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01263U - 发动机盖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01263U
CN205801263U CN201620734502.1U CN201620734502U CN205801263U CN 205801263 U CN205801263 U CN 205801263U CN 201620734502 U CN201620734502 U CN 201620734502U CN 205801263 U CN205801263 U CN 205801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panel
carbon fiber
hood
fiber layer
mount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345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建宁
黄晓宙
王炳永
黄荣军
张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345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01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01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012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盖,所述发动机盖包括:外板;中板,所述中板与所述外板粘结;内板,所述内板与所述中板粘结,且所述内板的边沿处设有向下凹的内板凹槽部;其中,所述外板、所述中板和所述内板均为碳纤维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盖,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且发动机盖的抗凹性、强度和刚度性能好,易于成型与装配。

Description

发动机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盖。
背景技术
发动机盖用于遮盖汽车的前机舱,相关技术中的发动机盖多为钣金冲压件,使得发动机盖的整体重量重,易于凹陷,且发动机盖的整体的强度和耐久性不足,易于发生扭转,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轻质高强的发动机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盖,包括:外板;中板,所述中板与所述外板粘结;内板,所述内板与所述中板粘结,且所述内板的边沿处设有向下凹的内板凹槽部;其中,所述外板、所述中板和所述内板均为碳纤维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盖,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且发动机盖的抗凹性、强度和刚度性能好,易于成型与装配。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发动机盖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板凹槽部沿所述内板的前侧沿、左侧沿和右侧沿延伸以形成为C形。
优选地,所述内板凹槽部具有U形横截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板上设有多个内板通孔,所述内板的周沿和所述内板通孔的周沿与所述中板粘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板上设有铰链安装点、撑杆安装点和门锁安装点,所述铰链安装点、所述撑杆安装点和所述门锁安装点的碳纤维层的层数比所述内板的其他位置的碳纤维层的层数多。
优选地,所述铰链安装点、所述撑杆安装点和所述门锁安装点均包括四层碳纤维层,且所述四层碳纤维层的碳纤维的延伸方向依次为0°、90°、0°、45°,所述内板的其他位置包括三层碳纤维层,所述三层碳纤维层的碳纤维的延伸方向依次为0°、90°、0°。
优选地,所述铰链安装点、所述撑杆安装点和所述门锁安装点上均设有金属加强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中板上设有多个中板通孔,所述中板的周沿和至少部分所述中板通孔的周沿与所述外板粘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外板上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周沿的碳纤维层的层数比所述外板的其他位置的碳纤维层的层数多。
优选地,所述通风孔的周沿包括四层碳纤维层,四层所述碳纤维层的碳纤维的延伸方向依次为0°、90°、0°、45°,所述外板的其他位置包括三层碳纤维层,所述三层碳纤维层的碳纤维的延伸方向依次为0°、90°、0°。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板凹槽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撑杆安装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发动机盖100,
外板1,通风孔11,
中板2,中板通孔21,
内板3,内板凹槽部31,内板通孔32,铰链安装点33,撑杆安装点34,门锁安装点35,金属加强板36,四层碳纤维层3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照图1-图6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盖100,如图1-图6所示,发动机盖100包括外板1、中板2和内板3。
其中,外板1、中板2和内板3均为碳纤维制成,中板2与外板1粘结,内板3与中板2粘结,且内板3的边沿处设有向下凹的内板凹槽部31。
碳纤维制成的发动机盖100的质量轻强度大,且中板2和内板3可以对外板1形成有力的支撑,发动机盖100的抗凹性能强,发动机盖100的强度和刚度性能好,特别是内板凹槽部31可以有效地增强发动机盖100的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盖100,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且发动机盖100的抗凹性、强度和刚度性能好,易于成型与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6,外板1上可以设有通风孔11,通风孔11用于连通机舱与外界,通风孔11的周沿的碳纤维层的层数可以比外板1的其他位置的碳纤维层的层数多。
也就是说,通风孔11的周沿作增厚处理,通风孔11的周沿的碳纤维层的层数比外板1的其他位置的碳纤维层的层数多,通过这种局部增厚处理,可以防止外板1在通风孔11处开裂,且外板1的整体质量轻,耗材少。
具体地,通风孔11的周沿可以具有四层碳纤维层37,四层碳纤维层37的碳纤维的延伸方向依次为0°、90°、0°、45°,外板1的其他位置具有三层碳纤维层,三层碳纤维层的碳纤维的延伸方向依次为0°、90°、0°。
也就是说,在通风孔11的周沿增设了45°夹角的碳纤维层,这样外板1的局部强度大,各向的性能趋于一致,整体强度性能可以得到保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5,中板2上可以设有多个中板通孔21,中板2的周沿和至少部分中板通孔21的周沿与外板1粘结。
可以理解的是,中板2的周沿以及中板通孔21的周沿是中板2易发生开裂的区域,将这些区域与外板1粘结,可以增强中板2的局部强度,且中板2与外板1之间耗费的粘胶少,中板通孔21一方面可以起到避让的作用(比如避让通风孔11),另一方面还能起到减重的作用。
如图5所示,中板2上可以设有多个台阶部,这样中板2的强度和刚度性能更好,对外板1的支撑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2,内板凹槽部31可以沿内板3的前侧沿、左侧沿和右侧沿延伸以形成为C形,参考图3,内板凹槽部31具可以有U形横截面,这样,内板凹槽部31的成型容易,发动机盖100的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大。
如图2所示,内板3上可以设有多个内板通孔32,内板3的周沿和内板通孔32的周沿可以与中板2粘结。可以理解的是,内板3的周沿以及内板通孔32的周沿是内板3的易发生开裂的区域,将这些区域与中板2粘结,可以增强内板3的局部强度,且内板3与中板2之间耗费的粘胶少,内板通孔32一方面可以避让的作用(比如避让通风孔11或者中板2的凸出部),另一方面还能起到减重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4,内板3上可以设有铰链安装点33、撑杆安装点34和门锁安装点35,铰链安装点33用于安装发动机盖100的铰链,撑杆安装点34用于安装发动机盖100的撑杆,门锁安装点35用于安装发动机盖100的门锁,铰链安装点33、撑杆安装点34和门锁安装点35的碳纤维层的层数比内板3的其他位置的碳纤维层的层数多。铰链安装点33、撑杆安装点34和门锁安装点35可以均具有四层碳纤维层37,且四层碳纤维层37的碳纤维的延伸方向依次为0°、90°、0°、45°,内板3的其他位置可以具有三层碳纤维层,三层碳纤维层的碳纤维的延伸方向依次为0°、90°、0°。
可以理解的是,铰链安装点33、撑杆安装点34和门锁安装点35为内板3的受力较大的区域,铰链安装点33、撑杆安装点34和门锁安装点35的周围作增厚处理,通过这种局部增厚处理,可以增强内板3的局部强度,且内板3的整体质量轻,耗材少。
进一步地,参考图4,铰链安装点33、撑杆安装点34和门锁安装点35上可以均设有金属加强板36,金属加强板36可以为钣金件,金属加强板36可以粘结在内板3上,金属加强板36用于进一步增强铰链安装点33、撑杆安装点34和门锁安装点35处的局部强度,防止铰链、撑杆、和门锁磨损内板3。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盖100,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特别是在受力区域进行局部增厚处理,非受力区域进行减重处理,可以在满足强度的要求下大幅减轻发动机盖100的重量,且发动机盖100的抗凹性、强度和刚度性能好,易于成型与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板;
中板,所述中板与所述外板粘结;
内板,所述内板与所述中板粘结,且所述内板的边沿处设有向下凹的内板凹槽部;
其中,所述外板、所述中板和所述内板均为碳纤维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凹槽部沿所述内板的前侧沿、左侧沿和右侧沿延伸以形成为C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凹槽部具有U形横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上设有多个内板通孔,所述内板的周沿和所述内板通孔的周沿与所述中板粘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上设有铰链安装点、撑杆安装点和门锁安装点,所述铰链安装点、所述撑杆安装点和所述门锁安装点处的碳纤维层的层数比所述内板的其他位置的碳纤维层的层数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安装点、所述撑杆安装点和所述门锁安装点处均具有四层碳纤维层,且所述四层碳纤维层的碳纤维的延伸方向依次为0°、90°、0°、45°,所述内板的其他位置具有三层碳纤维层,所述三层碳纤维层的碳纤维的延伸方向依次为0°、90°、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安装点、所述撑杆安装点和所述门锁安装点上均设有金属加强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上设有多个中板通孔,所述中板的周沿和至少部分所述中板通孔的周沿与所述外板粘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上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周沿的碳纤维层的层数比所述外板的其他位置的碳纤维层的层数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的周沿具有四层碳纤维层,四层所述碳纤维层的碳纤维的延伸方向依次为0°、90°、0°、45°,所述外板的其他位置具有三层碳纤维层,所述三层碳纤维层的碳纤维的延伸方向依次为0°、90°、0°。
CN201620734502.1U 2016-07-13 2016-07-13 发动机盖 Active CN205801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34502.1U CN205801263U (zh) 2016-07-13 2016-07-13 发动机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34502.1U CN205801263U (zh) 2016-07-13 2016-07-13 发动机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01263U true CN205801263U (zh) 2016-12-14

