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36365U - 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36365U
CN205836365U CN201620718981.8U CN201620718981U CN205836365U CN 205836365 U CN205836365 U CN 205836365U CN 201620718981 U CN201620718981 U CN 201620718981U CN 205836365 U CN205836365 U CN 205836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haft
wheel
self adaptation
wheel structur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189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先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Easy Driving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Easy Driving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Easy Driving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Easy Driving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189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36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36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363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包括支撑架、左右向设置的支撑轴、前后向设置的支撑柱及两个车轮,支撑轴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通口,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贯穿其左右端面的缺口,支撑柱贯穿通口将支撑轴活动连接在缺口处,且支撑轴中部的上端与缺口的顶端之间留有距离,两车轮可转动地套设于支撑轴上且分别位于支撑架的两侧。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电动车、电动轮椅中,可增强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这样,不仅能有效避免车轮卡轮而驱动失效的尴尬情况,还能大大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电动车及电动轮椅的自由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及电动轮椅等交通工具通常采用自由轮加驱动轮的形式以执行控制系统的前行或者后退,其中,驱动轮多选用直径较大及胎面较宽的大轮胎,自由轮由于其结构的限制,多选用直径较小及胎面较窄的小轮胎,因此,自由轮在抗压强度、运行稳定性及使用寿命上都不及驱动轮。此外,当电动车、电动轮椅在经过坑洼不平或者泥泞不堪的道路上时,胎面较窄的自由轮则极易卡陷于坑洼或者泥泞处而影响交通工具的行驶。再者,现有技术中虽有采用双轮结构的自由轮,但它的轮轴是采用固定连接方式,因此,当电动车、电动轮椅行驶在不平路面时,该自由轮并不能根据路面情况进行自适应调整,往往会出现单轮触地的情况,这样,则极易产生卡陷及打滑的问题而影响使用者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电动车、电动轮椅中,可增强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这样,不仅能有效避免车轮卡轮而驱动失效的尴尬情况,还能大大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包括支撑架、左右向设置的支撑轴、前后向设置的支撑柱及两个车轮,支撑轴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通口,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贯穿其左右端面的缺口,支撑柱贯穿通口将支撑轴活动连接在缺口处,且支撑轴中部的上端与缺口的顶端之间留有距离,两车轮可转动地套设于支撑轴上且分别位于支撑架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作为自由轮,在应用时通常安装于电动车、电动轮椅的前端,其中,支撑轴用于承载两车轮,两车轮在受外力驱动时可相对支撑轴进行转动,这样,既可实现两车轮作为自由轮的转动工作,又不会影响支撑轴与支撑柱之间的配合。由于支撑轴通过支撑柱活动连接在缺口处,且支撑轴的上端与缺口的顶端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因此,当使用者使用电动车、电动轮椅行驶在坑洼不平或者泥泞不堪的道路上时,支撑轴可以支撑柱为支撑中心进行小幅度的转动,从而可保证两车轮在重力作用下总是与地面相服帖,通过该种自适应动态平衡调整可有效减轻电动车、电动轮椅行驶过程中的晃动感,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同时,缺口顶端可限制支撑轴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的最大幅度,这样,可有效降低对支撑轴的损耗,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另外,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双车轮结构,当其中一个车轮卡陷于坑洼或者泥泞处时,还可通过另一个车轮的转动而带动电动车、电动轮椅驶出障碍地,从而可有效避免车轮卡轮而驱动失效的尴尬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安装有上下向设置的连接柱,连接柱上活动套设有连接架,连接柱的中轴延长线偏离所述支撑轴的中轴线,且位于支撑轴中轴线的后侧。因连接柱的中轴延长线与支撑轴的中轴线不相交,因而,连接柱与两车轮成偏心设置,应用时,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连接架装配于电动车、电动轮椅的前端,这样,能增大连接架的回转幅度,进而能提高两车轮的转向性能。
