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06551U - 一种火樽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06551U
CN205606551U CN201620370458.0U CN201620370458U CN205606551U CN 205606551 U CN205606551 U CN 205606551U CN 201620370458 U CN201620370458 U CN 201620370458U CN 205606551 U CN205606551 U CN 2056065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bolt hole
outer ring
interior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704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朝霞
章蓝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sh Environment-Protection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sh Environment-Protection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sh Environment-Protection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sh Environment-Protection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704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065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065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0655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樽,包括外环火底座、外环火大壳体、外环火小壳体、外冲孔网、外燃烧面、内环火底座、内环火壳体、内冲孔网、内燃烧面;外环火底座上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上面设有第一导流分气板,内环火底座中间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二进气口上面设有第二导流分气板,第一进气口下面焊接有第一引射器混合管,第二进气口下面焊接有第二引射器混合管。本实用新型采用外火焰和内火焰两环火燃烧加热的结构,在外环火底座设有多条均匀分布的第一引射器混合管,在内环火底座中间设有第二引射器混合管,在第一引射器混合管和第二引射器混合管分别安装有第一导流分气板和第二导流分气板,从而增加了加热模式和提高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火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樽。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气燃烧加热主要是枪式燃烧机和烧嘴结构,现有的燃烧器采用风气比例式和大小两段火和过氧燃烧等加热方式,这些产品主要是蓝焰的对流加热,不能在同一个燃烧器上实现红外线辐射加热和蓝焰对流加热两种模式;而且现有的大功率燃烧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燃气在燃烧的过程中氧气不足导致不能充分的燃烧,这样就需要鼓风机等辅助进风设备供氧来实现加热,这样的整体结构占用空间大,所需成本高,操作不方便,从而降低了大功率燃烧器的使用性能。
因此,必须针对上述缺陷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火樽,解决了燃烧器加热模式单一和大功率燃烧器燃烧不需要风机供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火樽,包括外环火底座、外环火大壳体、外环火小壳体、外冲孔网、外燃烧面、内环火底座、内环火壳体、内冲孔网、内燃烧面;所述外环火底座中间设有与所述外环火小壳体相配合的通孔,所述外环火大壳体焊接在所述外环火底座外壁上,所述外环火小壳体焊接在所述通孔上,所述内环火底座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外环火底座通过连接片与所述内环火底座连接,所述内环火壳体焊接在所述内环火底座外壁上;所述外冲孔网为圆圈结构,所述外燃烧面为与所述外冲孔网相配合的圆圈结构,所述外环火大壳体内壁上端焊接有外环形大边框底板,所述外环形大边框底板为圆圈结构,所述外环火小壳体外壁上端焊接有外环形小边框底板,所述外冲孔网外壁与所述外环形大边框底板连接,所述外冲孔网内壁与所述外环形小边框底板连接,所述外燃烧面设于所述外冲孔网上面;所述内冲孔网为圆板结构,所述内燃烧面为与所述内冲孔网相配合的圆板结构,所述内环火壳体内壁上端焊接有内环形底板,所述内冲孔网设于所述内环形底板上,所述内燃烧面设于所述内冲孔网上面;所述外环火底座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上面设有第一导流分气板,所述内环火底座中间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上面设有第二导流分气板,所述第一进气口下面焊接有第一引射器混合管,所述第二进气口下面焊接有第二引射器混合管。