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30379U - 一种后浇带挡板及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浇带挡板及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30379U
CN205530379U CN201620338636.1U CN201620338636U CN205530379U CN 205530379 U CN205530379 U CN 205530379U CN 201620338636 U CN201620338636 U CN 201620338636U CN 205530379 U CN205530379 U CN 205530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bar
baffle plate
post
cast strip
vertical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386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峰
刘伟翔
段江伟
徐行杰
吴杭
陈屹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ye Hube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ye Hube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ye Hube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ye Hube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386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30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30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3037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浇带挡板及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一种后浇带挡板包括竖向挡板,竖向挡板的上边沿处和下边沿处分别设有一排的钢筋导槽,上、下两排钢筋导槽均沿竖向挡板的长度方向分布;钢筋导槽包括钢筋导引段和钢筋定位段。一种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其结构为将后浇带挡板支设于底模板上、并与后浇带处的钢筋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绑扎钢筋和支设挡板两个工序不相互干扰;能够有效的引导和校正后浇带处钢筋的位置;用该挡板浇筑的后浇带断面平整、断面可为企口型,有利于后浇带的防水。该方案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且可反复使用经济效益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后浇带挡板及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浇带挡板及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
后浇带施工时需要支设模板,即在后浇带宽度两侧安装模板将两侧的混凝土隔开。对于楼板、基础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后浇带施工,板面通常捆扎有两层钢筋。传统模板的支设时,后浇带处绑钢筋和支模板两个工序之间存在交叉作业相互干扰的情况、不便流水施工计划的安排。另外,在后浇带处钢筋绑扎位置不准确时,后浇带挡板可能因尺寸不合而无法顺利配合进入,或需要人工重新对钢筋位置进行调整。这将会给后浇带挡板支设的施工过程带来额外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目前常用的做法是采用铁丝网支模,钢丝网刚度差、易变形,钢丝网支模浇筑后的混凝土断面凹凸不平、施工质量差、成型效果差。后浇带由于是直缝连接所以极易造成渗、漏水,而后浇带与原结构连接处对防水要求较高,解决后浇带支模、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是工程技术人员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浇带挡板,其能够在钢筋绑扎完成后再进行后浇带模板的安装、避免后浇带处绑钢筋和支模板两个工序交叉作业的相互干扰、便于流水施工计划的安排。并且在其安装过程中能对后浇带处的钢筋的位置进行校验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其能够在钢筋绑扎完成后再进行后浇带模板的安装、避免后浇带处绑钢筋和支模板两个工序的交叉作业的相互干扰、便于流水施工计划的安排。并且在其安装过程中能对后浇带处的钢筋的位置进行校验和调整;后浇带挡板拼接紧密、不漏浆。后浇带新旧混凝土接口为企口连接,确保了新旧混凝土接口处遇水不渗漏。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另一种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其能够在钢筋绑扎完成后再进行后浇带模板的安装、避免后浇带处绑钢筋和支模板两个工序的交叉作业的相互干扰、便于流水施工计划的安排。