为提高支撑轴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的灵敏度,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直径宽度小于所述通口的直径宽度。如此,可减少通口内壁与支撑柱外壁的接触面积占比,进而可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以提高支撑轴转动的灵敏度。这样,当使用者坐在电动车、电动轮椅上行驶时,两车轮能在重力作用下进行快速的平衡调整,使得它们总是能与地面相服帖。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中部的直径宽度大于位于其两侧的左右部的直径宽度。支撑轴的中部用于与支撑柱和缺口相配合,支撑轴的左右部均用于承载车轮。将支撑轴中部设置为大直径宽度能增强它的动能负荷承载力,进而提高它与支撑柱和缺口配合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挡泥功能,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弧形挡泥板,弧形挡泥板的弧度与所述车轮的弧度相适应且位于两个所述车轮之间的区域。当电动车、电动轮椅行驶在泥泞不堪的道路上时,弧形挡泥板可防止泥泞飞溅进两车轮之间以影响两车轮的运行。为提高弧形挡泥板的挡泥功效,可将弧形挡泥板设置为能覆盖两车轮之间区域环向面的1/2。
为便于装配支撑柱,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贯穿所述支撑架的前后端将所述支撑轴活动连接在所述缺口处。装配时,先将支撑轴的中部放置于缺口处,再将支撑柱由前至后依次贯穿支撑架的前端、通口及支撑架的后端,最后再使用紧固螺钉固定支撑柱的位置。
为减轻支撑架的重量以提高两车轮运行的灵敏度,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贯穿其左右端面的镂空。
为实现车轮相对支撑轴的转动及实现连接架相对连接柱的转动,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车轮均通过轴承套设于所述支撑轴上;所述连接架通过轴承套设于所述连接柱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作为自由轮,在应用时通常安装于电动车、电动轮椅的前端。当使用者使用装配有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电动轮椅行驶在坑洼不平或者泥泞不堪的道路上时,支撑轴可以支撑柱为支撑中心进行小幅度的转动,从而可保证两车轮在重力作用下总是与地面相服帖,通过该种自适应动态平衡调整可有效减轻电动车、电动轮椅行驶过程中的晃动感,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另外,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双车轮结构,当其中一个车轮卡陷于坑洼或者泥泞处时,还可通过另一个车轮的转动而带动电动车、电动轮椅驶出障碍地,从而可有效避免车轮卡轮而驱动失效的尴尬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中支撑架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中支撑轴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支撑架,2、支撑轴,3、通口,4、缺口,5、支撑柱,6、车轮,7、连接柱,8、连接架,9、镂空,10、弧形挡泥板,11、第一限位件,12、第二限位件,13、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包括支撑架1、左右向设置的支撑轴2、前后向设置的支撑柱5及两个车轮6,支撑轴2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通口3,支撑架1的下端设置有贯穿其左右端面的缺口4,支撑柱5贯穿通口3将支撑轴2活动连接在缺口4处,且支撑轴2中部的上端与缺口4的顶端之间留有距离,两车轮6可转动地套设于支撑轴2上且分别位于支撑架1的两侧。
本实施例作为自由轮,在应用时通常安装于电动车、电动轮椅的前端,其中,支撑轴2用于承载两车轮6,两车轮6在受外力驱动时可相对支撑轴2进行转动,这样,既可实现两车轮6作为自由轮的转动工作,又不会影响支撑轴2与支撑柱5之间的配合。由于支撑轴2通过支撑柱5活动连接在缺口4处,且支撑轴2的上端与缺口4的顶端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因此,当使用者使用电动车、电动轮椅行驶在坑洼不平或者泥泞不堪的道路上时,支撑轴2可以支撑柱5为支撑中心进行小幅度的转动,从而可保证两车轮6在重力作用下总是与地面相服帖,通过该种自适应动态平衡调整可有效减轻电动车、电动轮椅行驶过程中的晃动感,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同时,缺口4顶端可限制支撑轴2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的最大幅度,这样,可有效降低对支撑轴2的损耗,延长它的使用寿命。另外,本实施例设置有双车轮6结构,当其中一个车轮6卡陷于坑洼或者泥泞处时,还可通过另一个车轮6的转动而带动电动车、电动轮椅驶出障碍地,从而可有效避免车轮卡轮而驱动失效的尴尬情况。
为提高本实施例运行的可靠性,可在支撑轴2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限位件11,这样,可防止两车轮6与支撑轴2相脱离;可在连接柱7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限位件12,这样,可防止连接架8与连接柱7相脱离。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架1的上端安装有上下向设置的连接柱7,连接柱7上活动套设有连接架8,连接柱7的中轴延长线偏离所述支撑轴2的中轴线,且位于支撑轴2中轴线的后侧。因连接柱7的中轴延长线与支撑轴2的中轴线不相交,因而,连接柱7与两车轮6成偏心设置,应用时,本实施例是通过连接架8装配于电动车、电动轮椅的前端,这样,能增大连接架8的回转幅度,进而能提高两车轮6的转向性能。
优选地,为提高支撑轴2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的灵敏度,优选地,所述支撑柱5的直径宽度小于所述通口3的直径宽度。如此,可减少通口3内壁与支撑柱5外壁的接触面积占比,进而可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以提高支撑轴2转动的灵敏度。这样,当使用者坐在电动车、电动轮椅上行驶时,两车轮6能在重力作用下进行快速的平衡调整,使得它们总是能与地面相服帖。
优选地,所述支撑轴2中部的直径宽度大于位于其两侧的左右部的直径宽度。支撑轴2的中部用于与支撑柱5和缺口4相配合,支撑轴2的左右部均用于承载车轮6。将支撑轴2中部设置为大直径宽度能增强它的动能负荷承载力,进而提高它与支撑柱5和缺口配合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架1的上端设置有弧形挡泥板10,弧形挡泥板10的弧度与所述车轮6的弧度相适应且位于两个所述车轮6之间的区域。当电动车、电动轮椅行驶在泥泞不堪的道路上时,弧形挡泥板10可防止泥泞飞溅进两车轮6之间以影响两车轮6的运行。为提高弧形挡泥板10的挡泥功效,可将弧形挡泥板10设置为能覆盖两车轮6之间区域环向面的1/2。