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形大边框底板上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外冲孔网外边缘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栓孔相配合的第二螺栓孔,所述外燃烧面外边缘上与所述第一螺栓孔相配合的第三螺栓孔,所述外燃烧面上面设有外环形大边框和外环形小边框,所述外环形大边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栓孔相配合的第四螺栓孔,所述外环形小边框底板上设有第五螺栓孔,所述外冲孔网内边缘上设有与所述第五螺栓孔相配合的第六螺栓孔,所述外燃烧面内边缘上与所述第五螺栓孔相配合的第七螺栓孔,所述外环形小边框上设有与所述第五螺栓孔相配合的第八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三螺栓孔和所述第四螺栓孔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第五螺栓孔、所述第六螺栓孔、所述第七螺栓孔和所述第八螺栓孔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环形底板上设有第九螺栓孔,所述内冲孔网外边缘上设有与所述第九螺栓孔相配合的第十螺栓孔,所述内燃烧面外边缘上设有与所述第九螺栓孔相配合的第十一螺栓孔,所述内燃烧面上面设有内环形边框,所述内环形边框上设有与所述第九螺栓孔相配合的第十二螺栓孔,所述第九螺栓孔、所述第十螺栓孔、所述第十一螺栓孔和所述第十二螺栓孔通过第三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火大壳体高于所述外环火小壳体,所述外冲孔网为凹斜面圆圈结构,所述外燃烧面为与所述外冲孔网相配合的凹斜面圆圈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外冲孔网的凹斜面为圆弧形凹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引射器混合管、所述第一导流分气板都为相对应的六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分气板通过第一支撑板连接在所述第一进气口上,所述第二导流分气板通过第二支撑板连接在所述第二进气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为设于所述第一导流分气板左右两端的两块,所述第二支撑板为设于所述第二导流分气板左右两端的两块。
进一步地,所述外燃烧面为金属纤维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内燃烧面为金属纤维材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外环火底座、外环火大壳体、外环火小壳体、外冲孔网和外燃烧面构成的结构产生外火焰,采用内环火底座、内环火壳体、内冲孔网和内燃烧面构成的结构产生内火焰,在外环火底座设有多条均匀分布的第一引射器混合管,在内环火底座中间设有第二引射器混合管,在第一引射器混合管和第二引射器混合管分别安装有第一导流分气板和第二导流分气板,从而增加了加热模式和提高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火樽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火樽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其说明:
1、第一引射器混合管;2、外环火底座;3、内环火底座;4、内环火壳体;5、内环形底板;6、内冲孔网;7、内燃烧面;8、内环形边框;9、外环火小壳体;10、外环形小边框底板;11、外环形小边框;12、外环火大壳体;13、外环形大边框底板;14、外冲孔网;15、外燃烧面;16、外环形大边框;17、第二引射器混合管;18、第一进气口;19、第一导流分气板;20、连接片;21、第二进气口;22、第二导流分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火樽,包括外环火底座2、外环火大壳体12、外环火小壳体9、外冲孔网14、外燃烧面15、内环火底座3、内环火壳体4、内冲孔网6、内燃烧面7;外环火底座2中间设有与外环火小壳体9相配合的通孔,外环火大壳体4焊接在外环火底座2外壁上,外环火小壳体9焊接在通孔上,内环火底座3设于通孔内,外环火底座2通过连接片20与内环火底座3连接,内环火壳体4焊接在内环火底座3外壁上;外冲孔网14为圆圈结构,外燃烧面15为与外冲孔网14相配合的圆圈结构,外环火大壳体12内壁上端焊接有外环形大边框底板13,外环形大边框底板13为圆圈结构,外环火小壳体9外壁上端焊接有外环形小边框底板10,外冲孔网14外壁与外环形大边框底板13连接,外冲孔网14内壁与外环形小边框底板10连接,外燃烧面15设于外冲孔网14上面;内冲孔网6为圆板结构,内燃烧面7为与内冲孔网6相配合的圆板结构,内环火壳体4内壁上端焊接有内环形底板5,内冲孔网6设于内环形底板5上,内燃烧面7设于内冲孔网6上面;外环火底座2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进气口18,第一进气口18上面设有第一导流分气板19,内环火底座3中间设有第二进气口21,第二进气口21上面设有第二导流分气板22,第一进气口18下面焊接有第一引射器混合管1,第二进气口21下面焊接有第二引射器混合管17。本实用新型的火樽为一种盛装燃气燃烧的容器,即为一种燃气燃烧器,,第一引射器混合管1和第二引射器混合管17都是直径为89毫米的SUS304耐温不锈钢,外环火底座2带通孔为圆板,采用厚3毫米的SUS304不锈钢板切割而成的大圆片;内环火底座4是一块大的圆板,也是采用厚3毫米的SUS304不锈钢板切割而成的大圆片;内环火底座4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这样可以,第一进气口18和第二进气口21都为89毫米的孔,这样可以保证燃气的充分燃烧,提高火樽的燃烧效果。本技术方案的第一引射器混合管1产生的外环火和第二引射器混合管17产生的内环火间隔开,且内环火在外环火中间,这样可以单独开启内环火和外环火其中一个燃烧,也可以同时开启内环火和外环火燃烧,这样可以增加火樽的用途。
本技术方案通过引射器和空气的预混气体从火樽的底部的第一引射器混合管1和第二引射器混合管17进气混气,经过六个第一导流分气板19和一个第二导流分气板22进气,气体在火樽对应的腔内均匀分气并加强预混后,然后混合好的可燃气体就透过火樽的两环火燃烧区域再经过耐温的外冲孔网14和内冲孔网6来到金属纤维制成的外燃烧面15和内燃烧面7的表面点火燃烧,产生高品质红外线加热燃烧面并形成两环火加热效果。金属纤维燃烧材料的均匀透气性让火樽两环火燃烧温度非常均匀,燃烧火焰面可以烧成红外线辐射状态也可以烧成蓝焰明火状态,火樽火焰面加热强劲且均匀。本技术方案采用多条大功率的第一引射器混合管1和第二引射器混合管17进气的燃烧方式,确保气体排放的效果和实现充分燃烧。