并且在其安装过程中能对后浇带处钢筋的位置进行校验和调整;后浇带挡板可整体设置和安装、安装方便快捷、节约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后浇带挡板,包括竖向挡板,上述竖向挡板的上边沿处和下边沿处分别设有多个排成一排的钢筋导槽,上、下两排钢筋导槽均沿上述竖向挡板的长度方向分布;上述钢筋导槽从其开口侧到其底部依次包括钢筋导引段和钢筋定位段。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浇带挡板能够在钢筋绑扎完成后再进行后浇带模板的安装、避免后浇带处绑钢筋和支模板两个工序的交叉作业的相互干扰、便于流水施工计划的安排。并且在其安装过程中能对后浇带处的钢筋的位置进行校验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钢筋导引段为外侧大内侧小的形状;上述钢筋定位段与后浇带处的钢筋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竖向挡板的一个侧面的上边沿处连接有上压条、上述竖向挡板的一个侧面的下边沿处连接有下压条,上述上压条和上述下压条位于上述竖向挡板的同一个侧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上压条靠近竖向挡板一侧的侧面上设有一排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上堵块;多个上述上堵块一一对应地配合在上述竖向挡板上边沿处的多个上述钢筋导槽中;上述上压条的下端面上设有多个钢筋配合槽,上述钢筋配合槽与上排的上述钢筋导槽的上述钢筋定位段相配合、形成与钢筋相配合的上钢筋通孔;上述下压条的靠近竖向挡板的侧面上设有多个下堵块,上述多个下堵块一一对应地配合在上述竖向挡板下边沿处的多个钢筋导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下挡架和一排沿上述竖向挡板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斜撑板,上述下挡架连接在上述竖向挡板的下边沿处、且其下端面上设有容后浇带处的钢筋通过的钢筋通槽;上述斜撑板倾斜设置、其上端连接在上述竖向挡板的上边沿处、其下端连接在上述下挡架的上表面上;上述竖向挡板、上述下挡架和上述斜撑板三者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框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下挡架包括一排沿上述竖向挡板长度方向分布的垫板和位于上述垫板上方并将一排上述垫板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板,上述钢筋通槽设置在相邻上述垫板之间的间隔处。
一种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包括上述后浇带挡板,还包括底模板和上、下两排钢筋,上述下压条固定连接在上述底模板上;上排上述钢筋从上钢筋通孔处穿过上述竖向挡板;下排上述钢筋配合在下排上述钢筋导槽的上述钢筋定位段之中。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排斜撑板,各斜撑板相间隔设置;上述斜撑板倾斜设置、且其上端连接在上述竖向挡板的上侧,下端固定在上述底模板上;上述上压条和上述下压条与上述竖向挡板固定连接。
一种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包括上述后浇带挡板,还包括底模板和上、下两排钢筋,下挡架固定在上述底模板上,上排上述钢筋配合在上排上述钢筋导槽中,下排上述钢筋配合在下排上述钢筋导槽中;上述钢筋通槽与下排上述钢筋一一对应配合。
一种上述的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的支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竖向挡板安装:将竖向挡板以平放的姿态置入上下两排钢筋之间的位置,将竖向挡板上的上下两排钢筋导槽分别对准上下两排钢筋,然后旋转竖向挡板,使钢筋在经过钢筋导引段的导引下、配合到钢筋定位段之中;
下压条安装:将下压条从底模板和下排钢筋之间的空隙放入,使下压条上的下堵块对应配合入下排的钢筋导槽中,然后用钢钉将下压条和竖向挡板钉合在一起;
上压条安装:将上压条下端的钢筋配合槽配合在上排钢筋上,并沿着上排钢筋推动上压条,使上压条的上堵块配合在上排钢筋导槽中,再用钢钉将竖向挡板和上压条钉合在一起;
斜撑板安装:将斜撑板上端抵在竖向挡板侧面上端,上压条下的位置,用钢钉将斜撑板的上端钉合在竖向挡板上,再用钢钉将斜撑板的下端钉合在底模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后浇带处的上、下两排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后浇带挡板支设,避免绑扎钢筋和支设后浇带挡板这两个不同的工序之间的交叉作业的相互干扰,便于专业工作队的调配和流水施工计划的安排;能够有效的引导和校正后浇带处钢筋的位置、节约人工校正位置偏离的钢筋所消耗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竖向挡板的三维视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后浇带挡板的三维视图;
图4是图3沿竖直方向旋转180度后的爆炸视图;
