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03497U - 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03497U
CN205703497U CN201620360839.0U CN201620360839U CN205703497U CN 205703497 U CN205703497 U CN 205703497U CN 201620360839 U CN201620360839 U CN 201620360839U CN 205703497 U CN205703497 U CN 205703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alve
oil
joint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608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裴宏杰
陈少峰
陈林峰
李公安
付坤鹏
王贵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203608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034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03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0349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包括箱体、油路系统、气路系统、动力系统和喷射系统;动力系统包含气动马达和油液驱动部件;油液驱动部件包括驱动底座、滚动体、套轴和端盖B;油路系统包括油箱、导管和油液软管;气路系统包括接头A、气体流量调节阀、气管A、接头B、接头C和单向阀;喷射系统包括喷射阀体、活塞、油量调节手柄和端盖A;通过旋转油量调节手柄,调节润滑油压力,从而改变润滑油喷射速度和油滴大小。通过旋转气体流量调节阀,调节压缩空气的流量,进而改变润滑油的油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简单,不需要电源,使用工业常用0.8~1MPa压缩空气为动力源,油量和油滴大小可调,可以满足一般生产现场或者防爆特殊环境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切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械加工中,通常采用大量浇注式切削液供给方式,从而实现冲洗切屑,降低切削区温度,延长刀具寿命等作用,但是大量切削液的使用,不仅造成了制造成本的增加,而且污染了环境,危害了员工的键康。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国家对环境污染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切削液的处理费用也越来越高。
微量润滑(Minimal Quantity Lubrication,MQL)技术是在保证有效润滑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切削液的用量。它通过把微量的润滑油滴喷射到切削区,对切削点进行润滑。微量润滑可以显著减少传统切削液用量,同时还降低刀具与工件、刀具与切屑之间的摩擦,防止粘结,延长刀具寿命,提高加工表面质量。
目前,微量润滑装置的主要有2种形式,一种是通过雾化系统形成油雾,然后由压缩空气带到切削区,这种形式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油雾用量和油滴大小很难控制。另外一种,是通过油泵和喷嘴,形成油雾,直接喷射或者压缩空气带入,这种形式价格较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油雾用量和油滴大小较难控制、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该装置结构紧凑,可使用工业常用0.8-1MPa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无需额外电源提供动力,油量和油滴大小可调。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包括箱体、油路系统、气路系统、动力系统和喷射系统;所述油路系统、气路系统、动力系统和喷射系统安装在箱体上;
所述动力系统包含气动马达和油液驱动部件;所述气动马达安装在箱体侧板上;所述气动马达的马达底座上开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气动马达的前端连接油液驱动部件;所述油液驱动部件包括驱动底座、滚动体、套轴和端盖B;所述驱动底座上设有型腔和中心孔;所述滚动体为绕线盘状结构,且位于型腔中心内部;所述套轴位于滚动体内部中心;所述气动马达的主轴穿过驱动底座,与滚动体上的套轴通过键连接;所述驱动底座外端连接端盖B;所述滚动体的两个盘片沿圆周方向开有4-10个彼此对应的通孔A;所述通孔A内设置有转辊;所述型腔的下端面开有半圆槽;所述驱动底座上对应于半圆槽的两端处分别开有入口和出口;
所述油路系统包括油箱、导管和油液软管;所述油箱固定在箱体的上部;所述油箱的上盖开有小孔;油箱的底部连接导管,导管末端连接油液软管;所述油液软管位于半圆槽内;
所述气路系统包括接头A、气体流量调节阀、气管A、接头B、接头C和单向阀;所述接头A连接气体流量调节阀的入口,气体流量调节阀的后端连接气管A,气管A出口连接接头B;所述接头B连接进气口;所述接头C的一端连接出气口,另一端连接单向阀;