外环形大边框底板13上设有第一螺栓孔,外冲孔网14外边缘上设有与第一螺栓孔相配合的第二螺栓孔,外燃烧面15外边缘上与第一螺栓孔相配合的第三螺栓孔,外燃烧面15上面设有外环形大边框16和外环形小边框11,外环形大边框16上设有与第一螺栓孔相配合的第四螺栓孔,外环形小边框底板10上设有第五螺栓孔,外冲孔网14内边缘上设有与第五螺栓孔相配合的第六螺栓孔,外燃烧面15内边缘上与第五螺栓孔相配合的第七螺栓孔,外环形小边框11上设有与第五螺栓孔相配合的第八螺栓孔,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第三螺栓孔和第四螺栓孔通过第一螺栓连接;第五螺栓孔、第六螺栓孔、第七螺栓孔和第八螺栓孔通过第二螺栓连接。这样方便后期更换外冲孔网14和外燃烧面15。
内环形底板5上设有第九螺栓孔,内冲孔网6外边缘上设有与第九螺栓孔相配合的第十螺栓孔,内燃烧面7外边缘上设有与第九螺栓孔相配合的第十一螺栓孔,内燃烧面7上面设有内环形边框8,内环形边框8上设有与第九螺栓孔相配合的第十二螺栓孔,第九螺栓孔、第十螺栓孔、第十一螺栓孔和第十二螺栓孔通过第三螺栓连接。这样方便后期更换内冲孔网6和内燃烧面7。
外环火大壳体12高于外环火小壳体9,外冲孔网14为凹斜面圆圈结构,外燃烧面15为与外冲孔网14相配合的凹斜面圆圈结构。外冲孔网14的凹斜面为圆弧形凹斜面。外燃烧面15的凹斜面为圆弧形凹斜面,这样可以增加外燃烧面15的面积,提高燃烧效率,使两环火更均匀加热。
第一进气口18、第一引射器混合管1、第一导流分气板19都为相对应的六个。当然,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要求设置成五个、七个、八个或者其他数量,而并不局限于优选实施例中的六个。
第一导流分气板19通过第一支撑板连接在第一进气口18上,第二导流分气板22通过第二支撑板连接在第二进气口21上。第一支撑板为设于第一导流分气板19左右两端的两块,第二支撑板为设于第二导流分气板22左右两端的两块。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要求设置成三块、四块、五块或者其他数量,而并不局限于优选实施例中的两块个。通过第一导流分气板和第二导流分气板可以气体更加的均匀混合,提高燃烧效果。
外燃烧面15为金属纤维材质,内燃烧7为金属纤维材质。金属纤维燃烧材料品质很重要,这个材料决定表面燃烧的火焰效果、使用寿命、抗氧化和耐温性。通过金属纤维燃烧材料制造,确保了制造工艺要求的先进性和燃烧火焰品质。该金属纤维燃烧材料有弹性、透气均匀、长期耐高温、抗氧化、高品质金属纤维燃烧材料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火樽主要针对需要大功率加热又不想采用风机的企业,定制不同规格燃烧表面积和燃烧环形凹斜面,通过本实用新型火樽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无风机的情况下对表面燃烧技术大功率热量的加热;本实用新型火樽可全面实现红外线加热和蓝焰加热的两种模式,而且通过调节煤气量及压力就可以调节火焰热力大小,燃烧升温快,熄火冷却快,燃烧安静,火樽使用寿命更长,抗机械振动,不易损坏,不易回火,排放效果好。通过本实用新型火樽体现出表面燃烧的优势,全面实现凹斜面燃烧和两环火均匀加热。这样可以让无风机供氧加热企业定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本实用新型火樽的燃烧热量可大可小,依据实际加热需要来灵活切换两环火功率加热,而且一体式设计也方便现场安装。本实用新型火樽可以满足更多无风机大功率加热的工业需要,同时还可以实现两环火切换加热需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外环火底座、外环火大壳体、外环火小壳体、外冲孔网和外燃烧面构成的结构产生外火焰,采用内环火底座、内环火壳体、内冲孔网和内燃烧面构成的结构产生内火焰,在外环火底座设有多条均匀分布的第一引射器混合管,在内环火底座中间设有第二引射器混合管,在第一引射器混合管和第二引射器混合管分别安装有第一导流分气板和第二导流分气板,从而增加了加热模式和提高使用性能。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火樽,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火底座、外环火大壳体、外环火小壳体、外冲孔网、外燃烧面、内环火底座、内环火壳体、内冲孔网、内燃烧面;所述外环火底座中间设有与所述外环火小壳体相配合的通孔,所述外环火大壳体焊接在所述外环火底座外壁上,所述外环火小壳体焊接在所述通孔上,所述内环火底座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外环火底座通过连接片与所述内环火底座连接,所述内环火壳体焊接在所述内环火底座外壁上;所述外冲孔网为圆圈结构,所述外燃烧面为与所述外冲孔网相配合的圆圈结构,所述外环火大壳体内壁上端焊接有外环形大边框底板,所述外环形大边框底板为圆圈结构,所述外环火小壳体外壁上端焊接有外环形小边框底板,所述外冲孔网外壁与所述外环形大边框底板连接,所述外冲孔网内壁与所述外环形小边框底板连接,所述外燃烧面设于所述外冲孔网上面;所述内冲孔网为圆板结构,所述内燃烧面为与所述内冲孔网相配合的圆板结构,所述内环火壳体内壁上端焊接有内环形底板,所述内冲孔网设于所述内环形底板上,所述内燃烧面设于所述内冲孔网上面;所述外环火底座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上面设有第一导流分气板,所述内环火底座中间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上面设有第二导流分气板,所述第一进气口下面焊接有第一引射器混合管,所述第二进气口下面焊接有第二引射器混合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形大边框底板上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外冲孔网外边缘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栓孔相配合的第二螺栓孔,所述外燃烧面外边缘上与所述第一螺栓孔相配合的第三螺栓孔,所述外燃烧面上面设有外环形大边框和外环形小边框,所述外环形大边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栓孔相配合的第四螺栓孔,所述外环形小边框底板上设有第五螺栓孔,所述外冲孔网内边缘上设有与所述第五螺栓孔相配合的第六螺栓孔,所述外燃烧面内边缘上与所述第五螺栓孔相配合的第七螺栓孔,所述外环形小边框上设有与所述第五螺栓孔相配合的第八