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7580U - 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37580U
CN205937580U CN201620878793.1U CN201620878793U CN205937580U CN 205937580 U CN205937580 U CN 205937580U CN 201620878793 U CN201620878793 U CN 201620878793U CN 205937580 U CN205937580 U CN 2059375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hub
brake
electric machine
brake disc
machine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787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言平
万磊
张晓林
雷继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smin International Au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smin International Au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smin International Au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smin International Au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787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375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375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375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结构,包括与轮毂电机连接的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包括制动盘、油缸和卡钳;油缸分布在电机壳体的内端面周向;所述卡钳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端面对接,所述卡钳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端面之间围成制动腔室,所述油缸和制动盘均位于所述制动腔室内,所述制动盘的盘面与所述活塞腔的开口相对位置处设有第一摩擦片,所述制动盘的背面与所述卡钳的内端面相对位置处设有第二摩擦片,所述制动盘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轮毂的外周。充分利用了轮辋空间,在方便轮毂电机布置的同时使制动器布置方便、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渐枯萎和空气污染的逐渐加剧,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插电式、燃料电池等形式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大减少了对石油的依赖和大气的污染。
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内燃机汽车而言,由于能量供给形式不同,不论是整车总布置型式,还是驱动系统总成,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的驱动系统总成对整车而言至关重要,不仅承担承载功能、驱动功能,而且直接决定了整车的安全和舒适性能。
目前大部分新能源驱动电机都是由中央电机结构形式,仍然需要传动轴连接一个传统的后桥,传递效率差,系统构成复杂。
根据新能源汽车的特点,目前国内外均在研究开发轮毂电机,由于轮毂电机布置在轮辋内部,空间有限,造成制动器布置困难,在保证制动器布置的情况下,电机的体积受影响,从而影响电机的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轮辋空间,在方便轮毂电机布置的同时使制动器布置方便、简单。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结构,包括与轮毂电机连接的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包括制动盘、油缸和卡钳;
所述轮毂电机包括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呈类柱状,其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中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端面中心延伸出;
所述输出轴与车轮的轮毂孔轴配合连接;
所述制动盘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轮毂的外周;
所述油缸分布在所述电机壳体的内端面周向,所述油缸包括活塞腔和设于活塞腔中的活塞,以及与所述活塞腔连通的油路,所述活塞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电机壳体的中心轴线平行;
所述卡钳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端面对接,所述卡钳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端面之间围成制动腔室,所述油缸和制动盘均位于所述制动腔室内,所述制动盘的盘面与所述活塞腔的开口相对位置处设有第一摩擦片,所述制动盘的背面与所述卡钳的内端面相对位置处设有第二摩擦片;
通过油路向活塞腔供油使得活塞推动第一摩擦片,带动制动盘沿轮毂轴向滑动,并带动第二摩擦片移动压紧在卡钳的内端面,实现制动。
其中,所述电机壳体的内端面中心设有轴套,所述输出轴从所述轴套穿过并延伸出。
其中,所述轮毂的一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输出轴的延伸段通过花键连接,且所述输出轴的端部连接有挡住所述轮毂的连接件。
其中,所述轮毂与所述轴套通过轴承连接。
其中,所述制动盘与所述轮毂通过花键连接,且实现所述制动盘沿所述轮毂的轴向可滑动。
优选地,所述油缸均布在所述电机壳体的内端面周向;所述油缸的数量为八个。
其中,所述油路沿所述电机壳体的内端面径向向外设置。
