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48012U - 可调整按摩滚轮前后位置的按摩机 - Google Patents

可调整按摩滚轮前后位置的按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48012U
CN205948012U CN201620474407.2U CN201620474407U CN205948012U CN 205948012 U CN205948012 U CN 205948012U CN 201620474407 U CN201620474407 U CN 201620474407U CN 205948012 U CN205948012 U CN 205948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ne
drive shaft
body frame
massage
deflection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744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昆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hnson Health Tech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hnson Health Tech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hnson Health Tech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hnson Health Tech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744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48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48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48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整按摩滚轮前后位置的按摩机,其包含有:一主架及一升降架,所述升降架设于所述主架,并受一升降机构的驱动沿所述主架上下位移;一揉捏机构,设有一驱动轴,横向地枢设于所述主架上;一偏转架,枢设于所述驱动轴,并可与所述升降架相对偏转;二摇臂,装设于所述驱动轴;所述二摇臂受所述揉捏机构及一敲捶机构的驱动可进行揉捏动作及震动,所述偏转架可通过一进退机构调整所述偏转架及所述二摇臂的角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机结构精简且机芯精巧,可方便检修人员进行检修及便于摆置,并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按摩机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可调整按摩滚轮前后位置的按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按摩装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调整按摩滚轮前后位置的按摩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演进,社会也从传统的农业时代变化为资讯交换快速的资讯时代,而随着科技及社会的变化,现代人的生活及工作形态也随之改变,产生如长时间使用电脑、缺乏劳动或运动而导致筋骨僵硬或肌肉酸痛等的文明病。
有鉴于此,许多人会购买按摩机以舒缓筋骨或肌肉,以减轻筋骨僵硬或肌肉酸痛所造成的不适感,而现今的按摩机已可模拟有如人手的揉捏及敲捶的技巧,例如日本特许4563570号专利前案所示的按摩机的结构,其具有揉捏及敲捶功能,可提供使用者更加舒适的享受,该按摩机并可调整其按摩模组的高度,使该按摩机可适应不同使用者的身形,提供完善的按摩效果。
