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65057U - 电连接组件、云台及无人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组件、云台及无人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65057U
CN205565057U CN201620182190.8U CN201620182190U CN205565057U CN 205565057 U CN205565057 U CN 205565057U CN 201620182190 U CN201620182190 U CN 201620182190U CN 205565057 U CN205565057 U CN 205565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functional module
module group
electrical connection
coaxial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821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伟
曾昆
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Osm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821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65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65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650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无人飞行器,其包括机体以及装设于所述机体上的云台,所述云台包括支撑座、功能模组及电连接组件,所述功能模组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电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功能模组,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及与所述连接件相接的同轴线。所述连接件包括柔性电路板、连接部及接触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印刷线路,所述连接部及所述接触部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同轴线的连接端与所述连接部相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印刷线路电性相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功能模组电性相接以进行信号传输。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电连接组件及云台。

Description

电连接组件、云台及无人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无人飞行器中的电连接组件、云台及相应的无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如今,无人飞行器被用于执行航拍、监测、勘探、搜救等任务。为了避障、测速、定位、导航等目的,无人飞行器通常配置云台来搭载拍摄机、照相机等模组。为实现模组之间的电能及/或电气信号传输,常用的一种方式为采取柔性电路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进行电能及/或信号传输,然而,柔性电路板存在不耐动态弯折的缺点,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避免上述问题的电连接组件、云台及无人飞行器。
一种电连接组件,其包括连接件及与所述连接件相接的同轴线,所述连接件包括柔性电路板、连接部及接触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印刷线路,所述连接部及所述接触部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接触部与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印刷线路电性相接,所述同轴线的连接端与所述连接部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同轴线包括内芯、包裹于所述内芯上的第一绝缘层、包裹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屏蔽层以及包裹于所述屏蔽层上的第二绝缘层,所述连接部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连接区及第二连接区,所述连接端的裸露内芯与所述第一连接区相接,所述连接端裸露的屏蔽层与所述第二连接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同轴线的数目为多个,接地平面不同的多个所述 屏蔽层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相互绝缘。
进一步地,接地平面相同的同轴线的屏蔽层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相互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数目至少为一个,其中至少一连接件的接触部为柔性电路板连接器,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及设于所述绝缘壳体上的端子,所述端子与所述连接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端子向至少两个方向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数目至少为一个,其中至少一连接件的接触部包括设置于柔性电路板上的端子,所述端子与所述连接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其中至少一连接件的接触部为柔性电路板连接器,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及设于所述绝缘壳体上的端子,所述端子与所述连接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的内芯焊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区,所述连接端的屏蔽层焊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区。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组件还包括主干部及与所述主干部连接的支部,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同轴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主干部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连接件,所述支部的末端设有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之间通过所述同轴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同轴线的数量为多个,至少其中一同轴线的线径与其余同轴线的线径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同轴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同轴线的线径相同。
进一步地,与所述连接件相接的多个同轴线分成至少两个线束,所述至少两个线束呈层叠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线束的长度依层次增加。
