门外板加强板的卡槽。
例如,如图9所示,该限位凸起部8形成容置该车门外板加强板的卡槽。该限位面可以为该卡槽的内表面。
如图9所示,该限位凸起部8可以包括与车门外板垂直的第一延伸部和与车门外板平行的第二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车门外板形成该卡槽。该限位面可以包括该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内表面。
应理解,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该限位凸起部8还可以包括与车门外板具有小于90度的夹角的第三延伸部,该第三延伸部和车门外板形成该卡槽。该限位面可以包括该第三延伸部内表面。
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四边缘可以为车门外板的上部的边缘。
在车门外板的上部边缘设置限位凸起部8能够限制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在竖直方向的运动。
由于被车门内板遮挡,用户不会看到该限位凸起部8,通过在第四边缘设置限位凸起部,能够增加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的连接稳固性,且不会影响车门的美观。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外板通过盈卡接、螺纹连接、限位结构的组合, 与车门内板连接在一起,使得车门外板便于安装和拆卸并保证了车门外板的美观。
应理解,图1中示出了车门外板具有4个限位凸起部8的情形,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对此做限定。例如,第四边缘处可以设置1个或多个限位凸起部。
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只是为了区分车门外板的边缘,而不应该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任何限定,例如,第一边缘也可以称为第二边缘,第二边缘也可以称为第一边缘等。
还应理解,在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边缘为车门外板的左部边缘,第二边缘为车门外板的下部边缘,第三边缘为车门外板的右部车门铰链所在的边缘,第四边缘为车门外板的上部边缘。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上述四个边缘可以互换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车门外板的材料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车门外板可以由塑料材料制成。
塑料材料制成的车门外板能够减轻汽车重量,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
由于塑料的成本较低,因此,采用塑料制造的车门外板能够避免铝车门外板维修性差,维修成本高等问题。
在车门外板损坏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更换外板,方便快捷,且节省成本。
可选地,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车门外板可以采用塑料注塑成型。
塑料注塑成型的车门外板能够减轻车门的质量,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此外,采用注塑工艺能够简化车门外板的生产流程。
可选地,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车门外板的塑料材料为PP-T20型号的塑料。
可选地,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车门外板可以采用铝合金制成。
采用铝合金制造的车门外板强度比较高,且具有一定的吸能性,安全性比较高。
可选地,在车门外板采用铝合金制成时,可以通过铝挤出工艺制造。
可选地,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车门外板可以采用钢材料制成。
采用钢材料制造的车门外板比较坚固,刚性好。
应注意,图1至图9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 新型实施例,而非要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限于所例示的具体形状、尺寸、结构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图1至图9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或变化也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门,该车门包括车门内板,以及前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外板。
关于该车门外板的具体描述,可参见前述各实施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前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门。
可选地,该车辆为电动汽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门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门外板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车门外板的第一边缘设置有与车门内板过盈卡接的卡接支架,所述车门外板的第二边缘设置有与所述车门内板螺纹连接的螺纹连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门外板还包括第三边缘,所述车门外板的第三边缘设置有限位凸起结构,所述车门内板抵靠在所述限位凸起结构的限位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面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垂直,所述车门内板的外沿抵靠在所述第一面上,所述车门内板的板面抵靠在所述第二面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门外板的第三边缘还设置有与所述车门内板螺纹连接的螺纹连接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门外板的第一边缘与车门铰链所在的边缘相对立。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门外板还包括第四边缘,所述车门外板的第四边缘设置有限位凸起部,所述车门外板还包括车门外板加强板,所述车门外板加强板与所述车门内板相连,所述车门内板通过所述车门外板加强板抵靠在所述限位凸起部的限位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凸起部形成容置所述车门外板加强板的卡槽。
8.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内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外板。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为电动汽车。
CN201620822815.2U 2016-07-29 2016-07-29 车门外板、车门和车辆 Active CN205970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2815.2U CN205970768U (zh) 2016-07-29 2016-07-29 车门外板、车门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2815.2U CN205970768U (zh) 2016-07-29 2016-07-29 车门外板、车门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70768U true CN205970768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28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22815.2U Active CN205970768U (zh) 2016-07-29 2016-07-29 车门外板、车门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707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06239U (zh) 固定式电池框
CN109461991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一体式安装电池箱体
KR101345638B1 (ko) 전기자동차용 하이브리드 배터리 모듈 커버
CN109065785A (zh) 一种具有散热减震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N203472502U (zh) 一体化设计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体
CN205900643U (zh) 电池箱体及具有该电池箱体的车辆
CN103996810A (zh) 一种阶梯型电池箱
CN205970768U (zh) 车门外板、车门和车辆
CN202616317U (zh) 一种bms安装架及使用该bms安装架的电池箱
CN201637161U (zh) 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边框及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CN106891709B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蓄电池托盘及其装配拆卸方法
CN205355108U (zh) 镁合金电池箱结构
CN207883757U (zh) 电池箱箱体及电池箱
CN202965916U (zh) 汽车动力电池固定结构
CN206742316U (zh) 电池盒及电动自行车
CN208665325U (zh) 一种电动观光车的模块化侧围结构
CN210628374U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箱体结构
CN106099006A (zh) 电动车用铝合金电池箱
GB2560332A (en) Cover for wireless-charging unit
CN110048050B (zh) 电池包
CN207993938U (zh) 一种双层电瓶箱体
CN208738323U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结构
CN206749477U (zh) 车门和车辆
CN205890996U (zh) 一种带隐蔽式雨槽的蒙皮及具有其的客车
CN206067931U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8, floor 801, room 3, No. 10, Wangjing street,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vehicle and ho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02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City, Fu Tong East Street, No. 1 Building No. 5 hospital room 312707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HEHEJ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5

Address after: 101300 room 107, building 1, courtyard 4, Hengxing Road, Gaoliyi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unctional area)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801, 8 / F, building 3, No.10 courtyard, Wangjing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102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HJ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