前述的日本特许4563570号的按摩机除具有揉捏、敲捶及变换其按摩模组高度等功能,还可调整其按摩组件的前后位置,以顺应背部形状及调整按摩力道,该案主要揭示按摩机的二种结构型式,其第一种结构型式如图1所示的按摩机80所示,其按摩模组83装设于一承载架82,该承载架82通过一驱动装置84的驱动而可相对于升降架81前后位移;其第二种结构型式如图2所示的按摩机85所示,装设有按摩模组88的承载架87以设于其底部的枢轴89枢接于升降架86,并可被一驱动装置驱动而以该枢轴89为转动中心相对于该升降架86向前或向后偏转。然而,不论上述任一种结构型式,由于该承载架的进退(或前后偏转)中心与该按摩模组83或88的驱动中心相互分立,导致其整体结构占据按摩机内大量的装设空间,使得按摩机的结构不够简洁,造成按摩机的机芯庞大、结构复杂且维修不易,制造及维护成本亦随的提高,并具有不易寻找适当地点摆置、维修人员需花较长时间进行保养及性价比较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按摩滚轮前后位置的按摩机,其构造简单且制造成本低廉,并具有较小的体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调整按摩滚轮前后位置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主架;一升降架,设于所述主架中,并能位移;一升降机构,设于所述主架及所述升降架之间,所述升降机构能驱动所述升降架沿所述主架的上下方向位移;一揉捏机构,具有一驱动轴及一揉捏驱动马达,所述驱动轴横向地枢设于所述升降架的前侧;二斜向的凸轮部位,设于所述驱动轴上,呈左右并列,各所述凸轮部位的轴向与所述驱动轴的轴向具有一偏差角度;所述揉捏驱动马达能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一偏转架,枢接所述驱动轴,并位于所述驱动轴及所述升降架之间,所述偏转架能以所述驱动轴为转动中心而角位移;所述揉捏驱动马达设于所述偏转架;一进退机构,设于所述升降架与所述偏转架之间,能驱动所述偏转架以所述驱动轴为转动中心而角位移;二摇臂,分别具有一装设孔,所述二摇臂以其装设孔枢设于所述驱动轴的所述二凸轮部位,各所述装设孔的轴向与所述驱动轴的轴向之间形成所述偏差角度;各所述摇臂上设有至少一按摩滚轮;一敲捶机构,设于所述偏转架,其包含有:一心轴,呈横向设置;一敲捶驱动马达,设于所述偏转架,并能驱转所述心轴;二偏心环,分别枢设于所述心轴二端;二摆荡连杆,其一端分别枢接于所述二偏心环;二万向接头组件,各所述摆荡连杆的另一端及各所述摇臂以各所述万向接头组件连接;所述心轴转动时,经由所述二摆荡连杆及所述二万向接头组件的连动使所述二摇臂产生震动。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架更设有一螺接孔;所述进退机构设于所述偏转架,并包含有一螺接杆及一进退驱动马达;所述螺接杆螺接于所述升降架的所述螺接孔;所述进退驱动马达能驱动所述螺接杆转动,所述螺接杆转动时,能沿所述升降架的螺接孔上下位移,以带动所述偏转架角位移。
另包含有:一连接座,枢设于所述升降架,能在上下方向角位移;所述螺接孔设于所述连接座;所述进退机构的螺接杆螺接于所述连接座。
所述进退机构枢接于所述偏转架,使所述进退机构及所述偏转架能相对位移。
另包含有:二枢接销;各所述摆荡连杆的顶端分别通过各所述枢接销枢接于各所述偏心环的底端,各所述摆荡连杆能以各所述枢接销为支点在所述主架的横向左右摆荡。
所述揉捏机构另包含有:二驱动件,分别具有一斜向部位;所述二驱动件固设于所述驱动轴;所述二斜向部位形成所述二凸轮部位。
所述升降架具有二支臂,所述二支臂设于所述升降架的前侧面,并与所述驱动轴枢接;所述偏转架具有二立臂,所述二立臂设于所述偏转架的前侧面,所述偏转架以所述二立臂枢接于所述驱动轴;所述揉捏机构及敲捶机构设于所述偏转架。
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主架,包含有一螺杆及一升降驱动马达,所述螺杆呈直立设置;所述升降驱动马达并能驱动所述螺杆转动;所述升降架具有一螺孔,所述升降架通过所述螺孔与所述螺杆螺接。
所述主架的二侧沿其上下方向设有二轨槽,所述二轨槽平行设置,且其上半部向前倾斜;所述升降架能沿所述二轨槽滑移;一螺接座,枢设于所述升降架而能角位移;所述螺孔设于所述螺接座;所述升降机构枢接于所述主架,使所述螺杆能前后摆动;所述螺杆螺接于所述螺接座。
所述升降机构枢接于所述主架底侧;另包含有:一限位件,具有一限位空间,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主架的上半部;所述螺杆的顶端容置于所述限位件的限位空间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机的揉捏机构以该驱动轴驱动该二摇臂动作,该偏转架也以该驱动轴为转动中心与该升降架相对偏转,换言之,该揉捏机构及该偏转架共同以该驱动轴为运作中心进行动作,可简化按摩机的结构,精简按摩机机芯的体积,降低生产成本,并可使按摩机所有者更容易规划按摩机的摆置位置及提升维修人员的检修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的一种按摩机所揭示的第一种结构型式;