Family

ID=57509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34502.1U Active CN205801263U (zh) 2016-07-13 2016-07-13 发动机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012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2004A (zh) * 2018-10-12 2019-02-0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前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2004A (zh) * 2018-10-12 2019-02-0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前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89760B2 (ja) 耐力窓
CN106427495B (zh) 车用门构造
CN102975774B (zh) 车颈横向组件
JP2015168421A (ja) 車両のアッパーボディフレームシステム
JP2013544692A (ja) 補強材の逃げ部
CN205801263U (zh) 发动机盖
JP2001106119A (ja) 強化軽量自動車ボンネット
CN108621742A (zh) 集成的车顶横梁和hvac管道
JP4855932B2 (ja) 局所的に補強された積層物
US20070228217A1 (en) Window Frame for Aircraft
WO2017169790A1 (ja) 前妻構体及び車両
CN205632676U (zh) 一种汽车前机盖及汽车
CN205591713U (zh) 用于车门铰链的加强板、车门及车辆
JP2002264846A (ja) Frp製自動車用パネル
CN205970969U (zh) 车辆的座椅和具有其的车辆
JP7346042B2 (ja) 車両用スライドドア
CA2564173A1 (en) Window frame for aircraft
CN105015751A (zh) 操控台显示骨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
CN207984569U (zh) 离合器踏板支架结构及汽车
CN205801261U (zh) 一种风窗横梁及使用其的汽车
CN215513884U (zh) 一种发动机罩及车辆
JP4316057B2 (ja) 複合材翼
JP2013086588A (ja) 鉄道車両用構体
CN217969204U (zh) 一种塑料背门内板以及汽车背门
CN204822050U (zh) 操控台显示骨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