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61269U - 前控制臂总成 - Google Patents

前控制臂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61269U
CN205661269U CN201620548091.7U CN201620548091U CN205661269U CN 205661269 U CN205661269 U CN 205661269U CN 201620548091 U CN201620548091 U CN 201620548091U CN 205661269 U CN205661269 U CN 205661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arm
lining
bush
assembly
arm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480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维缜
戴如吉
余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RUITA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RUITA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RUITA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RUITA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480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61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61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612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控制臂总成,解决了但是在运行的过程当中,前衬套在于车架连接实现减震的功能,但是时间长了之后,衬套容易发生位置上的偏移,进而影响使用寿命。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第一衬套总成包括第一固定轴以及安装在套筒内部的第一衬套,所述第一衬套的前端面设置有若干个凸起,还包括压配在第一衬套的前端面上的前垫片,所述前垫片上设置有与凸起相嵌合的定位结构。达到了提高了与稳定杆配合的稳定性,进而增加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前控制臂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挂系统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汽车悬挂系统的前控制臂总成。
背景技术
悬挂系统就是指由车身与轮胎间的弹簧和避震器组成整个支持系统。悬挂系统应有的功能是支持车身,改善乘坐的感觉,不同的悬挂设置会使驾驶者有不同的驾驶感受。外表看似简单的悬挂系统综合多种作用力,决定着轿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是现代轿车十分关键的部件之一,其中悬挂系统主要分为前桥和后桥两大块。控制臂是汽车悬架中关键的一个安全件,其连接转向节、副车架和控制悬架在运动过程中的定位参数、传递载荷的作用,对刚度和强度要求都很高。目前,在大多数车辆的前悬架系统的机构中,汽车前控制臂与车架和车轮的连接时采用三端连接的方式,即前控制臂的一端与转向节连接,另一端与副车架连接。稳定杆是汽车悬架中的一种辅助弹性元件,它的作用是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防止汽车横向倾翻和改善平顺性。
例如实用新型申请号为201020687079.7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前控制臂总成,该结构包括整体成弧形的前控制臂本体,前控制臂本体的一端设有转向节球销连接端,另一端设有后衬套总成,在前控制臂本体中部位置设置有前衬套总成,前控制臂本体通过前衬套总成、后衬套总成与车架连接,前控制臂本体上设有与前控制臂连为一体的用于连接稳定杆球销的支座。但是在运行的过程当中,前衬套在于车架连接实现减震的功能,但是时间长了之后,衬套容易发生位置上的偏移,进而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衬套与前控制臂定位更牢固进而提升使用寿命的前控制臂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前控制臂总成,包括前控制臂本体,所述前控制臂本体所述前控制臂本体的通过第一衬套总成和第二衬套总成与车架连接,所述第一衬套总成包括第一固定轴以及安装在第一固定轴的第一衬套,第一衬套的侧壁上固定有一定位架,第一衬套的前端面设置有若干个凸起,还包括压配在第一衬套的前端面上的前垫片,所述前垫片上设置有与凸起相嵌合的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凸起为设置在前端面外缘均匀排布的弧形凸起,所述定位结构为在前垫片上向上弯折形成的凸部,所述前端面的凸起能置于凸部所形成的腔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第二衬套总成包括第二固定轴以及安装在第二固定轴的第二衬套,所述第二衬套具有两个定位片,所述定位片的一侧焊接有螺母以形成一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定位片的两侧均相内弯折,并且定位片的中央形成一加强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第一衬套上设置有若干凸起,并且与其压配的前垫片上设置有与其凸起相嵌合的定位结构,从而起到了前垫片和第一衬套在前控制臂本体上的固定更加牢固,提高了与稳定杆配合的稳定性,进而增加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前控制臂总成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前控制臂总成的第一衬套总成分解示意图;
图3是第二衬套的定位架的示意图
图中,1、前控制臂本体;11、第一固定轴;2、第一衬套总成;21、后垫片;22、第一衬套;22a、凸起;23、前垫片;23a、凸部;24、定位架;3、加强筋;4、第二衬套总成;41、定位孔;4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附图1至3,一种汽车前控制臂总成,包括前控制臂本体1,在前控制臂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轴11和第二固定轴,其中第一固定轴11上装配有第一衬套总成2,在第二固定轴上装配有第二衬套总成4,其中第一衬套总成2包括后垫片21、第一衬套22和前垫片23压配而成,第一衬套22即为橡胶套,第一衬套22外侧压有定位架24,定位架24为两片定位片,第一衬套22处的定位片为块状,以实现更加稳定牢固的配合,第一衬套22的两片定位片在定位片中打有螺孔。
第一衬套22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三个弧形凸起22a,并且前垫片23形成三个向上弯折形成的凸部23a,在压配过程当中,前端面的凸起22a能置于凸部23a所形成的腔室内,从而起到了前垫片23和第一衬套22在前控制臂本体1上的固定更加牢固,提高了与稳定杆配合的稳定性。
第二衬套总成4包括第二衬套和压在第二衬套外侧的定位架24,第二衬套也为橡胶套,定位片厚度为薄板状,并且定位片的前后两侧向一侧弯折,在定位片的中央也设置有一加强筋3,不仅仅能起到减小第二衬套的重量,而且能保证结构强度。
并且由于定位片为薄板状,在其中定位片上设有定位孔41,在定位孔41的一侧焊接上螺母42,也能实现插入螺杆实现与前悬挂系统的配合的要求。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4)