图2是习知的一种按摩机所揭示的第二种结构型式;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按摩机的正视立体图;
图4是图3的按摩机的背视立体图;
图5是图3的按摩机的正视图;
图6是图3的按摩机的背视图,图中隐藏升降架,并显示进退机构的结构;
图7是图5的7-7剖线的剖面图,显示二摇臂装设于揉捏机构的驱动轴驱动件的剖面图;
图8是图7的8-8剖线的局部剖面图,显示一摇臂与一驱动件的另一方向的剖面图;
图9是图3的局部背视立体图,显示敲捶机构与一摇臂的连接结构;
图10及图11显示该按摩机的升降架的升降作动图;
图12及图13显示该按摩机的偏转架的偏转作动图;
图14至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机的二摇臂进行揉捏动作的运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功效,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如图3至图6、图10及图12是,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按摩机10,其装设于一按摩装置中,例如按摩椅的椅背。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方向是以使用者使用本发明的按摩机时的方向(图6的方向)为基准,按摩机10包含有:
一主架20,为概呈矩形的框体,并由一顶边201、一底边202、一右侧边203及一左侧边204所形成,主架20的右侧边203及左侧边204的顶侧向前倾斜一角度,使其顶边201与其底边202位于不同的平面。二轨槽21,分别沿右侧边203及左侧边204的上下方向设于各侧边203、204的内侧面。一限位件23,其内部形成一限位空间24,限位件23设于右侧边203或左侧边204的顶侧,在本实施例设于右侧边203的顶侧,限位件23的限位空间24朝下设置。一支撑臂25,概呈U形,支撑臂25的开口朝上,其一端固接于主架的底边202。
一升降架30,设于主架20。一螺接座31,利用一枢接轴312枢设于升降架30的后侧面而可角位移,螺接座31在主架20的上下方向设有一螺孔311。二支臂32,设于升降架30的前侧面。一容置空间33,为自升降架30的前侧面向后凹设而成的空间。二滑移件34,在本实施例各滑移件34具有二滚轮,二滑移件34分别设于升降架30的左、右二侧,并分别置入主架的各轨槽21,并可在各轨槽21内位移,使升降架可沿着主架20上下升降。一连接座35,利用一枢杆352枢设于升降架30的后侧面而可于上下方向角位移,其沿主架20的上下方向设有一螺接孔351。
一升降机构26,包含一螺杆27及一升降驱动马达29。升降机构26的底端通过一枢轴251枢接主架20的支撑臂25的自由端,使螺杆27可以枢轴251为中心而前后摆动,螺杆27顶端容置于限位件23的限位空间24,可在限位空间24内前后位移。升降驱动马达29设于支撑臂25的自由端,并通过一传动机构,例如但不限于,蜗杆蜗轮机构传动螺杆27转动。升降架30通过其螺孔311与螺杆27螺接,当螺杆27转动时,升降机构驱动升降架30沿主架20上下位移。
一偏转架36,设于升降架31的前侧,并位于二支臂32之间,偏转架36可与升降架30相对偏转。二立臂37,设于偏转架36的前侧面。
一揉捏机构40,设于偏转架36,并具有一驱动轴42及一揉捏驱动马达44。驱动轴42的二端通过轴承枢接于升降架30的二支臂32,偏转架36的二立臂37也通过轴承枢接于驱动轴42,使偏转架36能以驱动轴42为转动中心角位移,并能与升降架30相互偏转;偏转架36位于驱动轴42及升降架30之间。揉捏驱动马达44固设于偏转架36的其中一立臂37上,并通过一传动机构,例如但不限于,蜗杆蜗轮机构传动驱动轴42转动。
如图6、图7及图12所示,一进退机构39,装设于偏转架36的后侧,并容置于升降架30的容置空间33中。进退机构39具有一螺接杆391及一进退驱动马达392。螺接杆391底端连接一齿轮组393,齿轮组的外壳通过一枢接轴3911枢接于偏转架36的后侧面;螺接杆391的顶端螺接升降架30的连接座35的螺接孔351。进退驱动马达392连接螺接杆391的底端,并通过齿轮组393,例如蜗杆蜗轮机构传动螺接杆391转动。当螺接杆391转动时,进退机构可带动偏转架36以驱动轴42为转动中心与升降架30相对偏转。
二摇臂50,分别包含一上端部54、一下端部56及至少一按摩滚轮58。各上端部54及各下端部56分别设于各摇臂50的顶缘及底缘,并邻近于各摇臂50的前侧。本实施例的各摇臂50具有二按摩滚轮58,二按摩滚轮58分别枢设于各摇臂50的二端部54、56。二装设孔52,分别设于各摇臂50的体身,各摇臂50通过各装设孔52枢接于驱动轴42,并沿驱动轴42相对设置并左右并列。