图5是图3的B向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后浇带挡板的三维视图;
图7是图6中下挡架的三维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的下挡架的三维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的三维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的支设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00.竖向挡板,110.钢筋导槽,111.钢筋导引段,112.钢筋定位段;
200.上压条,210.上堵块,220.钢筋配合槽;
300.下压条,310.下堵块;
400.上钢筋通孔;500.底模板;600.钢筋;700.斜撑板;
800.下挡架,810.钢筋通槽,820.垫板,830.连接板;
900.企口板;
S1001.竖向挡板安装,S1002.下压条安装,S1003.上压条安装,S1004.斜撑板安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向”、“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水平”、“竖向”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后浇带挡板,包括竖向挡板100、上压条200和下压条300。
上压条200连接在竖向挡板100的上边沿处;下压条300连接在竖向挡板100的下边沿处。且上压条200和下压条300连接在竖向挡板100的同一侧。
上压条200和下压条300可通过钢钉与竖向挡板100钉合成一体。这样,在使用状态下,整个后浇带挡板可以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固定在底模板500上,稳定牢固地支撑和定位后浇带处钢筋600,并抵抗后浇带外侧先浇筑的混凝土的压力。上压条200和竖向挡板100之间形成一个直角角落,也为之后可能设置的斜撑板的上端提供了支撑点。
请参照图1,竖向挡板100的上边沿处和下边沿处分别设有多个排成一排的钢筋导槽110,上、下两排钢筋导槽110均沿竖向挡板100的长度方向分布。为了描述方便,在这里,把位于竖向挡板100上边沿处的一排钢筋导槽110称为上排钢筋导槽110,把位于竖向挡板100下边沿处的一排钢筋导槽110称为下排钢筋导槽。
上排钢筋导槽上的多个钢筋导槽110和下排钢筋导槽上的多个钢筋导槽110及上下两排钢筋600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且上排钢筋导槽和下排钢筋导槽均与后浇带处的钢筋600一一对应。这样,本实施例所述的后浇带挡板在使用状态下,能够与后浇带处的上、下两排钢筋600形成对应的良好的配合。
请参照图1、图2,钢筋导槽110从其开口侧到其底部依次包括钢筋导引段111和钢筋定位段112。钢筋导引段111用于导引后浇带处的钢筋600(钢筋600可参照图8或图9,下同)进入钢筋导槽110中,钢筋定位段112用于配合和定位后浇带处钢筋600;两者的侧壁圆滑过渡连接。钢筋导引段111为外侧大内侧小的形状。这里所说的“外侧”指的是远离竖向挡板100水平中轴线的一侧;对于上排钢筋导槽110来说是指靠近竖向挡板100上边沿的一侧;对于下排钢筋导槽110来说,是指靠近竖向挡板100下边沿的一侧。这里所说的“内侧”与这里所说的“外侧”相对。
钢筋定位段112与后浇带处的钢筋600相配合。具体的,钢筋定位段112靠近竖向挡板100水平中轴线的一侧可以是半圆柱形的通孔,用以配合和定位钢筋600;钢筋导引段111的两个侧面可以是平面型斜面,也可以是圆滑的曲面形斜面,这两个侧面一端连接在竖向挡板100的上边沿(或下边沿),另一端与钢筋定位段112的外侧圆滑连接。
请参见图3、图4、图5,上压条200靠近竖向挡板100一侧的侧面上设有一排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上堵块210;多个上堵块210一一对应地配合在竖向挡板100上边沿处的多个钢筋导槽110中。
下压条300的靠近竖向挡板100的侧面上设有多个下堵块310,多个下堵块310一一对应地配合在竖向挡板100下边沿处的多个钢筋导槽110中。
上压条200上的上堵块210以及下压条300上的下堵块310,用于配合封堵钢筋导槽110配合钢筋600后余下的空隙,使本实施例描述的后浇带挡板在使用中不出现漏浆现象。
上压条200的下端面上设有多个钢筋配合槽220,钢筋配合槽220与上排的钢筋导槽110的钢筋定位段112相配合、形成与钢筋600相配合的上钢筋通孔400。
上压条200和下压条300的外侧面和竖向挡板与后浇带两侧先浇筑的混凝土的接触的一面相齐平,使得后浇带的断面平整,能够获得观感良好的后浇带断面。
钢筋配合槽220配合在后浇带处钢筋600的上部,钢筋定位段112配合在钢筋600的下部,钢筋配合槽220和钢筋定位段112配合形成的上钢筋通孔400为圆柱形、与钢筋600相适应,使得钢筋600处不存在大的空隙,避免漏浆。
另外,在竖向挡板100的上压条200和下压条300所在侧面的另一侧面上可以设有企口板900,企口板900的截面可以为等腰梯形;企口板900可通过钢钉从其两侧面钉到竖向挡板100上;设置企口板后,浇筑所得的后浇带为企口型,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对于后浇带处的上、下两排钢筋600均绑扎完成的后浇带挡板支设工程,本实施例所述的后浇带挡板的支设方法是:先将竖向挡板100以水平姿态置入上、下两排钢筋600之间的位置,然后将竖向挡板100上的钢筋导槽110对准上、下两排钢筋600,再沿竖向挡板100的水平中轴线旋转竖向挡板100、使钢筋600逐渐配合进入竖向挡板100上的钢筋导槽110的钢筋定位段112之中;最后分别将上压条200和下压条300配合在竖向挡板100上,并用钢钉钉合,即可完成后浇带挡板与钢筋600的配合;将下压条300固定在底模板500上后即可完成后浇带挡板的支设。完成支设后的状态请参见图8。
