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56916U - 家用面条机及其面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家用面条机及其面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56916U
CN205756916U CN201620744831.4U CN201620744831U CN205756916U CN 205756916 U CN205756916 U CN 205756916U CN 201620744831 U CN201620744831 U CN 201620744831U CN 205756916 U CN205756916 U CN 205756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head
cutting knife
face
domestic use
tool 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448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祥和
陈炜杰
徐建飞
马向阳
唐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448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56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56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569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Devices For Doug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面条机及其面板结构,包括模头(1)和具有压面孔(104)的面板本体(100),模头与压面孔对齐地紧固安装于面板本体的前端,面板结构还包括切面机构,该切面机构安装在面板本体的前端以切断从模头产出的面条。切面机构包括刀座(4)、切刀(5)和切刀驱动机构,刀座固定安装在面板本体的前端面上并毗邻模头设置,切刀在切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够从刀座中伸出或回缩至该刀座,切刀伸出时的切削面至少覆盖模头的前端面。由于增设了切面机构,可替代手动断面,尤其是在控制器控制下可实现自动切面,免除人力操作,且能够切出合适长度的面条,从而大大方便了消费者的使用。

Description

家用面条机及其面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电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家用小型面条机。
背景技术
图1显示了一种常规的家用面条机,其一般包括前端的面板本体100和后部的机壳本体200,机壳本体200内形成有搅拌腔,加入的面粉和水在搅拌腔内经螺杆(未显示)的搅拌混合后制得面水混合物,面水混合物进入面板本体100内的压面孔(如图3、图4所示的压面孔104)中,在螺杆前端的螺旋叶片的挤压输送下,从模头1的模头孔11(见图11)中产出相应形状的面条。
然而如图2所示,现有的家用面条机(简称面条机)中,其面板结构通常由若干塑料成品构件组装形成,例如图2中的前面板件101、加强板102、后面板件103,分别为独立成型构件,在面条机的组装过程中,三者先期组装成面板本体100,而后通过操作图1中的固定旋钮3,将面板本体100紧固结合至机壳本体200,再通过旋紧模头螺母2将模头1紧固安装到螺纹套105的前端面。这种组装方式费时耗力,各构件单独制造的工序多、成本高,而且螺纹套105上的螺纹通常为塑料螺纹,在面条机工作时,模头1所受的挤压力均传递至塑料螺纹,塑料螺纹承压大,且塑料螺纹在面条机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水、油、蔬菜汁等,均会加速塑料老化,从而会出现螺纹断裂的情况。
此外,在图1所示的面条机中,需要适时地将模头孔挤出的面条进行手动切断,以将长长的面条分割成适合的较短面条,否则面条煮熟后不易处理、影响进食。而手动切断面条不仅难以确保卫生,耗费人力,而且容易处理不好,造成面条外观不好,影响食欲。
另外如图11所示,常规的模头孔11均为进料端J大而出口端C小的锥形孔形状,受挤压后的面团从进料端J进入模头孔11以及从出口端C挤出模头孔11时,均不可避免地受到模头孔端面的尖锐边缘的刮擦,使得产出的面条的表面不够光滑,影响面条外观。
图1所示的面条机通常还配备多种模头1,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各模头1的模头孔形状不同,在需要相应外形的面条时更换使用相应的模头1。但是有些消费者希望几种面条混着吃,这就需要做完一种面条后,更换其他的模头1,使用完以后,还要对每个模头1清洗,而模头1更换和清洗都会浪费时间和体力,特别是模头清洗对于消费者而言通常是较为麻烦的事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面条机及其面板结构,该家用面条机能够方便及时地切断面条,甚至自动控制切断,以方便消费者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面条机的面板结构,包括模头和具有压面孔的面板本体,所述模头与所述压面孔对齐地紧固安装于所述面板本体的前端,所述面板结构还包括切面机构,该切面机构安装在所述面板本体的前端以切断从所述模头产出的面条。
