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92086U - 一种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92086U
CN205892086U CN201620722584.8U CN201620722584U CN205892086U CN 205892086 U CN205892086 U CN 205892086U CN 201620722584 U CN201620722584 U CN 201620722584U CN 205892086 U CN205892086 U CN 205892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rm
main stand
green tire
power set
t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225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永安
丁春雨
赵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Rubber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Rubber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Rubber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Rubber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6207225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92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92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92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包括:主体机架,其上设置有摆动安装架以及第一动力装置和第二动力装置;支臂组件,支臂组件包括有第一支臂、中间支臂以及第二支臂,中间支臂与第一动力装置动力连接,第一支臂以及第二支臂均与第二动力装置连接;卡爪组件,卡爪组件包括有夹块,夹块设置于第一支臂、中间支臂以及第二支臂的下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胎的自动夹具系统通过设置两条支臂以及一条中间支臂能够实现生胎的夹取的操作,配合机械手就能够实现生胎的抓取、转移,相比传统的人工转移而言,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生胎的机械抓取,为实现生胎的机械化转运提供了可靠支持,其能够降低生胎转移的劳动强度,并且工作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胎生产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生胎生产领域中所使用的典型的生胎转运装置结构为:包括有一个架体,在架体的底部设置滚轮,生胎搭放在架体上。在使用该转运装置时,首先通过操作工人将生胎一个一个的装载到架体上,然后再通过人工将转运装置推送至设定工位上,之后再将架体上的生胎逐一卸载。对于人工装卸生胎而言,其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传统设计中,一般是采用机器人来替代人工完成作业,例如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机械臂。机械臂虽然可以代替人工实现生胎的转移,但是,如何对生胎进行抓取,成为了机械臂在生胎制造领域推广的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一)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机械臂应用到生胎转运作业中,用以降低生胎转运存在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包括:
主体机架,于所述主体机架的下侧设置有摆动安装架,于所述主体机架的上侧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动力装置,于所述摆动安装架上设置有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平行设置;
支臂组件,所述支臂组件包括有第一支臂、中间支臂以及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以及所述第二支臂分设于所述中间支臂的两侧,所述中间支臂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动力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中间支臂前后移动,所述第一支臂以及所述第二支臂活动设置于所述摆动安装架上,所述第一支臂以及所述第二支臂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可驱动所述第一支臂以及所述第二支臂左右移动;
卡爪组件,所述卡爪组件包括有夹块,所述夹块采用垂直设置方式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臂、所述中间支臂以及所述第二支臂的下侧。
优选地,所述夹块为弧形的板式结构,所述夹块包括有三个,三个所述夹块分设于所述第一支臂、所述中间支臂以及所述第二支臂上,三个所述夹块形成有圆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中间支臂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臂为金属支臂,所述第二支臂为金属支臂,所述中间支臂为金属支臂,所述夹块为金属夹块;
所述夹块与所述第一支臂、所述第二支臂以及所述中间支臂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体机架为金属制主体机架,所述主体机架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于所述主体机架的上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中间支臂与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具有连接功能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连接架设置于所述主体机架的上侧,所述连接架通过螺栓与所述主体机架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反推动力装置,所述反推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主体机架上,所述反推动力装置为气缸装置,所述气缸装置包括有一个反推推杆,所述反推推杆可与所述中间支臂相抵。