所述喷射系统包括喷射阀体、活塞、油量调节手柄和端盖A;所述喷射阀体靠近油液驱动部件的一端设有凹腔,凹腔后端固定有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后端连接疏散阀孔;所述疏散阀孔后端开有油液压缩腔;所述疏散阀孔内部装配有疏散阀的圆柱面;疏散阀的圆柱面外壁开有油槽;疏散阀的密封锥面位于圆柱面后部,密封锥面与疏散阀孔右端面接触;所述油液压缩腔内部安装有疏散阀锥柱、活塞和油量调节手柄前端;所述疏散阀锥柱和活塞锥柱之间通过弹簧A连接;所述油量调节手柄前端压住活塞后端;所述油量调节手柄后端连接端盖A;所述喷射阀体的下半部开有气孔,所述气孔前端设有环形气腔;所述气孔和环形气腔的中心线与喷射系统轴线垂直,且与动力系统的轴线平行;所述气孔内安装单向阀;所述环形气腔内安装喷嘴的后端。
进一步的,所述气动马达包括马达底座、主轴、转子和叶片;所述转子回转中心位于马达底座的空腔中心偏上部,为偏心转子;所述转子沿圆周方向均布有4-6个叶片槽;所述叶片插在叶片槽内;所述叶片和叶片槽之间设有弹簧B;所述转子和主轴之间通过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夹角为240-300°。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下方开有放大孔A,放大孔A直径为进气口直径的2-3倍;所述出气口左侧设有放大孔B,放大孔B直径为出气口直径的2-3倍。
进一步的,所述转辊和驱动底座的型腔外壁距离为油液软管直径的1/3-1/2。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底座的入口到出口的圆心角为120-160°;入口和出口的中心线与驱动底座外圆切线方向锐角夹角均为30-70°。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后端沿圆周方向设有锥孔;所述喷嘴前端设有油管;所述锥孔和喷油孔在喷嘴顶端汇合,与油管的油管通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气孔内部气体压力比进气口内部气体压力小0.3~0.4MPa,喷油孔内部气体压力比气孔内部气体压力小0.2~0.3MPa。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通过在箱体上设置油路系统、气路系统、动力系统和喷射系统,通过旋转气体流量调节阀,改变进入气动马达的压缩空气的流量,进而调节叶片的旋转速度,从而改变润滑油的油量;通过旋转油量调节手柄,改变弹簧的张紧程度,从而调节克服疏散阀的润滑油压力,进而改变润滑油喷射速度和油滴大小;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紧凑、使用简单,可采用工业常用0.8-1MPa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避免了电气设备的应用,可用于一般生产现场或者防爆等特殊环境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微量润滑系统装置的轴测图。
图2为动力系统爆炸图。
图3为气动马达剖视图。
图4为动力系统、气路系统和喷射系统组合图。
图5为喷射系统和油液驱动部件剖视图。
图6为喷射系统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喷嘴向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箱体,2-油路系统,3-气路系统,4-动力系统,5-喷射系统,6-气动马达,7-油液驱动部件,201-油箱,202-导管,203-油液软管,204-小孔,301-接头A,302-气体流量调节阀,303-气管A,304-接头B,305-接头C,306-单向阀,501-喷射阀体,502-活塞,503-油量调节手柄,504-端盖A,505-快速接头,506-疏散阀孔,507-油液压缩腔,508-疏散阀,509-密封锥面,510-油槽,511-弹簧A,512-气孔,513-环形气腔,514-喷嘴,515-锥孔,516-喷油孔,517-油管通道,518-油管,601-马达底座,602-进气口,603-出气口,604-主轴,605-转子,606-叶片,607-弹簧B,608-放大孔A,609-放大孔B,701-驱动底座,702-滚动体,703-套轴,704-端盖B,705-型腔,706-通孔A,707-转辊,708-半圆槽,709-入口,710-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包括箱体1、油路系统2、气路系统3、动力系统4和喷射系统5;所述油路系统2、气路系统3、动力系统4和喷射系统5安装在箱体1上。所述油路系统2包括油箱201、导管202和油液软管203;所述油箱201固定在箱体1的上部;所述油箱201的上盖开有小孔204;油箱201的底部连接导管202,导管202末端连接油液软管203。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动力系统4包含气动马达6和油液驱动部件7;所述气动马达6安装在箱体1侧板上,为装置提供动力;所述气动马达6包括马达底座601、主轴604、转子605和叶片606;所述气动马达6的马达底座601上开有进气口602和出气口603;所述进气口602和出气口603之间夹角为240-300°;为了保证压缩空气快速均匀地进入气腔中,所述进气口602下方开有放大孔A608,放大孔A608直径为进气口602直径的2-3倍;为了让有一定压力的空气快速脱离气腔中,所述出气口603左方设有放大孔B609,放大孔B609直径为出气口603直径的2-3倍。所述转子605回转中心位于马达底座601的空腔中心偏上部,为偏心转子;所述转子605沿圆周方向均布有4-6个叶片槽;所述叶片606插在叶片槽内;所述叶片606和叶片槽之间设有弹簧B607,叶片槽底部的弹簧B607把叶片606压在马达底座601的内圆表面上;所述转子605和主轴604之间通过键连接。
