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14332U - 油底壳、发动机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油底壳、发动机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14332U
CN205714332U CN201620185261.XU CN201620185261U CN205714332U CN 205714332 U CN205714332 U CN 205714332U CN 201620185261 U CN201620185261 U CN 201620185261U CN 205714332 U CN205714332 U CN 205714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sump
collecting filter
filter portion
collect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852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852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14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14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143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底壳、发动机和车辆。所述油底壳包括本体和集滤器部。所述本体内限定出顶部敞开的集油腔,所述集滤器部一体成型在所述集油腔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油底壳可以简化油底壳的装配工艺,且降低了装配者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油底壳、发动机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底壳、发动机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中,一般包含油底壳、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集滤器、机油标尺、机油冷却器等,其中,机油集滤器一般安装在油底壳中。机油泵在泵油过程中,通过集滤器吸取油底壳中的机油。
目前,油底壳与机油集滤器均单独进行设计研发,在发动机生产线体上,需要将油底壳和集滤器先在分装线体进行装配,在将其装配到发动机上。这样,一方面,发动机装配工艺相对复杂,另一方面,装配者的劳动强度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简化装配工艺、装配强度小的油底壳。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该油底壳的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还提出一种具有该发动机的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在于提出一种油底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油底壳,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限定出顶部敞开的集油腔;以及集滤器部,所述集滤器部一体成型在所述集油腔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油底壳,简化了油底壳的装配工艺,降低了装配者的劳动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集滤器部包括吸油通道,所述吸油通道的一端为进油口,所述吸油通道的另一端为出油口,所述进油口邻近所述集油腔的内底面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油口的端面为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倾斜面。
可选地,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所述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30度-6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吸油通道内设有滤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吸油通道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相交处具有通孔,所述进油口位于所述第一通道的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且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远离所述通孔的另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集油腔包括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其中,所述第一油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油腔的深度,所述第一通道连接在所述第一油腔和所述第二油腔之间,且所述第二通道位于所述第二油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集滤器部铸造或者焊接在所述集油腔的内底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发动机,包括:上述油底壳;以及机油泵,所述机油泵的下侧具有吸油腔,所述吸油腔与所述集滤器部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发动机。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A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底壳中的滤网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油底壳100,本体10,第一油腔11,第二油腔12,
集滤器部20,第一通道21,进油口211,支撑块212,第二通道22,通孔23,出油口24,滤网2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油底壳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底壳100,包括本体10和集滤器部20。本体10内限定出顶部敞开的集油腔。
集滤器部20一体成型在集油腔上。可选地,集滤器部一体成型在集油腔的内底壁的上侧,即如图1中所示,这样,整个油底壳的体积较小,也使得集滤器部不暴露于油底壳的外侧,以免在发动机装配过程中对其造成损坏,当然,集滤器部还可以一体成型地设在集油腔的内底壁的下侧。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油底壳100,集滤器部20一体成型在集油腔上,这样,集滤器部和限定出顶部敞开的集油腔的本体10一起构成油底壳100,即油底壳作为一个具有集滤器的单独部件,在发动机的生产线体上,装配者无需将油底壳和集滤器部先在分装线体上进行安装,而是直接将具有集滤器部的单独部件,即油底壳进行装配,一方面,简化了油底壳的装配工艺;另一方面,有效地降低装配者的劳动强度,避免装配人员和设备上的浪费,综合降低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集滤器部20包括吸油通道,吸油通道的一端为进油口211,吸油通道的另一端为出油口24,进油口邻近集油腔的内底面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油口211的端面为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倾斜面,这样,进油口211与油底壳100内的机油的接触面积增加,使得通过进油口进入集滤器部20内的油量增加。
可选地,该倾斜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30度-6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吸油通道内设有滤网241,如图3所示,这样,由于油底壳内的机油经过多次循环润滑发动机的相关部件后,会在机油内残留杂质,滤网241使得残留杂质的机油进行过滤,有效保证进入循环润滑系统内的机油的清洁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吸油通道可以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道22,其中,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道22的相交处为通孔23,进油口211位于第一通道21的远离通孔23的一端,且出油口24位于第二通道22的远离通孔23的另一端。
