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06062U - 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906062U CN205906062U CN201620775340.6U CN201620775340U CN205906062U CN 205906062 U CN205906062 U CN 205906062U CN 201620775340 U CN201620775340 U CN 201620775340U CN 205906062 U CN205906062 U CN 2059060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ner panel
- induction groove
- front deck
- groove
- deck longer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前舱纵梁不能充分压溃、不能对前围板起到支撑作用的问题。本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包括均为条形的内板和外板,内板和外板相固连,内板前端设有诱导槽一,内板中部设有诱导槽二,外板前端设有诱导槽三,诱导槽一和诱导槽三位置相对应。本前舱纵梁在碰撞中能够充分压溃并且能够有效防止前围板变形侵入驾驶舱,有效保护了乘员的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
背景技术
汽车前纵梁结构,是汽车碰撞过程中重要的吸能元件,其吸能特性及变形模式直接决定着碰撞过程中车辆的力和加速度响应及乘员生存空间的完整性,对乘员保护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汽车碰撞过程是高度非线性及复杂的过程,如何在碰撞过程中,保证前纵梁稳定理想的轴向压溃变形模式,减少纵梁前期碰撞过程中的弯曲变形模式,提高前纵梁的变形吸能效率,是前纵梁设计的难点。合理地设计纵梁结构,可以使其在碰撞中吸收足够的能量,降低碰撞波形,减小对乘员舱的冲击,保护乘员安全。
如在中国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ZL201020234587X】公开了“一种阶梯式前纵梁”,该专利的前纵梁与前保险杠相连接,汽车的包括前纵梁本体、与前纵梁焊接形成密闭腔结构的前纵梁外板,前纵梁本体沿长度具有呈阶梯状渐变式截面,且前端截面的面积小于后面截面的面积。当汽车放生正面碰撞时,该结构的前纵梁能提高前纵梁吸收膨胀能量的性能,从而提高整车正面碰撞能力。但是该结构的前纵梁在实际碰撞试验中往往发现前纵梁的中部由于长度方向的强度不够而产生前纵梁前端还未充分压溃就发生弯折、起皱等现象。这样就导致在碰撞中,前纵梁的前端收到冲击,进而溃缩吸能而无法将能量进一步的传递给与前纵梁后部连接的汽车前围板上,导致汽车前围板侵入驾驶舱造成对乘员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防止前围板侵入驾驶舱以保护乘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所述前舱纵梁包括均为条形的内板和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和外板相固连,所述内板前端设有诱导槽一,所述内板中部设有诱导槽二,所述外板前端设有诱导槽三,所述诱导槽一和所述诱导槽三位置相对应。
通常情况下汽车的前舱纵梁前端用于与保险杠相连接,后端用于与前围挡板相连接,本方案中通过在汽车的前舱纵梁的内板前端设有诱导槽一、在内板中部设有诱导槽二和在外板前端设置诱导槽三,可以有效的传递碰撞载荷,在碰撞中起到吸能作用,前舱纵梁能够在诱导槽二位置产生折弯变形,这样汽车的前围板区域产生很小的侵入或不产生侵入变形,保证乘员舱内的生存空间,减少乘员所受到的伤害。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中,所述诱导槽一、诱导槽二和诱导槽三均为冲压制成的槽状结构。本技术方案中诱导槽一、诱导槽二和诱导槽三均由冲压而成,其造型简单,易于制造。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中,所述诱导槽一为设置在内板前端上部的半诱导槽,所述诱导槽三为设置在外板前端上部和下部的半诱导槽。前舱纵梁的前部往往设置有传感器结构,因此要求设置诱导槽一和诱导槽三时避开传感器的设置位置,所以将诱导槽一和诱导槽三均设置为半诱导槽可以在该位置上避开传感器,便于传感器的安装和使用。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中,所述诱导槽二为由内板中间向上下延伸的全诱导槽。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全诱导槽能够产生较大的形变,更加有效的传递碰撞载荷。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中,所述内板后端设有加强部。通过设置加强部加强内板后端,避免内板后端发生变形,使内板后端能够对前围板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前围板侵入驾驶舱,降低对乘员的伤害。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中,所述前舱纵梁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固连在内板上且位于内板中部与加强部之间。通过设置加强板进一步加强内板,避免内板中后端发生变形,使内板后端能够对前围板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前围板侵入驾驶舱,降低对乘员的伤害。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中,所述加强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若干加强筋。