其中,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轮辋的中心轴同轴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一一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空腔中还设有减速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结构,包括与轮毂电机连接的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包括制动盘、油缸和卡钳;
将油缸分布在电机壳体的内端面周向,有效节省了油缸安装空间,集成度高,使得整体结构紧凑;
所述卡钳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端面对接,所述卡钳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端面之间围成制动腔室,所述油缸和制动盘均位于所述制动腔室内,所述制动盘的盘面与所述活塞腔的开口相对位置处设有第一摩擦片,所述制动盘的背面与所述卡钳的内端面相对位置处设有第二摩擦片,所述制动盘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轮毂的外周;使得卡钳位置固定,制动盘可以运动,节省了制动器的轴向空间;
通过油路向活塞腔供油使得活塞推动第一摩擦片,带动制动盘沿轮毂轴向滑动,并带动第二摩擦片移动压紧在卡钳的内端面,从而实现制动;制动器布置方便、简单,在保证制动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了制动器所占体积,有效利用了空间,保证轮辋空间能够被电机充分利用,提高了电机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轴向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电机壳体;11:轴套;2:油缸;21:活塞腔;22:活塞;23:油路;3:轮毂;4:制动盘;5:第一摩擦片;6:第二摩擦片;7:卡钳;8:电机;9:减速器;10:输出轴;2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结构,其包括与轮毂电机连接的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包括制动盘4、油缸2和卡钳7;
所述轮毂电机包括电机壳体1,所述电机壳体1呈类柱状,从图1中可见,电机壳体1的外周面设有一段向其内端面方向倾斜的锥面,从而方便与轮辋更好地配合连接;此处所说的内端面是相对于车轮安装之后的方位确定的,位于车体外的一侧为“外”,位于车体内的一侧为“内”;
电机壳体1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中设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10从所述电机壳体1的内端面中心延伸出;
所述输出轴10与车轮的轮毂3孔轴配合连接,由输出轴10转动带动轮毂3转动;
所述制动盘4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轮毂3的外周,具体是可沿轮毂3的轴向滑动,且两者通过花键连接,方便力的传送,在轮毂3转动时,制动盘4随轮毂3一起转动;
所述油缸2分布优选均布在所述电机壳体1的内端面周向,以充分利用制动盘4的径向空间保证制动力,优选地,所述油缸2的数量为八个,当然油缸2的数量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择;将油缸2与电机壳体1集成,集成度高,且减轻了重量,有效节省了油缸2安装空间,使得整体结构紧凑;具体地,所述油缸2包括活塞腔21和设于活塞腔21中的活塞22,以及与所述活塞腔21连通的油路23,通过油路23向活塞腔21供制动液,推动活塞22工作,所述活塞腔2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电机壳体1的中心轴线平行;
所述卡钳7与所述电机壳体1的内端面对接,图1中所示卡钳7呈中心设有通孔的端盖状,所述卡钳7与所述电机壳体1的内端面之间围成制动腔室,所述油缸2和制动盘4均位于所述制动腔室内,卡钳7位置不动,制动盘4可以运动,节省了制动器的轴向空间,所述制动盘4的盘面与所述活塞腔21的开口相对位置处设有第一摩擦片5,所述制动盘4的背面与所述卡钳7的内端面相对位置处设有第二摩擦片6;且所述第一摩擦片5与所述第二摩擦片6一一对应设置;
工作时,通过油路23向活塞腔21供制动液使得活塞22推动第一摩擦片5,往前运动压紧制动盘4,制动盘4受力后沿轮毂3轴向滑动,带动第二摩擦片6移动压紧在卡钳7的内端面,实现制动。在保证制动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了制动器所占体积,有效利用了空间,保证轮辋空间能够被电机8充分利用,提高了电机8功率,方便了制动器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壳体1的内端面中心设有轴套11,所述输出轴10从所述轴套11穿过并延伸出。
所述轮毂3与输出轴10的具体连接方式为:所述轮毂3的一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输出轴10的延伸段通过花键连接,且所述输出轴10的端部连接有挡住所述轮毂3防止外脱的连接件,如螺母。
具体地,所述轮毂3与所述轴套11通过轴承20连接,轴承20的内圈与轴套11固定连接,轴承20的外圈与轮毂3的内圈固定连接。
为了优化油路23布设,所述油路23沿所述电机壳体1的内端面径向向外设置,且与电机壳体1的外周面连通,方便供油。
为了优化布置,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10与轮辋的中心轴同轴设置。
所述空腔中还设有减速器9,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10与所述减速器9连接,起到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轮辋的径向空间,减少了轴向空间,在保证制动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了制动器所占体积,有效利用了空间,保证轮辋空间能够被电机充分利用,提高了电机功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结构,包括与轮毂电机连接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包括制动盘、油缸和卡钳;
所述轮毂电机包括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呈类柱状,其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中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端面中心延伸出;
所述输出轴与车轮的轮毂孔轴配合连接;