如图7及图8所示,揉捏机构40还包含有二呈筒状的驱动件60,各驱动件60的一端设置一斜向部位。二驱动件60穿套并固设于驱动轴42,各斜向部位使驱动轴42的周面形成一斜向的凸轮部位61,凸轮部位61的中心线与驱动轴42的轴向偏差一角度,二摇臂50通过其装设孔52枢设于二凸轮部位61,各摇臂50的装设孔52的轴向与驱动轴42的轴向具有一偏差角度θ;二摇臂50的装设孔52与驱动轴42的偏差角度θ呈对称设置(或称镜像)。二轴承62,分别设于各驱动件60的凸轮部位61及各摇臂50的装设孔52之间,使各摇臂50可与各驱动件60相对转动。驱动轴42转动时,二驱动件60随着驱动轴一起转动。
如图9及图12所示,一敲捶机构70,具有一基座71、一心轴72、二偏心环73、二摆荡连杆75、二万向接头组件77及一敲捶驱动马达79。基座71装设于偏转架36的前侧面。心轴72沿偏转架36的横向穿设于基座71,其二端分别位于基座71的左、右侧边。二偏心环73分别枢接于心轴72的二端,其最大偏心位置恰分隔180度。二摆荡连杆75的顶端分别通过二枢接轴74枢接于各偏心环73的底端,二摆荡连杆75可以各枢接轴74为支点而在主架20的横向左右摆荡。各万向接头组件77在本实用新型为球窝结构,但不以此为限,其具有一接头771及一接座772,各接头771设于各摇臂50的体身中段的后缘;各接座772设于各摆荡连杆75的底端,并与各接头771套接。敲捶驱动马达79设于基座71的底面,并通过一传动机构,例如蜗杆蜗轮机构传动心轴72转动,进而促使二摇臂50产生震动。由于各摇臂50的中间部位与万向接头组件77的连接关系,使得各摇臂受到限制、无法转动,只能横向移动;当驱动轴42转动时,二驱动件60所形成的二凸轮部位61带动二摇臂50的上端部54与下端部56相互靠近及远离,并以驱动轴为中心产生规律的运动。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机10的动作状态。按摩机的升降机构、揉捏机构及敲捶机构等的运作,可由按摩机内置的程序所操控,而可自动控制升降架的升降、二摇臂的揉捏动作及捶打动作等。除了自动模式外,按摩机还提供手动模式,供使用者自行设定各种操作条件。以下谨以手动模式为说明,按摩机的自动模式可由此获得理解,容不赘述。使用者在使用按摩机10前,可先利用升降机构26驱动升降架30进行升降,以将升降架30调整至使用者最舒适的高度。
如图10及图11所示,当升降架30抬升至主架20的前倾部位(如自图10的位置抬升至图11的位置)时,升降架30受二轨槽21的导引逐渐前倾及向上向前位移,以利靠近人体的上背部及颈部;螺杆27以枢接其底端的枢轴251为转动中心随升降架30逐渐前倾,其顶端也在限位件23的限位空间24中向前位移,以配合主架20位移至前倾部位时的前移动件;升降架30的螺接座31也配合螺杆27的前倾以其枢接轴312为转动中心转动,使升降架30可顺利移动。本实施例的螺杆27顶端受限位件23的限位空间24所拘束,只能前后移动。
如图12及图13所示,当使用者调整完毕升降架30的高度后,可再利用进退机构39调整偏转架36与升降架30的偏转角度,使二摇臂50的各按摩滚轮58靠合于使用者的身体。请参阅图12所示,当螺接杆391由连接座35向下移动时,进退机构39带动偏转架36以驱动轴42为转动中心而以顺时针方向(以图面方向为准)角位移,进而连动二摇臂50角位移;反之,如图13所示,螺接杆391由连接座35向上移动时,进退机构39带动偏转架36逆时针方向角位移,二摇臂50随偏转架36位移。通过上述的调整,可依照使用者的体型调整偏转架36偏转角度,使二摇臂50的各按摩滚轮58更服贴于使用者的身体。偏转架36角位移过程中,枢接轴3911为进退机构39与偏转架的枢转部位;而枢杆352则为进退机构39与升降架30的枢转部位。因此,进退机构与偏转架及与升降架之间不会产生冲突。
实际上,按摩机10可侦测使用者的背部形状及肩颈位置,当升降架30进行升降时,进退机构39同时调整偏转架36的偏转角度,使各按摩滚轮58保持靠住使用者背部的状态。
可理解的是,进退机构39也可供使用者调整按摩机10的按摩力道,当偏转架36向前偏转,设于二摇臂50的上端部54的二按摩滚轮58即向使用者方向前进,而可加强按摩机10的按摩力道;当偏转架36向后偏转,设于二摇臂50的上端部54的二按摩滚轮58则远离使用者,减轻按摩机10的按摩力道。
使用者启动揉捏机构40时,可使二摇臂50产生揉捏的按摩效果。如图14至图21所示,显示二摇臂50受揉捏机构40驱动的动作方式,其中图14、图16、图18、图20为二摇臂50的动作正视图,图15、图17、图19、图21为二摇臂50的动作顶视图,二摇臂50依照图式所示的旋转方向A进行转动。请先参阅图14及图15所示,二图显示驱动轴42位于特定角位置,二摇臂50的二上端部54相互之间相对远离,二下端部56相互之间相对接近,使二摇臂50以相反的状态倾斜于驱动轴42。
再如图16及图17所示,显示驱动轴42自图14及图15的状态旋转1/4圈,二摇臂50的上下方向相互之间概呈平行,并与驱动轴42呈垂直,二摇臂50的二前缘相互之间相对远离,其后缘相互之间相对接近。