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三螺栓孔和所述第四螺栓孔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第五螺栓孔、所述第六螺栓孔、所述第七螺栓孔和所述第八螺栓孔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形底板上设有第九螺栓孔,所述内冲孔网外边缘上设有与所述第九螺栓孔相配合的第十螺栓孔,所述内燃烧面外边缘上设有与所述第九螺栓孔相配合的第十一螺栓孔,所述内燃烧面上面设有内环形边框,所述内环形边框上设有与所述第九螺栓孔相配合的第十二螺栓孔,所述第九螺栓孔、所述第十螺栓孔、所述第十一螺栓孔和所述第十二螺栓孔通过第三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大壳体高于所述外环火小壳体,所述外冲孔网为凹斜面圆圈结构,所述外燃烧面为与所述外冲孔网相配合的凹斜面圆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冲孔网的凹斜面为圆弧形凹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引射器混合管、所述第一导流分气板都为相对应的六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分气板通过第一支撑板连接在所述第一进气口上,所述第二导流分气板通过第二支撑板连接在所述第二进气口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为设于所述第一导流分气板左右两端的两块,所述第二支撑板为设于所述第二导流分气板左右两端的两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燃烧面为金属纤维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烧面为金属纤维材质。
CN201620370458.0U 2016-04-27 2016-04-27 一种火樽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065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70458.0U CN205606551U (zh) 2016-04-27 2016-04-27 一种火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70458.0U CN205606551U (zh) 2016-04-27 2016-04-27 一种火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06551U true CN205606551U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71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70458.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06551U (zh) 2016-04-27 2016-04-27 一种火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065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7158A (zh) * 2016-04-27 2016-07-06 广州威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火樽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7158A (zh) * 2016-04-27 2016-07-06 广州威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火樽
CN105737158B (zh) * 2016-04-27 2018-06-26 广州威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火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70553Y (zh) 一种复合型红外线燃烧器
CN107420897B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05606551U (zh) 一种火樽
CN201159456Y (zh) 一种燃气灶具燃烧器
CN104879793A (zh) 一种节能灶具以及灶具节能方法
CN204786593U (zh) 一种采用新型二次空气补充通道的燃气灶具
EP3586060B1 (en) A burner group for a cooking device
CN213577479U (zh) 一种燃烧部件及燃烧器
CN107559825B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12856420A (zh) 火排、燃烧器及水加热设备
CN105737158A (zh) 一种火樽
CN201066122Y (zh) 一种红外燃烧器
CN205746834U (zh) 一种多孔辐射燃烧器
CN106439810B (zh) 燃烧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CN204629485U (zh) 金箍燃烧棒
CN205191565U (zh) 图文燃烧器
CN210810620U (zh) 一种取暖烧烤两用燃气炉
CN200975670Y (zh) 筒形全预混燃烧器
WO2018058928A1 (zh) 燃气热水器
CN110779204A (zh) 一种即热式加热器
CN205191569U (zh) 飞碟燃烧器
CN205191564U (zh) 涵洞燃烧器
EP3126737B1 (en) Pre-mixed gas burner cooled by an air-gas mixture
CN216114022U (zh) 预混风机前预混浓淡燃烧器
CN210980331U (zh) 一种即热式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6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