优选地,所述切面机构包括刀座、切刀和切刀驱动机构,所述刀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面板本体的前端面上并毗邻所述模头设置,所述切刀在所述切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够从所述刀座中伸出或回缩至该刀座,所述切刀伸出时的切削面至少覆盖所述模头的前端面。
优选地,所述切刀的切削面与所述模头的前端面之间平行间隔设置或相互重叠。
优选地,所述刀座设有刀槽,在所述切刀的回缩状态时,所述切刀隐藏于所述刀槽中。
优选地,所述切刀为包括宽边和长边的长条形刀片,所述切刀的刀刃形成在整个所述宽边上,所述宽边大于所述模头的直径,所述切刀沿所述长边的方向从所述刀座中伸出时,整个所述宽边上的所述刀刃朝向所述模头的前端面推出。
优选地,所述面板结构包括相对于所述模头的径向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刀座,两个所述刀座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刀槽内设有所述切刀。
优选地,所述切刀为包括宽边和长边的长条形刀片,所述切刀的刀刃形成在整个所述长边上,所述切刀的所述长边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刀座的刀槽内,另一端围绕端部铰接点枢转,使所述刀刃越过所述模头的前端面。
优选地,所述刀座具有中心孔,该中心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模头的直径且所述中心孔与所述模头同轴设置,所述中心孔的周缘壁中形成有环形刀槽,该环形刀槽内设有沿周向叠置排布且可枢转移动的多个所述切刀;
其中,在伸出状态时,叠置的多个所述切刀覆盖所述中心孔,在回缩状态时,多个所述切刀回缩至所述环形刀槽中。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家用面条机,所述家用面条机包括机壳本体和上述的家用面条机的面板结构,所述面板结构安装于所述机壳本体的前端。
优选地,所述家用面条机还包括控制器和计时器,所述控制器匀速控制所述模头的出面速度,且在所述计时器的计时控制下,所述控制器等时间间隔地驱动所述切面机构切断面条。
在本实用新型中,家用面条机的面板结构采用了一体注塑成型方式,制造方便、减少了组装配件,而且螺纹套采用了金属螺纹,增强了螺纹套与模头螺母之间的螺纹连接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增设了切面机构,能够机械式切面而非手动断面,尤其是在控制器控制下可实现自动切面,免除人力操作,且能够切出合适长度的面条;另外对模头孔进行了改进设计,对模头孔的两端周缘进行了倒角处理,不仅避免了对面条表面的刮擦,还减小了螺杆压力和面条的出模压力,此外还设计了一种花式模头,具有多种类型的模头孔,可通过单一模头产出多种类型的面条,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且减少不断更换模头并清洁的辛劳。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常规的家用面条机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常规面条机的面板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面条机的面板结构的立体图,其中图示了面板本体的前端面结构;
图4与图3类似,不同的是图示了面板本体的后端面结构;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面条机的面板结构中所使用的切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与图5类似,不同的是图6中的切面机构的摆放位置与图5垂直;
图7和图8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面条机的面板结构中所使用的切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中的切面机构的摆放位置与图7垂直;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面条机的面板结构中所使用的切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常规面条机中的模头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中模头的常规模头孔的轴截面剖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面条机的模头中的模头孔的轴截面剖视图;
图1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面条机的模头中的模头孔的轴截面剖视图;
图14为面条机的模头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模头孔排布示意图;
图15为面条机的模头中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模头孔排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模头 2 模头螺母
