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32276U - 一种防止车门打开时撞击路人的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车门打开时撞击路人的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32276U
CN205632276U CN201620282366.7U CN201620282366U CN205632276U CN 205632276 U CN205632276 U CN 205632276U CN 201620282366 U CN201620282366 U CN 201620282366U CN 205632276 U CN205632276 U CN 205632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drive circuit
buzzer
voltage conversion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823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华
付主木
李瑛�
侯云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202823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32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32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322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止车门打开时撞击路人的机构,在车尾外部和车内顶部中心位置分别设置一个人体红外传感器,两个人体红外传感器通过一个与门电路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车门的中控锁开关的两端,用于控制车门锁住,在车内还设有蜂鸣器,蜂鸣器通过蜂鸣器驱动电路连接与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与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蜂鸣器驱动电路通过电压转换电路连接车载电源。当路人靠近车辆尾部时,锁住车门并发出报警。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有效防止车门打开时撞击路人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车门打开时撞击路人的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止车门打开时撞击路人的机构。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为了方便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或停车时观察后方情况,汽车的内后视镜、外后视镜都要调整到有利于驾驶员观察的角度,导致车内其他成员无法观察车辆侧方和后方的情况,以致于车辆在停车后,乘车人员打开车门下车时,经常会发生车门撞击路人的交通事故,尤其是骑电动车、自行车的人。有时驾驶员也会由于一时疏忽,忘记查看车门外是否行人,导致开门时撞到路人。如果路人经过时的骑车速度较快,打开车门会对路人或从车上下来的人造成较大的伤害。当这样的交通事故发生在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混行的道路时,如果道路上有其它车辆通过,事发突然车辆来不及刹车,往往会对已经倒在地上的路人发生碾轧,造成更大的伤害,甚至使受害者丧失生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公开一种防止车门打开时撞击路人的机构,当路人靠近车辆尾部时,锁住车门并发出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车门打开时撞击路人的机构,在车外尾部和车内顶部中心位置分别设置一个人体红外传感器,两个人体红外传感器通过一个与门电路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车门的中控锁开关的两端,用于控制车门锁住,在车内设有蜂鸣器,蜂鸣器通过蜂鸣器驱动电路连接与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与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蜂鸣器驱动电路通过电压转换电路连接车载电源。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5V电压转换电路和 3.3V电压转换电路,车载电源经5V电压转换电路与人体红外传感器连接,5V电压转换电路连接3.3V电压转换电路, 3.3V电压转换电路分别连接与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蜂鸣器。
车外还设有一个蜂鸣器,用于车外报警,提醒行人注意车门打开的危险,该蜂鸣器与车内的蜂鸣器通过各自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并联接入与门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车门的中控锁开关为手动开关,用于解除报警或误报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1、车外尾部的人体红外传感器用于判断车外是否有人,车内的人体红外传感器用于判断车内是否有人,可通过调整放大器的参数,改变人体红外传感器的探测距离,非常实用和方便,当有人时,向与门电路输入高电平信号,当车内和车外均有人时,与门电路输出高电平给继电器驱动电路,控制车门的中控锁开关锁住一定时间,防止车门打开误伤正在通过的路人,与此同时,蜂鸣器发出报警,提醒人注意,该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有效防止车门打开时撞击路人事故的发生,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如果有人靠近车辆后方,也可以发出报警声,提醒驾驶员等车内的人注意;
2、系统电源采用12V车载电源,将12V车载电源经电压转换电路转换成系统各部分所需的电压,无需外加电源,保证了车辆在熄火状态下也能正常工作;