所述制动盘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轮毂的外周;
所述油缸分布在所述电机壳体的内端面周向,所述油缸包括活塞腔和设于活塞腔中的活塞,以及与所述活塞腔连通的油路,所述活塞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电机壳体的中心轴线平行;
所述卡钳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端面对接,所述卡钳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端面之间围成制动腔室,所述油缸和制动盘均位于所述制动腔室内,所述制动盘的盘面与所述活塞腔的开口相对位置处设有第一摩擦片,所述制动盘的背面与所述卡钳的内端面相对位置处设有第二摩擦片;
通过油路向活塞腔供油使得活塞推动第一摩擦片,带动制动盘沿轮毂轴向滑动,并带动第二摩擦片移动压紧在卡钳的内端面,实现制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端面中心设有轴套,所述输出轴从所述轴套穿过并延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的一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输出轴的延伸段通过花键连接,且所述输出轴的端部连接有挡住所述轮毂的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与所述轴套通过轴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与所述轮毂通过花键连接,且实现所述制动盘沿所述轮毂的轴向可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均布在所述电机壳体的内端面周向;所述油缸的数量为八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沿所述电机壳体的内端面径向向外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轮辋的中心轴同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一一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中还设有减速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连接。
CN201620878793.1U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结构 Active CN2059375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78793.1U CN205937580U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78793.1U CN205937580U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37580U true CN205937580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20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78793.1U Active CN205937580U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3758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1305A (zh) * 2018-05-15 2018-09-2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带有弹子加压结构制动器的电动轮
WO2022027318A1 (zh) * 2020-08-05 2022-02-10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制动装置和车轮单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1305A (zh) * 2018-05-15 2018-09-2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带有弹子加压结构制动器的电动轮
WO2022027318A1 (zh) * 2020-08-05 2022-02-10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制动装置和车轮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91651U (zh) 轮内工作装置
CN103921674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变速箱
CN104747679A (zh) 一种具有ngw行星轮的轴间差速器
CN107640014A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
CN205937580U (zh) 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结构
CN105774526A (zh) 一种输出大转矩的轮毂电机装置及汽车
CN102555773A (zh) 电动客车用低地板门式轮边电机后桥
CN108327529A (zh) 混合动力汽车的后电驱动总成
CN108591305B (zh) 一种带有弹子加压结构制动器的电动轮
CN203481992U (zh) 带差速功能的减速电机
CN205945393U (zh) 一种单减速电驱动力总成
CN107588172A (zh) 用于车辆变矩器的减震器
CN207241307U (zh) 集成有轮毂电机的电动汽车车轮系统
CN202931151U (zh) 一体化碟刹轮毂电机
CN105150827A (zh) 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
CN104786824B (zh) 一种电动汽车轮边驱动装置
CN101005221A (zh) 轮毂电机
CN205059267U (zh) 一种电动汽车驱动装置
CN201956780U (zh) 混合动力汽车用的电机
CN107458211B (zh) 一种电动轮总成
CN105889438A (zh) 减速器
CN207010467U (zh) 一种电动车自行车中置电机
CN206983715U (zh) 一种电动汽车轮毂电机后轴连接结构
CN205225448U (zh) 发动机的双向取力的传动装置
CN205033933U (zh) 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21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