3 固定旋钮 4 刀座
5 切刀 6 端部铰接点
11 模头孔 12 圆弧倒角
13 斜面倒角 θ 壁面夹角
J 进料端 C 出口端
L 总长度 L1、L4 倒角长度
L2 前孔长度 L3 后孔长度
100 面板本体 200 机壳本体
101 前面板件 102 加强板
103 后面板件 104 压面孔
105 螺纹套 111 圆形模头孔
112 扁条形模头孔 113 梅花形模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方位词如“内、外”通常指的是相对于腔室而言的腔室内外。方位词如“前、后”用于面条机时,通常依据的是面条机的出面端(即模头所在端)为前,搅拌腔在后,由此面条机上的各部件之间或部件上的点、面或区域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依此划分。
本实用新型针对前述的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进行了针对性改进设计,以下分别一一细述。首先,结合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面条机的面板结构中,面板结构包括模头1、模头螺母2和具有压面孔104的面板本体100,面板本体100的前端形成有与压面孔104对齐连通的螺纹套105,该螺纹套105的外周面上设有金属外螺纹,模头螺母2螺接于金属外螺纹上以将模头1紧固安装于螺纹套105的前端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针对与模头螺母2螺接的常规塑料螺纹,由于其不堪使用,特别地改进设计为金属外螺纹。这样在模头螺母2与螺纹套105螺接后,模头1所受的面团挤压力传递至金属外螺纹,由于金属外螺纹具有不易变形、耐磨且抗拉伸力强的诸多优点,能够保证螺接紧密性、经久耐用且不易损坏,增强了面板结构的可靠性,有效防止了面条机工作时由于塑料螺纹受力过大而断裂,进而产生螺接松脱滑丝的问题。
另外,针对图2所示的面板本体100的多构件组装方式,本实用新型中将面板本体100改进为一体成型件,这样可节约组装成本和人力耗费。在生产制造一体成型件时,可通过铸造、注塑等方式加工制造。一体式结构的面板本体100可以是金属壳件,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产品轻量化、成本低廉化,特别地将面板本体100设计为注塑成型件,注塑成型件的质量轻、易于成型。
为了增强面板本体100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可特别加入图2所示的加强板102,使得成型后的面板本体100内包覆有加强板102,从而使得面板本体100坚固可靠。通过加强板102大大增强了面板本体100的结构强度,有效抵抗来自压面孔104的挤压受力,且有助于保护螺纹套105的外螺纹。加强板102一般采用结构强度大、刚度好的金属板件,如钢板、合金板材等,可以是金属实心板,也可以采用局部镂空的金属镂空板,以减轻整体重量,但加强板102的外框架面积应尽可能大,使得面板本体100的边缘结构也具有相当的结构强度。当然,加强板102也不限于采用金属板件,在符合设计需求的刚度、强度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其它材料,例如高强度塑料材料,如工程塑料等。
在面板本体100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情况下,为形成上述的金属外螺纹,可具有多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例如,在一种可行的结构中,螺纹套105可采用全金属结构的金属螺纹套,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将金属螺纹套的后端与面板本体100一体注塑成型。在另一种可行的结构中,螺纹套105可以是与面板本体100一体注塑成型的塑料套筒,塑料套筒可以是光筒状,也可以是具有外螺纹凹槽的套筒,金属外螺纹则可相应地镶嵌在塑料套筒的外周部上。在第三种可行结构中,螺纹套105可包括全金属结构的金属螺纹套和与面板本体100一体注塑成型的塑料螺纹套,金属螺纹套牢固地套装于塑料螺纹套外,进而模头螺母2可紧固地螺接在金属螺纹套上。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金属外螺纹的形成方式也不限于上述三种,可以是能够想到的适合的其它加工制造方式,金属外螺纹的材料可以是不锈钢、合金钢或其它任何的高强度金属材料,可以与加强板102的材质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面条机还包括机壳本体200,上述坚固可靠的面板结构直接安装于机壳本体200的前端,从而构成面条机的全外壳结构。具体地,参见图1,面板本体100的前端面设有位于模头螺母2两侧的固定旋钮3,面板本体100的后端部与机壳本体200的前端部之间形成有旋转式锁合结构(未示出),面板本体100结合至机壳本体200后,通过正向旋转固定旋钮3,使得旋转式锁合结构锁紧,则面板本体100紧固安装于机壳本体200上。同样地,通过反向旋转固定旋钮3,则面板本体100可与机壳本体200松脱,使面板本体100达到可拆卸安装效果。由于面板本体100与机壳本体200之间的旋转式锁合结构为常规设计,例如可以是旋转锁杆与锁槽构成的锁合结构等,由于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且不构成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因而在此不做细述。
