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81123U - 阀门 - Google Patents

阀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81123U
CN205781123U CN201620434461.4U CN201620434461U CN205781123U CN 205781123 U CN205781123 U CN 205781123U CN 201620434461 U CN201620434461 U CN 201620434461U CN 205781123 U CN205781123 U CN 205781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ol
valve
valve seat
membran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344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永辉
曹京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nature outdoor products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NATURE TRAVEL 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NATURE TRAVEL 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NATURE TRAVEL GOO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3446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81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81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811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阀门。该阀门包括:阀芯、单向膜片和阀座;阀芯和阀座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阀芯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单向膜片的支架,单向膜片设置在支架的一侧,以使阀芯内的流体仅从其一端流动至另一端;阀芯的两端均用于与阀座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由于阀芯的两端均可以阀座可拆卸连接,所以,使用者可以将阀芯反过来安装,收纳时,使用者可以尽可能将充气物内的气体挤压出去,尽可能的缩小充气物体积,还可以尽可能的阻止外部气体进入充气物内,便于收纳充气物;充气时,可以保证使用者充入的气体不会回流,使充气更有效,更省力。

Description

阀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阀门。
背景技术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现以游泳圈、橡皮艇、充气玩具或充气式家具、充气垫、充气帐篷等都日常生活中的充气物为例,这些充气物均需要设置阀门来进行充气和放气。
现有技术中的阀门,包括阀座、阀体和单向阀片;阀座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阀体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壳体,且阀体的封闭端面上设置有通孔;单向阀片附接至阀体的封闭端的外表面;阀体可拆卸安装在阀座内,阀座设置在需要安装阀门的充气物上,且阀体的封闭端位于充气物内。
在充气时,单向阀片向充气物内打开,使得气体通道畅通。充气完成后,单向阀片由于充气物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外部大气压压力而被抵靠在阀体上,由此关闭气体通道,防止内部的气体泄漏。在放气时,则需要将阀体从阀座上拆卸下来放气。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阀门在充气物放气完成后,空气还会从充气物的外面进入至充气物内,使得充气物的体积会膨胀,所以,不便于充气物的收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阀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充气物放气完成后,空气还会从充气物的外面进入至充气物内,使得充气物的体积会膨胀,不便于充气物的收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阀门,包括:阀芯、单向膜片和阀座;阀芯和阀座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阀芯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单向膜片的支架,单向膜片设置在支架的一侧,以使阀芯内的流体仅从其一端流动至另一端;阀芯的两端均用于与阀座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阀门还包括密封盖;密封盖设置在阀芯远离阀座的一端,以将阀芯的该端开口密封。
进一步地,阀座和密封盖上均设置有外螺纹,阀芯的两端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进一步地,阀门还包括底座和第一连接带;底座远离阀芯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且连接头的外径小于底座的外径;底座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第一连接带的一端设置有安装环,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环;连接头依次穿设在安装环和底座上;密封盖的顶面上设置有卡合固定第一连接环的第一环形卡槽。
进一步地,阀门还包括第二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的一端与安装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环;阀芯的外壁上设置有卡合固定第二连接环的第二环形卡槽。
进一步地,底座呈圆柱状;底座的外壁上,沿该外壁的周面延伸的方向,设置有环形凸台;安装环套设在底座外,阀座将安装环挤压在环形凸台上。
进一步地,底座包括环形座和两个三角形座;两个三角形座相对的设置在环形座上,且每个三角形座的两个侧边沿与环形座呈弧形过渡连接;每个三角形座的底面上均设置有截面成三角形的安装槽。
进一步地,支架包括截面呈T形的连接环以及阀芯盘;连接环的T形的腿部与阀芯的内壁连接;连接环与阀芯的内壁围成用于插设阀座的环形凹槽;阀芯盘设置在连接环内,阀芯盘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单向膜片设置在阀芯盘的一侧,且单向膜片的中心与阀芯盘的中心连接。