1.一种前控制臂总成,包括前控制臂本体(1),所述前控制臂本体(1)所述前控制臂本体(1)的通过第一衬套总成(2)和第二衬套总成(4)与车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套总成(2)包括第一固定轴(11)以及安装在第一固定轴(11)的第一衬套(22),所述第一衬套(22)的前端面设置有若干个凸起(22a),第一衬套(22)的侧壁上固定有一定位架(24),还包括压配在第一衬套(22)的前端面上的前垫片(23),所述前垫片(23)上设置有与凸起(22a)相嵌合的定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2a)为设置在前端面外缘均匀排布的弧形凸起(22a),所述定位结构为在前垫片(23)上向上弯折形成的凸部(23a),所述前端面的凸起(22a)能置于凸部(23a)所形成的腔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衬套总成(4)包括第二固定轴以及安装在第二固定轴的第二衬套,所述第二衬套具有两个定位片,所述定位片的一侧焊接有螺母(42)以形成一定位孔(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片的两侧均相内弯折,并且定位片的中央形成一加强筋(3)。
CN201620548091.7U 2016-06-07 2016-06-07 前控制臂总成 Active CN205661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8091.7U CN205661269U (zh) 2016-06-07 2016-06-07 前控制臂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8091.7U CN205661269U (zh) 2016-06-07 2016-06-07 前控制臂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61269U true CN205661269U (zh) 2016-10-26

Family

ID=57157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48091.7U Active CN205661269U (zh) 2016-06-07 2016-06-07 前控制臂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612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55806B1 (en) Carrier for suspension system of vehicles
CN104924869B (zh) 一种麦弗逊独立悬架总成
CN102529635A (zh) 一种汽车后扭力梁
CN202448702U (zh) 一种汽车后扭力梁
CN203752819U (zh) 一种口型副车架的前悬架总成
CN205661269U (zh) 前控制臂总成
CN204451921U (zh) 一种加强纵臂的扭力梁式后悬架
CN201254060Y (zh) 经济型乘用车两驱前悬架
CN108638777B (zh) 横置板簧结构及双横臂结构前独立悬架
KR20120007608U (ko) 보조쇽업소버 장착을 위한 보조브래킷
CN101456343B (zh) 无横向稳定杆的双横臂独立悬架
CN202911493U (zh) 扭转梁后悬架
CN203142332U (zh) 汽车后扭力梁以及汽车
CN208101605U (zh) 一种皮卡车悬架总成
CN106004317A (zh) 一种商用车全浮驾驶室悬置系统侧倾稳定装置
CN205469282U (zh) 一种倒凹形电动汽车专用车架
JP4376296B1 (ja) リアリーフスプリング式サスペンション車両における後車軸の左右ずれを補正する方法
CN205395688U (zh) 一种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
CN201395025Y (zh) 组合式空气悬挂
CN205871651U (zh) 一种前控制臂总成
CN207470662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内骨架
JP6204159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KR102238055B1 (ko) 커플드 토션빔 액슬 타입 리어 서스펜션
KR20160050435A (ko) 차량의 서스펜션 장치
CN210881563U (zh) 一种前悬架系统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