因此,本实施例所述的后浇带挡板可以在后浇带处的上、下两排钢筋600完成绑扎之后再进行支设,避免了钢筋600绑扎和后浇带挡板支设这两个工序之间交叉作业的相互干扰,也方便了专业工作队的调配,便于流水施工的安排。
由于实际情况中,当钢筋600位置存在偏差时,钢筋600会因偏离钢筋导槽110的中轴线而无法配合进入钢筋导槽110。此时,由于钢筋导引段111的开口较大、位置偏离的钢筋600会落入钢筋导引段111之中、并沿着钢筋导引段111的侧壁滑入钢筋定位段112中。这个过程可实现对位置偏离的钢筋600的位置调整。由于实际情况中,特别是浇筑面积较大、所用的钢筋600数量较多时,出现钢筋600绑扎位置不准确的现象较多,因为本实施例中的后浇带挡板能够对钢筋600位置进行调整的作用显得十分高效且必要,能够节约人工分别对钢筋600进行校正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后浇带挡板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在后浇带处的上、下两排钢筋600绑扎完成后进行后浇带挡板支设,避免绑扎钢筋和支设后浇带挡板这两个不同的工序之间的交叉作业的相互干扰,便于专业工作队的调配和流水施工计划的安排;
能够有效的引导和校正后浇带处的钢筋600的位置、节约人工校正位置偏离的钢筋600所消耗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
能够形成紧密的配合、浇筑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时不会出现漏浆现象;
企口板的设置使浇筑所得的后浇带新旧混凝土连接处断面为企口型,使后浇带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的竖向挡板100的结构及其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一中的竖向挡板100相同。具体请参见图1、图2及实施例一中关于竖向挡板100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中的企口板900的结构及其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一中的企口板900相同。具体请参见实施例一种关于企口板900的描述。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后浇带挡板,包括竖向挡板100、下挡架800和一排沿竖向挡板100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斜撑板700。
竖向挡板100、下挡架800和斜撑板700三者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框架结构。具体地,下挡架800连接在竖向挡板100的下边沿处、且其下端面上设有容后浇带处的钢筋600通过的钢筋通槽810;斜撑板700倾斜设置、其上端连接在竖向挡板100的上边沿处、其下端连接在下挡架800的上表面上。
本实施例中的后浇带挡板设置成三角形框架结构,将斜撑板700、下挡架800事先固定连接在竖向挡板100上。在需要支设后浇带挡板时,只需将该后浇带挡板整体进行支设即可,各部分不需要分别设置和固定,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工作量,节约了现场施工时间;由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本结构牢固稳定,在钉合在底模板500上之后,能够承受来自后浇带外侧的先浇筑的混凝土的侧向压力。
另外,竖向挡板100的一侧面直接作为后浇带外侧的先浇筑混凝土的成型面,所获得的后浇带断面质量良好。
请参见图7,下挡架800包括多个垫板820和用于将多个垫板820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板830。各垫板820的长向垂直于竖向挡板100,多个垫板820沿竖向挡板100长度方向分布,连接板830沿平行于竖向挡板100的方向连接在多个垫板820的上表面上。相邻垫板820之间的间隙便可作为钢筋通槽810,容许下排钢筋600通过。
通过将下挡架800设置成两层结构,下层为间隔设置的垫板820、然后用上层的连接板830将这些间隔设置的垫板820连接在一起。他们之间的连接可以使用钢钉钉合,也可以采用螺钉或其他形式的可拆卸连接。
请参照图9,本实施例中的后浇带挡板在支设时,先将竖向挡板100、下挡架800和斜撑板700三者相互连接形成的直角三角形框架结构旋转一定的角度,使斜撑板700处于水平方向并位于下挡架800和竖向挡板100的上侧、然后置入上下两排钢筋600之间;再将其沿水平轴线旋转,使上排钢筋600配合进入竖向挡板100上边沿处的钢筋导槽110中,下排钢筋600配合在竖向挡板100下边沿处的钢筋导槽110以及下挡架800的钢筋通槽810中;最后用钢钉将下挡架800钉合在底模板500上即可。本支设方法是在后浇带处上、下两排钢筋600绑扎完成之后进行的,因此也同样具有避免钢筋绑扎和模板支设两者之间的交叉作业。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后浇带挡板的有益效果是:
能够在后浇带处的上、下两排钢筋600绑扎完成后进行后浇带挡板支设,避免绑扎钢筋和支设后浇带挡板这两个不同的工序之间的交叉作业的相互干扰,便于专业工作队的调配和流水施工计划的安排;