由于现有的常规面条机所制作的面条都很长,需要手动断面,形成适合的较短的面条,以便煮熟后方便食用。考虑到手动断面的繁琐性,可操作性差,容易造成面条的外观不好,本实用新型的面条机中引入了切面机构,特别是机械式、自动化的切面机构,以有效制作出合适长度或不同长度的所需面条,避免面条太长,或长短不一、外观不好看,且煮熟后不好夹,难以进食的问题。为此,在本实用新型的面条机的面板结构中,特别增设了切面机构,该切面机构安装在面板本体100的前端,可在手动或电动驱动下快速切断从模头1产出的面条,使面条达到合适的所需长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这种切面机构可采用各种适合的机械切刀结构,如图5至图9所示,这种机械切刀结构从功能上可包括刀座4、切刀5和切刀驱动机构,刀座4用于在非切削工作状态下容纳切刀5,以免误伤。刀座4优选为固定安装在面板本体100的前端面上并毗邻模头1设置,切刀5在切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够从刀座4中伸出或回缩至该刀座4。其中,切刀5伸出时的切削面应至少覆盖模头1的前端面,即切面机构的切刀5伸出时能够切断模头1上所有模头孔11产出的面条,达到一次性切断。
切刀5伸出时,所形成的切削面优选地与模头1的前端面相互重叠,这样,切刀5伸出时可对齐模头1的前端面伸出,可达到较好的面条切断效果。当然,为便于安装,切刀5的切削面与模头1的前端面之间也可平行间隔设置。
安装时,切面机构的刀座4可直接固定安装在面板本体100的前端面上,刀座4中可设有刀槽(未图示),从而在切刀5的回缩状态时,切刀5可隐藏于刀槽中。切刀5的这种可隐藏式设计,可起到防误伤的防护作用,即面条机工作时,防止用户接触刀片。当然,也可设置单独的防护罩等,以防接近切刀5。刀槽可以是夹槽形式,形成在刀座4内,也可以通过安装形成,即刀座4的内壁与面板本体100的前端面之间在安装后形成有刀槽。
在图5至图8中,所采用的切刀5优选为包括宽边和长边的长条形刀片,其中的切刀5的刀刃形成在整个宽边上,宽边刀刃的尺寸至少大于模头1的直径尺寸,以使得切刀5伸出时的切削面至少覆盖模头1的前端面。
在图5和图6中,切刀5构成闸刀形式,沿长边的方向从刀座4中沿直线伸出,此时整个宽边上的刀刃朝向模头1的前端面推出。面板结构中可包括一个刀座4和一把切刀5,也可包括相对于模头1的径向对称设置的两个刀座4,如图5和图6所示。其中,图5的两个刀座4对称布置在模头1的上下两侧,图6的两个刀座4对称布置在模头1的左右两侧。在对称设置的两个刀座4时,可以只有一把切刀5,从一个刀座4中伸出,直至抵接于另一刀座4的刀槽中,完成切刀伸出行程。在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两个刀座4的刀槽内均设有切刀5,相向而行的两把切刀5在面板本体100的前端面上方相互抵接,完成对面条的切断动作。
在图7和图8中,切刀5同样为包括宽边和长边的长条形刀片,切刀5的刀刃形成在整个长边上,切刀5的长边的一端铰接于刀座4的刀槽内,从而另一端可围绕端部铰接点6枢转,使长边刀刃朝向模头1枢转并越过模头1的前端面。可见,切刀5呈枢转推出方式完成对面条的切断动作。端部铰接点6可设置在毗邻模头1的合适位置,如图7和图8分别所示的左下侧和左上侧位置。
在图9中,切刀5排布成类光圈结构,刀座4具有中心孔,该中心孔的孔径大于模头1的直径且中心孔与模头1同轴设置,中心孔的周缘壁中形成有环形刀槽,该环形刀槽内设有沿周向叠置排布且可枢转移动的多个切刀5;其中,在伸出状态时,叠置的多个切刀5覆盖中心孔,在回缩状态时,多个切刀5回缩至环形刀槽中。
以上介绍了含有切刀和刀座的多种机械式切面机构,适于安装至模头1的前端面用于切面。这种机械式切面机构可手动操作,也可由电控操纵。在本实施方式中,切面机构优选地由电机驱动进行切面动作,本实用新型的面条机还包括控制器和计时器,通过控制电机,控制器控制模头1的出面速度保持匀速,且在计时器的计时控制下,控制器等时间间隔地驱动切面机构切断面条。这样,将机械式切面机构的驱动电机与面条机的控制器(或控制系统)关联后,可通过控制器实现自动切面控制。通过设计控制切刀5动作的间隔时长,可制作出不同长度的面条,解决面条太长不好夹及面条太短不美观的问题。
如图10所示,常用的模头1中通常只设置有单一规格的出面孔,即模头孔11,图10中显示的产出圆条形面条的模头孔11,图11为该模头孔11的轴截面剖视图。在需要产出不同类型的面条时,需要通过拆卸模头螺母2更换相应规格的模头1。而由图11可见,常规的模头孔11均为进料端J大而出口端C小的锥形孔形状。由于面团是受挤压进入模头孔11中,在进料端J及出口端C的周缘部分难以避免地会受到刮擦,使得产出的面条的表面不够光滑,影响面条外观。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面条机中对模头1,尤其是模头孔11进行了改进设计。模头1的端面上形成有模头孔11,模头孔11的进料端J和/或出口端C的周缘形成有倒角结构。这种倒角结构不仅可避免刮伤面条,使面条表面光滑,且倒角面可作为面料进入模头孔11或出模时的导引面,在进料端J形成渐缩口,而非原有的径向骤然减小,可减小进料端J的螺杆压力,同样地,在出口端C可形成扩口状,以减小出口端C的出模阻力。
这种倒角结构可优选为图12所示的圆弧倒角12或图13所示的斜面倒角13。或者,进料端J和出口端C分别采用不同形式的倒角。在采用斜面倒角13时,通常优选采用根据GB/T 4458.4-2003的45°斜面倒角即可。参见图12和图13,在该实施方式中,沿模头孔11的轴向上,出口端C的倒角结构的倒角长度L1与模头孔11的总长度L的比值范围通常为0.05~0.1,在其它工况下,该比值范围也可扩展至例如0.01~0.3,总之倒角长度的比例较小,易于加工。考虑到模头孔11的长度通常较小,即模头1的端壁较薄,倒角结构的倒角长度L1一般为1mm~3mm,根据情况也可扩展至0.5mm~5mm范围。进料端J的倒角结构的倒角长度L4与出口端C的倒角结构的倒角长度L1相同。总之,倒角结构的形状、角度均不限于此,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定。