(三)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胎的自动夹具系统通过设置两条支臂以及一条中间支臂能够实现生胎的夹取的操作,这样,配合机械手就能够实现生胎的抓取、转移,相比传统的人工转移而言,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生胎的机械抓取,为实现生胎的机械化转运提供了可靠支持,其能够降低生胎转移的劳动强度,并且工作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适用于生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适用于生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的仰视图;
在图1和图2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主体机架1、摆动安装架2、第一动力装置3、第二动力装置4、
反推动力装置5、第一支臂6、中间支臂7、第二支臂8、夹块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适用于生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的侧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适用于生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的仰视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该系统应用于生胎处理系统中,可以安装到机械臂上,用于实现对生胎的夹取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系统包括:主体机架1、支臂组件以及卡爪组件,其中卡爪组件安装到支臂组件上,支臂组件则通过多个动力装置安装到主体机架1上,主体机架1上设置的支臂组件则能够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运动,卡爪组件设置在支臂组件上,能够卡住生胎,从而实现对生胎的固定,然后再利用机械臂将生胎转运至设定工位处,完成生胎的自动化抓取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中,主体机架1采用金属材料一体成型,其优选采用铝合金或者不锈钢制成,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的主体机架1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不易发生形变。
主体机架1的上侧设置有第一动力装置3,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动力装置3可以为气缸也可以为液压缸,第一动力装置3与中间支臂7连接,能够驱动中间支臂7前后移动。在主体机架1的底部设置了摆动安装架2,摆动安装架2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动力装置4。
通过外置的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动力装置3以及两个第二动力装置4协同作业,就能够实现第一支臂6、第二支臂8以及中间支臂7的同时运动,第一支臂6与第二支臂8在两个第二动力装置4的驱动下可左右移动(同时,中间支臂7前后移动),可以实现整个卡爪组件的扩张与收缩。当卡爪组件扩张时,夹块9能够与生胎的内圈紧紧相抵,实现对生胎的固定,当卡爪组件收缩时,夹块9能够与生胎之间放松,完成生胎的下落。
在主体机架1上设置的第一动力装置3采用安装座进行安装。这样可以提高第一动力装置3安装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支臂组件的具体结构为:包括有第一支臂6、中间支臂7以及第二支臂8,第一支臂6以及第二支臂8分设于中间支臂7的两侧,中间支臂7与第一动力装置3动力连接、第一动力装置3用于驱动中间支臂7前后移动,第一支臂6以及第二支臂8在两个第二动力装置4的作用下,可实现左右移动。
卡爪组件包括有夹块9,夹块9采用垂直设置方式固定设置于第一支臂6、中间支臂7以及第二支臂8的下侧。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胎的自动夹具系统通过设置两条支臂以及一条中间支臂7能够实现生胎的夹取操作,这样,配合机械手就能够实现生胎的抓取、转移,相比传统的人工转移而言,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生胎的机械抓取,为实现生胎的机械化转运提供了可靠支持,其能够降低生胎转移的劳动强度,并且工作效率较高。
具体地,夹块9为弧形的板式结构,夹块9包括有三个,三个夹块分设于第一支臂6、中间支臂7以及第二支臂8上,三个夹块形成有圆弧形结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生胎的内圈均采用圆形结构,因此,为了提高夹块9夹取生胎的稳定性,夹块9采用了弧形的板式结构设计,在第一支臂6、第二支臂8以及中间支臂7上设置的夹块9能够形成一个圆弧形结构,这样,能够保证夹块9与生胎内圈的形状相吻合,保证夹块9能够稳定卡住内圈并将其稳定夹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摆动安装架2上设置有两个并行的第二动力装置4,第一动力装置3的驱动方向与第二动力装置4的驱动方向垂直。设定第一动力装置3的驱动方向为X轴,则第二动力装置4的驱动方向为Y轴,这样,第一支臂6以及第二支臂8在Y轴方向移动,中间支臂7则能够在X轴方向移动。通过上述结构,可以通过调整第二支臂8来适应不同内圈直径的生胎的夹取作业。
具体地,第一动力装置3通过联轴器与中间支臂7连接。
具体地,第一支臂6为金属支臂,第二支臂8为金属支臂,中间支臂7为金属支臂,夹块9为金属夹块;夹块9与第一支臂6、第二支臂8以及中间支臂7焊接连接;主体机架1为金属制主体机架1,主体机架1为一体式结构。
为了提高中间支臂7移动的稳定性避免中间支臂7的移动发生偏移,于主体机架1的上侧设置有限位板,中间支臂7与限位板滑动连接。具体地,在限位板上开设有限位凹槽,在中间支臂7上设置了限位杆,限位杆与中间支臂7固定连接,限位杆能够插入到限位凹槽内,这样通过限位杆能够对中间支臂7起到限位作用。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具有连接功能的连接架,连接架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连接架设置于主体机架1的上侧,连接架通过螺栓与主体机架1连接。连接架具有多个型号,不同连接架上开设的安装孔结构不同,这样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型号的连接架以适应不同机械臂的安装要求。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反推动力装置5,反推动力装置5设置于主体机架1上,反推动力装置5为气缸装置,气缸装置包括有一个反推推杆,反推推杆可与中间支臂7相抵。
设置有反推动力装置5的目的在于配合第一动力装置3共同完成中间支臂7的运动控制,反推动力装置5用来给中间支臂7一个反向的推力,防止其张开力过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8)