进一步地,阀芯盘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孔;单向膜片的中心垂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插设在中心孔内。
进一步地,密封盖与支架之间,以及阀座与支架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阀门,其将单向膜片设置在阀芯内,而阀芯的两端均能够与阀座可拆卸连接。当使用者在给充气物充气时,将阀芯的一端与阀座连接,阀座用于与充气物连通,此时单向膜片位于支架靠近阀座的一侧。使用者利用充气工具从阀芯的另一端充入气体,气体会将单向膜片朝充气物推动,从而使通道打开。充气完成后,单向膜片由于充气物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外部大气压压力而抵靠在支架上,并将阀芯密封。
当使用者在给充气物放气时,将阀芯从阀座上拆卸下来,从而释放充气物内的气体。使用者在充气物放气完后,将阀芯的另一端与阀座连接,这样使得阀芯内的单向膜片位于支架远离阀座的一侧。由于充气物内的气体压力小于外部大气压的压力,使得单向膜片抵靠在支架上,形成只能出气不能进气的状态。
收纳时,使用者可以尽可能将充气物内的气体挤压出去,尽可能的缩小充气物体积,还可以尽可能的阻止外部气体进入充气物内,便于收纳充气物;充气时,可以保证使用者充入的气体不会回流,使充气更有效,更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门的单向进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门的单向放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阀门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阀门的爆炸图;
图5为图4所示的阀门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阀门的立体图;
图7为图6所示的阀门的爆炸图;
图8为图7所示的阀门的剖视图;
图9为图6所示的阀门的仰视图;
图10为图6所示的阀门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阀门的爆炸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阀门的处于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阀芯; 2-支架; 3-单向膜片;
4-阀座; 5-底座; 6-密封盖;
7-第一连接带; 8-第二连接带; 9-密封圈;
11-内螺纹; 12-第一环形卡槽; 13-环形凹槽;
31-连接杆; 31-压块; 41-连接头;
42-阀座的外螺纹; 51-环形凸台; 52-安装槽;
53-环形座; 54-三角形座; 61-凸起;
62-密封盖的外螺纹; 63-第二环形卡槽; 71-安装环;
72-第一连接环; 81-第二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门的单向进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门的单向放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阀门,包括:阀芯1、单向膜片3和阀座4;阀芯1和阀座4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阀芯1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单向膜片3的支架2,单向膜片3设置在支架2的一侧,以使阀芯1内的流体仅从其一端流动至另一端;阀芯1的两端均用于与阀座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其中,阀芯1和阀座4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正方体、长方体或者圆柱体等等。而其内的通道的截面可以呈方形、椭圆形或者圆形等等,较佳地为圆形。
阀芯1和阀座4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铝合金、铜合金或者不锈钢等金属材质,也可以是塑料等非金属材质。
支架2的结构形式可以为多种,例如:支架2包括板状体,在板状体上设置有多个通气孔。又如:支架2还可包括中心环、外环和多个固定杆,每个固定杆的一端与中心环连接,另一端与外环固定连接,外环固定在阀芯1内壁上。
单向膜片3的材质可以为多种,较佳地,单向膜片3有具有弹性的材质制作而成。这样,单向膜片3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即可恢复原状,从而密封阀芯1。
单向膜片3与支架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粘结或者卡接等等。而单向膜片3与支架2的连接位置也可以为多种,例如:单向膜片3的边沿与支架2靠近阀芯1的内壁处连接;还可以将单向膜片3的中心与支架2的中心连接等等。
阀芯1与阀座4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二者可以插接、卡接,也可以通过卡箍连接等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阀门,其将单向膜片3设置在阀芯1内,而阀芯1的两端均能够与阀座4可拆卸连接。如图1所示,当使用者在给充气物充气时,将阀芯1的一端与阀座4连接,阀座4用于与充气物连通,此时单向膜片3位于支架2靠近阀座4的一侧。使用者利用充气工具从阀芯1的另一端充入气体,气体会将单向膜片3朝充气物推动,从而使通道打开。充气完成后,单向膜片3由于充气物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外部大气压压力而抵靠在支架2上,并将阀芯1密封。
如图2所示,当使用者在给充气物放气时,将阀芯1从阀座4上拆卸下来,从而释放充气物内的气体。使用者在充气物放气完后,将阀芯1的另一端与阀座4连接,这样使得阀芯1内的单向膜片3位于支架2远离阀座4的一侧。由于充气物内的气体压力小于外部大气压的压力,使得单向膜片3抵靠在支架2上,形成只能出气不能进气的状态。
这样,使用者可以尽可能将充气物内的气体挤压出去,尽可能的缩小充气物体积,还可以尽可能的阻止外部气体进入充气物内,便于收纳充气物。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阀门的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阀门的立体图。如图3或者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阀门还包括密封盖6;密封盖6设置在阀芯1远离阀座4的一端,以将阀芯1的该端开口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密封盖6将阀芯1远离阀座4的一端开口密封,不仅可以提高阀门的密封性,同时也避免外部杂质进入至阀芯1内,而对阀芯1造成污染或者对单向膜片3造成损害。
图4为图3所示的阀门的爆炸图;图5为图4所示的阀门的剖视图;图7为图6所示的阀门的爆炸图;图8为图7所示的阀门的剖视图。如图4和图5所示,或者如图7或者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阀座4和密封盖6上均设置有外螺纹,阀芯1的两端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11。