在模头孔11的两端进行倒角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还对模头孔的形状和构成进行了改进设计。参见图12和图13,其中的模头孔11分为两段,即包括靠近进料端J的后段孔和靠近出口端C的前段孔。在模头孔11的这种分段设计中,后段孔为原模头孔形状,即沿出料方向(从进料端J至出口端C的方向)孔径逐渐减小的锥形孔,前段孔则为圆柱形孔,前段孔与后段孔同轴设置且内孔壁光滑过渡。面条在圆柱形的前段孔中可受到充分挤压成型,多次试验表明,分段设计后的模头孔11产出的面条的出面效果更好,更光滑,可增强对面条的挤压效果,使得面条更具弹性和韧性,口感更佳。
在模头孔11的两段式设计中,首先需要确定前段孔的前孔长度L2与后段孔的后孔长度L3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后孔长度L3限定在模头孔11的总长度L的0.2~0.9倍范围内,优选为0.4~0.8倍范围内。此外,后段孔的内孔壁与前段孔的内孔壁之间光滑过渡,两者的壁面夹角θ优选为3°~60°,更优选为5°~30°,锥形面的锥角越小,面条所受的挤压力越小,螺杆受力也越小。
需要说明的是,模头孔11的以上各参数及其取值范围设定均在采用工程塑料(POM)模头且根据具体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优化取值,但并不限于此,可根据不同情况具体设定。例如,模头1也可以采用陶瓷模头、金属模头或合金模头等。模头材质的结构强度更高时,模头孔11的长度可更短。
另外,在图10至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图示的模头孔11为用于产出圆形面条的圆锥孔。但在用于产出其它形状的面条的格式模头孔11中,例如用于产出扁面条的扁面条模头孔中,也都可应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对模头孔的优化设计,即进料端J和出口端C的周缘分别采用各种形式的倒角,或者采用分段孔设计等。
由于图10所示的模头1中仅有单一规格的出面孔,即仅用于产出单一形状单一尺寸的圆面条,因而在需要生产不同类型的面条时,现有技术中则需要通过拆卸模头螺母2更换相应规格的模头1,而这种拆装、更换、清洗的过程极为繁琐。
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特别是能够一次性生产出所需的各式面条,本实用新型的面条机中对模头1,尤其是模头孔11还进行了进一步改进设计。参见图14和图15,模头1的端面上设计有多种类型的模头孔11,以能够产出相应的多种类型的面条。这样,在无需更换模头的情况下,便可做出多种不同类型的面条,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同时,避免了更换模头和用完清洗的诸多麻烦。
在本实用新型中,模头孔11的诸多类型不局限于依据模头孔11的横截面形状而限定的多种花式,也包括依据同一花式的模头孔11的轮廓大小而定义的粗模头孔和细模头孔。例如,图15中同属用于生产圆面条的圆形模头孔111也分为粗模头孔和细模头孔两类。
因此,作为能够一次性生产出所需的多种类型面条的模头1,模头1的端面上应设有至少两种花式的模头孔11,和/或属于同一花式的粗模头孔和细模头孔。作为示例,图14和图15中图示了模头1中模头孔11的两种分布类型。可见,其中展示的多种花式包括了圆形模头孔111、扁条形模头孔112、梅花形模头孔113,以能够分别对应地产出圆面条、扁面条、梅花形空心面条。其中,圆形模头孔111、扁条形模头孔112只需在模头1的前端面上加工相应的贯通孔形成,梅花形模头孔113在仅具有梅花形外轮廓的贯通孔时,则产出实心的梅花形面条,但梅花形模头孔113中还可同心设置有实心的圆形挡圈,圆形挡圈的外周缘与梅花形外轮廓之间形成径向环形槽,通过该径向环形槽产出梅花形空心面条。圆形挡圈可通过多个连接杆等固定至模头孔11的内周壁上。当然,此处仅作列举,还可具有其他各式形状的模头孔花式。
各式模头孔11在模头1上还可呈一定规则排列。例如在模头1的端面上,同一类型的模头孔11可依次间隔排列成圆圈状,并且多种类型的模头孔11可呈同心圆状分布在端面上。例如在图14中,内圈为圆形模头孔111、中圈为梅花形模头孔113,外圈为扁条形模头孔112。在图15中,内圈为相对粗的圆形模头孔111、中圈为扁条形模头孔112,外圈包括梅花形模头孔113和相对细的圆形模头孔111,相对细的圆形模头孔111分为多组,每组包括围绕成多圈的相对细的圆形模头孔111。多组相对细的圆形模头孔111与梅花形模头孔113在周向相互间隔设置。当然,图14和图15中的模头孔11的规律性分布仅作例举,各花式的模头孔也可无规律的随机分布。模头1上所选用的花式也根据所需的面条类别进行设定。模头1可以采用各种材料,例如POM、不锈钢、或塑料与金属的一体注塑成型。
另外,尽管图中并未示出,模头1也可包括用于遮盖模头1端面的端面罩盖。端面罩盖可拆装或可枢转打开,在工作时打开,在非工作状态下可封盖模头1,以保持清洁。
进一步地,在模头1为不锈钢等坚固材质时,模头1还可包括多个封堵闸板,封堵闸板的个数与模头孔11的个数相同且用于一一对应地封堵或打开模头孔11。即通过可操控的封堵闸板来对应控制各个模头孔11,在需要的时候打开或封闭相应的模头孔11,这样就使得单个模头1能够产出具有更多样性的面条,赋予消费者更多样性选择,产品性能更人性化。