能够有效的引导和校正后浇带处的钢筋600的位置、节约人工校正位置偏离的钢筋600所消耗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
后浇带挡板整体安装,减少了斜撑板700等结构分别安装消耗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且三角形结构稳定牢固、结构刚度较大,能够承受较大的侧向压力;
竖向挡板100的一侧面直接作为后浇带外侧的先浇筑混凝土的成型面,所获得的后浇带断面质量良好;
企口板的设置使浇筑所得的后浇带新旧混凝土连接处断面为企口型,使后浇带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实施例三
请参照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包括实施例一的后浇带挡板,还包括底模板500和上、下两排钢筋600以及一排斜撑板700。上压条200和下压条300与竖向挡板100固定连接。
下压条300固定连接在底模板500上;由于下压条300已经和竖向挡板100固定连接,所以下压条300与底模板500的固定即可使整个后浇带挡板的位置固定。
请参见图1、图2、图3、图8,上排钢筋600从上钢筋通孔400处穿过竖向挡板100;下排钢筋600配合在下排钢筋导槽110的钢筋定位段112之中。
各斜撑板700相间隔设置,斜撑板700倾斜设置、且其上端连接在竖向挡板100的上侧,比如可以支撑在上压条200和竖向挡板100连接形成的直角下端;也可以用钢钉钉合在竖向挡板100的侧壁上。斜撑板700的下端固定在底模板500上,达到加强支撑后浇带挡板的效果、能够承受较大的来自后浇带外侧先浇注的混凝土的侧向压力。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中的后浇带挡板现场支设的情况,其有益效果是:
能够在后浇带处的上、下两排钢筋600绑扎完成后进行后浇带挡板支设,避免绑扎钢筋和支设后浇带挡板这两个不同的工序之间的交叉作业的相互干扰,便于专业工作队的调配和流水施工计划的安排;
能够有效的引导和校正后浇带处的钢筋600的位置、节约人工校正位置偏离的钢筋600所消耗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
能够形成紧密的配合、浇筑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时不会出现漏浆现象;
支撑合理,能够承受较大的来自后浇带外侧先浇注的混凝土的侧向压力;
用作后浇带外侧的先浇筑混凝土的成型面为竖向挡板100、下压条300和上压条200所组成的平面,所获得的后浇带断面质量良好;
企口板的设置使浇筑所得的后浇带新旧混凝土连接处断面为企口型,使后浇带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实施例四
请参照图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包括实施例二的后浇带挡板,还包括底模板500和上、下两排钢筋600。
请参照图1、图2、图6、图7、图9下挡架800固定在底模板500上,上排钢筋600配合在上排钢筋导槽110中,下排钢筋600配合在下排钢筋导槽110中;钢筋通槽810与下排钢筋600一一对应配合。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二中所述的后浇带挡板现场支设的情况,其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即:
能够在后浇带处的上、下两排钢筋600绑扎完成后进行后浇带挡板支设,避免绑扎钢筋和支设后浇带挡板这两个不同的工序之间的交叉作业的相互干扰,便于专业工作队的调配和流水施工计划的安排;
能够有效的引导和校正后浇带处的钢筋600的位置、节约人工校正位置偏离的钢筋600所消耗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
后浇带挡板整体安装,减少了斜撑板700等结构分别安装消耗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且三角形结构稳定牢固、结构刚度较大,能够承受较大的侧向压力;
用作后浇带外侧的先浇筑混凝土的成型面为竖向挡板100的一个侧面、是平面,所获得的后浇带断面质量良好;
企口板的设置使浇筑所得的后浇带新旧混凝土连接处断面为企口型,使后浇带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实施例五
请参照图1~图5、图8和图1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如实施例四所述的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的支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竖向挡板安装S1001:将竖向挡板100以平放的姿态置入上下两排钢筋600之间的位置,将竖向挡板100上的上下两排钢筋导槽110分别对准上下两排钢筋600,然后旋转竖向挡板100,使钢筋600在经过钢筋导引段111的导引下、配合到钢筋定位段112之中;实际上,在放入竖向挡板100前可预先将企口板900钉合在竖向挡板上;
下压条安装S1002:将下压条300从底模板500和下排钢筋600之间的空隙放入,使下压条300上的下堵块310对应配合入下排的钢筋导槽110中,然后用钢钉将下压条300和竖向挡板100钉合在一起;
上压条安装S1003:将上压条200下端的钢筋配合槽220配合在上排钢筋600上,并沿着上排钢筋600推动上压条200,使上压条200的上堵块210配合在上排钢筋导槽110中,再用钢钉将竖向挡板100和上压条200钉合在一起;
