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19448U - 一种折叠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电动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819448U CN205819448U CN201620780427.2U CN201620780427U CN205819448U CN 205819448 U CN205819448 U CN 205819448U CN 201620780427 U CN201620780427 U CN 201620780427U CN 205819448 U CN205819448 U CN 2058194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rod
- folding
- hinged
- crossbeam
- electric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电动车,包括前车体和后车体,所述的前车体和后车体通过车架连接,所述的车架包括横梁、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的横梁的前部与前车体通过旋转折叠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横梁上且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横梁上且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控制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处于铰接状态或固定连接状态的锁定单元。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电动车,该折叠电动车结构简单、折叠便捷,结构稳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折叠电动车。
背景技术
ZL201420706209.5公开了了一种使用方便的折叠电动车,折叠电动车,包括车座、车轮、一对脚踏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电动车前端的前叉组件、车梁、承重架、支撑架、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电池;电池为自行车提供动力支撑;所述承重架包括一对承重杆、基座,基座上安装有第一制动装置,通过第一制动装置使得前叉组件可以围绕第一转轴旋转;车梁前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承重架前端连接;车梁尾部安装有滑板,车梁中部设有车座卡位,车座卡位上设置有第二制动装置,通过第二制动装置,可以控制滑板是否滑动于车梁上;滑板两侧翼通过一对第三转轴与支撑架端部连接,支撑架与承重架相交部分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支撑架尾端部连接有脚踏板。
中国专利申请CN201410204459.3,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其中,车架包括由两个平行部件构成的上架管,其前端连接至连接前叉和车把手的直立件。所述上架管尾端从所述车座下方向远侧伸出一定长度。所述自行车具有包括两个平行部件的下架管,其中,所述下架管前端连接至连接前叉和车把手的直立件,尾端则设有所述自行车后轮(一个或多个);所述车座和所述下架管间装有包括两个平行部件的支撑管,而所述支撑管在所述下架管下方延伸,进而所述支撑管下端形成支腿架。此外,所述自行车具有辅助行驶轮。
中国专利ZL201420169248.6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包括双管型支架横梁,双管型支架横梁的前端安装有前轮机构,后端安装有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管型支架横梁的前端通过旋转机构安装前轮机构;所述双管型支架横梁的前部设置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传动连接后轮;所述双管型支架横梁的中部通过指环取付安装有坐垫支撑双管,双管型支架横梁的前部通过指环取付安装有坐垫双管,坐垫双管和坐垫支撑双管的上部通过双孔滑动卡座连接,坐垫双管和双孔滑动卡座上共同安装有坐垫,并且在坐垫支撑双管的下端设置有脚踏。
上述专利大多通过三角固定结构来达到车架折叠的目的,其折叠不够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电动车,该折叠电动车结构简单、折叠便捷、结构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叠电动车,包括前车体和后车体,所述的前车体和后车体通过车架连接,所述的车架包括横梁、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的横梁的前部与前车体通过旋转折叠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横梁上且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横梁上且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控制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处于铰接状态或固定连接状态的锁定单元。
在上述的折叠电动车中,所述的锁定单元包括插销孔、与插销孔配合的插销、与插销连接的拉杆、套设在插销上用于使插销复位的插销复位弹簧,所述的插销孔设在第二连杆或第三连杆上,所述的插销设置在未设置插销孔的第二连杆或第三连杆上。
在上述的折叠电动车中,设有插销的第二连杆或第三连杆上还设有插销容纳槽,所述的插销和插销复位弹簧均设置在插销容纳槽内,所述的拉杆与插销的尾部连接。
在上述的折叠电动车中,所述的横梁、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均为两根且并排设置,每根横梁分别与一根第一连杆、一根第二连杆和一根第三连杆对应;每根横梁依次与对应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连接形成四连杆结构。
在上述的折叠电动车中,所述的横梁上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板,所述的第一连杆铰接在该连接板上,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下端连接有折叠脚踏,所述的第一连杆的顶端连接有坐垫。
在上述的折叠电动车中,所述的旋转折叠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前车体铰接,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铰接,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两个卡槽,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可伸缩的卡柱,当前车体和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卡柱与其中一个卡槽配合,当前车体和车架处于折叠状态,卡柱与另外一个卡槽配合。
在上述的折叠电动车中,还包括一扳手,所述的扳手的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的卡柱铰接在扳手的中部,所述的卡柱上还套设有一用于使卡柱复位的卡柱复位弹簧。
在上述的折叠电动车中,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上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上设有导向孔,所述的卡柱穿过导向孔且安装在隔板上,所述的扳手安装在隔板远离前车架的一侧,所述的卡柱复位弹簧抵紧在隔板上,所述的卡柱包括柱体和与卡槽形状相适应的卡合部,所述的卡合部为圆柱形且卡合部的轴心与卡柱运动方向垂直。