所述气动马达6的前端连接油液驱动部件7;所述油液驱动部件7包括驱动底座701、滚动体702、套轴703和端盖B704;所述驱动底座701上开有型腔705和中心孔;所述驱动底座701的入口709到出口710的圆心角为120-160°;入口709和出口710的中心线与驱动底座701外圆切线方向锐角夹角皆为30-70°。所述滚动体702为绕线盘状结构,且位于型腔705中心内部;所述套轴703位于滚动体702内部中心;所述气动马达6的主轴604穿过驱动底座701,与滚动体702上的套轴703通过键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驱动底座701外端连接端盖B704;所述滚动体702的两个盘片沿圆周方向开有4-10个彼此对应的通孔A706;所述通孔A706内设置有转辊707;所述型腔705的下端面开有半圆槽708;所述驱动底座701上对应于半圆槽708的两端处分别开有入口709和出口710;所述油液软管203位于半圆槽708内。所述转辊707和驱动底座701的型腔705外壁距离为油液软管203直径的1/3-1/2。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气路系统3包括接头A301、气体流量调节阀302、气管A303、接头B304、接头C305和单向阀306;所述接头A301连接气体流量调节阀302的入口,气体流量调节阀302的后端连接气管A303,气管A303出口连接接头B304;所述接头B304连接进气口602;所述接头C305的一端连接出气口603,另一端连接单向阀306。所述喷射系统5包括喷射阀体501、活塞502、油量调节手柄503和端盖504;所述喷射阀体501靠近油液驱动部件7的一端设有凹腔,凹腔后端固定有快速接头505;所述快速接头505后端连接疏散阀孔506;所述疏散阀孔506后端开有油液压缩腔507;如图7所示,所述疏散阀孔506内部装配疏散阀508的圆柱面;所述疏散阀508圆柱面外壁开有油槽510;所述密封锥面509位于疏散阀508后部,密封锥面509与疏散阀孔506右端面接触;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油液压缩腔507内部安装有疏散阀508锥柱、活塞502和油量调节手柄503前端;所述疏散阀508锥柱和活塞502锥柱之间通过弹簧A511连接;所述油量调节手柄503前端压住活塞502后端;所述油量调节手柄503后端连接端盖504;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喷射阀体501的下半部开有气孔512,所述气孔512前端设有环形气腔513;所述气孔512和环形气腔513的中心线与喷射系统5轴线垂直,且与动力系统4的轴线平行;所述气孔512内安装单向阀306;所述环形气腔513内安装喷嘴514的后端。所述喷嘴514后端沿圆周方向设有锥孔515;所述喷嘴514前端设有油管518;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锥孔515和喷油孔516在喷嘴514顶端汇合,与油管518的油管油道517相连通。
工作过程:
该动力系统4由车间工位气源的压缩空气推动,气体压力0.8-1MPa,压缩空气经由接头A301、气体流量调节阀302、气管A303、接头B304进入气动马达进气口602,由于放大孔A608的作用,压缩空气非常容易地进入到气腔中,驱动叶片606呈逆时针转动,在叶片606转动过程中,叶片606由装在转子605叶片槽底部的弹簧B607顶出,在离心力和弹簧力的作用下,使得叶片606始终和马达底座601内腔接触,保证压缩空气的密封性。叶片606带动转子605转动,转子605呈偏心装配,从放大孔A608到马达底座601内腔外圆的下母线,转子605外圆到马达底座601内腔表面距离越来越大,驱动气腔体积逐渐增大,其中的空气压力逐渐减少,这是驱动阶段。当叶片606通过马达底座601内腔的下母线后,转子605外圆到马达底座601内腔外圆距离逐渐减小,两个叶片606之间的排放气腔体积逐渐减小,其中空气受到压缩,压力逐渐增大,当前一个叶片606转到放大孔B609时,排放气腔中的压缩空气,进入到放大孔B609,通过出气口603进入到接头C305,进入单向阀306,输入到喷射系统的气孔512,空气压力降低为0.5~0.6MPa。
滚动体702转动,带动转辊707运动,转辊707一方面绕自身轴线转动,同时绕滚动体702中心线转动。转辊707运动过程中压缩油液软管203,使得当前转辊707后面油液软管203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油箱201中的润滑油在重力和真空吸引的作用下,通过导管202,进入油液软管203内。由于油液软管203较细,两个转辊707间距较小,每次送给的油量很小。微量润滑油在转辊707的驱动下,进入到快速接头505和疏散阀508之间的小油腔,当油压大于弹簧A511的压力时,微量润滑油推动疏散阀508向右运动,使得疏散阀508上面的密封锥面509与疏散阀孔506右配合端面脱开,油沿着疏散阀508上的油槽510进入到油液压缩腔507,进而经过喷嘴514的喷油孔516喷出,形成微量油雾;气孔512中的压缩空气进入到环形气腔513中,然后进入到喷嘴514底部的锥孔515通道,到达喷嘴514顶部喷出,与喷油孔516喷出的油雾混合;所喷出的高压气体对油雾进一步碎化,带动微量油滴经过油管518的油管通道517输送到达切削区。通过旋转气体流量调节阀302,调整进入气动马达6的压缩空气的流量,从而调节转子605的旋转速度,进而改变转辊707的转速,最终可以调整和控制润滑油的油量。通过旋转油量调节手柄503,改变弹簧A511的张紧程度,从而调节克服疏散阀508的润滑油压力,进而改变润滑油喷射速度和油滴大小。