斜撑板安装S1004:将斜撑板700上端抵在竖向挡板100侧面上、上压条200下的位置,用钢钉将斜撑板700的上端钉合在竖向挡板100上,再用钢钉将斜撑板700的下端钉合在底模板500上。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能够在后浇带处的上、下两排钢筋600绑扎完成后进行后浇带挡板支设,避免绑扎钢筋和支设后浇带挡板这两个不同的工序之间的交叉作业的相互干扰,便于专业工作队的调配和流水施工计划的安排;
能够有效的引导和校正后浇带处的钢筋600的位置、节约人工校正位置偏离的钢筋600所消耗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
能够形成紧密的配合、浇筑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时不会出现漏浆现象;
支撑合理,能够承受较大的来自后浇带外侧先浇注的混凝土的侧向压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能够在后浇带处的上、下两排钢筋600绑扎完成后进行后浇带挡板支设,避免绑扎钢筋和支设后浇带挡板这两个不同的工序之间的交叉作业的相互干扰,便于专业工作队的调配和流水施工计划的安排;
能够有效的引导和校正后浇带处的钢筋600的位置、节约人工校正位置偏离的钢筋600所消耗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后浇带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挡板,所述竖向挡板的上边沿处和下边沿处分别设有多个排成一排的钢筋导槽,上、下两排钢筋导槽均沿所述竖向挡板的长度方向分布;
所述钢筋导槽从其开口侧到其底部依次包括钢筋导引段和钢筋定位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导引段为外侧大、内侧小的形状;所述钢筋定位段与后浇带处的钢筋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浇带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挡板的一个侧面的上边沿处连接有上压条、所述竖向挡板的一个侧面的下边沿处连接有下压条,所述上压条和所述下压条位于所述竖向挡板的同一个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浇带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条靠近所述竖向挡板一侧的侧面上设有一排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上堵块;多个所述上堵块一一对应地配合在所述竖向挡板上边沿处的多个所述钢筋导槽中;
所述下压条靠近所述竖向挡板的侧面上设有多个下堵块,所述多个下堵块一一对应地配合在所述竖向挡板下边沿处的多个钢筋导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浇带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条的下端面上设有多个钢筋配合槽,所述钢筋配合槽与上排所述钢筋导槽的所述钢筋定位段相配合,并形成与钢筋相配合的上钢筋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浇带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挡板还包括下挡架和一排沿所述竖向挡板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斜撑板;
所述下挡架连接在所述竖向挡板的下边沿处、且其下端面上设有容后浇带处钢筋通过的钢筋通槽;
所述斜撑板倾斜设置,其上端连接在所述竖向挡板的上边沿处,其下端连接在所述下挡架的上表面上;
所述竖向挡板、所述下挡架和所述斜撑板三者相互连接,并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框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浇带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架包括一排沿所述竖向挡板长度方向分布的垫板和位于所述垫板上方并将一排所述垫板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板,所述钢筋通槽设置在相邻所述垫板之间的间隔处。
8.一种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浇带挡板,所述支撑体系还包括底模板和上、下两排钢筋,所述下压条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模板上;上排所述钢筋从上钢筋通孔处穿过所述竖向挡板;下排所述钢筋配合在下排所述钢筋导槽的所述钢筋定位段之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系还包括一排斜撑板,各斜撑板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斜撑板倾斜设置、且其上端连接在所述竖向挡板的上侧,下端固定在所述底模板上;所述上压条和所述下压条与所述竖向挡板固定连接。
10.一种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后浇带挡板,所述支撑体系还包括底模板和上、下两排钢筋,下挡架固定在所述底模板上,上排所述钢筋配合在上排所述钢筋导槽中,下排所述钢筋配合在下排所述钢筋导槽中;