再如图18及图19所示,显示驱动轴42自图14及图15的状态旋转2/4圈,二摇臂50的二上端部54相互之间相对接近,二下端部56相互之间相对远离,二摇臂50以与图14及图15相反的状态倾斜于驱动轴42。
再如图20及图21所示,显示驱动轴42自图14及图15的状态旋转3/4圈,二摇臂50的上下方向相互之间复概呈平行,并与驱动轴42呈垂直,二摇臂50的二前缘相互之间相对接近,其后缘相互之间相对远离。
接着,驱动轴42又从图20及图21的状态旋转1/4圈,也就是驱动轴42旋转完整的一圈,二摇臂50回复至图14及图15的状态。
如此,通过凸轮部位61绕着驱动轴42的轴心转动,可使二摇臂50产生上述图式的动作状态,使得二上端部54可相互接近及远离、二下端部56相互远离及接近、二摇臂的前缘及后缘相互接近及远离的交替运作,使二摇臂50的各按摩滚轮58的间距形成三维的变化,模拟有如人手揉捏的按摩效果。
不论揉捏机构是否启动,使用者启动捶打机构70时,可使二摇臂50产生快速的敲捶效果。详而言之,敲捶机构70的心轴72转动时,二偏心环73产生偏心转动,其偏心运转经由二摆荡连杆75及二万向接头组件77的连动而转换成二摇臂50的震动,使二摇臂以驱动轴42为中心产生震动,使按摩滚轮58对人体提供捶打效果,产生有如人手敲捶的按摩作用。由于二偏心环73的偏心量恰为相反,故二摇臂50形成交错捶打。
按摩机10的揉捏动作及捶打动作可同时进行,捶打机构70的各摆荡连杆75能以枢接轴74为支点而左右摆荡;而各摆荡连杆75与摇臂50之间能以万向接头组件77连接,因此,通过摆荡连杆75与万向接头组件77所提供的自由度,二摇臂与敲捶机构是挠性连接,当摇臂50进行图12至图19的揉捏运作时,敲捶机构70的偏心环73仍得通过摆荡连杆75与万向接头组件77连动而带动二摇臂50震动,使敲捶的运作及揉捏的运作能够同时进行,不会感生冲突现象。
可理解的是,按摩机10在使用过程中,可随时调整升降架30的高度及二摇臂50的靠合度,让使用者可以最舒适的姿势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机10。也能随时经由进退机构39调整偏转架36的角位置,使二摇臂的按摩滚轮可以顺应服贴于使用者的躯体,并以最合适的按摩力道对使用者进行按摩。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按摩机可依照使用者的身形调整该二摇臂的高度及角度,并利用该二摇臂有如人手的揉捏及敲捶的功能让使用者能有优质及舒适的按摩享受,本实用新型并使升降架可前倾、前移,以及可调整偏转架的角位置,让使用者可将该二摇臂调整至最服贴人体的状态,并以最合适的按摩力道进行按摩。其次,本实用新型的该揉捏机构以该驱动轴驱动该二摇臂,该偏转架也以该驱动轴作为与该升降架相对偏转的转动中心,换言之,该揉捏机构及该偏转架均共用该驱动轴为运作中心以进行该二摇臂的揉捏及与该升降架的相对偏转,可简化按摩机的结构并缩小按摩机机芯的体积,使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机可更快速方便地进行检修并供按摩机所有者更容易规划按摩机的摆置位置。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机的结构精简,制造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机所需的各式机构及零件较少,使得生产成本随之降低,并可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机的经济效益。
上述实施例仅是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举凡由本实用新型的等效修改,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各该摇臂可仅设有一个按摩滚轮,各该按摩滚轮设于各该摇臂的一端,如此仍可达到对人体进行揉捏或敲捶的功效。

Claims (10)

1.一种可调整按摩滚轮前后位置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主架;
一升降架,设于所述主架中,并能位移;
一升降机构,设于所述主架及所述升降架之间,所述升降机构能驱动所述升降架沿所述主架的上下方向位移;
一揉捏机构,具有一驱动轴及一揉捏驱动马达,所述驱动轴横向地枢设于所述升降架的前侧;二斜向的凸轮部位,设于所述驱动轴上,呈左右并列,各所述凸轮部位的轴向与所述驱动轴的轴向具有一偏差角度;所述揉捏驱动马达能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
一偏转架,枢接所述驱动轴,并位于所述驱动轴及所述升降架之间,所述偏转架能以所述驱动轴为转动中心而角位移;所述揉捏驱动马达设于所述偏转架;