所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油路系统(2)、气路系统(3)、动力系统(4)和喷射系统(5);所述油路系统(2)、气路系统(3)、动力系统(4)和喷射系统(5)安装在箱体(1)上;
所述动力系统(4)包含气动马达(6)和油液驱动部件(7);所述气动马达(6)安装在箱体(1)侧板上;所述气动马达(6)的马达底座(601)上开有进气口(602)和出气口(603);所述气动马达(6)的前端连接油液驱动部件(7);所述油液驱动部件(7)包括驱动底座(701)、滚动体(702)、套轴(703)和端盖B(704);所述驱动底座(701)上设有型腔(705)和中心孔;所述滚动体(702)为绕线盘状结构,且位于型腔(705)中心内部;所述套轴(703)位于滚动体(702)内部中心;所述气动马达(6)的主轴(604)穿过驱动底座(701),与滚动体(702)上的套轴(703)通过键连接;所述驱动底座(701)外端连接端盖B(704);所述滚动体(702)的两个盘片沿圆周方向开有4-10个彼此对应的通孔A(706);所述通孔A(706)内设置有转辊(707);所述型腔(705)的下端面开有半圆槽(708);所述驱动底座(701)上对应于半圆槽(708)的两端处分别开有入口(709)和出口(710);
所述油路系统(2)包括油箱(201)、导管(202)和油液软管(203);所述油箱(201)固定在箱体(1)的上部;所述油箱(201)的上盖开有小孔(204);油箱(201)的底部连接导管(202),导管(202)末端连接油液软管(203);所述油液软管(203)位于半圆槽(708)内;
所述气路系统(3)包括接头A(301)、气体流量调节阀(302)、气管A(303)、接头B(304)、接头C(305)和单向阀(306);所述接头A(301)连接气体流量调节阀(302)的入口,气体流量调节阀(302)的后端连接气管A(303),气管A(303)出口连接接头B(304);所述接头B(304)连接进气口(602);所述接头C(305)的一端连接出气口(603),另一端连接单向阀(306);
所述喷射系统(5)包括喷射阀体(501)、活塞(502)、油量调节手柄(503)和端盖A(504);所述喷射阀体(501)靠近油液驱动部件(7)的一端设有凹腔,凹腔后端固定有快速接头(505);所述快速接头(505)后端连接疏散阀孔(506);所述疏散阀孔(506)后端开有油液压缩腔(507);所述疏散阀孔(506)内部装配有疏散阀(508)的圆柱面;疏散阀(508)的圆柱面外壁开有油槽(510);疏散阀(508)的密封锥面(509)位于圆柱面后部,密封锥面(509)与疏散阀孔(506)右端面接触;所述油液压缩腔(507)内部安装有疏散阀(508)锥柱、活塞(502)和油量调节手柄(503)前端;所述疏散阀(508)锥柱和活塞(502)锥柱之间通过弹簧A(511)连接;所述油量调节手柄(503)前端压住活塞(502)后端;所述油量调节手柄(503)后端连接端盖A(504);所述喷射阀体(501)的下半部开有气孔(512),所述气孔(512)前端设有环形气腔(513);所述气孔(512)和环形气腔(513)的中心线与喷射系统(5)轴线垂直,且与动力系统(4)的轴线平行;所述气孔(512)内安装单向阀(306);所述环形气腔(513)内安装喷嘴(514)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马达(6)包括马达底座(601)、主轴(604)、转子(605)和叶片(606);所述转子(605)回转中心位于马达底座(601)的空腔中心偏上部,为偏心转子;所述转子(605)沿圆周方向均布有4-6个叶片槽;所述叶片(606)插在叶片槽内;所述叶片(606)和叶片槽之间设有弹簧B(607);所述转子(605)和主轴(604)之间通过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602)和出气口(603)之间夹角为240-3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602)下方开有放大孔A(608),放大孔A(608)直径为进气口(602)直径的2-3倍;所述出气口(603)左侧设有放大孔B(609),放大孔B(609)直径为出气口(603)直径的2-3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辊(707)和驱动底座(701)的型腔(705)外壁距离为油液软管(203)直径的1/3-1/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底座(701)的入口(709)到出口(710)的圆心角为120-160°;入口(709)和出口(710)的中心线与驱动底座(701)外圆切线方向锐角夹角均为30-7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514)后端沿圆周方向设有锥孔(515);所述喷嘴(514)前端设有油管(518);所述锥孔(515)和喷油孔(516)在喷嘴(514)顶端汇合,与油管(518)的油管通道(517)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孔(512)内部气体压力比进气口(602)内部气体压力小0.3~0.4MPa,喷油孔(516)内部气体压力比气孔(512)内部气体压力小0.2~0.3MPa。