进一步地,每个线束外包裹保护带。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线束的同轴线与同一连接部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上的连接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间隔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同一侧,或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相对两侧,每个连接部与一线束电性连接。
一种云台,其包括支撑座、功能模组及如上所述的电连接组件,所述功能模组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电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功能模组。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及与所述连接件相接的同轴线,所述连接件包括柔性电路板、连接部及接触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印刷线路,所述连接部及所述接触部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同轴线的连接端与所述连接部相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印刷线路电性连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功能模组电性相接,以进行信号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模组还包括装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的第一功能模组及第二功能模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接触部与所述第一功能模组电性相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功能模组电性相接,所述同轴线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模组还包括第三功能模组,所述第三功能模组装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及所述第三连接件通过所述同轴线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的接触部与所述第三功能模组电性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包括座体及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转动地装设于所述座体上,所述第一功能模组装设于所述座体上,所述第二功能模组通过所述第一转动部装设于所述座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模组还包括第四功能模组,所述第四功能模组装设于所述座体上并与所述第一转动部相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部转动,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及所述第四连接件通过所述同轴线电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的接触部与所述第四功能模组电性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还包括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上,所述第二功能模组通过所述第一转动部及所述第二转动部装设于所述座体上,所述功能模组还包括第五功能模组,所述第五功能模组装设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上并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相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五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及所述第五连接件通过所述同轴线电连接,所述第五连接件的接触部与所述第五功能模组电性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还包括第三转动部,所述第三转动部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上,所述第二功能模组通过所述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及所述第三转动部装设于所述座体上,所述功能模组还包括第六功能模组,所述第六功能模组装设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上并与所述第三转动部相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三转动部转动,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六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五连接件及所述第六连接件通过所述同轴线电连接,所述第六连接件通过所述同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电性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云台还包括拍摄单元,所述拍摄单元装设于所述支撑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功能模组为控制器,所述第二功能模组为与所述拍摄单元连接的图像处理器。
一种无人飞行器,其包括机体以及上述云台,所述云台装设于所述机体上,所述云台包括支撑座、功能模组及电连接组件,所述功能模组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电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功能模组。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及与所述连接件相接的同轴线,所述连接件包括柔性电路板、连接部及接触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印刷线路,所述连接部及所述接触部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同轴线的连接端与所述连接部相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印刷线路电性相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功能模组电性相接,以进行信号传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组件及具所述电连接组件的云台及无人飞行器,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具柔性电路板的连接件及与所述连接件相接的同轴线,避免易折断的问题,保证使用时的可靠度。进一步地,由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厚度小,其能够减少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飞行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无人飞行器的云台的立体图。
图3是云台的功能模组示意图。
图4是电连接组件示意图。
图5是电连接组件局部图。
图6是电连接组件另一局部图。
图7是同轴线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8是线束设置于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9是另一实施例中线束设置于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10是又一实施例中线束设置于连接件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无人飞行器 100
机体 10
机身 11