3、车门的中控锁开关为手动开关,当蜂鸣器误报警或危险情况解除(如车辆附近没有路人)时,车内的人可手动打开中控门锁,允许车门打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5V电压转换电路。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3.3V电压转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车门打开时撞击路人的机构,包括车内和车外的两个人体红外传感器、与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蜂鸣器和电压转换电路。在车外尾部和车内顶部中心位置分别设置一个人体红外传感器,两个人体红外传感器的输出作为一个与门电路的输入信号,与门电路的输出端同时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和蜂鸣器驱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车门的中控锁开关的两端,用于控制车门锁住一定时间。在车内设有蜂鸣器,蜂鸣器通过蜂鸣器驱动电路连接与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车内报警。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与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蜂鸣器驱动电路通过电压转换电路连接车载电源。系统电源采用12V车载电源,将12V车载电源经电压转换电路转换成系统各部分所需的电压,无需外加电源,保证了车辆在熄火状态下也能正常工作。
由于相同温度、不同材质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不同,人体体温通常为36.5℃,此时发出的红外线的波长为9.36um,考虑到不同人的体温会有一定的波动,当人体体温在36~37℃时,放射的红外线波长为9~13μm。如图1,基于这个前提,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在车辆尾部、车内顶部分别安装一个人体红外传感器,在车内安装有蜂鸣器。人体红外传感器输出数字信号0和1,0代表低电平,1代表高电平。当停车准备打开车门时,如果有行人接近,人体红外传感器产生高电平信号。此时,如果车内部有人,则内部的人体红外传感器也发出高电平信号,这两个信号经与门电路后,发出高电平信号给继电器驱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控制车门的中控锁开关关闭,锁住车门一定时间,防止车门打开误伤正在通过的路人。与此同时,蜂鸣器发出报警,提醒车内的人注意,避免事故的发生。当车辆后方无人接近和/或车内无人时,则两个人体红外传感器必然至少有一个输出信号为低电平信号,不产生车辆中控锁控制信号,保持中控锁原来的状态。即如果原来车辆的中控门锁处于打开状态,就保持打开状态,允许打开车门。如果原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中控门锁处于锁死状态,仍保持锁死状态,保证行车安全。车门的中控锁开关设置有手动开关,当蜂鸣器误报警或危险情况解除(如车辆附近没有路人)时,车内的人可手动打开中控门锁,允许车门打开。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如果有人靠近车辆后方,蜂鸣器也会发出报警声,提醒驾驶员等车内的人注意。
在一实施例中,人体红外传感器选用DYP-ME003人体红外单元,其具有延时功能,电源电压范围DC4.5-20V,取电源电压为5V,输出高电平3.3 V,低电平0V,通过调整放大器的增益,控制人体红外传感器的感应距离在适当的范围内。
与门电路选用单与门芯片SN74AHC1G08,其电源电压为2-5.5V,当电源电压为3V时,高电平输入电压最小值为2.1V,低电平输入电压最大值为0.9V,输出高电平最小值2.9V,输出低电平最大值0.1V,取电源电压为3.3V,可以满足逻辑电平的要求。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图。如图2,蜂鸣器选取华誉/HYT-0903电磁式有源一体环保蜂鸣器,其电源电压2-5V。当与门电路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Q2导通,驱动蜂鸣器报警。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图。如图3,继电器驱动电路采用 SRD-05VDC-SL-C T73(3.3V/250V/ 10A/ 5脚),线圈工作电压为3.3V。与门电路输出的高电平经继电器电路的R1到达Q1的基极,使Q1导通,电流流过继电器JK1线圈1、2两端,继电器4端与常闭触头3断开,与常开触头5闭合,使J2的1、2两脚导通,而J2的MOT1、MOT2分别与车门的中控锁开关两端相连接,控制车门锁住一定时间。
依据所选器件,人体红外传感器采用5V电源,与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蜂鸣器驱动电路等采用3.3V电源。车载电源的电压是12V。图4是一实施例的5V电压转换电路。图5是一实施例的3.3V电压转换电路。5V电压转换电路选用LM2596S-5.0,3.3V电压转换电路选用AMS1117-3.3。用LM2596S-5.0将12V车载电源电压转换成5V,做人体红外传感器的电源,车载电源通过5V电压转换电路连接人体红外传感器。用AMS1117-3.3将5V电源转换成3.3V,做与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蜂鸣器驱动电路的电源。5V电压转换电路连接3.3V电压转换电路,3.3V电压转换电路分别连接与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蜂鸣器驱动电路。利用车载电源为系统供电,保证了在熄火停车情况下该系统也能正常工作。
另外,可以在车内和车外各设置一个蜂鸣器,两个蜂鸣器通过各自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并联接入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车外的蜂鸣器用于提醒车外的路人,车内的蜂鸣器用于提醒车内的人注意。

Claims (4)