在本实施例中,在阀芯1的两端设置有尺寸相同的内螺纹11,而在密封盖6上和阀座4上均设置有尺寸相同的外螺纹。当使用者需要对充气物进行充气时,将阀芯1的出气端(出气端是和单向膜片3位于支架2的同一侧的一端)与阀座的外螺纹42连接,完成充气后将阀芯1的进气端与密封盖的外螺纹62连接。当使用者需要收纳或者放气时,将阀芯1的进气端(进气端是和单向膜片3位于支架2两侧的一端)与阀座的外螺纹42连接,完成放气后将阀芯1的出气端与密封盖的外螺纹62连接。利用螺纹连接可以提高阀芯1和阀座4的连接稳定性和气密性,同时还便于使用者拆卸。
如图3或者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阀门还包括底座5和第一连接带7;底座5远离阀芯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41,连接头4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且连接头41的外径小于底座5的外径;底座5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第一连接带7的一端设置有安装环71,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环72;连接头41依次穿设在安装环71和底座5上;密封盖6的顶面上设置有卡合固定第一连接环72的第一环形卡槽12。
其中,连接头41为宝塔接头,利用宝塔接头插入至底座5内,可以提高阀座4和底座5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阀座4从底座5中脱落。当然,还可以采用二次注塑的方式将底座5包住阀座4,首选采用二次注塑的方式。
另外,密封盖6上的顶面上设置有截面成T形的凸起61,该凸起61与密封盖6的顶面围成第一环形卡槽12。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连接头41一次穿设在安装环71和底座5内,从而利用阀座4压紧在底座5上,第一连接环72与密封盖6连接。这样,密封盖6会通过第一连接带7与底座5连接,从而避免密封盖6因为反复的拆卸而丢失。
如图3或者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阀门还包括第二连接带8,第二连接带8的一端与安装环7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环81;阀芯1的外壁上设置有卡合固定第二连接环81的第二环形卡槽63。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二连接环81套设在阀芯1上,并利用第二连接带8将阀芯1与底座5连接,以避免阀芯1因为反复拆卸而丢失。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底座5的结构形式可以为多种,下面介绍两种底座5的结构形式。
如图3-5所示,第一种,底座5呈圆柱状;底座5的外壁上,沿该外壁的周面延伸的方向,设置有环形凸台51;安装环71套设在底座5外,阀座4将安装环71挤压在环形凸台51上。
图9为图6所示的阀门的仰视图;图10为图6所示的阀门的剖视图。如图6-10所示,第二种,底座5包括环形座53和两个三角形座54;两个三角形座54相对的设置在环形座53上,且每个三角形座54的两个侧边沿与环形座53呈弧形过渡连接;每个三角形座54的底面上均设置有截面成三角形的安装槽52。其中,三角形的安装槽52可以用于与设置在充气物上的插接杆相配合,以将底座5安装在充气物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支架2包括截面呈T形的连接环以及阀芯盘;连接环的T形的腿部与阀芯1内壁连接;连接环与阀芯1内壁围成用于插设阀座4的环形凹槽13;阀芯1盘设置在连接环内,阀芯1盘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单向膜片3设置在阀芯1盘的一侧,且单向膜片3的中心与阀芯1盘的中心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截面呈T形的连接环设置在阀芯1内,使得连接环与阀芯1围成了两个环形凹槽13,一个环形凹槽13用于插设阀座4,另一个用于插设密封盖6。而阀芯1盘设置在连接环的内部,这样,可以给单向膜片3预留出足够的空间,提高本实施例中的阀门的使用性能。同时,还尽可能的缩小阀门的体积。
如图4和5所示,或者图7和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阀芯1盘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孔;单向膜片3的中心垂直设置有连接杆31,连接杆31插设在中心孔内。
其中,连接杆31为弹性连接杆31,在连接杆31远离单向膜片3的一端设置有圆帽,连接杆31设置有圆帽的一端穿过中心孔,以将单向膜片3固定在支架2上。这样,便于气体推动单行膜片。
另外,除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单向膜片2与支架2的连接方式外,还可以有如下的连接方式。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阀门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所示的阀门的爆炸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阀门的处于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13所示,单向膜片3靠近边缘的位置有连接孔;将连接杆31的一端固定在阀芯盘靠近连接环的位置上。将连接杆31插设在单向膜片3的连接孔内,并利用压块32将单向膜片固定在支架2上。
如图3-5所示,或者如图6-10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密封盖6与支架2之间,以及阀座4与支架2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9。
其中,密封圈9设置在环形凹槽13内,当密封盖6和阀座4旋入至阀芯1后,密封盖6和阀座4插入至环形凹槽13内并压紧密封圈9,从而提高阀门的密封性能。
另外,为了便于使用者拆卸密封盖6和阀芯1,密封盖6的周面上设置有摩擦结构,例如:凹槽、半圆形凸起或者条纹等等增加摩擦的结构。阀芯1的外周也可以设置有摩擦结构,较佳地,阀芯1的外周面的截面成多边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芯、单向膜片和阀座;
所述阀芯和所述阀座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所述阀芯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单向膜片的支架,所述单向膜片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侧,以使所述阀芯内的流体仅从其一端流动至另一端;所述阀芯的两端均用于与所述阀座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设置在所述阀芯远离所述阀座的一端,以将所述阀芯的该端开口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一端和所述密封盖上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阀芯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和第一连接带;