通过在加强版上设置加强筋,提高加强板的强度,使其具有更好的加强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中,所述加强筋包括凸筋和凹筋,所述凸筋和凹筋的位置一一对应。在加强板上设置凸筋和凹筋,通过凸筋和凹筋相互配合,使得加强板在碰撞中能够保持完整并与内板相配合,对前围板进行支持,有效防止前围板侵入驾驶舱,降低对乘员的伤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具有以下优点:1、分别在内板和外板的前端设置半诱导槽,使得前舱纵梁在碰撞中能够充分压溃,以吸收更多能量;2、分别在内板中部设置全诱导槽,使得前舱纵梁在碰撞中能够根据强度变化在中部的全诱导槽区域发生弯折变形,控制碰撞能量的传递方向,以更好的控制前围板的变形;3、通过加强内板后端的强度以及设置加强板,使前舱纵梁后端的强度得到提高,对前围板的支撑作用更好,以便降低前围板侵入驾驶舱的程度,减少对乘员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前舱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板与加强板固连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板;2、外板;3、诱导槽一;4、诱导槽二;5、诱导槽三;6、加强部;7、加强板;8、加强筋;9、凸筋;10、凹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前舱纵梁包括均为条形的内板1和外板2,内板1和外板2相固连,内板1前端设有诱导槽一3,内板1中部设有诱导槽二4,外板2前端设有诱导槽三5,诱导槽一3和诱导槽三5位置相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诱导槽一3、诱导槽二4和诱导槽三5均采用冲压制成的槽状结构,这样能够便于造型和生产。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为了便于在前舱纵梁的前部设置传感器,因此诱导槽一3采用设置在内板1前端上部的半诱导槽,诱导槽三5采用设置在外板2前端上部和下部的半诱导槽。此外,由于需要前舱纵梁的中部在碰撞中发生较大的弯折变形,以吸收更多能量并传递碰撞载荷,因此位于内板1中部的诱导槽二4采用由内板1中间向上下延伸的全诱导槽。
如图4所示,此外,为了避免碰撞过程中内板的后端发生较大变形,因此在内板1后端设有加强部6。这样使内板1后端能够对前围板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前围板侵入驾驶舱,降低对乘员的伤害。
如图2和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保证前舱纵梁后端的强度,还在内板1上固连了一块加强板7,该加强板7位于内板1中部与加强部6之间。通过设置加强板7进一步加强内板1,避免内板1中后端发生变形,使内板1后端能够对前围板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前围板侵入驾驶舱,降低对乘员的伤害。更具体的,加强板7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若干加强筋8,加强筋8具体包括凸筋9和凹筋10,凸筋9和凹筋10的位置一一对应。在加强板7上设置凸筋9和凹筋10,通过凸筋9和凹筋10相互配合,使得加强板7在碰撞中能够保持完整并与内板1相配合,对前围板进行支持,有效防止前围板侵入驾驶舱,降低对乘员的伤害。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包括均为条形的内板(1)和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1)和外板(2)相固连,所述内板(1)前端设有诱导槽一(3),所述内板(1)中部设有诱导槽二(4),所述外板(2)前端设有诱导槽三(5),所述诱导槽一(3)和所述诱导槽三(5)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槽一(3)、诱导槽二(4)和诱导槽三(5)均为冲压制成的槽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槽一(3)为设置在内板(1)前端上部的半诱导槽,所述诱导槽三(5)为设置在外板(2)前端上部和下部的半诱导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槽二(4)为由内板(1)中间向上下延伸的全诱导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1)后端设有加强部(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纵梁还包括加强板(7),所述加强板(7)固连在内板(1)上且位于内板(1)中部与加强部(6)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7)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若干加强筋(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8)包括凸筋(9)和凹筋(10),所述凸筋(9)和凹筋(10)的位置一一对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75340.6U CN205906062U (zh) | 2016-07-21 | 2016-07-21 | 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75340.6U CN205906062U (zh) | 2016-07-21 | 2016-07-21 | 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906062U true CN205906062U (zh) | 2017-01-25 |