脚架 12
旋翼组件 14
云台 50
支撑座 51
座体 510
第一转动部 511
第二转动部 513
第三转动部 515
第一轴线 α
第二轴线 β
第三轴线 γ
拍摄单元 52
功能模组 53
第一功能模组 531
第二功能模组 533
第三功能模组 534
第四功能模组 535
第五功能模组 536
第六功能模组 537
电连接组件 60
连接件 61、61a、61b
柔性电路板 611
连接部 613、613a、613b
第一连接区 6131
第二连接区 6132
接触部 615
同轴线 63、63a、63b
内芯 631
第一绝缘层 632
屏蔽层 633
第二绝缘层 634
连接端 635
第一同轴线 636
第二同轴线 637
第一连接件 616
绝缘壳体 6153
端子 6155、6157
第二连接件 617
第三连接件 618
第四连接件 619
第五连接件 620
第六连接件 621
主干部 64
支部 65
保护带 67、67a、67b
第一线束 638、638a、638b
第二线束 639、639a、639b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组件“相连”时,它可以是与另一个组件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居中组件与另一个组件间接相连。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2,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无人飞行器100包括机体10以及装设于机体10上的云台50。当然,无人飞行器100可以包括一些必要或者附属的结构,如电源、传感器等,为节省篇幅,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无人飞行器100为四旋翼飞行器,即具有四个旋翼组件14的飞行器。可以理解,所述无人飞行器100也可以为六旋翼飞行器、八旋翼飞行器、十二旋翼飞行器等,甚至,所述无人飞行器100可以为单旋翼飞行器;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无人飞行器100可以为固定翼飞行器,或者固定翼-旋翼混合的飞行器。
所述机体10包括机身11以及与所述机身11相连的脚架12。所述机身11为所述无人飞行器100的主要支撑及收容结构,例如支撑或收容旋翼组件14、天线组件(图未示)、传感器(图未示)等,电路板(图未示)、惯性测量器(IMU)、飞控模块(图未示)、传感器(图未示)等结构或模组。依据所述无人飞行器100的外形设计的不同,所述机身11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规则的方形、多边形、流线形以及其他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形状等。
所述脚架12为所述无人飞行器100着陆时提供支撑。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脚架12相对于所述机身11固定连接;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脚架12与所述机身11之间的连接角度可调整;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脚架12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的连接角度可调整。
所述云台50装设于所述机身11上,并可相对所述机身11转动。所述云台50包括支撑座51(如图2所示)、拍摄单元52、多个功能模组53(如图3所示)及电连接组件60(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座51安装于所述机身11上。所述多个功能模组分布装设于所述支撑座51上。所述电连接组件60连接于多个所述功能模组53之间,用于电能及/或电气信号传输。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组件60收容于所述支撑座51,并延伸至各所述功能模组53,且与多个所述功能模组53相接。
所述支撑座51包括座体510、第一转动部511、第二转动部513及第三转动部515。所述座体510装设于所述机身11上。所述第一转动部511转动地装设于所述座体510上,以能够绕第一轴线α转动。所述第二转动部513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一转动部511上,以能够绕第二轴线β转动。所述第三转动部515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二转动部513上,以能够绕第三轴线γ转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线α、所述第二轴线β及所述第三轴线γ相互垂直。所述拍摄单元52装设于第三转动部515上,用以获取图像。由于所述支撑座51为三轴支撑座51,其能够绕航向轴(第一轴线α)、横滚轴(第二轴线β)、以及俯仰轴(第三轴线γ)调整所述拍摄单元52的拍摄角度及方向。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功能模组53的数量为六个,如图3所示, 六个所述功能模组53分别为第一功能模组531、第二功能模组533、第三功能模组534、第四功能模组535、第五功能模组536及第六功能模组537。所述第一功能模组531、所述第二功能模组533、所述第三功能模组534、所述第四功能模组535、所述第五功能模组536及所述第六功能模组537分布装设于所述支撑座5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模组531为控制器,所述第一功能模组531装设于所述座体510上。所述第二功能模组533为图像处理器,所述第二功能模组533设置于所述拍摄单元52内并与所述拍摄单元52电性相接,用于对所述拍摄单元52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所述第三功能模组534为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第二功能模组533的图像处理信息,具体地,所述第三功能模组534可以设置于所述座体510内,也可以设置于所述拍摄单元52内,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功能模组534设置于所述座体510内。所述第四功能模组535、所述第五功能模组536及所述第六功能模组537均为驱动器,更具体地,所述第四功能模组535、所述第五功能模组536及所述第六功能模组537为无刷电机。其中,所述第四功能模组535装设于所述座体510上并与所述第一转动部511相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部511绕所述第一轴线α转动。所述第五功能模组536装设于所述第一转动部511上并与所述第二转动部513相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动部513绕所述第二轴线β转动。所述第六功能模组537装设于所述第二转动部513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三转动部515绕所述第三轴线γ转动。一实施例中,支撑座51可以仅包括座体510,而省略其它部件,无人飞行器100可以省略第四功能模组535、第五功能模组536及第六功能模组537,将拍摄单元52直接装设于座体510上,即拍摄单元52无法通过支撑座51调整拍摄角度及方向。可以理解,支撑座51可以设置为一轴、二轴或多轴,对应地驱动器及转动部的数量及位置依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所述电连接组件60包括多个连接件61及与所述连接件61电性相接的同轴线63。请一并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连接件61的数量为六个,六个连接件61包括第一连接件616、第二连接件617、第三连接件 618、第四连接件619、第五连接件620及第六连接件621。所述第一连接件616、所述第二连接件617、所述第三连接件618、所述第四连接件619、所述第五连接件620及所述第六连接件621之间通过同轴线63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616与所述第一功能模组53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617与所述第二功能模组533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618与所述第三功能模组534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619与所述第四功能模组535连接,所述第五连接件620与所述第五功能模组536连接,所述第六连接件621与所述第六功能模组537连接,进而实现各功能模组之间的电能及/或信号传输,如将电源信号输送至各功能模组。