一进退机构,设于所述升降架与所述偏转架之间,能驱动所述偏转架以所述驱动轴为转动中心而角位移;
二摇臂,分别具有一装设孔,所述二摇臂以其装设孔枢设于所述驱动轴的所述二凸轮部位,各所述装设孔的轴向与所述驱动轴的轴向之间形成所述偏差角度;各所述摇臂上设有至少一按摩滚轮;
一敲捶机构,设于所述偏转架,其包含有:一心轴,呈横向设置;一敲捶驱动马达,设于所述偏转架,并能驱转所述心轴;二偏心环,分别枢设于所述心轴二端;二摆荡连杆,其一端分别枢接于所述二偏心环;二万向接头组件,各所述摆荡连杆的另一端及各所述摇臂以各所述万向接头组件连接;所述心轴转动时,经由所述二摆荡连杆及所述二万向接头组件的连动使所述二摇臂产生震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整按摩滚轮前后位置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更设有一螺接孔;所述进退机构设于所述偏转架,并包含有一螺接杆及一进退驱动马达;所述螺接杆螺接于所述升降架的所述螺接孔;所述进退驱动马达能驱动所述螺接杆转动,所述螺接杆转动时,能沿所述升降架的螺接孔上下位移,以带动所述偏转架角位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可调整按摩滚轮前后位置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另包含有:一连接座,枢设于所述升降架,能在上下方向角位移;所述螺接孔设于所述连接座;所述进退机构的螺接杆螺接于所述连接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可调整按摩滚轮前后位置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退机构枢接于所述偏转架,使所述进退机构及所述偏转架能相对位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整按摩滚轮前后位置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另包含有:二枢接销;各所述摆荡连杆的顶端分别通过各所述枢接销枢接于各所述偏心环的底端,各所述摆荡连杆能以各所述枢接销为支点在所述主架的横向左右摆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整按摩滚轮前后位置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捏机构另包含有:二驱动件,分别具有一斜向部位;所述二驱动件固设于所述驱动轴;所述二斜向部位形成所述二凸轮部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整按摩滚轮前后位置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具有二支臂,所述二支臂设于所述升降架的前侧面,并与所述驱动轴枢接;所述偏转架具有二立臂,所述二立臂设于所述偏转架的前侧面,所述偏转架以所述二立臂枢接于所述驱动轴;所述揉捏机构及敲捶机构设于所述偏转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整按摩滚轮前后位置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主架,包含有一螺杆及一升降驱动马达,所述螺杆呈直立设置;所述升降驱动马达并能驱动所述螺杆转动;所述升降架具有一螺孔,所述升降架通过所述螺孔与所述螺杆螺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可调整按摩滚轮前后位置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的二侧沿其上下方向设有二轨槽,所述二轨槽平行设置,且其上半部向前倾斜;所述升降架能沿所述二轨槽滑移;一螺接座,枢设于所述升降架而能角位移;所述螺孔设于所述螺接座;所述升降机构枢接于所述主架,使所述螺杆能前后摆动;所述螺杆螺接于所述螺接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可调整按摩滚轮前后位置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枢接于所述主架底侧;另包含有:一限位件,具有一限位空间,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主架的上半部;所述螺杆的顶端容置于所述限位件的限位空间中。