可选地,集油腔包括第一油腔11和第二油腔12。第一油腔11的深度大于第二油腔12的深度,第一通道21连接在第一油腔11和第二油腔12之间,且第二通道22位于第二油腔12内,第一油腔11与述第二油腔12彼此连接处的过渡面倾斜设置,第一通道21亦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油腔11内还可以设有用于支撑集滤器部20的支撑块212,支撑块的断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这样,对第一通道进行竖直方向上的支撑,进而使得第一通道的稳定性或牢靠性更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集滤器部20铸造或者焊接在集油腔的内底壁上。这样,若集滤器部铸造在集油腔上,上述通孔为出砂口,以便在铸造过程中,用于顺利出砂;若集滤器部焊接在集油腔上,则上述通孔为出屑口,以便焊接过程中,用于顺利排出碎屑。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发动机,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油底壳;以及机油泵,机油泵的下侧具有吸油腔,吸油腔与集滤器部连通,具体地,吸油腔与第二通道22的出油口24彼此连通。上述关于油底壳的描述均适用于发动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装配工艺简化,有效地降低装配者的劳动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油底壳在集油腔内存储有机油,即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存储有机油,当机油泵工作时,因机油泵的吸油腔与出油口相同,即在出油口处产生负压,第一油腔内的机油在负压的作用下,经吸油口进入吸油通道的第一通道内,并流经第二通道至出油口处,经滤网对流经的机油进行过滤,最终流入机油泵内,由机油泵输送至发动机待润滑的相关部件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发动机。上述关于发动机的描述均适用于发动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装配工艺简化,有效地降低装配者的劳动强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内限定出顶部敞开的集油腔;以及
集滤器部,所述集滤器部一体成型在所述集油腔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滤器部包括吸油通道,所述吸油通道的一端为进油口,所述吸油通道的另一端为出油口,所述进油口邻近所述集油腔的内底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的端面为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所述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30度-60度。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通道内设有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通道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中
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相交处具有通孔,所述进油口位于所述第一通道的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且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远离所述通孔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腔包括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其中
所述第一油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油腔的深度,所述第一通道连接在所述第一油腔和所述第二油腔之间,且所述第二通道位于所述第二油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滤器部铸造或者焊接在所述集油腔的内底壁上。
9.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油底壳;以及
机油泵,所述机油泵的下侧具有吸油腔,所述吸油腔与所述集滤器部连通。
10.一种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发动机。
CN201620185261.XU 2016-03-10 2016-03-10 油底壳、发动机和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14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85261.XU CN205714332U (zh) 2016-03-10 2016-03-10 油底壳、发动机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85261.XU CN205714332U (zh) 2016-03-10 2016-03-10 油底壳、发动机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14332U true CN205714332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35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8526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14332U (zh) 2016-03-10 2016-03-10 油底壳、发动机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143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35983B2 (en) Oil pan structure and separator for partitioning oil pan
WO2006046401A1 (ja) オイルパン及び潤滑装置
CN106062327B (zh) 机油集滤器
KR20070012539A (ko) 오일 섬프 조립체
EP2014955A1 (en) Oil strainer of transmission
CN101307703B (zh) 油底壳
US20100147253A1 (en) Oil Pan
CN205714332U (zh) 油底壳、发动机和车辆
JP5397077B2 (ja)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戻し装置
EP2166201B1 (en) Oil pan structure
CN107191240A (zh) 一种适用于大倾角柴油机的干式油底壳供油装置
CN205172679U (zh)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油底壳和内燃发动机
KR20180100547A (ko) 추가 저장 용적을 가지는 연료 탱크
EP1531257A2 (en) Reservoir of fuel delivery module having valve protection structure
CN101377141A (zh) 油盘结构和内燃发动机
EP2863025A1 (en) Oil pan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220120200A1 (en) Engine lubrication system
WO2012073724A1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パン構造
JP2004132317A (ja) オイルパン
KR101173255B1 (ko) 오일팬 및 이를 구비한 오일공급시스템
CN210889062U (zh) 一种fsae赛车发动机干式润滑系统装置
CN206129424U (zh) 一种发动机缸体及具有其的发动机和车辆
JP5279484B2 (ja) オイルパン
CN104005813A (zh) 具有由盖垫片遮蔽的曲轴箱强制通风分离器入口的发动机
CN210460795U (zh) 一种油底壳滤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Oil pan, engine and vehicl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2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