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所述连接件61包括柔性电路板611、连接部613及接触部615。所述接触部615与所述连接部613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611上并电性相接。所述连接部613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连接区6131及第二连接区6132,以减少电磁干扰。所述第一连接区6131的数目为多个,并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区6132的数目为多个。所述接触部615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611远离同轴线63的端部,所述接触部615邻近所述第一连接区6131设置并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区6132。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611设有印刷线路(图未示)。所述接触部615与所述连接部613通过所述印刷线路电性相接。所述印刷线路具有数据/信号传输的功能。可以理解,所述柔性电路板611可以为单板柔性电路板、双面板柔性电路板、镂空板柔性电路板、多层板柔性电路板中的一种;所述柔性电路板611还包括基材(图未示)及覆盖于所述基材上的保护膜(图未示),所述印刷线路设于所述基材上,所述柔性电路板611上的印刷线路可以为铜箔(图未示)线路。
所述同轴线63的数目为多个。请一并参阅图7,所述同轴线63包括内芯631、包裹于所述内芯631上的第一绝缘层632、包裹于所述第一绝缘层632上的屏蔽层633,以及包裹于所述屏蔽层633上的第二绝缘层634。可以理解,同轴线63的结构还可以包括加强肋(图未示)以加强同轴线63的强度。所述同轴线63与所述连接件61相接的一端为连接端635。所述连接端635的裸露内芯631与所述第一连接区6131连 接;所述连接端635的裸露的屏蔽层633与所述第二连接区6132连接。本实施例中,裸露的内芯631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区6131的连接方式,及裸露的屏蔽层633部分与所述第二连接区613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在应用时,依据所需输送的信号要求采用的相应线径的同轴线,在本实施例中,同轴线63包括第一同轴线636及第二同轴线637,所述第一同轴线636的线径大于第二同轴线637,所述第一同轴线636用于输送电源信号,所述第二同轴线637用于输送高频/高速信号。大线径和小线径的同轴线都可以直接焊到所述柔性电路板611上,不必受限于同轴线连接器对线径相同的要求,使得设计简便灵活。
本实施方式中,于所述柔性电路板611上,连接到同一接地平面的同轴线63的屏蔽层633相互电性连接,如输送电源信号的第一同轴线636的屏蔽层633通过焊接的方式能够与柔性电路板611上连接;而连接到不同接地平面的同轴线,如输送电源信号的第一同轴线636的屏蔽层633与输送高速信号的第二同轴线637的屏蔽层633连接于柔性电路板611上时相互绝缘,以防止信号干扰。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地平面相同的同轴线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能够相互绝缘。
相对于同轴线与同轴连接器(图未示)电连接传输组合中,具不同接地平面的同轴线的屏蔽层在同轴连接器上需通过焊接金属条焊接于一起,易造成信号干扰的问题;而在同轴线63与柔性电路板611构造成的连接件61的电连接组件60中,由于具不同接地平面的同轴线63与连接件61的连接部613之间为相互绝缘,进而避免了信号干扰的问题。另外,同轴连接器上能支持的同轴线线径是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设计上同时存在大电流走线和非常多高频/高速信号走线的情况下,只能采取不同的同轴线连接器,如大电流走线采用大线径同轴连接器、高速信号采用小线径同轴连接器,或者采用更多端子数量的同轴线连接器(同一连接器内使用较多数量的端子来走大电流),如此无疑增加了尺寸上的要求。而柔性电路板上对于同轴线的线径无限制且端子能够灵活排布,相对于端子数(管脚数)一样的同轴连接器,由柔性电路板制成的连接件所占空间更小,且柔性电路板能够保 证高速信号的完整性。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616为连接器式连接件,第二连接件617、第三连接件618、第四连接件619、第五连接件620及第六连接件621为扁平端子式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616与所述第二连接件617、第三连接件618、第四连接件619、第五连接件620及第六连接件621结构大致相似,其不同在于接触部615的结构。
请一并参阅图5,所述第一连接件616的接触部615设置为柔性电路板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件616的接触部615包括绝缘壳体6153及设于所述绝缘壳体6153上的端子6155,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子6155为能够相对绝缘壳体6153伸缩的端子。所述端子6155与所述第一连接件616上相应的一第一连接区6131电性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器的端子能够于绝缘壳体上灵活排布,如第一连接件616上的端子6155装设于绝缘壳体6153的相对两侧以从两个方向伸出,进而能够减小所述第一连接件616的柔性电路板611的宽度,减小占用空间。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616上的端子6155可以设置在绝缘壳体6153的相邻侧面。可以理解,所述第一连接件616上的端子6155至少设置在绝缘壳体6153的一个侧面,多个端子6155排列成一列或多列;端子6155可以向多个方向伸出。而同轴连接器中,端子仅可以从单个方向伸出。相对于端子数一样的同轴连接器,具柔性电路板连接器的连接件61的尺寸更小。
请一并参阅图6,第二连接件617的接触部615包括设置于柔性电路板611上的多个扁平端子6157,每一端子6157与相应的一所述的第二连接件617的第一连接区6131连接。可以理解,所述连接件61的数目至少为一个,其中至少一连接件61的接触部615为柔性电路板连接器,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6153及设于所述绝缘壳体6153上的端子6155,所述端子6155与所述连接部613电性连接。所述连接件61的数目至少为一个,其中至少一连接件61的接触部615包括设置于柔性电路板611上的扁平端子6157,所述端子6157与所述连接部613的第一连接区6131电性连接。可以理解,连接件61上的接触部 615并不仅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柔性电路板连接器式或扁平端子式,其可以设置成其他能够实现电连接的结构,如多个端子间隔凸设于柔性电路板的侧面上。
请再次参阅图4,所述电连接组件60还包括主干部64及与所述主干部64连接的四个支部65。两个连接件61及连接于两个连接件61的同轴线63形成所述主干部64,四个支部65的末端均设有一个连接件61。电连接组件60能够通过穿设支撑座51的方式设于支撑座51上,如将所述主干部64穿设于所述第一转动部511、所述第二转动部513及所述第二转动部513,四个支部65对应其相应的功能模组位置穿设于相应的转动部,连接件与相应的功能模组电连接。可以理解,电连接组件60能够缠绕于支撑座51或其他结构上,其只需能够实现连接件61与相应的功能模组对接即可。