1.一种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机架(1),于所述主体机架的下侧设置有摆动安装架(2),于所述主体机架的上侧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动力装置(3),于所述摆动安装架上设置有第二动力装置(4),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平行设置;
支臂组件,所述支臂组件包括有第一支臂(6)、中间支臂(7)以及第二支臂(8),所述第一支臂以及所述第二支臂分设于所述中间支臂的两侧,所述中间支臂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动力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中间支臂前后移动,所述第一支臂以及所述第二支臂活动设置于所述摆动安装架上,所述第一支臂以及所述第二支臂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可驱动所述第一支臂以及所述第二支臂左右移动;
卡爪组件,所述卡爪组件包括有夹块(9),所述夹块采用垂直设置方式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臂、所述中间支臂以及所述第二支臂的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块为弧形的板式结构,所述夹块包括有三个,三个所述夹块分设于所述第一支臂、所述中间支臂以及所述第二支臂上,三个所述夹块形成有圆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中间支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臂为金属支臂,所述第二支臂为金属支臂,所述中间支臂为金属支臂,所述夹块为金属夹块;
所述夹块与所述第一支臂、所述第二支臂以及所述中间支臂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机架为金属制主体机架,所述主体机架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其特征在于,
于所述主体机架的上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中间支臂与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具有连接功能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连接架设置于所述主体机架的上侧,所述连接架通过螺栓与所述主体机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反推动力装置(5),所述反推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主体机架上,所述反推动力装置为气缸装置,所述气缸装置包括有一个反推推杆,所述反推推杆可与所述中间支臂相抵。
CN201620722584.8U 2016-07-11 2016-07-11 一种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 Active CN205892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2584.8U CN205892086U (zh) 2016-07-11 2016-07-11 一种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2584.8U CN205892086U (zh) 2016-07-11 2016-07-11 一种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92086U true CN205892086U (zh) 2017-01-18

Family

ID=57770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22584.8U Active CN205892086U (zh) 2016-07-11 2016-07-11 一种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920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6011A (zh) * 2016-07-11 2016-10-12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一种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6011A (zh) * 2016-07-11 2016-10-12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一种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
CN106006011B (zh) * 2016-07-11 2019-07-16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3076B (zh)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活塞、活塞销和连杆装配方法及装置
CN101415521B (zh) 用于保持和夹持构件的夹持装置
CN106006011A (zh) 一种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
CN107445783B (zh) 雷管自动装配生产线
CN205033207U (zh) 一种抓取装置的顶部机械手
CN202479301U (zh) 自动打头机
CN205863209U (zh) 电池串传输自动翻转出料系统
CN108390230A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压接机
CN205892086U (zh) 一种适用于轮胎转运的自动夹具系统
CN204366945U (zh) 基于数字总线的翅片总成取码机械手
CN208802546U (zh) 码垛夹具自动上料装置
CN110919256A (zh) 一种用于装载机动臂板的机器人焊接装置
CN110961887A (zh) 一种轴压入、熔接生产线
CN213672694U (zh) 一种自动化冠簧组装设备的上料装置
CN105618893B (zh) 筒体及其盖体弧焊装置
CN214489557U (zh) 一种隔膜蓄能器自动化装配检测生产线的随行托盘夹具
CN212923489U (zh) 绳头拉杆滚丝自动上料机械手
CN209502664U (zh) 大型物料搬运冲压流水线
CN206840086U (zh) 一种预定位机械爪
CN208773619U (zh) 与机器人配合的全自动轮胎钢丝圈抓取装置
CN105252271A (zh) 窗帘走珠自动化生产装置
CN207326972U (zh) 轴承内圈所用桁架机器手
CN204569174U (zh) 一种汽车自动化生产线升降机吊具
CN110125308A (zh) 轴承铆合自动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17072373U (zh) 一种用于活塞转向的新型夹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