CN201620474407.2U 2016-05-23 2016-05-23 可调整按摩滚轮前后位置的按摩机 Active CN205948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74407.2U CN205948012U (zh) 2016-05-23 2016-05-23 可调整按摩滚轮前后位置的按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74407.2U CN205948012U (zh) 2016-05-23 2016-05-23 可调整按摩滚轮前后位置的按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48012U true CN205948012U (zh) 2017-02-15

Family

ID=57968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74407.2U Active CN205948012U (zh) 2016-05-23 2016-05-23 可调整按摩滚轮前后位置的按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4801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4507A (zh) * 2018-04-28 2018-09-11 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壁挂式按摩器
CN109363910A (zh) * 2018-10-23 2019-02-22 深圳市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按摩机芯的按摩力的调整方法、装置及按摩座椅
US11576837B2 (en) 2019-10-03 2023-02-14 Jfxd Trx Acq Llc Multi-zonal roller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4507A (zh) * 2018-04-28 2018-09-11 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壁挂式按摩器
CN109363910A (zh) * 2018-10-23 2019-02-22 深圳市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按摩机芯的按摩力的调整方法、装置及按摩座椅
US11576837B2 (en) 2019-10-03 2023-02-14 Jfxd Trx Acq Llc Multi-zonal roller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48012U (zh) 可调整按摩滚轮前后位置的按摩机
CN106272459A (zh) 一种仿人机器人
CN105965514A (zh) 仿生液压四足机器恐龙结构
CN105125387A (zh) 机器人按摩器
CN106078762A (zh) 十六自由度仿人机器人头颈机构
CN103622799A (zh) 颈肩部按摩器
CN106949349A (zh) 一种预防颈椎病的自移动屏幕架
CN203663046U (zh) 按摩单元、按摩机构及具备该按摩机构的按摩机
CN206123670U (zh) 一种仿人机器人
CN105434056A (zh) 一种便捷式电控脑外手术支架
CN201333316Y (zh) 表情丰富动作多样型机器玩偶
CN206566162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床
CN205948007U (zh) 按摩机
CN208974522U (zh) 一种新式联动按摩机芯
CN107049697A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床
CN110151493A (zh) 五指联动抓握机械手
CN101036617A (zh) 可兼具滑行及摇摆的平衡训练运动装置及其运动方法
CN206754717U (zh) 一种预防颈椎病的自移动屏幕架
CN202681890U (zh) 洗碗机
CN207356229U (zh) 一种形态可变的按摩机械手
CN106309101B (zh) 一种全自动按摩椅
CN209297600U (zh) 一种鸟类机械结构模型
CN203915408U (zh) 一种气压和机械三维按摩椅机芯
CN108635127B (zh) 一种医疗床椅
CN208552431U (zh) 一种按摩机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