由于所述主干部64与所述支部65由多个所述同轴线63形成,而所述同轴线63能够随意弯折,因此所述主干部64能够相互交叠或者自我折叠(如图4所示),所述支部65能够相互交叠或者自我折叠,所述主干部64与所述支部65能够相互交叠(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模组531、所述第四功能模组535及所述第三功能模组534位于座体510上,所述第二功能模组533设于位于所述第三转动部515的拍摄单元52上,所述第五功能模组536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部511,第六功能模组537位于所述第二转动部513上,电连接组件的传输线缆需走线的路径较长,且在无人飞行器100的工作过程中,信号传输线缆需经历多角度(如660度)的旋转,由于电连接组件60的主干部64及支部65能够折叠及交叠,进而有效节约存储空间且具较强的强度,同时较柔性电路板的走线设计及制作更为灵活、简单。
另外,所述主干部64的同轴线束及所述支部65的同轴线束包裹保护带67,以防止同轴线63分散及损坏等。所述保护带67为中空状。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与所述连接件61相接的多个同轴线63分成两个线束,两个线束分别为第一线束638及第二线束639,每个线束包裹保护带67,以避免多层同轴线63包在一起硬度变硬的问题,所述第 一线束638及所述第二线束639呈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线束638的长度较所述第二线束639的长度短,用以减小使用时第一线束638及第二线束639相互之间产生的抵抗力。所述第一线束638及所述第二线束639与所述连接件61的同一连接部613连接。可以理解,线束的数量可以为一个;线束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两个以上,所述两个以上的线束呈层叠设置,线束的长度依层次增加。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每个保护带67内的同轴线63能够呈单层、两层或多层排列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61的数量并不限定为本实施例中的数目,其可以依据需要进行设计,如所述连接件61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同轴线6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61相接,所述同轴线63的另一端在使用时与一功能模组能够直接相接;所述功能模组53并不限定为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器、图像处理器、存储器、驱动器等,其也可以为其他功能模组,如传感器等,各功能模组的位置依据实际需要设置;所述功能模组53的数量也并不限定为本实施例中的数目。
可以理解,所述电连接组件60并不限定仅应用于云台50,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电子设备中,如电视机等;所述云台50也并不仅限应用于无人飞行器100,其可以应用至无人车、无人船等载体。
组装时,将所述第一连接件616与所述第一功能模组53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617与所述第二功能模组533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618与所述第三功能模组534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619与所述第四功能模组535连接,所述第五连接件620与所述第五功能模组536连接,所述第六连接件621与所述第六功能模组537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组件60及具所述电连接组件60的云台50及无人飞行器100,所述电连接组件60包括具柔性电路板611的连接件61及与所述连接件61相接的同轴线63,所述同轴线63能够随意弯折折叠,保证使用时的可靠度,用于与功能模组的所述连接件61,由于所述连接件61的柔性电路板611厚度薄,且端子能够灵活排布,相对于端子数一样的同轴连接器,其能够减少占用的空间,利于产品的小型化。另外,为方便与功能模组的相应接口进行相接,所 述连接件61的接触部615能够设置成柔性电路板连接器或扁平端子6157。还有,由于所述同轴线63能够保证信号传输介质的特征阻抗参数,且相对于所述同轴线63具屏蔽层633,采取所述同轴线63传输信号,能够很好地屏蔽信号,获得较好的屏蔽效果。进一步地,大线径和小线径的同轴线63都可以直接连接到所述柔性电路板611的连接部613上,不必受限于尺寸的要求,使得走线设计简便灵活。更甚者,所述连接部613划分出不同接地平面区域,将需要分割接地平面的各路同轴线的屏蔽层分别焊接到所述柔性电路板611不同的位置上,灵活处理了各个接地平面的分割,减少了信号干扰的问题。
可以理解,连接件的连接部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连接部的位置可以设置于连接件的同一侧面,连接部的位置也可以设置于连接件的相对两个侧面,以减小连接件的宽度。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连接件61a的连接部613a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部613a位于所述连接件61a的同一侧,同轴线63a分成第一线束638a及第二线束639a,第一线束638a与其中一连接部613a相接,第二线束639a与另一连接部613a电性相接。第一线束638a与第二线束639a均包裹保护带67a。
可以理解,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连接件61b的连接部613b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部613b位于连接件61b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同轴线63b分成第一线束638b及第二线束639b,第一线束638b与其中一连接部613b相接,第二线束639b与另一连接部613b电性相接。第一线束638b与第二线束639b均包裹保护带67b。
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等用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只要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7)

1.一种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及与所述连接件相接的同轴线,所述连接件包括柔性电路板、连接部及接触部,所述连接部及所述接触部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印刷线路,所述接触部与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印刷线路电性相接,所述同轴线的连接端与所述连接部相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线包括内芯、包裹于所述内芯上的第一绝缘层、包裹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屏蔽层以及包裹于所述屏蔽层上的第二绝缘层,所述连接部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连接区及第二连接区,所述连接端的裸露内芯与所述第一连接区相接,所述连接端裸露的屏蔽层与所述第二连接区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线的数目为多个,接地平面不同的多个所述屏蔽层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相互绝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接地平面相同的同轴线的屏蔽层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相互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数目至少为一个,其中至少一连接件的接触部为柔性电路板连接器,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及设于所述绝缘壳体上的端子,所述端子与所述连接部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端子向至少两个方向伸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