在上述的折叠电动车中,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铰接部为圆心,所述的圆心到两个卡槽的中心所形成的夹角为90°。
在上述的折叠电动车中,所述的前车体包括前轮、与前轮连接的前车叉、以可伸缩形式连接在前车叉顶部的把立、连接在把立上的可折叠车把,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前车叉铰接;
所述的后车体包括后轮和设置在后轮上的驱动电机,所述的横梁上固定有电池,所述的驱动电机与电池电连接,所述的后轮连接在横梁的尾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折叠电动车结构简单、折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连接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旋转折叠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旋转折叠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5所示,一种折叠电动车,包括前车体1和后车体2,所述的前车体1和后车体2通过车架3连接,所述的车架3包括横梁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3和第三连杆34,所述的横梁31的前部与前车体1通过旋转折叠部4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32的一端铰接在横梁31上且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3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三连杆34的一端铰接在横梁31上且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3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二连杆33和第三连杆34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控制第二连杆33和第三连杆34处于铰接状态或固定连接状态的锁定单元。在实际应用中,第二连杆33和第三连杆34在固定连接状态时优选为第二连杆33和第三连杆34在同一直线上,但是本实施例并不排斥第二连杆33和第三连杆34在固定连接状态具有一定的夹角。
具体来说,如果第二连杆33和第三连杆34在固定连接状态时,第二连杆33和第三连杆34在同一直线上,则在固定连接状态时,车架3为三角固定结构,第二连杆33和第三连杆34在铰接状态时,车架3为铰链四连杆结构。
如果第二连杆33和第三连杆34在固定连接状态时,第二连杆33和第三连杆34具有一定的夹角,则在固定连接状态时,车架3为四角固定结构,第二连杆33和第三连杆34在铰接状态时,车架3为铰链四连杆结构。
本实施例通过锁定单元实现了车架3部分的主体可折叠,具体来说,锁定单元可以实现车架3在铰链四连杆结构和三角固定结构或四角固定结构之间的灵活切换,在使用时,支撑稳定,在折叠时,易操作。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简洁,故障率低。
具体来说,所述的锁定单元包括插销孔35、与插销孔35配合的插销36、与插销36连接的拉杆37、套设在插销36上用于使插销36复位的插销复位弹簧38,所述的插销孔35设在第二连杆33上,所述的插销36设置在第三连杆34上,其中,设有插销36的第二连杆33上还设有插销容纳槽39,所述的插销36和插销复位弹簧38均设置在插销容纳槽39内,所述的拉杆37与插销36的尾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横梁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3和第三连杆34均为两根且并排设置,每根横梁分别与一根第一连杆32、一根第二连杆33和一根第三连杆34对应;每根横梁依次与对应的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3和第三连杆34连接形成四连杆结构。横梁31之间的空隙主要是用于在折叠状态时,容纳前车体1上的前轮1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杆34优选设在横梁31上靠近后车体2的位置,这样在折叠时相对比较容易操作,当然本实施例并不排斥将第三连杆34铰接在横梁31靠近前车体1的位置,只是如果设置在靠近前车体1的位置时,前车体1的高度较高,对车架3的折叠造成一定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的横梁31上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板30,所述的第一连杆32铰接在该连接板30上,所述的第一连杆32的下端连接有折叠脚踏6,所述的第一连杆32的顶端连接有坐垫5,该坐垫5优选为角度可调整的坐垫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旋转折叠部4包括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所述的第二连接部42与横梁3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部41与前车体1铰接,所述的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铰接,所述的第一连接部41上设有两个卡槽43,所述的第二连接部42上设有与卡槽43配合的可伸缩的卡柱,当前车体1和车架3处于展开状态时,卡柱与其中一个卡槽43配合,当前车体1和车架3处于折叠状态,卡柱与另外一个卡槽43配合,优选地,本旋转折叠部4还包括一扳手44,所述的扳手44的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接部42上,所述的卡柱铰接在扳手44的中部,所述的卡柱上还套设有一用于使卡柱复位的卡柱复位弹簧45,所述的第二连接部42上设有隔板46,所述的隔板46上设有导向孔47,所述的卡柱穿过导向孔47且安装在隔板46上,所述的扳手44安装在隔板46远离前车架3的一侧,所述的卡柱复位弹簧45抵紧在隔板46上,所述的卡柱包括柱体48和与卡槽43形状相适应的卡合部49,所述的卡合部49为圆柱形且卡合部49的轴心与卡柱运动方向垂直,优选地,以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的铰接部为圆心,所述的圆心到两个卡槽43的中心所形成的夹角为90°,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该角度可以允许一定幅度的调整,具体以横梁31和前车体1之间的夹角而定。
在实施例中,所述的前车体1包括前轮11、与前轮11连接的前车叉12、以可伸缩形式连接在前车叉12顶部的把立13、连接在把立13上的可折叠车把14,所述的第一连接部41与前车叉12铰接;具体来说,可折叠车把14上还设有刹车线和控制速度的控制把手,前轮11上还设有鼓刹或碟刹。
所述的后车体2包括后轮21和设置在后轮21上的驱动电机22,所述的横梁31上固定有电池23,所述的驱动电机22与电池23电连接,所述的后轮21连接在横梁31的尾端。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排斥前轮11驱动。电池23的设置位置以第三连杆34的铰接位置而定,如果第三连杆34铰接在横梁31上靠近后车体2的位置,则电池23设置在横梁31上靠近前车体1的位置,如果第三连杆34铰接在横梁31上靠近前车体1的位置,则电池23设置在横梁31上靠近后车体2的位置。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用于用车结束后,需要将整车折叠起来,具体的操作步骤是:
步骤1:将可折叠车把14折叠,并且将把立13缩短;
步骤2:扣动扳手44,使卡合部49离开对应的卡槽43,将前车体1转动90°,然后放开扳手44,使卡合部49卡入对应的卡槽43中。