所述钢筋通槽与下排所述钢筋一一对应配合。
CN201620338636.1U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后浇带挡板及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30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38636.1U CN205530379U (zh)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后浇带挡板及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38636.1U CN205530379U (zh)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后浇带挡板及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30379U true CN205530379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95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38636.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30379U (zh)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后浇带挡板及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303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6631A (zh) * 2016-04-20 2016-06-22 宝业湖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后浇带挡板、挡板支撑体系及支撑体系的支设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6631A (zh) * 2016-04-20 2016-06-22 宝业湖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后浇带挡板、挡板支撑体系及支撑体系的支设方法
CN105696631B (zh) * 2016-04-20 2017-12-29 宝业湖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后浇带挡板、挡板支撑体系及支撑体系的支设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49434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eiling element and ceiling formwork
CN210712751U (zh) 一种渡槽槽身后浇带混凝土模板安装结构
CN207700438U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用十字插接结构
CN103496036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表面贴瓷砖的塑料模具
CN107905529A (zh) 一种异形柱的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5544887A (zh) 一种仿唐建筑的翼角飞檐及其施工方法
CN106436731B (zh) 大体积混凝土后浇带模板安装加固施工系统及安装方法
CN210622306U (zh) 一种装配式楼板后浇带模板拼缝结构
CN205530379U (zh) 一种后浇带挡板及后浇带挡板支撑体系
CN208578325U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柱模板
CN205476458U (zh) 后浇带高支模结构
CN113202181B (zh) 弧曲封边模板简易精确制作方法
CN105696631B (zh) 一种后浇带挡板、挡板支撑体系及支撑体系的支设方法
CN205558264U (zh) 清水斜墙转接清水斜板的空间阴角体系
CN108104281A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结构外墙无企口叠合梁的侧模做法
CN206571154U (zh) 底板后浇带模板及后浇带模板支设结构
CN216766760U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搭接吊模装置
CN207538223U (zh) 一种可旋转预埋套件以及预制装配式墙体结构
CN109868923A (zh) 一种散拼木模板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法
CN205677244U (zh) 模板拼接加固结构
CN209538677U (zh) 一种倾斜圆柱三维不规则梁、柱节点模板
CN112443077A (zh) 梯形模块砖及施工方案
CN212895926U (zh) 空心桥塔的操作平台
CN208310205U (zh) 楼梯踏步模板
CN209868930U (zh) 一种新型墙体浇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229