1.一种防止车门打开时撞击路人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车尾外部和车内顶部中心位置分别设置一个人体红外传感器,两个人体红外传感器通过一个与门电路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车门的中控锁开关的两端,用于控制车门锁住,在车内设有蜂鸣器,蜂鸣器通过蜂鸣器驱动电路连接与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与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蜂鸣器驱动电路通过电压转换电路连接车载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车门打开时撞击路人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5V电压转换电路和 3.3V电压转换电路,车载电源经5V电压转换电路与人体红外传感器连接,5V电压转换电路连接3.3V电压转换电路, 3.3V电压转换电路分别连接与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蜂鸣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车门打开时撞击路人的机构,其特征在于,车外还设有一个蜂鸣器,用于车外报警,该蜂鸣器与车内的蜂鸣器通过各自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并联接入与门电路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车门打开时撞击路人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的中控锁开关为手动开关,用于解除报警或误报警。
CN201620282366.7U 2016-04-07 2016-04-07 一种防止车门打开时撞击路人的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32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82366.7U CN205632276U (zh) 2016-04-07 2016-04-07 一种防止车门打开时撞击路人的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82366.7U CN205632276U (zh) 2016-04-07 2016-04-07 一种防止车门打开时撞击路人的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32276U true CN205632276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67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8236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32276U (zh) 2016-04-07 2016-04-07 一种防止车门打开时撞击路人的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3227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5230A (zh) * 2016-10-19 2018-04-27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车门系统及客车
CN109835249A (zh) * 2018-12-19 2019-06-04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超声波雷达的车辆开门辅助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2211511A (zh) * 2020-09-04 2021-01-1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开门控制方法、装置、门板扶手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5230A (zh) * 2016-10-19 2018-04-27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车门系统及客车
CN107965230B (zh) * 2016-10-19 2023-12-15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车门系统及客车
CN109835249A (zh) * 2018-12-19 2019-06-04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超声波雷达的车辆开门辅助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2211511A (zh) * 2020-09-04 2021-01-1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开门控制方法、装置、门板扶手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09116B (zh) 安全开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5632276U (zh) 一种防止车门打开时撞击路人的机构
US10641015B2 (en) Automatic child safety lock release
CN101746332B (zh) 汽车车锁的控制方法
CN103587488B (zh) 避免车门与行人相撞的安全装置
CN207594702U (zh) 车门开启防碰撞装置及汽车
CN104085348A (zh) 车门保护装置
CN108482244A (zh) 基于盲区雷达的汽车侧门主动防碰撞方法及系统
CN208698719U (zh) 智能门锁系统及车辆
CN101712298A (zh) 车门开启安全监控装置
CN107554475A (zh) 一种汽车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2937085U (zh) 一种汽车门锁控制装置
CN203713756U (zh) 一种锁车安全检测装置
CN102923068B (zh) 一种汽车背门防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413616U (zh) 一种汽车车窗未关闭提醒装置
CN202952894U (zh) 一种汽车感应提示防撞装置
CN104044505A (zh) 车门保护器
CN106476738A (zh) 停车车内乘客自检装置
CN206785164U (zh) 一种防碰撞车门延时开启系统及配备其的汽车
CN201538278U (zh) 车门开启安全监控装置
CN207549920U (zh) 一种车门防撞系统
CN107139826A (zh) 转向灯自动控制装置
CN207633911U (zh) 车门锁装置
CN207538613U (zh) 一种汽车车门延时安全打开系统
CN103793967A (zh) 一种独立式行车自动落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Termination date: 2017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