步骤3:将折叠脚踏6折叠后拉动拉杆37,使插销36离开插销孔35,将车架3折叠,并调整坐垫5的角度使之与横梁31平行,其状态如图5。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叠电动车,包括前车体和后车体,所述的前车体和后车体通过车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包括横梁、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的横梁的前部与前车体通过旋转折叠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横梁上且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横梁上且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控制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处于铰接状态或固定连接状态的锁定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单元包括插销孔、与插销孔配合的插销、与插销连接的拉杆、套设在插销上用于使插销复位的插销复位弹簧,所述的插销孔设在第二连杆或第三连杆上,所述的插销设置在未设置插销孔的第二连杆或第三连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设有插销的第二连杆或第三连杆上还设有插销容纳槽,所述的插销和插销复位弹簧均设置在插销容纳槽内,所述的拉杆与插销的尾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均为两根且并排设置,每根横梁分别与一根第一连杆、一根第二连杆和一根第三连杆对应;每根横梁依次与对应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连接形成四连杆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上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板,所述的第一连杆铰接在该连接板上,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下端连接有折叠脚踏,所述的第一连杆的顶端连接有坐垫。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折叠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前车体铰接,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铰接,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两个卡槽,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可伸缩的卡柱,当前车体和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卡柱与其中一个卡槽配合,当前车体和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卡柱与另外一个卡槽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扳手,所述的扳手的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的卡柱铰接在扳手的中部,所述的卡柱上还套设有一用于使卡柱复位的卡柱复位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上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上设有导向孔,所述的卡柱穿过导向孔且安装在隔板上,所述的扳手安装在隔板远离前车架的一侧,所述的卡柱复位弹簧抵紧在隔板上,所述的卡柱包括柱体和与卡槽形状相适应的卡合部,所述的卡合部为圆柱形且卡合部的轴心与卡柱运动方向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铰接部为圆心,所述的圆心到两个卡槽的中心所形成的夹角为9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车体包括前轮、与前轮连接的前车叉、以可伸缩形式连接在前车叉顶部的把立、连接在把立上的可折叠车把,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前车叉铰接;
所述的后车体包括后轮和设置在后轮上的驱动电机,所述的横梁上固定有电池,所述的驱动电机与电池电连接,所述的后轮连接在横梁的尾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4531729 | 2016-05-18 | ||
CN201620453172 | 2016-05-1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819448U true CN205819448U (zh) | 2016-12-21 |
Family
ID=57560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78042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19448U (zh) | 2016-05-18 | 2016-07-22 | 一种折叠电动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819448U (zh) |
-
2016
- 2016-07-22 CN CN201620780427.2U patent/CN20581944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602020U (zh) | 一种采用传感器控制刹车的折叠电动车 | |
CN203129938U (zh) | 抽拉折叠登车梯 | |
CN202782932U (zh) | 折叠式登车踏板梯 | |
CN104875828A (zh) | 纤体箱包电动车 | |
CN114728678A (zh) | 具有垂直排列辅助轮的摩托车着陆装置 | |
CN210101894U (zh) |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 | |
CN105235458A (zh) | 一种两栖车车轮收放装置 | |
CN205059874U (zh) | 骑行平衡两用电动车 | |
CN105109602B (zh) | 骑行平衡两用电动车 | |
CN205149427U (zh) | 两栖车车轮收放装置 | |
CN205819448U (zh) | 一种折叠电动车 | |
CN205602019U (zh) | 可折叠电动车及其折叠连接装置 | |
CN207389420U (zh) | 折叠车架 | |
CN106394762A (zh) | 一种新型倒三轮电动车 | |
CN207997909U (zh) | 一种可伸缩上移式微型电动汽车 | |
CN210310731U (zh) | 一种折叠式车辆竖管结构 | |
CN203844921U (zh) | 陪护型分开折叠双人电动代步车 | |
CN209336784U (zh) | 童车 | |
CN205819447U (zh) | 一种折叠电动车的四连杆折叠机构 | |
CN201685856U (zh) | 儿童推车 | |
CN207955906U (zh) | 四连杆纵向折叠装置 | |
CN205469552U (zh) | 一种带脚踏板的可折叠电动车 | |
CN108045438A (zh) | 一种可伸缩上移式微型电动汽车 | |
CN105216565A (zh) | 一种两栖车车轮收放装置的收放机构 | |
CN205168766U (zh) | 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 Termination date: 2017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