所述底座远离所述阀芯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且所述连接头的外径小于所述底座的外径;所述底座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一端设置有安装环,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环;所述连接头依次穿设在所述安装环和所述底座上;所述密封盖的顶面上设置有卡合固定所述第一连接环的第一环形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环;所述阀芯的外壁上设置有卡合固定所述第二连接环的第二环形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呈圆柱状;所述底座的外壁上,沿所述该外壁的周面延伸的方向,设置 有环形凸台;所述安装环套设在所述底座外,所述阀座将所述安装环挤压在所述环形凸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环形座和两个三角形座;两个所述三角形座相对的设置在所述环形座上,且每个所述三角形座的两个侧边沿与所述环形座呈弧形过渡连接;每个所述三角形座的底面上均设置有截面成三角形的安装槽。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截面呈T形的连接环以及阀芯盘;所述连接环的T形的腿部与所述阀芯的内壁连接,所述连接环与所述阀芯的内壁围成用于插设所述阀座的环形凹槽;所述阀芯盘设置在所述连接环内,所述阀芯盘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单向膜片设置在所述阀芯盘的一侧,且所述单向膜片的中心与所述阀芯盘的中心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盘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孔;所述单向膜片的中心垂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卡设在所述中心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支架之间,以及所述阀座与所述支架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CN201620434461.4U 2016-05-12 2016-05-12 阀门 Active CN205781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34461.4U CN205781123U (zh) 2016-05-12 2016-05-12 阀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34461.4U CN205781123U (zh) 2016-05-12 2016-05-12 阀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81123U true CN205781123U (zh) 2016-12-07

Family

ID=57409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34461.4U Active CN205781123U (zh) 2016-05-12 2016-05-12 阀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811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23615B1 (ko) * 2020-10-12 2021-03-05 이송천 자동 공기 배출이 용이한 휴대용 에어 매트
CN114427616A (zh) * 2021-12-31 2022-05-03 浙江省军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单向气阀及充气城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23615B1 (ko) * 2020-10-12 2021-03-05 이송천 자동 공기 배출이 용이한 휴대용 에어 매트
CN114427616A (zh) * 2021-12-31 2022-05-03 浙江省军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单向气阀及充气城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81123U (zh) 阀门
CN208238620U (zh) 用于水冷散热器的收缩器及水冷散热器
CN210566581U (zh) 一种自带预紧弹簧及行程开关的阀
CN205715869U (zh) 一种稳压阀
CN206468513U (zh) 隔膜泵和水处理设备
CN205350466U (zh) 阀门
CN217898825U (zh) 先导式呼阀
CN209228648U (zh) 水泵的压力罐
CN211624227U (zh) 一种波纹管式控制阀
CN212155923U (zh) 止回阀
CN102192332B (zh) 防虹吸真空断路阀
CN204410649U (zh) 一种配料机液体储料器及储料盖
CN208503120U (zh) 一种波纹管式蓄能器
CN207864689U (zh) 一种三通气动薄膜调节阀
CN209100711U (zh) 一种逆止阀
CN207145700U (zh) 先导式安全解压阀
CN208793762U (zh) 一种气动薄膜执行器
CN208123476U (zh) 一种一次性充装瓶阀
CN207554861U (zh) 一种节能型常开两通阀
CN216207283U (zh) 一种圆形无泄漏带测试口的高效送风口
CN205781152U (zh) 一体式衬氟安全阀
CN218762739U (zh) 一种耐高温高抗压的漏水保护器
CN217898865U (zh) 一种新型高密封性的耐腐蚀球阀
CN209229347U (zh) 一种臭氧分配罐
CN220316084U (zh) 一种防泄漏储存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8000 Xia Cao village, Pingqiao Town, Tiantai County, Tai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nature outdoor products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8000 Xia Cao village, Pingqiao Town, Tiantai County, Tai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Nature Travel Good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