作为示例,模头1的前端壁可为夹层壁,封堵闸板则可枢转地隐藏式安装在夹层壁中,以枢转打开或封闭相应的模头孔11。更进一步地,封堵闸板还可具有切刀刃,该切刀刃能够在封堵闸板封堵模头孔11的过程中切断该模头孔11中产出的面条,因而兼具封堵模头孔和切面刀的功能。
各个封堵闸板可手动操作,例如通过按钮控制。即模头1还包括用于启闭控制封堵闸板的控制按钮(图中未示出),控制按钮的个数与模头孔11的类型相同且形成一一对应控制,每个控制按钮对应控制同一种类型的全部模头孔11的封堵闸板。消费者仅需选定并操作相应的控制按钮,即可控制打开或封闭选定的模头孔11,操作极为方便。
以上具体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面条机,其中具体对面条机的面板结构、增设的切面机构、模头、模头孔等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得面条机更坚固耐用、方便组装且操作使用更人性化。在使用时,通过往机壳本体200内的搅拌腔中加入面粉和水,通过正向旋转带有搅拌叶片的螺杆,持续搅拌成面水混合物,螺杆反转时,驱动面水混合物进入压面孔104,通过螺杆前端的螺旋棱不断挤压,形成面团状,并向前输送至模头1,最终从各个模头孔11中输出成面条。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诸多改进设计特别地应用于图示的家用小型面条机中,但显而易见的是,也可应用至其它大型的面条机中。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或改进,例如,模头1中的模头孔11不限于图14和图15所展示的若干种花式、类型,还可以是例如方形、五边形等形状,这些简单变型或改进均未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因而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家用面条机的面板结构,包括模头(1)和具有压面孔(104)的面板本体(100),所述模头(1)与所述压面孔(104)对齐地紧固安装于所述面板本体(100)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结构还包括切面机构,该切面机构安装在所述面板本体(100)的前端以切断从所述模头(1)产出的面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面条机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面机构包括刀座(4)、切刀(5)和切刀驱动机构,所述刀座(4)固定安装在所述面板本体(100)的前端面上并毗邻所述模头(1)设置,所述切刀(5)在所述切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够从所述刀座(4)中伸出或回缩至该刀座(4),所述切刀(5)伸出时的切削面至少覆盖所述模头(1)的前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面条机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5)的切削面与所述模头(1)的前端面之间平行间隔设置或相互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面条机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4)设有刀槽,在所述切刀(5)的回缩状态时,所述切刀(5)隐藏于所述刀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家用面条机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5)为包括宽边和长边的长条形刀片,所述切刀(5)的刀刃形成在整个所述宽边上,所述宽边大于所述模头(1)的直径,所述切刀(5)沿所述长边的方向从所述刀座(4)中伸出时,整个所述宽边上的所述刀刃朝向所述模头(1)的前端面推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用面条机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结构包括相对于所述模头(1)的径向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刀座(4),两个所述刀座(4)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刀槽内设有所述切刀(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家用面条机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5)为包括宽边和长边的长条形刀片,所述切刀(5)的刀刃形成在整个所述长边上,所述切刀(5)的所述长边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刀座(4)的刀槽内,另一端围绕端部铰接点(6)枢转,使所述刀刃越过所述模头(1)的前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家用面条机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4)具有中心孔,该中心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模头(1)的直径且所述中心孔与所述模头(1)同轴设置,所述中心孔的周缘壁中形成有环形刀槽,该环形刀槽内设有沿周向叠置排布且可枢转移动的多个所述切刀(5);