数目至少为一个,其中至少一连接件的接触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端子,所述端子与所述连接部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连接件的接触部为柔性电路板连接器,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及设于所述绝缘壳体上的端子,所述端子与所述连接部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的内芯焊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区,所述连接端的屏蔽层焊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组件还包括主干部及与所述主干部连接的支部,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同轴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主干部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连接件,所述支部的末端设有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之间通过所述同轴线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线的数量为多个,至少其中一同轴线的线径与其余同轴线的线径不相同。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同轴线的线径相同。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连接件相接的多个同轴线分成至少两个线束,所述至少两个线束呈层叠设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线束的长度依层次增加。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线束外包裹保护带。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线束的同轴线与同一连接部相接。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的连接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间隔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同一侧,或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相对两侧,每个连接部与一线束电性连接。
18.一种云台,其包括支撑座、功能模组及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组件,所述功能模组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电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功能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及与所述连接件相接的同轴线,所述连接件包括柔性电路板、连接部及接触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印刷线路,所述连接部及所述接触部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接触部与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印刷线路电性相接,所述同轴线的连接端与所述连接部相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功能模组电性相接,以进行信号传输。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还包括装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的第一功能模组及第二功能模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接触部与所述第一功能模组电性相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功能模组电性相接,所述同轴线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还包括第三功能模组,所述第三功能模组装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及所述第三连接件通过所述同轴线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的接触部与所述第三功能模组电性相接。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座体及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转动地装设于所述座体上,所述第一功能模组装设于所述座体上,所述第二功能模组通过所述第一转动部装设于所述座体上。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还包括第四功能模组,所述第四功能模组装设于所述座体上并与所述第一转动部相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部转动,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及所述第四连接件通过所述同轴线电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的接触部与所述第四功能模组电性相接。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还包括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上,所述第二功能模组通过所述第一转动部及所述第二转动部装设于所述座体上,所述功能模组还包括第五功能模组,所述第五功能模组装设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上并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相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五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及所述第五连接件通过所述同轴线电连接,所述第五连接件的接触部与所述第五功能模组电性相接。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还包括第三转动部,所述第三转动部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上,所述第二功能模组通过所述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及所述第三转动部装设于所述座体上,所述功能模组还包括第六功能模组,所述第六功能模组装设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上并与所述第三转动部相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三转动部转动,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六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五连接件及所述第六连接件通过所述同轴线电连接,所述第六连接件通过所述同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电性相接。
2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还包括拍摄单元,所述拍摄单元装设于所述支撑座上。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模组为控制器,所述第二功能模组为与所述拍摄单元连接的图像处理器。