CN201620360839.0U 2016-04-26 2016-04-26 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03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60839.0U CN205703497U (zh) 2016-04-26 2016-04-26 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60839.0U CN205703497U (zh) 2016-04-26 2016-04-26 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03497U true CN205703497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294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60839.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03497U (zh) 2016-04-26 2016-04-26 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0349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34826A (zh) * 2016-04-26 2016-08-10 江苏大学 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
CN109176138A (zh) * 2018-10-26 2019-01-11 青岛理工大学 基于嵌入式的可编程微量润滑喷射角相位调节方法
CN109551299A (zh) * 2019-01-16 2019-04-02 典辉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油雾发生装置
CN110449980A (zh) * 2019-07-04 2019-11-15 汇专绿色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微量润滑系统及其输出油量控制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34826A (zh) * 2016-04-26 2016-08-10 江苏大学 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
CN105834826B (zh) * 2016-04-26 2017-10-20 江苏大学 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
CN109176138A (zh) * 2018-10-26 2019-01-11 青岛理工大学 基于嵌入式的可编程微量润滑喷射角相位调节方法
CN109551299A (zh) * 2019-01-16 2019-04-02 典辉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油雾发生装置
CN109551299B (zh) * 2019-01-16 2024-01-19 典辉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油雾发生装置
CN110449980A (zh) * 2019-07-04 2019-11-15 汇专绿色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微量润滑系统及其输出油量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34826A (zh) 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
CN205703497U (zh) 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
KR20140143391A (ko) 크랭크케이스 가스의 세정을 위한 장치
CN112378665B (zh) 一种飞机发动机叶片实验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0586363A (zh) 一种喷涂效果好的喷枪
CN106641675B (zh) 微量润滑系统多联精密润滑泵
CN101961877B (zh) 多片锯机的锯片冷却除屑装置
CN105058404B (zh) 一种释放式挤压吸盘装置
CN205689444U (zh) 一种导叶式自吸泵
CN115889934B (zh) 一种abs塑料表面镀层加工用火焰切割装置
CN105179905B (zh) 一种油雾器
CN112476042B (zh) 一种定量高压高速油气冷却润滑喷嘴
CN204025041U (zh) 润滑油路内置的涡旋空气压缩机
CN106944959B (zh) 一种自动回油式液压压管钳
CN107584326B (zh) 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装置
CN202203638U (zh) 一种润滑密封离心机轴承座的装置
KR20160141067A (ko) 원심펌프의 양정 조절 장치
CN109395903B (zh) 一种气动旋杯结构
US2171932A (en) Apparatus for atomizing liquids
CN204226135U (zh) 结合空压机与泵的气液加压一体机
CN211756087U (zh) 一种喷枪上的喷嘴
CN210022713U (zh) 一种可调点胶嘴
CN210550502U (zh) 一种吸入式旋转喷砂喷粉装置
CN205534981U (zh) 一种油雾器
CN218796653U (zh) 一种环型氧化锌电阻片内孔高阻层釉面喷涂装置用压力喷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