其中,在伸出状态时,叠置的多个所述切刀(5)覆盖所述中心孔,在回缩状态时,多个所述切刀(5)回缩至所述环形刀槽中。
9.一种家用面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面条机包括机壳本体(200)和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家用面条机的面板结构,所述面板结构安装于所述机壳本体(200)的前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家用面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面条机还包括控制器和计时器,所述控制器匀速控制所述模头(1)的出面速度,且在所述计时器的计时控制下,所述控制器等时间间隔地驱动所述切面机构切断面条。
CN201620744831.4U 2016-07-13 2016-07-13 家用面条机及其面板结构 Active CN205756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44831.4U CN205756916U (zh) 2016-07-13 2016-07-13 家用面条机及其面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44831.4U CN205756916U (zh) 2016-07-13 2016-07-13 家用面条机及其面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56916U true CN205756916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23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44831.4U Active CN205756916U (zh) 2016-07-13 2016-07-13 家用面条机及其面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5691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9341A (zh) * 2018-10-23 2019-02-15 付艺佳 一种新式的多功能新能源面条制作装置
CN112293450A (zh) * 2020-10-26 2021-02-02 云南旭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方便高效出面的面条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9341A (zh) * 2018-10-23 2019-02-15 付艺佳 一种新式的多功能新能源面条制作装置
CN112293450A (zh) * 2020-10-26 2021-02-02 云南旭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方便高效出面的面条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83263B1 (en) Preconditioner for extrusion systems
CN205756916U (zh) 家用面条机及其面板结构
US911365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urled extrudate
KR100989672B1 (ko) 나선구조 국수 제조기
CN103271218A (zh) 植物拉丝蛋白生产方法
CN205756921U (zh) 面条机及其面板结构
CN205756920U (zh) 面条机的模头
CN205848519U (zh) 面条机的模头
CN105248494A (zh) 单螺杆中型馒头机
CN204634915U (zh) 一种出面快速的面条机
CN207461302U (zh) 一种食品挤压成型器
NZ254098A (en) Domestic food processor; has attachments for kneading dough, extruding pasta and mincing meat
CN204994497U (zh) 一种出面效率高的面条机
CN104824816A (zh) 一种膨化机
KR101696579B1 (ko) 쿠키 반죽용 압출 성형기
CN105961821B (zh) 大豆拉丝蛋白变压式膨化机
CN210303262U (zh) 一种核桃乳高效均质装置
CN1985684A (zh) 浮动啮合双螺杆粉丝食品挤压机
KR20020007795A (ko) 중공부를 갖는 면 및 그 제조장치
KR100701463B1 (ko) 꽈베기 제조장치
CN210124265U (zh) 一种耐用的面食机
CN2563944Y (zh) 膨化机端头的改良结构
CN220494097U (zh) 一种通心粉挤出模具
KR200305846Y1 (ko) 중공부를 갖는 면의 제조장치
CN219020178U (zh) 一种大产量深槽三螺杆挤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