为便于装配支撑柱5,优选地,所述支撑柱5贯穿所述支撑架1的前后端将所述支撑轴2活动连接在所述缺口4处。装配时,先将支撑轴2的中部放置于缺口4处,再将支撑柱5由前至后依次贯穿支撑架1的前端、通口3及支撑架1的后端,最后再使用紧固螺钉固定支撑柱5的位置。
为减轻支撑架1的重量以提高两车轮6运行的灵敏度,优选地,所述支撑架1上还设置有贯穿其左右端面的镂空9。
为实现车轮6相对支撑轴2的转动及实现连接架8相对连接柱7的转动,优选地,两个所述车轮6可均通过两个轴承13套设于所述支撑轴2上;所述连接架8可通过两个轴承13套设于所述连接柱7上。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左右向设置的支撑轴(2)、前后向设置的支撑柱(5)及两个车轮(6),支撑轴(2)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通口(3),支撑架(1)的下端设置有贯穿其左右端面的缺口(4),支撑柱(5)贯穿通口(3)将支撑轴(2)活动连接在缺口(4)处,且支撑轴(2)中部的上端与缺口(4)的顶端之间留有距离,两车轮(6)可转动地套设于支撑轴(2)上且分别位于支撑架(1)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上端安装有上下向设置的连接柱(7),连接柱(7)上活动套设有连接架(8),连接柱(7)的中轴延长线偏离所述支撑轴(2)的中轴线,且位于支撑轴(2)中轴线的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5)的直径宽度小于所述通口(3)的直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2)中部的直径宽度大于位于其两侧的左右部的直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上端设置有弧形挡泥板(10),弧形挡泥板(10)的弧度与所述车轮(6)的弧度相适应且位于两个所述车轮(6)之间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5)贯穿所述支撑架(1)的前后端将所述支撑轴(2)活动连接在所述缺口(4)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还设置有贯穿其左右端面的镂空(9)。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车轮(6)均通过轴承套设于所述支撑轴(2)上;所述连接架(8)通过轴承套设于所述连接柱(7)上。
CN201620718981.8U 2016-07-08 2016-07-08 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36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18981.8U CN205836365U (zh) 2016-07-08 2016-07-08 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18981.8U CN205836365U (zh) 2016-07-08 2016-07-08 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36365U true CN205836365U (zh) 2016-12-28

Family

ID=58150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1898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36365U (zh) 2016-07-08 2016-07-08 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363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1716A (zh) * 2017-04-17 2017-06-27 北京农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轮式移动结构及包含其的轮式机器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1716A (zh) * 2017-04-17 2017-06-27 北京农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轮式移动结构及包含其的轮式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00258A (zh) 倒三轮转向侧倾机构
US871457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lower axle/spindles for golf cars, personal transportation vehicles and low speed vehicles
CN108502077A (zh) 一种双前轮车辆的摇摆悬挂系统
CN108297636A (zh) 一种具有可摆臂伸缩式轮足结构的多轴全地形轮式车
CN205836365U (zh) 一种自适应双轮结构
CN103693149A (zh) 休闲代步车用避震装置
CN2905599Y (zh) 两轮摩托车防滑支撑装置
CN205311787U (zh) 儿童漂移车
US20130098703A1 (en) Motorized three-wheeled vehicle rear steering mechanism
CN103693143B (zh) 具有避震装置的电动车
CN207360480U (zh) 倒三轮转向侧倾机构
CN206954336U (zh) 一种三角履带轮
CN206606019U (zh) 一种具有可摆臂伸缩式轮足结构的多轴全地形轮式车
CN205737902U (zh) 折叠可坐式滑板车
CN205220208U (zh) 机动车抛锚自助轮
CN108327817A (zh) 一种两轮摩托车防滑支撑装置
CN107344589A (zh) 三轮车
CN206446580U (zh) 一种新型橡胶车轮止滑器
CN204979030U (zh) 双梁卡丁漂移三轮车
CN207311694U (zh) 通过脚轮转向的自行车
CN204587154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
CN206307219U (zh) 机车前轮平衡悬吊系统
CN201980305U (zh) 四轮电动站立车
CN110588861A (zh) 一种老年三轮代步车
CN205854414U (zh) 后轮刹车式滑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7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