27.一种无人飞行器,其包括机体以及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云台,所述云台装设于所述机体上。
CN201620182190.8U 2016-03-10 2016-03-10 电连接组件、云台及无人飞行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65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82190.8U CN205565057U (zh) 2016-03-10 2016-03-10 电连接组件、云台及无人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82190.8U CN205565057U (zh) 2016-03-10 2016-03-10 电连接组件、云台及无人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65057U true CN205565057U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17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8219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65057U (zh) 2016-03-10 2016-03-10 电连接组件、云台及无人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6505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52406A1 (zh) * 2016-03-10 2017-09-14 深圳市大疆灵眸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组件、云台及无人机
CN107327682A (zh) * 2017-08-28 2017-11-07 郑州泰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三轴云台用驱动装置及其穿线方法
TWI630765B (zh) * 2017-12-01 2018-07-21 岱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onnector combination structure
CN110326283A (zh) * 2018-03-23 2019-10-1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成像系统
CN112445122A (zh) * 2019-09-02 2021-03-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52406A1 (zh) * 2016-03-10 2017-09-14 深圳市大疆灵眸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组件、云台及无人机
CN107327682A (zh) * 2017-08-28 2017-11-07 郑州泰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三轴云台用驱动装置及其穿线方法
CN107327682B (zh) * 2017-08-28 2023-08-22 东至县富东粮贸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三轴云台用驱动装置及其穿线方法
TWI630765B (zh) * 2017-12-01 2018-07-21 岱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onnector combination structure
CN110326283A (zh) * 2018-03-23 2019-10-1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成像系统
CN110326283B (zh) * 2018-03-23 2021-05-2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成像系统
US11178352B2 (en) 2018-03-23 2021-11-16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Imaging system
CN112445122A (zh) * 2019-09-02 2021-03-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65057U (zh) 电连接组件、云台及无人飞行器
US9271392B2 (en) Rigid flexible circuit board with impedance control
CN107438923A (zh) 电连接组件、云台及无人机
US9072192B2 (en) Composite flexible circuit planar cable
US10581233B2 (en) Method of winding flexible cable, carrying equipment and gimbal
US9125306B2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combination thereof
JP2018018612A (ja) 電池用配線モジュール
US8878065B2 (en) Flexible circuit cable with at least two bundled wire groups
US11281076B2 (en) Three-axis gimbal and three-axis gimb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US9728912B2 (en) Micro-coax cable adaptor board
CN104798248B (zh) 传输线路及电子设备
CN106099450A (zh) 一种柔性电路连接装置
CN203299903U (zh) 一种内置gps天线的行车记录仪
US2022026936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ing device
TWI573503B (zh) The Power Supply Path Structure of Soft Circuit Board
WO2020187091A1 (zh) Ffc线缆和电子设备
US20140374148A1 (en) Conductive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conductive wiring layer of flexible circuit board
US20230053538A1 (en) Unmanned aerial device with cleaning function
US20220319736A1 (en) Combined Cable
JP2009193760A (ja) 複合ケーブル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モータ制御装置並びにロボット
CN111182714B (zh) 无人机电路布设结构
WO2021223082A1 (zh) 旋转雷达及可移动平台
JP2009104907A (ja) ツイストペア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WO2021171961A1 (ja) シート状導電路
CN107484405A (zh) 移动终端及其电路板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09

Address after: 518057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streets south four Road No. 18 building in the West SKYWORTH semiconductor design 12

Patentee after: SZ DJI OSM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Zone South Hing a No. 9 Hongkong, Shenzhen building 6 floor

Patentee before: SZ DJI 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