Family
ID=57806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775340.6U Active CN205906062U (zh) | 2016-07-21 | 2016-07-21 | 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906062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28118A (zh) * | 2017-09-20 | 2018-01-26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正面碰撞纵梁结构 |
CN107719473A (zh) * | 2017-10-13 | 2018-02-23 | 长沙义和车桥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双变形吸能效果的车架结构 |
CN110949528A (zh) * | 2019-11-25 | 2020-04-03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前端结构及车辆 |
CN113044117A (zh) * | 2019-12-26 | 2021-06-29 |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 车辆前机舱的上纵梁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
-
2016
- 2016-07-21 CN CN201620775340.6U patent/CN20590606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28118A (zh) * | 2017-09-20 | 2018-01-26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正面碰撞纵梁结构 |
CN107628118B (zh) * | 2017-09-20 | 2019-09-10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正面碰撞纵梁结构 |
CN107719473A (zh) * | 2017-10-13 | 2018-02-23 | 长沙义和车桥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双变形吸能效果的车架结构 |
CN107719473B (zh) * | 2017-10-13 | 2019-06-11 | 长沙义和车桥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双变形吸能效果的车架结构 |
CN110949528A (zh) * | 2019-11-25 | 2020-04-03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前端结构及车辆 |
CN110949528B (zh) * | 2019-11-25 | 2021-04-27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前端结构及车辆 |
CN113044117A (zh) * | 2019-12-26 | 2021-06-29 |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 车辆前机舱的上纵梁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906062U (zh) | 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 | |
WO2017101513A1 (zh) | 前机舱框架总成 | |
CN101823509B (zh) | 一种汽车前地板骨架 | |
CN110104067A (zh) |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 | |
CN206623891U (zh) | 车身以及车辆 | |
CN204605957U (zh) | 汽车及汽车a柱结构 | |
CN110962938A (zh) | 一种汽车侧围框架加强组件 | |
CN211417421U (zh) | 一种汽车b柱与下车体横梁结合的防护结构 | |
CN201712671U (zh) | 一种汽车前纵梁后段的加强结构 | |
CN208306747U (zh) | 具有传力结构的纵梁和汽车 | |
CN202686511U (zh) | 一种乘用车a柱结构 | |
CN201520343U (zh) | 一种汽车车身前纵梁 | |
CN201784680U (zh) | 一种阶梯式前纵梁 | |
CN205890808U (zh) | 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 |
CN204915840U (zh) | 一种汽车a柱的上边梁 | |
CN208411874U (zh) | 一种车身b柱上部加强组件 | |
CN201745641U (zh) | 一种车身前纵梁前端结构 | |
KR101499447B1 (ko) | 차체 대쉬 밀림방지 구조 | |
CN204250179U (zh) | 一种汽车流水槽总成 | |
CN207191172U (zh) | 一种汽车纵梁 | |
CN105946753B (zh) | 一种低驾驶区客车前碰撞保护结构 | |
CN202271942U (zh) |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 |
CN202863551U (zh) | 加强型纵梁s段结构 | |
CN202783376U (zh) | 一种机舱纵梁结构 | |
CN207191166U (zh) | 一种具有加强板的汽车纵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